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初

李天初

李天初,1945年11月出生於貴州省貴陽市,男,漢族,安徽省金寨人。中共黨員。1970年清華大學畢業,1981年和1991年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和清華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1982年至今歷任中國計量院助研、副研、研究員。現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理事長。

1970年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畢業,1991年獲清華大學博士學位。1994年被聘為中國計量院研究員,1996年至2005年擔任中國計量院量子部主任,2002年被聘為北京理工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他一直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從事時間頻率基準、光電子計量、穩頻雷射和光干涉計量的研究工作。2006年獲“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2009年獲“中央國家機關五一勞動獎章先進個人”稱號。

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天初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貴州省貴陽市
  • 出生日期:1945年11月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
  • 學位:博士
  • 榮譽:全國先進工作者
個人簡介,人物履歷,工作成就,研究成果,研究方向,

個人簡介

李天初無保留地推薦和培養年輕的科研人員和科研管理人員,積極推薦主動引進具備學科帶頭人潛力的優秀科研骨幹人才,讓更多有才能的年輕人參加這場和時間賽跑的競賽。他積極促成方占軍和陳李生兩位博士分別從德國和美國到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工作,並且幫助支持他們獨立承擔重大前沿科研課題。他先後主動推薦支持賀青和方占軍擔任副處級的科研管理工作,推動科研骨幹走上科研管理崗位。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資料,他已培養碩士研究生3名、博士研究生2名,為他們選課題,籌經費,查資料,規劃科研方向,幫助他們提高理論基礎,培養實驗能力,為青年業務骨幹的成長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李天初在座談會上發言李天初在座談會上發言
在科研管理中,李天初注意充分發揚學術民主,鼓勵創新,長期努力營造既寬鬆活躍,又實事求是、嚴謹紮實、反對誇大和弄虛作假的學術氛圍,在他領導的科研團隊內,按照科研工作的客觀規律協調不同專業、不同特點的課題,努力讓想幹事的人有事乾,讓有能力的科研人員揚長避短髮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他擔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量子部主任期間,有約瑟夫森電壓, NIM4銫原子噴泉鐘,量子化霍爾電阻,碘穩頻532nm雷射,飛秒光梳等5項重大科研成果在研或通過技術鑑定。

人物履歷

1996~1998年,李天初擔任“光纖損耗/長度和光纖OTDR標準檢定裝置”課題組長。此課題建立的裝置於2002年被批准為國家標準,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1999~2005年,李天初擔任“1.5mm光通訊波分復用波長標準裝置”課題組組長。此成果在科學意義上填補了國內近紅外波段沒有波長標準的空白;在實際套用上建立了中國光通訊波分復用光波長標準。
1999~2003年,李天初擔任“NIM4雷射冷卻—銫原子噴泉時間頻率基準裝置”課題組組長,建立了中國新一代時間頻率體系的源頭。2006年,此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他為第一獲獎人)。NIM4雷射冷卻-銫原子噴泉基準鐘採用當今國際最先進的雷射冷卻-原子噴泉原理、設計、技術和實驗,集中了當代國際一系列最新科學技術成果。

工作成就

1981年後,李天初在中國計量院從事時間頻率、光電子和光干涉計量研究。二十世紀80至90年代,他提出和研究準相干光干涉光纖感測,光干涉逼近測量液體折射率,小角度干涉儀的標定,自平反向二點互調建立光學水平準線,牛頓環法測量光學表面反射相移等新原理。研究空氣折射率干涉儀設計原理,光干涉測量長度的相對不確定度極限;研製光纖時域反射計檢定標準裝置和光纖折射率分布測量標準裝置,為促進計量和產業服務。1998年後,他主持研製了2型3台雷射冷卻-銫原子噴泉鐘,復現秒定義,利用銫噴泉鐘駕馭氫鐘產生中國原子時,為建立獨立準確的中國時間頻率系統做出貢獻,同時為北斗導航系統的地面時間提供計量支持;他規劃指導研製了飛秒光學頻率梳,建立微波和光學頻率的相干聯繫,實現中國長度基準裝置-雷射波長的自主溯源標定;規劃指導研製了光纖高精度傳輸微波頻率;規劃指導在研鍶原子光晶格鐘,建立未來國際關於修改秒定義的討論中中國的話語權;探索產生超穩微波的新方案,希望發展一種新型高端超穩微波源。
李天初工作剪影李天初工作剪影
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司”資料,他發表了主要論文40篇,SCI他引120餘次;主要會議文章70餘篇,3本書的部分章節。以第一獲獎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各1項。

研究成果

李天初工作團隊,在他的帶領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是:
2005年NIM4銫噴泉基準鐘通過鑑定,不確定度5e;
2008年NIM5-M銫噴泉鐘通過總裝驗收,不確定度5e;
2009年NIM5-M交付解放軍時間頻率中心套用;
2010年NIM5銫噴泉基準鐘通過鑑定,不確定度2e;
2011年搬到中國計量院昌平院區,恢復運行,並有改進提高,不確定度<2e;
2010年完成實驗室光纖傳輸9 GHz微波頻率實驗,穩定度2e/s,1e/d。

研究方向

維護改進和提高NIM5和NIM5-M銫噴泉鐘;
NIM5正常運轉300d/y, 評定4次/y;
與守時實驗室合作,利用銫噴泉鐘組駕馭氫鐘產生中國計量院原子時;
申請向國際原子時合作報數;
研製NIM6原子噴泉鐘,不確定度進入e;
研製利用光纖高精度傳輸微波頻率,使得中國計量院時間頻率資源得以高度共享,為中國北斗衛星導航/授時系統的地面時通過溯源計量支持;
探索基於光學超穩腔的超穩微波源,希望作為NIM5的本振,根本改進NIM5的短期穩定度,同時提供一種通用新型高端微波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