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原(明朝中期荊襄民變首領)

李原(明朝中期荊襄民變首領)

李原,河南省新鄭人,外號李鬍子,明朝起義軍領袖。本屬劉通所部,因不滿明朝統治者勞動人民殘酷掠奪,於成化六年(1470年)十月大舉義旗,並稱太平王。由於明王朝的大力圍剿,又突遇山洪,於同年的十二月被俘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原
  • 外文名:Li Yuan
  • 出生地河南省新鄭
  • 逝世日期:1471年
  • 時代:明代
簡介,人物經歷,

簡介

李原,男,河南省新鄭人,明代起義軍領袖,河南省新鄭人。外號李鬍子,明朝起義軍領袖。

人物經歷

宣德年間,統治者對土地大肆兼併,對勞動人民殘酷掠奪,使大批農民流離失所。當時湖北河南陝西四川交界的荊襄地帶,是明統治勢力比較薄弱的地區。那裡雖多深山大谷,卻非常富饒,大批失去土地的農民,都流亡到這裡以開礦墾田營生。至天順年間(1457~1464年)這裡的流民多達150多萬。這么多的流民聚集在這裡,統治者非常害怕,擔心他們造反。於是就派兵驅趕或抓捕他們。廣大流民走投無路,就在天順八年(1464年)冬,在劉通的領導下,在湖北房縣大術廠舉行起義。起義軍迅速占領了梅溪寺,建立了農民革命政權。劉通稱漢王,年號為“德勝”,以石龍(和尚)為軍師,以苗龍、苗虎為先鋒。李原是劉通手下的一名重要將領。起義軍在劉通的率領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奪取襄陽,攻克鄧州,進入漢中,隊伍發展到幾十萬人。德勝二年,也就是明成化元年(1465年)起義軍大敗明軍。德勝三年,明軍將領白圭採用離間之計,分化瓦解起義隊伍,使起義軍遭到失敗。將領劉聰、苗虎等一百多人在與敵人殊死鬥爭中,壯烈犧牲,劉通也被俘就義。
劉通領導的起義失敗後,李原就和大將王彪、小將王洪等,重新招集舊部,另樹旗幟,在湖北的南漳、房縣和河南的內鄉一帶招募流民,發展革命勢力,堅持鬥爭。四方流民紛紛回響,競相投奔義軍。起義軍在一兩年時間內就發展到一百萬以上。成化六年(1470年)十月,李原領導了這次農民大起義。李原稱太平王,設總兵先鋒等職,又立“一條龍”、“坐山虎”等渾名。起義軍迅速控制了荊襄一帶。明王朝對李原領導的起義軍十分害怕,就派項忠總督河南、湖廣和荊襄等地軍務,率“京營”湖廣軍15萬人前往圍剿。項忠一面派人入山詔諭,以允許流民開礦耕地為誘餌,分化農民起義隊伍,一方面派重兵封鎖山路,準備進山圍剿。起義軍不聽詔諭,堅持鬥爭,項忠兵分八路,步步為營,進行征剿。李原率領起義軍,在湖北西部的竹山一帶,憑山據險,英勇殺敵,數次殺退了官兵的征剿。有一天,正當起義軍與官兵殊死拼搏時,突然山洪暴發,許多起義軍被洪水吞沒,一部分被衝散。官兵趁機追殺,李原被俘,於同年的十二月被俘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