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昱

李春昱

李春昱,河南衛輝人。

1904年5月8日~1988年8月6日。

區域地質、構造地質學家。

192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37年獲德國柏林大學博士學位。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學部委員(院士)。曾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春昱
  • 外文名:Li Chunyu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河南衛輝
  • 出生日期:1904年5月8日
  • 逝世日期:1988年8月6日
  • 職業: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地質系
  • 主要成就: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代表作品:《對於渭河地塹的質疑》、《康滇地軸地質構造發展史的研究》
簡介,個人簡歷,工作初期,野外考察,新中國時期,人物評價,

簡介

李春昱,早年與譚錫疇在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進行長期地質礦產調查,後又領導並參加四川地質工作,預測的中山煤礦,後經鑽探得到證實。40年代領導了中央地質調查所工作。
50年代領導陝西煤田地質勘探工作。
60年代參加組織領導全國區域地質調查工作,有諸多貢獻。
70年代倡導並參加中國大陸的板塊構造研究,與他人一起於1973年首次在中國發現混雜堆積,並見到蘭閃石片岩,肯定了古生代以來的板塊構造運動。還建議並主持參加1∶500萬亞洲地質圖的編制,領導亞洲大地構造的研究,其成果得到國際好評。

個人簡歷

1904年5月8日 出生於河南省汲縣(今衛輝市)霞島村。
1922年 考入北京大學理科預科。
1924年 在北京大學地質系學習。
1928年 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獲理學士學位。
1928-1934年 任農礦部地質調查所調查員。
1934年 赴德國柏林大學留學深造。
1937年 在德國柏林大學理學院獲理學博士學位。
1938-1942年 任四川省地質調查所所長。
1939-1941年 兼任重慶大學地質系教授。
1941-1942年 兼任中央大學(現今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
1942-1949年 任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所長。
1950年 任東北地質礦產調查總隊總隊長。
1950年 任中國地質工作計畫委員會委員。
1951年 任渭北煤田普查大隊隊長。

工作初期

大學畢業後,李春昱任農礦部地質調查所調查員。從畢業到30年代前期,就投身於地質調查研究和礦產普查工作,先與趙亞曾王恆升一起,不辭辛苦,長途跋涉,北上河北開平盆地,南下浙閩沿海,進行了大量的地質礦產調查工作。特別是1929年秋,與譚錫疇一起,克服了種種困難,冒著生命危險,深入荒僻的川西高原,歷時25個月,踏遍了甘孜阿壩的廣大地區,進行了開拓性的地質調查,成為最早進入這一地區開展地質調查研究的中國地質學家。這一期間他撰寫了20多篇論文,提出了許多新的認識和見解。《四川西康地質礦產志》這部專著(附圖40幅),全面記述了四川區域地質、構造及礦產資源狀況,為四川地質礦產的研究開闢了道路,是研究和了解川西高原地質礦產的一部啟蒙性著作,至今不失其重要的參考價值。在“揚子江上遊河谷之成因”一文中,首次提出長江上游金沙江的發育史,論證了雲南石鼓虎跳澗附近金沙江襲奪紅河的重要現象。他根據對二疊紀地層和構造的研究,發現四川中梁山煤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證實是一個大煤田,並建成投產,成為重慶工業區重要的能源基地,李春昱對此有著重要的貢獻。1933年他發表的《四川石油地質概論》成為中國早期研究四川石油地質的指導性著作。
1934年春,李春昱參加了家鄉河南省公費留學考試,初試合格後,到南京教育部複試,考取留學英國。當時丁文江考慮到中央地質調查所精通德語的人很少,特別是從事構造、礦床的地質人員則無人懂德語,所以建議李春昱改去德國留學,到大地構造學家漢斯·史蒂勒(Hans Stille)教授門下進修。對於這一建議,李春昱沒有考慮個人得失,而是考慮到丁文江的建議有利於中國地質事業的發展,於是欣然接受,去教育部更換了留學證書。到德國柏林後,由於語言不通,困難很大,雖然導師史蒂勒用英語給他講課並相互交談,但李春昱為在德國長期留學的需要下決心學好德語。為創造學習德語的環境,他搬到較遠的一位德國老太太家中居住,同時也參加柏林大學德語學習班。這段時間他較少去聽地質課,最初史蒂勒教授懷疑他貪玩廢學,但當他突擊幾月學成德語後,去史蒂勒家用德語與他交談時,史蒂勒才疑團頓開,大加讚賞他的精神與毅力。在柏林大學留學期間,1935年春又應王恆升之邀,到蘇黎世去參加著名礦床地質學家保爾·尼格里(Paul Niggli)領導的野外實習隊,跑遍了瑞士,在尼格里教授的教導下得到很大教益。他們又與老師李四光一起考察過瑞士阿爾卑斯山冰川。回柏林後,在李四光的支持與鼓勵下,李春昱決定在德國作學位論文

野外考察

1936年春,他開始了野外考察,買了一輛舊腳踏車,自帶乾糧,經過8個多月的艱苦工作,於1936年冬整理野外工作資料,撰寫了題為《艾菲爾德與庫爾木巴赫之間圖林根林區與弗蘭肯林區南部前沿地質研究》的博士論文。1937年6月,由柏林大學理學院院長主持,以史蒂勒教授(地質)、克勒勃斯(Krebs)教授(地理)、蘭姆多爾(Ramdor)教授(礦物學)為主考人,進行畢業答辯,由於李春昱的論文中提出了重要的新見解,得到了一致的讚賞,結果以最優等成績通過,獲得了柏林大學理學院博士學位。論文發表於德文版《大地構造學研究》1939年第5期。1937 年7月李春昱由柏林前往蘇聯莫斯科參加第17屆國際地質大會。會後參加了會議組織的石油地質旅行,先後到烏拉爾巴庫提比里西考察。隨即又去比利時、蘇格蘭等地考察。
李春昱野外考察李春昱野外考察
由於抗日戰爭爆發,愛國的責任感使他毅然決定提前回國,以便擔負一些抗戰任務。於是取道法國到義大利,經羅馬至那不勒斯,於1937年11月回到武漢。經翁文灝推薦,於年底到重慶與常隆慶等籌建四川省地質調查所,該所於1938年初建成,李春昱任所長。他除領導組織調查四川地質礦產外,還受中央大學地質系、重慶大學地質系的聘請,1939-1940年、1941-1942年兼任重慶大學及中央大學地質系教授。他於1942年8月升任中央地質調查所所長並連任七年之久。為了加強調查西北地質礦產資源,1943 年在蘭州設立西北分所,王曰倫為所長,抗戰勝利後又在北平設立分所,高平為所長。在擔任中央地質調查所所長期間,李春昱擔負了繁重的地質礦產調查和科學研究領導工作,為黃汲清的著名著作《中國主要地質構造單位》一書的出版、為1∶300萬中國地質圖的編制、14幅1∶100萬中國地質圖和中國第一套岩相古地理圖的編印等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勞動。1945年抗戰勝利後,中央地質調查所由重慶遷回南京。又應台灣省政府之請,派技術骨幹畢慶昌、何春蓀等前往台灣接收前日本地質調查所,成立台灣省地質調查所。1947年中國地質學會在台灣舉行年會,李春昱前往參加。

新中國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夕,國民黨政府命令當時的中央地質調查所遷往台灣,李春昱團結全所愛國員工,冒著風險,採取巧妙的鬥爭方式,妥善保存了中央地質調查所的圖書資料、儀器設備,及研究人員的安全,等待著解放的到來,為新中國地質事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50年代到60年代,李春昱的工作調動十分頻繁。1950年他擔任東北地質礦產調查總隊隊長;1950年中國地質工作計畫委員會成立,他兼任委員;1951年任渭北煤田普查大隊隊長;1953年任華北地質局總工程師;1956年撤銷大區地質局,成立地質部北方、南方兩個總局,李春昱擔任北方總局總工程師。這一期間,他承擔了繁重的礦產普查勘探和區域地質調查的規劃部署和技術指導任務,而且還結合管理工作的需要,親赴東北鞍山地區、川滇地區、渭河流域、浙閩沿海等許多地區進行礦產勘測和科學研究工作。發表了《對於渭河地塹的質疑》、《康滇地軸地質構造發展史的研究》、《浙閩中生代火山沉積岩系之研究》、《對中國掩蓋區測制1∶20萬比例尺地質圖的意見》等一系列論著近20篇,對提高中國地質研究和區域地質調查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1958年兩個總局撤銷,李春昱調至地質部地質科學研究院工作。
1962年至1965年他擔任全國1:20萬的區域地質測量的業務管理工作。1965年夏,全國區域地質測量局在西安成立,他任該局技術負責人。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了衝擊,從未間斷地關心著世界地質事業的發展。1972年春,當他結束3年“五七”農場勞動回到西安時,他敏銳地看到板塊構造學說對全球性地質構造所具有的重要意義,於是,他與地質學家尹贊勛、地球物理學家傅承義一起,翻譯引進“板塊構造學說”。他從1973年起寫出若干介紹板塊構造學說的文章,並同時從事野外考察研究,又發起並領導了編制《1:500萬亞洲地質圖》的工作。他於1978 年調回北京,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專心致志從事板塊構造的研究,發表了很多論著,並親自指導、主編了《1:800萬亞洲大地構造圖》。他也積極參加各項社會活動,於1980年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以後當選為“民革”中央常委會顧問,“民革”中央監察委員會常委。他於1978年、1983年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五屆、第六屆委員。1984年,他80壽辰之際,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當時,中國地質學會、中國地質科學院、“民革”中央、“九三學社”聯合舉行了慶祝黃汲清、李春昱教授從事地質工作60周年座談會,熱情表彰了他們對祖國地質事業的卓越貢獻。李春昱一直努力地工作,終致積勞成疾,於1988年8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人物評價

李春昱1950年發表“四川運動及其在中國之分布”一文,提出“四川運動”的重要概念,揭示了中、新生代之交的地殼運動。70年代初,他發表了“試談板塊構造”與“再談板塊構造”兩篇評介文章,積極引進板塊構造新觀點。他首次在中國發現混雜堆積,首次用板塊演說系統解釋了秦嶺祁連山的構造發展史,多次指出塔里木-中朝地塊以北古生代板塊縫合帶的存在及其對地質礦產勘查的重要意義。他發表了“用板塊構造學說對中國部分地區構造發展的初步分析”(1975)、“板塊構造與多旋迴構造運動”(1979),“槽台論點與板塊構造學論”(1986)、“板塊構造基本理論與方法”等重要論著。他是在中國倡導板塊構造學理論研究的最主要代表人物。
李春昱1972年倡議並參與指導了《1∶500萬亞洲地質圖》編輯工作,1976年出版,使中國首次進入了編制國際地質圖件的行列。在此圖的基礎上,他又領導、主編了《1∶800萬亞洲大地構造圖》及說明書,1982年出版,首次用板塊構造觀點對亞洲大陸顯生宙以來的岩石圈板塊進行了劃分,對其大地構造演化特點和過程作了表述。這是中國首次編制的國際性大地構造圖件。此二圖之編制,大大提高了中國在國際地質學界的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