李毅(西晉將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80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毅(?—306年),字允剛。廣漢郪(今四川三台縣)人。西晉時期將領,年輕時性情豪放豁達,生活奢侈。到二十多歲時,才到郡學求學,通曉《詩》、《禮》訓詁,後受廣漢太守王濬賞識,被任命為廣漢主簿。

王濬任益州刺史時,李毅任益州主簿、別駕,並被舉為秀才。後隨王濬伐吳,與何攀一同任參軍。吳國平定後,因功受封關內侯。歷任隴西護軍、繁縣令、雲南太守。又被晉武帝任命為犍為太守,轉任使持節南夷校尉。他到任後,平定毛詵等人的叛亂。朝廷因此重新設定寧州,任命李毅為寧州刺史,加號龍驤將軍,封爵成都縣侯

此後,夷人大舉造反,攻陷郡縣,寧州又連續數年災荒,流行傳染病。死亡十萬人,官民都流散至交州。李毅被包圍在州治,數年之間沒有援軍,最終在城中病逝。

基本介紹

  • 本名:李毅
  • 字號:允剛
  • 所處時代:西晉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廣漢郪(今四川三台縣)
  • 去世時間:公元306年
  • 主要作品:《病篤上疏陳謝》
  • 主要成就:堅守寧州
  • 官職:寧州刺史、龍驤將軍
  • 封爵:成都縣侯
  • 追贈:少府
  • 諡號:威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輔佐王濬,平定叛亂,病薨窮城,人物評價,總評,歷史評價,史書記載,親屬成員,父祖,堂弟,子女,個人作品,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李毅的祖父李朝,字偉南,官至益州別駕從事。他的父親李旦,字欽宗,曾任光祿郎中、主事。李毅年輕時性情豪放豁達,生活奢侈。直到二十多歲時,才到郡學裡求學,通曉《詩》、《禮》訓詁,曾任學校的主事。當時,廣漢太守王濬到學校視察講學,向祭酒姬艷詢問道:“學校裡面學有所成的人有幾百人?”姬艷回答:“能有百來人吧。”王濬聽後生氣地說:“學校里有學生八百多人,而學有所成的才百人,效果這么不好,你們都在乾什麼?”李毅回答說:“如果姬艷所說屬實,那大人的成就便遠遠超過了孔子,孔子弟子三千,有名的才七十二人,百來人已不算少了。”王濬聽後,大為驚異。讓他擔任廣漢郡的主簿

輔佐王濬

王濬曾夢見自己得到三口刀,有人又用禾增益他所有之物,他用手去拿卻又拿不到。醒來後他就向郡丞和掾屬詢問此事,但沒人知道這夢的意思。李毅回答:“這是吉兆啊,三把刀放在一起就是一‘州’字,而增益禾給您,卻又拿不到,在‘禾’的旁邊丟‘失’東西,這就是‘秩’字。大人您的品秩將會達到益州刺史。”王濬聽後笑道:“如果你所言屬實,我應當舉薦你為秀才。”
公元272年(泰始八年),益州刺史皇甫晏被他的部將張弘殺害,張弘反誣皇甫晏謀反。李毅對王濬說:“皇甫侯出生平民,已官至州郡長官了,還會有什麼非分之想嗎?而且廣漢和成都緊密相連,統領梁州的,一般都兼領益州,正是為了防備像現在這樣的亂事。益州發生了禍亂,正是我們廣漢的禍害。加上張弘是一個小丑,百姓都不肯歸附他,我們應當立即討伐他。”王濬想先向朝廷上報,得到批准後再出兵討伐,李毅說:“春秋的時候,大夫在外,如果遇上對國家有利的事,自作主張會被視人賢明的行為,何況現在我們出兵討伐的是殺害主人的逆賊呢?事情緊急,不應拘於舊制。”王濬聽從了他的建議,發兵與牙門將滿泰等共同進軍討伐張弘,將其斬殺。事後,朝廷下詔任命王濬為益州刺史,李毅仍任益州主簿、別駕,並被舉為秀才。
公元279年(鹹寧五年)十一月,王濬奉命伐吳,李毅和何攀一起擔任王濬的參軍。次年,吳國平定,李毅因功被封為關內侯,出任隴西護軍。因病離職,後擔任繁縣令,升任雲南太守。

平定叛亂

王濬臨死前曾上表自述生平,後來武帝想起王濬的功勳,便問李毅在什麼地方,於是任命他為犍為太守,轉任使持節南夷校尉
公元302年(太安元年),建寧人毛詵、李叡與朱提人李猛糾集百姓驅趕太守杜俊、雍約,起兵造反,叛軍有數萬人。李毅出兵平定叛亂,將毛詵斬殺;又認為李猛不是真心投降,將其誘殺。李叡逃奔五茶夷,五茶夷也跟隨作亂。同年,李毅應益州刺史羅尚求援,派五千軍隊前往助羅尚討伐李特。十一月,朝廷重新設定寧州,任命李毅為寧州刺史,加號龍驤將軍,封爵成都縣侯

病薨窮城

此後,夷人大舉造反,攻陷郡縣,寧州又連續數年災荒,流行傳染病。死了十萬人。夷人強盛,寧州軍隊屢次失敗。官吏百姓很多都流亡到交州,夷人趁機包圍了州治。李毅身患疾病,救援的道路已斷絕,於是給朝廷上奏說:“臣不能制止強盜作惡,只好坐等一死。如果朝廷不體諒救濟,那么請求派來使者,臣還活著,就對臣施以重刑,如果臣已死,就對臣戮屍懲罰。”朝廷沒有答覆,數年後李毅子李釗親自前往洛陽求援。當時中原大亂,李雄又割據巴蜀,援兵不到,李毅又身患重病,在城裡去世。晉懷帝嘉賞他的忠節,追贈他為少府,諡號威侯。

人物評價

總評

李毅性情通達,為人純正寬厚,樂善好施,善待舊友,人們都很喜歡並歸附於他。只是他喜歡開玩笑,嚴威有所不足。

歷史評價

李毅自評:“吾小來不治名素,終杖旄節,故可至九卿。”
常璩:“①少府果壯,文武是經。”“②文王多士,才不同用,孔門七十,科不一揆,百行殊塗,貴於一致。若斯諸子,或挺珪璋之質,或苞瑚璉之器,或耽儒、墨之業,或韜王佐之略,潛則泥蟠,躍則龍飛,揮翮揚芳,流光遐紀。實西土之珍彥,聖晉之多士也。徒以生處限外,服膺日淺,負荷榮顯,未充其能。假使植乾華宇,振條神區,德行自有長短,然三趙、兩李、張、何之軌,其有及之者乎!”

史書記載

華陽國志·卷十一·後賢志》
資治通鑑》也有記載。

親屬成員

父祖

  • 祖父
李朝,字偉南,官至益州別駕從事
  • 父親
李旦,字欽宗,曾任光祿郎中、主事。

堂弟

李苾,字叔平,官至犍為太守。

子女

  • 兒子
李釗,官至朱提、越巂太守、西夷校尉。
  • 女兒
李秀,嫁漢嘉太守、新都人王載,於李毅去世後繼續堅守寧州。

個人作品

全晉文》收錄有《病篤上疏陳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