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群(抗洪烈士)

李向群(抗洪烈士)

李向群 (1978年6月~1998年8月22日)海南瓊山人。1996年12月入伍,廣州軍區某集團軍“塔山守備英雄團”九連一班戰士。1998年8月5日,他隨部隊赴湖北荊州抗洪搶險,14日在抗洪搶險一線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公安縣南平鎮堤段的抗洪保衛戰中,他帶病堅持搶險,先後4次暈倒在大堤上,終因勞累過度,搶救無效,於1998年8月22日壯烈犧牲,年僅20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向群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海南瓊山
  • 出生日期:1978年6月
  • 逝世日期:1998年8月22日
人物生平,好學生,優秀戰士,個人榮譽,人物評價,人性之光,偉大的父母親,影響力,

人物生平

好學生

1978年農曆9月21日,李向群出生於海南省瓊山市東山鎮。 這裡曾是著名的瓊崖革命根據地。李向群從小就受到革命傳統的薰陶。改革開放以來,他的家庭經歷了從窮到富的變遷;他親身感受到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的偉大。
李向群上學的時候就是一個好學生。
1992年3月5日,東山國小召開學雷鋒動員大會,校長給同學們講了雷鋒的故事,李向群聽了很受感動,決心做一個雷鋒叔叔那樣的人。這天下午,李向群放學回到家裡,顧不上喝口水,拿上錘子、鋸子、釘子,又急忙返回學校——班裡有幾張桌凳都壞了,他要動手修好。忙乎了一陣子,李向群看著修好的桌凳,心裡樂滋滋的。在回家的路上,李向群發現街口有幾堆垃圾堆在那兒沒人管,心想,多不衛生啊!
李向群回到家裡想來想去,想出一個主意:成立一個學雷鋒小組,把那些垃圾清除掉!
第二天,李向群一到學校,就找到幾個平時要好的小夥伴,商量學雷鋒清除垃圾的事。大家聽了他的意見都非常同意,於是,一個學雷鋒小組成立了,李向群被選為組長。
李向群一有空就帶領學雷鋒小組去清掃垃圾,打掃衛生。過往的行人看到長期堆放的垃圾清除了,都夸李向群他們做了一件好事。
李向群還帶領學雷鋒小組關心和幫助孤寡老人。街上住著一位孤寡老人,人們都叫她“王聾婆”。“王聾婆”一個人日子過得很艱難,缺錢少米,還常有病。李向群發現以後,就把自己平時節省下來的7元錢送給了“王聾婆”。在他的帶動下,學雷鋒小組的同學也都紛紛捐錢,全組共給“王聾婆”捐了70多元。他們還從自己家裡拿來柴米。“王聾婆”抱住李向群熱淚盈眶,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李向群也激動地說:“婆婆,我們都是你的孩子!”
李向群經常帶領學雷鋒小組照顧“王聾婆”,劈柴燒水,打掃衛生,使老人感到非常溫暖。
熱心幫助孤兒上學
上中學的時候,李向群有一個同學叫林烈華。林烈華是個孤兒,生活很困難,上學全靠親戚接濟。
林烈華聽說李向群家裡開了一個服裝加工廠以後,就找到李向群家。李向群正在做作業,看到林烈華一臉沮喪,像有什麼心事,就問:“你怎么了?”
林烈華說:“向群,我不想上學了。你能不能跟你爸媽說一下,讓我到你家服裝廠去做工?”
“怎么啦?”李向群關心地問道。林烈華一開始還不好意思開口,經不住李向群一再的追問,就把他的艱難處境說了出來。李向群聽了,非常同情,心想,一定要幫助他。
李向群很快找到了班主任,把林烈華的困難情況告訴了老師,並懇切地說:“他還小,應該上學,怎么能忍心讓他去打工呢?老師,幫幫他吧!”李向群還建議在班裡開展向林烈華獻愛心的活動。
班主任聽了李向群的敘說也被感動了,就採納了他的建議,全班同學共捐了201.5元。李向群把自己節省下來的50元錢全部捐了出來,是班裡捐得最多的。很快,全校都知道了為林烈華捐款的事,其他班的師生也都紛紛伸出友誼的手,共捐款751元。學校也免了林烈華的一切費用。林烈華學習安心了,非常感謝同學們,特別感謝李向群。
李向群與林烈華成了好朋友,他多次請林烈華到他家吃飯,兩個人經常一起學習,互相幫助,一直到國中畢業。

優秀戰士

李向群的家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由窮變富,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但是,他家富不忘報國,兩次應徵,於1996年12月光榮入伍。
李向群精神李向群精神
李向群棄商從戎,穿上軍裝以後,努力學習現代科學文化,刻苦學習軍事本領,熱愛勞動,艱苦樸素,關心同志、關心老百姓,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迅速成長為一個優秀戰士。
家富不忘報效國家
李向群從小就崇敬英雄,決心長大當一名解放軍戰士。上學的時候,他在一篇談理想的作文里就寫道:“我從小就喜歡看打仗的書籍和電影、電視。我佩服解放軍叔叔勇敢、頑強的作風。我的理想是當一名解放軍戰士去保衛祖國,當祖國和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我會盡心盡責,在緊急關頭,我將不惜自己的一切,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當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時候,我甘願獻出自己的寶貴生命。”
1995年11月,東山鎮徵兵工作開始了。大街上到處懸掛著“一人當兵,全家光榮”、“參軍從戎,報效祖國”的大幅標語。李向群心想,當兵的願望可以實現了。他把報名參軍的志願告訴了父母,兩位老人也高興地說:“好男兒志在四方,你去吧!!”
李向群紀念館李向群紀念館
李向群一溜煙跑到鎮徵兵辦公室報了名。負責徵兵工作的同志讓他在家等候體檢通知。當時,李向群幫助家裡跑車做生意,為了能按時參加體檢,他不跑車了,天天到鎮醫院打聽什麼時候體檢。醫生說:“別著急,在家等著吧,到時候會通知你的。”
李向群終於盼來了體檢通知。哥哥陪他來到了鎮醫院。經過逐項檢查,李向群的各項體檢指標全部合格。
體檢合格了,李向群又天天往武裝部跑,恨不得馬上拿到入伍通知書。10幾天過去了。入伍通知書還沒有影。來接兵的一位上尉軍官找了其他幾個報名青年談了話,就是沒找李向群。他心急火燎。連飯也吃不下。
入伍通知書下來了,可是,沒有李向群的名字。李向群急了,跑到徵兵辦公室找到武裝部長,劈頭就問:“部長,我體檢合格,又沒犯錯誤,為什麼不讓我當兵?”
武裝部長認識李向群,笑著問道:“你不想做生意賺錢了?”
李向群說:“我想到部隊去鍛鍊鍛鍊,多學點本領。”“當兵很苦啊!你不怕?”“怕苦我就不當兵了。”
武裝部長挺喜歡李向群,可是,不得不告訴他,這次徵兵沒有取上他。部長解釋說,徵兵名額有限,只能好中選優。李向群雖然體檢合格,但不如其他入選青年身體條件好。李向群仍不甘心,纏著部長要參軍。部長不忍心打擊他的積極性,就答應他只要符合條件,1996年第一個推薦他。
李向群參軍的願望沒能如願,但是他沒有改變從戎報國的決心。他報名參加了鎮裡的民兵營,積極參加訓練。只要有任務,他生意再忙、再賺錢,也要從外地趕回來參加。
1996年秋天,在軍事考核中李向群取得第3名的好成績。
1996年12月,李向群再次報名應徵,終於實現了參軍的願望,被批准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
1997年1月29日,經過一段時間的新兵訓練後,李向群所在的九連舉行了為新戰士授槍的儀式。
李向群高興得睡不著覺。天剛蒙蒙亮,他就起來去打掃衛生了。
上午9點,授槍儀式開始。新戰士們一個一個從連長手裡接過嶄新鋥亮的八一式自動步槍。李向群心潮澎湃。忽然,“李向群!”連長點到他的名字。李向群用洪亮的聲音答道:“到!”然後,有力地向前跨了一步,向連長敬禮,雙手接過了鋼槍。從這一刻起,李向群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他感到槍沉甸甸的,肩上責任重大。他和新戰士們一起莊嚴宣誓、唱起了剛剛學會的歌曲:“當兵為什麼光榮,光榮因為責任重。”
李向群在抗洪救災中李向群在抗洪救災中
刻苦學習軍事和科學文化
李向群入伍以後,首先下決心刻苦學好軍事本領,努力做一個優秀戰士。他參軍不久,1997年2月就寫了一份決心書,給自己提出了很高的訓練目標:1.5公里越野達到優秀;2.400米障礙跑達到良好,3.投彈達到優秀;4.射擊達到良好。
李向群通過艱苦的努力實現了自己提出的訓練目標,1997年上半年考核時,李向群的訓練成績在全營新兵中名列第一,受到營嘉獎一次;1997年年終考核,李向群又獲得軍事訓練滿堂紅,並被評為優秀士兵。這裡講兩個李向群刻苦學習軍事本領的故事。
苦練投彈
在新兵連第一次組織軍事訓練考核時,身高1米7的李向群手榴彈只投了28米,離50米的合格標準相差很遠。怎么辦?他下決心要趕上去。
李向群每天吃過午飯,就拿著自己製作的揮臂器和手榴彈到訓練場練習。他每天中午都要揮臂100次,投擲50枚教練彈。一開始兩隻胳膊疼得不行,後來一點痛的感覺也沒有了,可是,一個月以後的投擲成績只增加了1.5米。李向群找到團里的訓練尖子、六班長郭秀磊請教。郭班長問李向群投擲手榴彈的要領是什麼,李向群紅著臉答不出來。郭班長告訴他搞好訓練不能光靠苦練,還要遵循規律巧練。李向群又認真學習了訓練教材里總結的投彈要領,才恍然大悟,自己光苦練了,根本沒有掌握投擲的動作要領。李向群又一次去請教郭班長。郭班長仔細看了李向群的投擲動作,給他做了兩個小實驗。郭班長首先拿來兩條長短不一的竹條,分別把小石子彈出去。李向群看到,長竹條彈的小石子比短竹條彈的要遠。郭班長告訴李向群,揮臂要儘量伸直手臂才能投的遠。郭班長又拿來一條皮筋,分別用大於45度、小於45度和等於45度三個不同的角度彈同一個石子。李向群看到,用45度角度彈得最遠。郭班長用這個實驗告訴李向群,投擲 手榴彈也要把握最佳角度才能投得遠。李向群越聽越入迷,沒想到投擲手榴彈還有這么多學問。在郭班長的幫助下,李向群苦練加巧練,按照投擲的規律掌握投擲的要領,不到一個月,李向群投擲手榴彈超過了50米,達到了要求。
李向群李向群
積極參加函授學習
李向群在翻閱報紙的時候,看到一篇文章寫道:“當代青年應具備的四種能力是會開汽車、會外語、會電腦、懂法律。”
李向群只有國中文化程度,非常想多學些知識,早就想參加函授學習。看了報上那句話以後,他想,在1997年的法制社會裡,不懂法就難於生存,更難於發展。因此,他決定參加法律函授學習。他給西南軍地兩用人才培訓中心寄去360元學費。20多天后,李向群收到了培訓中心寄來的教材和學習資料,開始了函授學習。
作為一個戰士可利用學習的時間很少。李向群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發揚雷鋒的“釘子精神”刻苦學習。雙休日別人休息了,聊天、看電視,他一個人鑽進圖書室學習 ;晚上戰友們入睡了,他還躺在床上學習一會兒。他在心得體會中寫道:“很多戰友說沒時間學習 ,其實是他們不想學習。魯迅先生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你只要擠它總是有的。’”
深夜12點了,連長查鋪時發現,李向群的床上有一線微弱的光從被子裡透出來,掀開被角一看,熟睡的李向群手裡還拿著一本《刑事訟訴學》,手電筒也沒關。連長替他把手電筒關掉,輕輕地替他把被子掖好。
經過努力,1998年6月李向群獲得西南軍地兩用人才培訓中心的法律專業結業證書和優秀學員證書。
書迷
一次,周排長給戰士們講“未來戰爭的高科技套用”課,講到“長眼睛的智慧型子彈”時,引起李向群極大的興趣。自古以來,人們都說“子彈不長眼睛”,而周排長則講子彈長眼睛。周排長還講道,當今是知識和技術的時代,隨著高科技在軍事領域的套用,對軍人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跨世紀的合格軍人,必須刻苦學文化、學知識、學技術,以適應未來高科技戰爭的需要。
李向群李向群
李向群迷上了書。他向排長借來總政治部編寫的《高科技知識普及叢書》,書中介紹的隱形飛機,自動尋的飛彈、電磁波“殺手”以及“長眼睛的子彈”,使李向群眼花繚亂,深深感到,要想做一個現代合格戰士,必須好好學習。從此,他無論乾什麼,都帶上一本書,一有空就捧著學習。
連隊閱覽室的書李向群看了一大半。聽說周排長藏書多,李向群又向周排長借書看。周排長與李向群還訂了一個“君子協定”:看完一本書,李向群要向排長匯報書的主要內容、精彩片斷和主要收穫。
李向群不但向排長借書看,還給周排長做書架。李向群看到排長的書都裝在兩個大口袋裡,往外拿很不方便,既浪費時間,又容易把書弄壞。正好,一營在搞基建,李向群利用午休時間到工地上拾回來許多廢舊小木板,洗淨晾乾,用刨子刨平,釘成了一個書架。周排長很高興,與李向群一起動手在書架上貼上軍事、政治、文學 、藝術等標籤,把書分類排放。在書架的兩側,李向群還貼上“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等條幅。李向群還建議排長將書借給全連的戰士看,讓大家都長知識。周排長接受了這一建議,在書架的左側增加了一個借書登記本,而借書最多的是李向群。
學電腦
1998年7月,連里來了4名實習排長,其中一位叫蔣海明的實習排長還帶來一台電腦,戰士們都感到很新奇,李向群更是向蔣排長問這問那。
“排長,聽說電腦什麼都能幹,是真的嗎?”
“書上說不懂電腦是現代文盲,有這么嚴重嗎?”
對李向群的問題,蔣排長都做了肯定的回答。李向群聽完想了半天;既然電腦這么重要,應該好好學一學。他決定買一台電腦。
蔣排長建議他先買一台小霸王學習機先學習打字,熟悉簡單的操作以後再買電腦。李向群接受了排長的建議,和同鄉林文雄合買了一台小霸王學習機。
學電腦對李向群來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那雙被槍炮磨出老繭的手,敲起鍵盤來總是不聽使喚,該敲“M”鍵的,他卻敲到“N”鍵上,該用食指卻不由自主地用了中指。李向群心裡真著急。有一天,李向群發現一位戰友彈吉它時,左手手指上粘著一塊膠布,他心裡突然一亮,把鍵盤上的鍵號分別寫在手指上,不是便於記憶和掌握嗎?他馬上找來膠布,在手指上貼上了寫有鍵盤號的膠布。
李向群下決心要掌握好電腦,一有空就看看手指上的鍵號練習,在小霸王學習機前一坐就是兩個小時。經過一段時間的苦練,李向群的指法熟練了。可是,打字又遇到了難題。
只有國中文化程度的李向群被拆字難住了。他把字根“王旁青頭兼五一,土士二乾十雨寸……”背得滾瓜爛熟的,可是,一些複雜的字還是拆不開,字還是打不出來。
李向群在困難面前不示弱。他每天把要打的字拆好寫在練習本上請蔣排長批改,一些比較複雜的字請蔣排長幫助拆開,自己再反覆練習。李向群為了熟記DOS作業系統的基本操作方法,請蔣排長把一些常用的命令、參數抄在練習本上,走到哪裡看到哪裡。晚上只要沒有集體活動,李向群就跑到學習室反覆練習。到實習排長們離開 的時候,李向群終於學會了打字和一些簡單程式的編寫。蔣排長臨走時豎起大拇指夸李向群學習認真刻苦,學的快。
艱苦樸素 熱愛勞動
改革開放以後,李向群的家由窮變富,過上了好日子。但是,李向群參軍後,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生活非常樸素、熱愛勞動,樂做“貧窮的富家子弟”,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一個“貧窮的富家子弟”
李向群入伍的第一個月拿到了35元津貼。35元錢與他在家的一個月收入相比,可以說是微不足道。但是,他覺得這35元錢意義不一般。
剛入伍時,李向群還露出一點富家子弟的派頭,吸菸、吃零食,花錢有些大手大腳。入伍前更厲害,和朋友吃一頓飯就花掉好幾百元,吸菸喝酒更不用說,饅頭吃不下就隨便扔了。
參軍後,部隊開展了“四不一有”(不抽菸、不下館子、不進髮廊、不要家裡寄錢、有存款)的活動。李向群在部隊的教育下,覺悟提高很快。他在日記中寫道:“艱苦奮鬥是一面精神旗幟。誰養成了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誰就擁有一筆寶貴財富。”李向群領到35元津貼以後,到軍人服務社買了幾樣日用品,一瓶洗髮精3元錢,香皂也是最便宜的。
戰士們參觀李向群事跡展覽戰士們參觀李向群事跡展覽
買完東西,李向群在服務社門口看到有一部電話機,心想遠方的母親一定在惦念著她,打個電話問候問候吧!可一想,打長途電話要花不少錢,至少得五、六元。他把手裡拿著的話筒又放了回去,返身又到服務社買了一本信紙和10個信封,花了兩三元錢,可以用一個月。
李向群犧牲後,在一個日記本里發現了一張每月開支10元的計畫:每月只花10元錢,其中買牙膏1.5元,香皂2元、洗衣粉1.5元、衛生紙1.5元,其他開支3.5元。
李向群犧牲後,指導員胡純林在整理李向群的遺物時,竟然發現李向群沒有留下一分錢,同志們都非常驚訝。大家給他算了一筆帳:李向群當兵20個月,總共領津貼費830元,入伍時從家裡帶來900元,總計1730元。這些錢怎么開支的呢?日常用品每月10元,函授學費360元,累計捐款共1030元,加起來一共花了1590元,除此之外,其他開支僅140元。指導員胡純林替李向群算完這筆帳以後,感慨地說:“李向群真的是‘貧窮的富家子弟’啊!”
“破爛王”的故事
李向群學了一手木匠活。參軍後經常到處收集一些破木頭,一有空就修修這兒,修修那兒,桌凳壞了,他一修就能用,窗戶破了,他一修就行。在連隊里,大家都叫李向群“破爛王”,至今還流傳著他“變廢為寶”的故事。
一天下午,戰士們搞完副業都回連隊了。李向群走在最後,他從地里撿回一隻破糞桶。戰士小李說:“這隻桶破成這樣了,還要它幹啥!”李向群說:“不就是破了一點兒嗎,修一修還可以用。”李向群找來鐵絲、鉗子,要補桶。小陳走過來說:“扔就扔了嗎,連隊又不缺這一個桶。”李向群一邊修桶一邊說道:“現在買一個桶得10多元錢。指導員上課時不是講艱苦奮鬥嗎?我們不能光聽不做啊!”戰士小陳和小李聽了覺得有道理,就走過來,與李向群一起修好了桶。
又有一次,連隊打靶取得了優秀成績,戰士們都非常高興,個個臉上笑開了花。連長正要講評的時候,李向群提著3個子彈箱走過來,問:“連長,我想把這個帶回去,行嗎?”連長問:“這個子彈箱有什麼用?送給人家都不一定有人要。”李向群卻說:“我有用!至於有什麼用,你們會看到的。”
李向群回去忙了一個中午,兩個半小時將3個子彈箱改做成3個垃圾斗。
李向群拿著做好的垃圾斗又對排長說:“排長,你看,這個垃圾斗至少可以用1年,比市場上買的還耐用呢!”他又加了一句:“壞了包修!”排長滿意得直點頭。
新兵訓練以後就要分到各個連隊,可是排長周建文有一件事發愁:板凳不夠用,從部隊領至少要十天半個月,集合開會成了問題。
正在排長著急的時候,李向群送來4張又結實又漂亮的小板凳。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李向群早就在琢磨小板凳的事。他發現一營家屬區正在修建房子,工地上堆著不少廢材料。他找到排長說:“板凳的問題不難解決、你只要派幾名戰士給我打下手就行了。”
李向群帶著幾個戰士在廢料堆里撿出不少小木板和廢木條。李向群在幾名戰士的幫助下,半天時間就做好了4張小板凳,集合開會不發愁了,排長也心裡踏實了。
英雄的世界觀
年僅20歲、參軍20個月,黨齡只有8天的李向群,家富不忘報效國家,捨生忘死為民獻身,於1998年8月22日累死在荊江大堤上,可歌可泣,英名永存。
正像他生前所說:“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為人民勇於犧牲奉獻,就是一個有價值的革命軍人。”
英雄事跡
下面介紹的是抗洪英雄李向群生命最後時日所走過的驚人之路,生者當永記。
1998年6月13日,李向群回家探親。也就是從那個時日開始,我國廣闊的大地開始遭受歷史上罕見的洪水災害。李向群雖然回到了家裡,但他每天晚上都打開電視關注著各地的水情。一天晚上,他又打開了電視,看到灕江水位在不斷上漲,我國南北的汛情也在發展。作為軍人的李向群意識到,部隊很可能要去參加抗洪搶險。他越想越坐不住了,自覺應該提前歸隊。父母聽向群要提前回部隊,有些捨不得。母親挽留兒子說:“你剛回來幾天,在家多呆幾天吧!”李向群有點調皮地說:“兒子現在是部隊的人了,現在部隊要抗洪搶險,我能呆得住嗎?”
1998年6月22日,休假僅8天的李向群為抗洪提前返回部隊。一位戰友笑著說:“你急個啥?真是瞎積極。”李向群卻說:“國家養兵千日,現在正是派上用場的時候,我怎么能袖手旁觀呢!”
1998年6月24日,灕江水位暴漲,桂林市區大面積進水,火車站北站水深達1.2米。部隊接到緊急任務,要到青獅潭水庫搶險。剛剛歸隊兩天的李向群要求參加搶險,指導員讓他在家休息,說他一路上很辛苦,就不要去了。李向群堅持要去,說:“洪水就是命令!軍人能不執行嗎?”
到了青獅潭水庫,李向群和大家一起扛沙包壘大堤,幹了兩天兩夜,圓滿完成了任務。
這時候,離美國總統柯林頓來灕江只有5天了,可灕江兩岸垃圾成堆,樹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垃圾袋。桂林市的領導非常著急,請部隊火速支援,李向群又參加了清除垃圾的活動。他髒活累活搶著乾,受到營部的通報表揚。
1998年8月5日,李向群所在部隊接到緊急命令,立即趕赴湖北災區。命令下達後,部隊僅用40分鐘全部登上北上的列車。擠在悶罐車裡,正是高溫的夏季,部隊都沒來得及吃飯,又餓又渴,難奈無比。經過30幾個小時,部隊到達湖北沙市,立即奔上大堤搶險。
1998年8月7日下午2點,李向群隨部隊從沙市到達彌市鎮。8月8日上午8點半,荊江乾堤馬浩段大面積散漫,部分地段出現滑坡,情況緊急,部隊迅速上堤搶險。
李向群迅速穿上救生衣,扛著鐵鍬,和戰友們一起趕往大堤,立即投入搶險。別人一次扛一個沙包,李向群扛兩個,排長郭秀磊勸他,說:“向群,悠著點勁,幹得太猛,明天怎么辦?”李向群笑著說:“排長,沒關係,我年輕有的是力氣,再說,力氣用完了還可以再長啊!”太陽當頭照,李向群扛著兩個沙包,氣喘吁吁,不一會兒,衣服就被汗水濕透了。
李向群塑像李向群塑像
戰友朱天平看到李向群這樣拚命乾,非常佩服,也非常心疼。朱天平知道勸也沒用,就在給李向群裝沙土的時候少裝一些。李向群發現後,撐開編織袋,使勁嚷著:“再裝點!再裝滿一點!”他嫌小朱動作慢,乾脆把鐵鍬搶過來自己裝。兩個半小時,李向群雙肩被編織袋蹭破了皮,滲出了鮮血,一共扛了50多趟,是全營扛包最多的。
1998年8月7日晚,李向群在湖北沙市的彌市鎮大口村,懷著激動的心情趴在背包上連夜寫了一份入黨申請書,8日早上,鄭重地交給了指導員。李向群漲紅著臉對指導員說:“這是我的入黨申請書,請黨支部在‘水線’上考驗我,把最艱巨的任務交給我,最危險的地方讓我上,我一定用實際行動證明我的入黨誓言。”
1998年8月8日晚11點,為迎戰長江第4次高峰,9連的臨時會議室里正在熱烈討論參加抗洪搶險突擊隊的人員名單。
李向群剛剛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一心想加入突擊隊。可是,他聽說參加突擊隊的都必須是黨員、幹部和骨幹。可他什麼都不是,想什麼辦法才能加入突擊隊呢?
李向群來到會議室門口,大著膽子喊了一聲“報告”,就推開了會議室的門。正在屋裡開會的人都不做聲了,不知道他有什麼事。李向群看到大家疑惑的目光,也有些不自在,一下子說不出話來了。這時,指導員胡純林開了口,他明白李向群是來乾什麼的,可是,他說:“怎么還沒休息?有什麼事明天再說吧!說不定一會兒還要去搶險呢!”李向群定了定神,大聲說:“我正是為這事來的,請批准我參加突擊隊吧!”他說得很懇切,兩隻眼睛看著大家。
指導員聽了李向群的話非常感動,說道:“你提的要求很好,我們很高興。但是,作為一名戰士,要服從組織的安排!”李向群有點著急,說:“我自幼在江邊長大,身體結實,水性好,最適合擔任抗洪搶險突擊隊員了。”
連長說:“你的心情我們理解。可是,突擊隊員要求是黨員和骨幹。你不是骨幹,也沒入黨,就不要參加了。”
李向群急了,又說:“連長,指導員,我雖然不是黨員,但我已交了入黨申請書,讓我在突擊隊里接受考驗吧!”
大家聽了李向群的話,覺得有道理。連長和指導員也交換了一下眼色,會心地點了點頭。
指導員站起來說:“好了,根據李向群同志的一貫表現和他強烈的要求,我同意他參加突擊隊!凡是同意的舉手!”
李向群如願成了突擊隊員,高興地走出了會議室,抓緊做搶險的準備去了。
1998年8月13日10點25分,李向群隨部隊火速趕到彌市大坪口幸福閘排險。這時候,長江第5次洪峰逼近沙市,幸福閘發生較大面積散浸,需要迅速查清漏洞,排除險情。
幸福閘這個地方,江面彎多水急,漩渦不斷,惡浪一個接著一個撲向堤岸。連長正在考慮下水排險的人選,李向群撥開人群走到閘前對連長說:“我下去試試!”說完一個猛子紮下去。30秒、50秒,李向群一直沒露頭。大家都著急起來。1分鐘過後,李向群才從下游10幾米的水面冒出來。指導員忙問:“怎么樣?”李向群說:“水流太急,控制不住身子。”連長命令拿背包帶,把6隻沙袋捆在一起放入水裡,脫掉衣服要親自下去。李向群一下子把背包繩搶過來,說:“連長,我下去過一次,心裡有底,還是我下吧!”說完,李向群抱著沙袋沉入了水中。在下沉當中,李向群的右腳踝關節不小心碰到閘門,被劃開一個4厘米長的口子,鮮血直流,可他全然不顧,手腳並用,來回探尋,終於找到了閘門滲水口的準確位置。
李向群上岸後,連長見他右腳踝流血不止,立即叫衛生員為他包紮,並讓他去休息。李向群不肯,說:“多一個人就多一分力量,多扛一袋沙包,大堤就多一分安全。這個時候,我怎么能休息!”李向群又和大家投入了封堵管涌的戰鬥。
在全連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封住了滲水洞,排除了險情。
1998年8月14日,由於李向群在抗洪搶險中表現出色,經連隊黨支部大會討論,一致同意接受他為中共預備黨員。
1998年8月16日,長江第6次洪峰到達荊江,沙市水位45.22米,創歷史最高記錄。下午5點30分,李向群和戰友們來不及吃晚飯,火速趕到南平大堤投入搶險。這時,有的堤段河水已漫過大堤,次日凌晨4點,9連作業區正南側約300米處突然發生10多米長的內滑坡,情況緊急,李向群大喊一聲:“不好!快上!”帶頭跳入水中,隨著,9連官兵也紛紛跳入水中,大家手拉手築起兩道人牆護住大堤。
1998年8月17日上午,與洪水搏鬥了一夜的李向群,悄悄來到營部找到衛生員。他向衛生員要感冒藥,一試表,發燒挺厲害。衛生員給他開了兩包藥,讓他簽個字,回去休息。李向群想,簽了名就不能上大堤了,一點感冒用不著休息。衛生員王穩容曾和李向群一起參加函授學習,就對他說:“大家都在大堤上搶險,我又剛入黨,怎么能休息,如果連里幹部問起這件事,你可要給我保密。”
衛生員說,這次我給你保密,下次可不行了。
1998年8月19日上午,李向群仍然沒有退燒,聽到天興堤段又出現8個管涌群後,又和戰友們奔向天興堤。其實他請個假就可在家休息,但是他覺得堤上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制服洪魔的力量,況且,自己已是一名共產黨員了,更應嚴格要求自己,應該輕傷不下火線。
李向群紀念圖書首發李向群紀念圖書首發
在天興大堤,李向群看到渾濁的江水從管涌口噴出,扛起沙袋就跑,兩袋、三袋、四袋,忘記了病痛,漸漸地,他的腳步慢了下來,頭不怎么痛了,可昏沉沉的。突然,他覺得好像碰到什麼東西,一看,是指導員和排長。排長責怪李向群,說:“休息一下,不要勞累過度了。別人扛一包,你老是扛兩包,這怎么行!”指導員看到李向群臉色發青,用手一摸他的額頭,真燙手,就對排長說:“把他送回去!”李向群不肯走,分辯說:“這點小病不算什麼!”指導員說:“你帶病堅持搶險,精神可嘉,但這種做法不可取。”
李向群死活不下堤,一直帶病堅持戰鬥,直到暈倒在大堤上。李向群被送進了衛生隊。
在衛生隊里,李向群躺不住,一聽有情況就不顧一切地往堤上跑,前後3次“出逃”。他說:“都什麼時候了,我還能躺得下!”
1998年8月21日,南平大堤有一段堤基塌陷,引發70米的內滑坡,洶湧的江水不斷衝擊著江堤,隨時都有崩潰的危險。
上午8點,全團官兵到南平大堤險段搶險,有的揮舞鐵杴裝填沙包,有的肩扛手抱沙包,幹得熱火朝天。忽然,一班長王紹發現李向群也在大堤上。指導員跑過去,說:“快回去,你還要不要命?”李向群真誠地說:“指導員,險情這么急,全團都上了,我在醫院裡躺著不踏實。”指導員命令道:“不行!你必須回去!一班長,你把他送回去!”李向群被推上了車。可是,不大會兒,李向群又出現在大堤上。
李向群帶病堅持搶險,和戰友們一起裝填沙土,搬運沙包。他感到陣陣頭暈,卻不肯少填一鏟沙,少扛一個沙包,少跑一步路。戰友們看他臉色發青,嘴唇發紫,都勸他休息,他微微一笑,“我沒事的!”
上午10點左右,李向群已經非常疲累。當他扛著兩隻沙包再次爬上大堤時,頭一陣兒發暈,一個跟頭栽倒在大堤上。戰友們趕緊圍過來一看,沙袋壓在李向群肩膀上,他的鼻孔滲出了鮮血。一位在堤上送水的老大娘唐書秀,將李向群抱在懷裡,急忙褪下手鐲給他刮痧。55歲的唐書秀看著不省人事的李向群眼淚汪汪,心裡一陣難過。15分鐘以後,李向群甦醒過來。他喝了兩碗水,休息了幾分鐘,不顧大家的勸阻,又扛起了沙包。這時,他每走一步,雙腿像灌了鉛似的沉重,還直打顫。他咬緊牙關,緊鎖眉頭,心裡默念著:堅持,堅持,再堅持。滿頭汗水的李向群扛到20多包沙袋時,終因疲勞過度,一頭撲倒在大堤上,口吐鮮血,昏死過去。
11點5分,李向群在教導員王戰飛的護送下,被送進公安縣第二人民醫院急診室,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搶救,李向群才慢慢睜開了雙眼。李向群此時生命垂危,但還用微弱的聲音對教導員說:“管涌堵住了沒有?還滑不滑坡?晚上還有沒有任務?”教導員流著眼淚說:“向群!你安心治病吧,大堤沒事了。”
當天下午,李向群被緊急送到武漢搶救。因為他極度勞累,導致心力衰竭,肺部大面積出血,經多方搶救無效,於22日10點10分永遠閉上了眼睛。
1998年8月28日,南平鎮港關中學校門口掛著“李向群同志永垂不朽”的橫幅,下午1點半在港關中學為抗洪英雄李向群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會場裡擺滿了花圈,烈士的遺像高高懸掛在深藍色的挽幛上,“為人民戰洪魔流芳千古,保大堤獻青春英名永存”的輓聯在風中飄動。
55歲的唐書秀大娘熱淚涌流,在低回的哀樂聲中嗚咽地向人們訴說著:“這孩子是累死在大堤上的啊!”
師政委曾求騰噙著淚花念悼詞,念著念著失聲痛哭起來。瓊山市副市長王舜邊哭邊說:“向群是黨的好兒子,是我們瓊崖人民的好兒子啊!”
李向群,一個崇高的形象永遠屹立在千萬人的心頭;李向群,又一位偉大的英雄,英名千古!

個人榮譽

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簽署命令,授予李向群“新時期英雄戰士”榮譽稱號,並親筆題詞:“努力培養和造就更多的李向群式的英雄戰士”。
李向群(抗洪烈士)
1998年夏,從南到北,從長江松花江,我們國家發生了歷史上罕見的洪水災害。災區人民奮起抗洪,全國人民無私支援。特別是,成千上萬的解放軍和武警官兵聞水而動,火速的趕往災區,扛沙包堵決口,用汗水、用鮮血,甚至用自己的生命與洪魔搏鬥,譜寫了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的抗洪之歌。在千萬個抗洪英雄當中,出現了一位年僅20歲、軍齡20個月、黨齡8天的家富不忘報效國家,捨生忘死為民獻身的抗洪大英雄李向群。
2018年9月,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統一印製張思德、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雷鋒、蘇寧、李向群、楊業功、林俊德、張超10位掛像英模畫像,並下發至全軍連級以上單位。

人物評價

李向群是繼雷鋒之後,我軍湧現出的又一個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先進典型。江澤民主席稱讚李向群“用生命譜寫了壯麗的人生凱歌”,還簽署中央軍委命令授予李向群“新時期英雄戰士”榮譽稱號,並於1999年3月18日親筆題詞:“努力培養和造就更多李向群式的英雄戰士”。中央軍委副主席張萬年遲浩田也分別為“新時期英雄戰士”李向群題詞。張萬年副主席的題詞是:當代青年的榜樣,優秀戰士的楷模。遲浩田副主席的題詞是:人民軍隊的英雄戰士,改革時期的優秀青年。
李向群李向群
2010年8月22日是“新時期英雄戰士”李向群英勇犧牲12周年,我向大家介紹幾段李向群的動人事跡,以示紀念和緬懷。在新世紀即將到來的時候,讓我們以李向群為光輝榜樣,努力學習他家富不忘報效國家,捨生忘死為民獻身的偉大精神,為實現四化大業,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努力奮鬥!

人性之光

偉大的父母親

1998年8月26日下午,李向群的父親李德清、母親夫婦被李向群所在部隊團政委接到九連抗洪官兵的宿營地荊州南平中學。剛剛下車,夫婦倆就被官兵們緊緊簇擁著,一雙雙年輕的手伸過來緊握著他們的手。見到團里陳政委,替兒子交上第一筆也是最後一筆黨費2000元,又把兩萬元慰問金捐獻給災區之後,李德清夫婦向部隊提出的唯一要求,是留下來替兒子抗洪。李德清望著官兵們熱切的面龐,只有一句話:“不管怎樣,我要完成兒子未完成的事業,替兒子抗洪。”當晚,李德清就在向群生前睡的床鋪前,拿出向群穿過的迷彩服、救生衣、解放鞋,穿在自己身上,隨後便跟著九連官兵上了大堤。當連長整隊點名點到“李向群”時,全連官兵齊聲回答:“到!”那悲壯有力的聲音在南平中學上空久久迴蕩。
就在長江第七次洪峰滾滾而來的1998年8月26日晚,李德清同戰士們一起扛沙包築堤,“我要像兒子一樣乾。”他一連扛了40多個沙包,但畢竟已是40多歲的人了,跌倒了,又掙扎著爬起來,他咬著牙說:“向群扛多少,我就扛多少;向群是怎么乾的,我就怎么乾!”只見他氣喘吁吁,渾身是汗,步履蹣跚,但他仍然咬牙堅持著。那時,當電視鏡頭出現李德清背沙包的堅毅身影時,激動著多少中國人的心。
丈夫上堤搶險的兩晝夜裡,強忍著悲痛的王立瓊在九連的臨時駐地,默默地為官兵們洗補衣服,洗菜煮飯。她把向群全班的髒衣服、襪子、鞋洗乾淨,曬乾後又一件件疊好。

影響力

“向群弟”是海南大學老師趙紅亮,2002年來做好事匯款時用的化名。因為對抗洪英雄李向群的敬意與懷念,從2002年,趙紅亮還是華南熱帶農業大學的一名普通大學生時,捐出的第一筆捐款開始,他一直以“向群弟”的名義,偷偷地做著好事。即使他2012年時已經是海南大學的一名老師,也10年如一日在頂著“向群弟”的名字做好事。
2013年1月10日的“2012感動海南十大人物”頒獎盛典,正值全國抗洪救災英雄李向群犧牲15周年之際,南國都市報邀請了一名神秘嘉賓、李向群的父親李德清來到現場,見一見這個一直以“向群弟”的名義做好事的後輩。在知道要與“向群弟”見面的時候,李德清一口答應。當晚,他特地換上正式服裝,還帶來了幾個朋友。不過,因為有些緊張,李德清忘記了自己打了好久的“腹稿”。
在現場,趙紅亮第一次見到了李向群的父親。他說,自己有些忐忑,很擔心自己私自用“向群”的名義遭到向群父親的責備。“可以,可以。”在主持人撒貝寧問起趙紅亮以後是否能繼續以向群的名字繼續做好事的時候,李德清連連點頭。
這是“向群弟”與“向群父”第一次的相會,但絕不會是最後一次。趙紅亮說,他已經記下了李向群父親的聯繫方式。以後,他這個“向群弟”一定會定期拜訪向群的父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