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嗣

李承嗣,生於唐懿宗鹹通七年(866年),卒於後梁末帝貞明六年(920年),代州雁門(今山西代縣)人,唐末五代時河東鎮的著名驍將。

基本介紹

  • 本名:李承嗣
  • 所處時代:唐朝
  • 出生地:代州雁門
  • 出生時間:唐懿宗鹹通七年(866年)
  • 去世時間後梁末帝貞明六年(920年)
人物生平,相關事件,逝世,

人物生平

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李承嗣隨從李克用到關中鎮壓黃巢起義軍,擔任前鋒。黃巢義軍被鎮壓後,李承嗣因功授汾州司馬,改榆次鎮將。光啟(885—887年)初年,李承嗣又隨從李克用到河南陳州、許州一帶,攻打割據蔡州的藩鎮秦宗權。當時,唐僖宗被宦官田令孜裹挾到寶雞,邠寧節度使朱玫和風翔節度使李昌符等擁立李熅為皇帝。李克用派遣李承嗣率軍萬人支援鄜州,至渭橋迎接扈從僖宗。唐僖宗還朝後,賜封李承嗣為迎鑾功臣、檢校工部尚書,守嵐州刺史,賞賜兩萬貫犒軍錢。當時唐僖宗初還長安,三輔一帶多盜賊,全賴李承嗣按兵警御,才使首都暫時為之安定。

相關事件

朱全忠和李克用是當時中原地區最為強大的割據者,兩人之間隨之發生了—連串的惡戰。起初是朱全忠派保義鎮(轄邢州等三州)節度使孟方立進襲河東鎮之遼州(今山西左權縣),李承嗣奉李克用命在榆社設伏兵,截襲其歸路,大敗邢州兵,俘獲邢州將領奚忠信,以功授洛州刺史。大順元年(890年),唐昭宗在朱全忠和宰相張濬的慫恿下,決定對河東用兵,任命張濬為河東行營都招討使,率兵5萬攻入河東境。當時,張濬所率之鳳翔軍(鳳翔節度使李茂貞部)在霍邑(今山西霍縣)紮營築壘。李承嗣率一軍攻之,鳳翔兵大敗夜逃,李承嗣連夜追擊至趙城,並會合河東大軍圍攻張濬所親自坐鎮的平陽(今山西臨汾市),結果是唐軍大敗,朱全忠軍也敗退回河南。李承嗣以功改教練使、檢校司徒。當時割據兗州的朱瑾,鄆州的朱瑄,遭到朱全忠的連年攻擊,向李克用求救。乾寧三年(896年),李克用派李承嗣率3千騎,假道於魏博鎮(今河北大名、魏縣一帶),渡過黃河援救兗、鄆兩鎮。不料由李克用親自率領的後續部隊,被魏博鎮將領羅弘信擊敗,因此,李承嗣遂同河東隔絕。兗州、鄆州失守後,朱瑄被殺,李承嗣與朱瑾以及河東將領史儼投奔淮南割據者楊行密,被任命為淮南行軍副使。淮南鎮得到李承嗣、史嚴這兩位河東的著名驍將,如虎添翼,軍聲為之大振。對此,李克用深為惋惜,如同喪失了左右手,於是派遣趙岳出使淮南,請求遣勸李承嗣等人。楊行密出於對付勁敵朱全忠的動機。答應了這個請求,並派遣陳令存出使河東,同李克用修好。
乾寧四年(897年)九月,朱全忠派遣龐師古、葛從周出師,企圖一舉削平淮南。當時,葛從周屯駐壽州,龐師古紮營清口。楊行密擬先赴壽州迎敵,李承嗣主張先對付清口,打敗龐師古,葛從周就會自動敗走,認為這是制敵的上策。於是,李承嗣與朱瑾率兵3萬,在清口設伏兵,大敗汴梁兵,生俘龐師古。這是朱全忠與楊行密的第三次大較量,此次大敗後再也無力南下,淮南吳國因之得以保存。

逝世

清口大捷後.楊行密置酒高會,賞賜李承嗣錢萬緡,因嘉其雄才,遂違背前諾,對李承嗣留而不遣,保舉授檢校太尉,領鎮海軍節度使,並予以種種優厚待遇。天佑九年(912年),淮南人聽到後唐莊宗在柏鄉大捷的訊息,就以李承嗣為楚州節度使,以成犄角之勢予以呼應。天佑十七年(920年)七月,李承嗣卒於楚州,時年55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