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文(東北林業大學教授)

李景文,林學家,森林生態學家。長期從事教學與林業科學研究工作,對東北原始紅松混交林的類型、更新、生長,以及結構和動態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特別是他以近50年積累的豐富資料為基礎,提出了以原始紅松混交林的結構和動態為模式,對破壞後的廣大山地森林,實施生態林業並建立可持續經營體系的新途徑; 提出近自然經營的理論與實踐,為紅松混交林再度繁榮,奠定了科學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景文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林學家,森林生態學家
個人簡介,定點研究,研究成果,主編教材,治學嚴謹,人物簡歷,主要論著,

個人簡介

李景文,曾用名李常興,河南省新鄭人,1925年出生於新鄭縣人和鄉,父親是鄉村國小校長。國中就讀於新鄭中學,因怕日軍轟炸縣城,學校遷在一個寺廟裡上課,後來在河南有名的安陽高中就讀,因安陽已淪陷,校址遷在豫西一個偏僻小縣城(郟縣)里。1944年3月日軍渡過黃河就要逼近縣城時,他和幾名要好同學,行程數百里,輾轉流落西安街頭。為了擺脫困境,他奮發刻苦學習,3個月裡複習和自學了高中全部課程。暑期,以同等學歷資格報考了三個大學。發榜後,中央大學和河南大學均榜上有名(當時錄取比例為50: 1)。最後他選擇中央大學森林系。大學畢業論文是在著名的鄭萬鈞教授指導下進行的,題目為“南京樹木動態”,論文英文稿一直為鄭先生所保存。李景文對林業產生濃厚興趣是在大學裡逐漸培養起來的。一畢業他就有一種強烈願望: 到林區去。他認為只有到林區,才能把所學與林業實踐結合起來。由於難以找到林業工作,他暫到湖北省鹹寧縣一個初級中學教書。他承擔了三門課,即物理,化學和英語,每周上課時數17~18小時,還要加上理化試驗。1949年5月東北老解放區到南京招聘技術人員。因他早就仰慕東北大森林,萬分喜悅地勸說好友同行,但很多人害怕東北氣候的寒冷不敢涉足。於是他決心將愛人送回老家,毅然獨自到了南京參加應試,很快得到錄取。被分配到瀋陽農學院森林系,後瀋陽農學院與哈爾濱農學院合併為東北農學院,後又分出成立東北林學院(現東北林業大學),他一直就在學校工作至今。40多年來他從助教到教授,幾乎每年都堅持深入林區,不僅向森林和生產實踐學習,同時孜孜不倦學習書本知識和國外書刊的最新動態。他常常對研究生說: “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說: 多讀書,多到林區去,才能使書本理論與本國林業實踐結合起來,才能有所創新和前進。他所指導研究生在做論文時,要到林區去多蒐集第一手資料。他寫的40餘篇學術論文,也都是密切與生產實際相結合。他主持和參編有(一、二版)《森林生態學》、《黑龍江森林》、《紅松混交林生態與經營》、《造林學》、《東北的林業》、《中國的森林》等16部著作和譯著,多部獲國家教育委員會、林業部等頒發的優秀教材、優秀學術著作一、二等獎。主持完成兩項紅松混交林研究項目,分別獲林業部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定點研究

1950年他在王戰教授的帶領下到遼寧草河口調查了紅松落葉松等人工林生長的情況,並共同在《東北林業》雜誌上發表了題為“從草河口森林實地觀察中體驗到的幾個問題”的文章,這是他第一次與東北森林打交道。翌年,他又到小興安嶺帶嶺林業試驗局負責學生實習,第一次見到了東北的原始大森林,從此便與森林結下不解之緣,差不多年年都到小興安嶺實習或進行科研。也常到長白山、大興安嶺調查森林的更新、生長及其經營等。有3次隻身在森林裡幾乎迷失了方向。1958年他帶領學生到長白山的白山林業局,1959年到大興安嶺的烏爾其汗林業局,1960年又到福建西部清流、寧化林區進行營林規劃設計。1962-1964年,他更是長年生活在涼水實驗林場,他任營林研究室主任,指導和帶動了10餘名專業和專業基礎課教師,對紅松生態和更新進行了多學科的定位研究,不僅取得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和多項研究成果,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業務水平。1965年,他負責組織編寫《森林學》、《森林經理學》和《造林學》三門林業部統編教材。為了編寫出符合中國實際的教材,使學生對現實林業生產的經驗和存在問題有所了解,他帶領編寫組到長白山臨江林業局、小興安嶺南岔等林業局蹲點。1974年復校後的幾年裡,他每年都帶領學生上山學習或進行森林調查。1979-1990年,他負責涼水生態定位站的研究工作,並接受林業部兩項研究紅松混交林的重點課題。在10多年裡,他為了探索生態林業的理論,經常往返於哈爾濱和林區之間。1985、1987、1990年到瑞典、芬蘭、加拿大和美國參加國際會議期間,他藉機考察了北歐人工林和天然林,以及北美東部闊葉林和西部高大針葉林,大大開闊了眼界。他把東北、全國和世界的森林聯繫在一起,整天看的書和腦子想的都離不開森林,但他更關心東北森林的實際。

研究成果

他揭開了紅松成材之謎。50-60年代,林業界對紅松是陰性樹種、陽性樹種或中性樹種,曾有過熱烈地爭論,但都沒有更多的試驗根據。60年代初他在涼水林場蹲點期間,對紅松人工林調查中,發現紅松生長因相鄰闊葉樹遮光方向不同、其生長差異極大。凡周圍有闊葉樹而上方透光的紅松,不僅生長最高,而且乾形最好; 受闊葉樹上方遮蔭的紅松生長最差。全光條件下生長的紅松,雖比較健壯,然而乾形尖削度大,且多數受球蚜危害。繼之1965年,他在臨江林業局與營林工人共同勞動時,了解到撫育紅松時有句“挨著別擠著,護著別蓋著” (意即側方庇蔭,上方透光)的順口溜。再聯繫到原始林內的紅松能成為“參天大樹”的林隙效應,從而明確提出紅松成材的最適生境,既不是林下庇蔭條件,也不是林外全光條件,而是處於兩者之間的林冠空隙,即從幼苗到大樹應有一個上方透光的垂直空間。所以稱紅松為“林內更新和林隙中生長的樹種”。同樣觀察到原始林內與紅松混生的一些伴生樹種,也具有這一特點。說明紅松及其主要伴生樹種,“高幹良材和大徑巨木”的形成,是由於“先高后徑”不同步增長的結果。林隙中上方透光的垂直空間,猶如山峽里生長出來的樹木,先是有一個拔高向上生長的成材期,達到成材高度後便擴大樹冠和加大徑級生長。相反,人工紅松純林一直在全光照射下,初期生長快並過早結實,沒有更長的拔高生長期,所以難以成為棟樑之材。這一說明比爭論紅松是陰性或陽性更具有現實意義。
他闡明了紅松混交林自我維持的機理。60年代他在對原始紅松混交林調查中,就曾注意到原始林是由不同年齡斑塊樹群所構成的鑲嵌體。但始終沒有機會對紅松混交林進行採伐來加以驗證。1984年在涼水進行科研期間,有一塊5公頃多的紅松混交林要進行採伐,決定以紅松混交林結構和動態作為兩名碩士研究生的論文題目。採伐前對胸徑超過3厘米的紅松及其他伴生種2 000餘株樹木,均掛牌編號,詳細繪製了林木位置圖和記載樹高、胸徑與和冠幅。之後全部查數伐根的年輪數,測定了相應根徑生長量。胸徑小於3厘米的幼樹有1 000餘株,全用擴大鏡或解剖鏡查數其準確年齡。經過3年的艱苦努力,弄清了原始紅松混交林斑塊樹群實際分布格局和斑塊流動的規律性。森林內每一斑塊樹群的形成實際就是自然力(風倒、病蟲害、火災等)或本身力量(自然腐朽死亡)的局部干擾形成的林內空隙,然後在空隙內生長起來的近同齡斑塊樹群。由於干擾時間不同,斑塊樹群處於不同發育階段,斑塊間和斑塊內的樹群始終是處於大小循環變化的過程。經計算,斑塊樹群間循環的周期,因立地條件不同,大致變化在200~300年。這一研究結果說明了原始紅松混交林整體的相對穩定性是由諸多局部不穩定的斑塊樹群來維持的。證明各樹種在林隙內前更和後更的幼苗所形成的樹群(近同齡斑塊),是紅松混交林發展的基本單位和持續不衰的基礎。從而揭開了原始紅松混交林生態系統自我維持的機理和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過程,為紅松混交林的恢復和可持續經營提供了生態理論的依據。
探求森林可持續經營之路 創造性提出近自然經營理論
李景文在長期從事原始林的調查研究中,深刻認識到原始林是在自然法則下生成的產物,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完全達到了和諧,構成了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他常常把原始林比作是天然實驗室和大課堂,也是一部活的“天然的書”,發展林業科學就必須向自然學習,通過觀察和實踐,破譯這部“天然的書”,才能學到更多更好天然成林的方法,使森林走向健康和繁榮的道路。東北東部山地的原始紅松混交林,百年前還是萬木參天,數百里不見天日的林海。但百年後的今天,原始林已遭到極大破壞。如何恢復這些破壞後的林子,一直是他關心和研究的課題。他認為要恢復破壞後的森林,必須追根求源,向原始林學習,決不能犯主觀主義的錯誤。他所著的《紅松混交林生態與經營》一書中就是根據他多年研究原始紅松混交林和人工純林所積累的豐富資料為基礎,依據生態系統學的理論,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探索了在現有破壞後的廣大山地森林中,實施生態林業的新途徑。書中明確提出的原始紅松混交林是一種具有“物種豐富、結構複雜、生物量高和自我維持能力強”的森林,它是世界上北溫帶針闊混交林中少有的最多樣、最多效的森林,是本區發展森林的最好選擇。他根據原始林人為破壞程度的不同,將現有森林分為四大類: 原始天然林、過伐天然林、次生天然林和人工林。提出總的經營方向應是: 以原始林的結構和動態為模式,過伐林著重進行林相整理,次生林加以最佳化培育,人工林逐步走向天然化。同時重視原始林的保護和天然母樹林的建設等途徑,達到生態與經濟相結合,發揮森林整體功能和多效益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他創造性地提出了近自然經營的理論與實踐,以及建立紅松混交林可持續經營的體系,以期昔日健康生長的含有紅松的針闊混交林,更多地回歸自然。

主編教材

李景文認為要發展中國的森林生態學事業首先需要培養一支高素質隊伍。1977年他接受了主編全國第一本森林生態學教材的任務。如何編寫出一部具有高水平的教材,成為他日夜思慮的問題。為了熟悉全國各地森林情況,他到南方亞熱帶和熱帶森林進行了解和學習,並聯繫了國內7所高等林業學院、系10餘名教師,制訂出了理論體系完整、內容翔實的教材編寫方案和分工計畫,為全書章節有機配合嘔心瀝血,為撰寫重要章節廢寢忘食。書編完了,他也累的病倒了,打針吃藥半個多月,但心中卻感到很充實。經過近20年的教學實踐證明,此教材概念清晰、內容翔實和完整,成功地培養了大批森林生態學與經營學教育、科研和管理人才,國內大多數林業研究領域的中青年專家就是通過此書的學習,走上了科研之路。 李景文孜孜不倦地追求著森林生態學教學和科研的最新發展。80年代末期,他深感《森林生態學》第一版教材內容急待更新,又開始不斷查閱國內外生態學研究成果,並針對一些概念和理論,與國內外有關專家進行討論和研究,積極開始了《森林生態學》第二版的重寫工作,根據生態學發展新趨勢,制訂出了教材編寫新體系,內容更加豐富、翔實,該書於1994年正式出版,為中國森林生態學發展做出了貢獻。

治學嚴謹

1962年,李景文為了研究紅松混交林皆伐跡地上森林更新發生的真實過程,不顧林區生活的困難,帶領2名教師遠離場址,進行了紅松林皆伐跡地更新的詳細調查。在跡地上均勻布點200餘塊1平方米的樣方,砍倒樣方內所有更新的楊樺等闊葉樹計3 000餘株,之後用擴大鏡查數其年齡,樣方內發生的灌木數也都一一點數。他認為只有這樣用大量數據才能客觀地反映出實際情況,這就是他進行科研的態度。他還與一名教師對林場後山400餘米處的一片紅松人工林進行過長期定位研究,整整用了3年的時間,測定了紅松的晝夜生長、季節生長和年生長。在生長季節里測定晝夜高生長最為困難。他們規定不分晝夜每隔4小時測定一次,許多資料是在蚊蟲叮咬、黑夜和暴風雨的情況下取得的。
改革開放之後,李景文雖已年近60歲,但仍然指導博士和碩士研究生,親自帶領學生到林區制定研究計畫、落實調查和實驗方案。1984-1987年在研究原始紅松混交林的結構和動態時,他親自帶領研究生在小興安嶺行程數千里。
主編《黑龍江森林》一書,耗費了他10年的心血。這部書受到林業同行的好評,並獲得了國家教育委員會頒發的優秀學術著作獎。他所著的《紅松混交林生態與經營》一書也用了5年時間。他常常說編好一本書一定要“‘志’與‘學’相結合”,同時要具有重要性、系統性、創新性、實踐性和可讀性。他寫一個句子或一段話,都要經過深思熟慮,反覆推敲。他還特別注意一本書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忌諱各章節不相聯繫,結果成了一本論文集。
李景文大半生的生活軌跡基本是這樣循環的: 家中的辦公桌一林區一學院。對森林學教學與科研之外的事情,特別是人與人之間微妙的關係,他無暇顧及,總是以坦蕩的胸懷對待一切。他的工資收入多少,他從未放在心上,即使他的後輩們的工資趕上他了,他也從不計較,總是對老伴說: “錢多了沒用,夠花就行。”涉及個人的事情上,從不爭不搶; 可涉及森林事業發展的事卻輕易不放。

人物簡歷

1925年  出生於河南省新鄭縣。
1944-1948年 在南京中央大學農學院森林系學習。
1948-1949年 任湖北省鹹寧縣中原中學教師。
1949--1950年 任瀋陽農學院森林系助教。
1950-1952年 任東北農學院林學系助教。
1952-1984年 任東北林學院林學系講師、副教授、教授。
1985年 任東北林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論著

1 李景文,陳大珂,鄭煥能.東北地區落葉松生育環境及生長情況的調查初步報告.東北林學院學報,1957,1~18.
2 李景文.對合理經營天然次生林的探討.黑龍江日報,1962-07-31(4).
3 李景文.要根據經營目的確定主伐方式.中國林業,1964,(1): 17。
4 李景文,劉慶良,陳運大.紅松林皆伐跡地天然更新的研究.林業科學,1964,9(2): 97~113.
5 李景文,劉慶良.紅松生長及其與氣候條件關係的研究.東林科技,1975,(2): 1~15.
6 李景文,劉慶良.紅松人工林的生長與撫育.中國林業科學,1976,(2): 39~46.
7 李景文.森林生態學(第一版).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1981.
8 李景文,劉傳照,徐貴林.林冠下紅松直播試驗初報.東北林業大學學報,1984,(12): 30~38.
9 李景文,詹鴻振,劉傳照.小興安嶺闊葉紅松林採伐跡地更新的研究.林業科學,1988,33(2): 129~137.
10 李景文,劉傳照,任淑文.天然楓樺紅松林凋落量動態及養分歸還量.植物生態學與地植物學學報,1989,13(1): 42~48。
13 李景文,黑龍江森林.哈爾濱: 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1993.
14 李景文,葛劍平.保護和研究紅松老齡林的現實意義.見: 盛偉彤等主編.森林環境持續發展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122~125.
15 李景文,葛劍平.中國東北闊葉紅松林結構和自我維持機制的研究.見: 林業部科技司主編.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論文集.哈爾濱: 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1994,508~605.
16 李景文,森林生態學(第二版)。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
17 李景文,東北天然紅松混交林恢復的基本對策.見: 沈國舫,翟明普主編.全國混交林與樹種關係學術討論會文集.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163~267.
18 李景文等.紅松混交林生態與經營.哈爾濱: 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199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