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河

李村河

李村河是青島市李滄區的一條主要河流,李村河主幹流發源於嶗山山脈李滄區內的石門山麓,流經李村至曲哥莊橋與張村河交匯,從勝利橋流入膠州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村河
  • 主幹流發源於嶗山山脈李滄區內的石門山麓
  • 全長:17公里
  • 流域總面積 :52.30平方公里
李村河簡介,李村河治理工程,特點,優勢,進度:,

李村河簡介

李村河是青島市李滄區的一條主要河流,李村河主幹流發源於嶗山山脈李滄區內的石門山麓,流經李村至曲哥莊橋與張村河交匯,從勝利橋流入膠州灣。全長17公里,流域總面積 52.30平方公里,是青島市區最大的水系,也是市區主要的防洪排澇河道,水清溝河、鄭州路河、大村莊河等共九條支流匯集於此。
李村河現狀李村河現狀

李村河治理工程

李村河上游綜合治理工程位於李滄區東部,自青銀高速公路至畢家上流水庫止,全長約9.8公里。其中李村河主河道全長約7.5公里,主要支流金水河長約2.3公里。整個李村河上游流經鄭莊、侯家莊、王家下河、李家上流等17個社區,項目總占地約2355畝,其中現狀水域約750畝,其餘約1605畝。為了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擁灣發展、環灣保護”戰略,切實做好李村河流域污染治理及環境景觀治理,李滄區政府於2009年正式啟動李村河上游綜合治理一期工程。工程建設主要內容包括拆遷、征地、截污、防洪、道路、橋樑、涵洞、管線綜合、環境景觀及亮化等,該項目工程總投資估算約14億元,一期綠化景觀工程投資約2.8億元,已於2010年底前完成全線建設。
發源於嶗山山脈的李村河自東向西連線起東李片區、李滄商圈、老滄口,最終從勝利橋匯入膠州灣,全長17公里。為了迎接2014年世園會的到來,橫穿李村東西的李村河早於2009年便開始整治。四年後,李村河上游一期、二期均已治理完畢,三期將於今年底完工;中游規劃搬遷李村大集;而下游清淤已經動工。
一期工程自青銀高速公路至酒店管理學院,長約4公里。河道整治總寬度(含兩側道路、綠化帶)約100米至170米,其中河床寬度為40至70米,主河道按照50年一遇、支流按照2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設計。河道北岸衡水路寬15米;河道南岸惠水路寬27米。河道綠化頻寬度約26米至60米。河道兩側分別鋪設約8500米截污乾管,河道設定5道攔水壩和8座橋樑。二期工程從九水路至金水路,全長約2.4公里,現被命名為“李村河公園”,免費向市民開放。河道淺水區栽種著蒲葦芭蕉,陸地上則有八寶景天花葉玉簪鳶尾紅松等多種科屬的植物。正在加緊施工的三期從金水路至世園大道,是最靠近世界園藝博覽會主會場的一段流域,計畫於今年完工。至此,整個李村河上游整治完畢,為即將開幕的世園會周邊景觀增添色彩。
李村河中游改造將於2014年啟動。這一流域因牽扯到李村集的搬遷非常棘手,雖搬遷難度大,但由於李村大集在大雨洗禮時難以快速排水,常常造成周邊商戶設施被浸泡等現象。李村大集也是造成該區域交通擁堵的一大“病灶”,搬遷一事已迫在眉睫。2013年5月,青島市規劃局透露訊息稱,李滄區政府計畫明年啟動李村河中游治理相關整治工作,已組織有關部門對李村大集的搬遷進行論證。
據了解,李村河上中下游治理工程各有不同的定位。其中上游發展濱河休閒文化產業,建設休閒景觀長廊;中段改造提升李村大集,建設特色購物、餐飲、娛樂街區;下游則規劃建設海、河景觀設施,建設河濱景觀帶和休閒旅遊區。
在規劃設計中,充分注重親水性和原生態的景觀特色,綜合考慮泄洪景觀的合理布局,通過採用河道蓄水與自然濕地相結合的新型設計理念,形成幾個特色景觀區域,同時也充分考慮了周邊道路交通組織、停車及無障礙設施的建設。該項目將著力展現李滄東部現代化,推進城市化和山水園林城區建設的特點,努力構建一個具有時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特色、富含親水生態模式的新型濱河風光帶。

特點

李村河是一條典型的間歇式河流,暴雨季節,河道水位暴漲,而平時則河床中水量較少。作為青島市重要的泄洪通道,為保證其泄洪功能,平時河床大部分地區沒有蓄水,野草叢生,且部分土地裸露,只在中部地區設定有滾水壩,形成較寬闊的水面。河床由於長時間無水,因此除了現有四個滾水壩,另有多條過水公路,行人和車輛可以自由通行。目前,國內許多地區對這一類的河道景觀設計手法大多是進行築壩蓄水,通過修建橡皮壩分時段滿足蓄水和泄洪的要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在景觀設計中,重點立足於綠化、休閒等一般性功能和景觀效果,對河道兩側兼顧的較少,如果設計手法和水位控制處理不當,會顯得過於生硬,形成所謂河道、駁岸、綠地三部分“分隔”的標準斷面。鑒於此,我區採取修建鋼性壩的做法,在蓄水和泄洪方面與橡皮壩的功能相同,同時通過對壩體立面的修飾,與周邊的環境達到融合。  

優勢

李村河上下游的高差較大,此次綜合治理的4公里區段,上下高差約21米。如果修建攔水壩,考慮到景觀、防洪與經濟的結合,大約需要設定10級攔水壩,而每級大壩高約2-3米。由於攔水壩的數量較多,成本大,平均間隔400米就有一座,間距太小,景觀效果也不理想。而堅持充分利用河床的原則,可以帶來以下幾點優勢:一是利於景觀打造。由於不需要建壩蓄水,河床可被開闢成公園綠地,可以進行步行遊覽和休閒活動,而且河床有地貌丘陵、植被和溪流,景觀效果也會很理想。二是利於居民休閒。將河床綜合利用,可以進行整體的地貌設計,適當穿插小徑,同時將流動的小股河水轉化為動態溪流景觀,配合大水面形成景觀豐富、形態各異的親水環境,市民可步行遊憩,也可戲水休閒。三是利於生態維護。充分利用河床,還可以極大地擴大綠化範圍,在河床底部,通過種植蘆葦菖蒲等耐水植物,增加鳥類、魚類活動的濕地空間,極大地改善生態環境。四是利於綜合利用。利用河床寬闊的腹地,還可開闢健身場地,布置門球籃球等體育設施,只要不設定構築物,簡單的場地不會對泄洪構成危險。由於有民眾活動可以展開,會極大地完善公園功能,達到“以人為本”,“天人合一”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目標。五是利於節約成本。在河床的地貌整理中,可以充分尊重現狀,生長良好的植被和樹木可以保留,不會因為河床的大開挖而被“處理”掉,同時也相應節約了投資成本。

進度:

橋樑工程:2009年底開工建設的六座橋樑(銅川路橋、合川路橋、漢川路橋、39號線橋、賓川路橋、東川路橋)已全部完工通車;金水河口人行橋、34號線橋、二標段景觀人行橋於2010年5月底前全線貫通並投入使用。在設計中,8座橋樑風格各異,不僅使李村河兩岸市民的出行更加便利,而且將成為李村河沿線的重要景觀節點。
李村河上游綜合治理一期工程新建惠水路、衡水路兩條道路,已全線通車。兩條道路的建成將大大緩解九水東路的行車壓力;惠水路的建成將成為規劃開工建設的銅川路、漢川路等市政道路聯接的重要節點。
一期工程使用膨潤土防滲毯等新型環保材料進行河底、河道防滲處理,並在河道沿線根據地質情況增設補水井,在滿足景觀綠化用水的同時,適當補充河道水量,從而保證枯水期的景觀效果。完成的河道清淤工程已降低河道常水位線,加之五道攔蓄水壩於2010年初已完工,標誌李村河上游洪水期的防洪、行洪及泄洪要求已初步解決,並在汛期通過蓄水量的調整滿足防汛要求。
景觀及亮化工程
景觀及亮化工程已完成喬木、灌木、水生植物栽植及亮化工程施工,2013年6月投入使用。全部景觀將分為四個主題景觀段,將人文、地理、景觀融為一體,注重喬灌木及地被植物的運用,打造“以人為本”的自然式景觀河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