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漢濟

朴漢濟,1946年9月10日出生。韓國慶尚南道晉州市人,漢城大學校文學博士。漢城大學校人文大學東洋史學科教授。為研究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史學者,曾任韓國“中國學會”會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朴漢濟
  • 國籍:韓國
  • 出生日期:1946年9月10日
  • 畢業院校:漢城大學校文理科大學
人物簡介,國外研究:,

人物簡介

籍貫:慶尚南道晉州市(原晉陽郡)大谷面廣石里42番地
住址:漢城特別市冠岳區奉天6洞現代Home Town公寓301-305
工作單位:漢城大學校人文大學東洋史學科教授 電話:02-8806197
學 歷:
1969年3月-1973年2月,漢城大學校文理科大學東洋史學科(文學士)
1973年3月-1979年2月,漢城大學校大學院東洋史學科(文學碩士)
1979年3月-1988年2月,漢城大學校大學院東洋史學科(文學博士)
經 歷:
1973年3月-1973年11月,漢城大學校文理科大學附屬東亞文化研究所助教
1978年4月-1981年2月,漢城大學校人文大學東洋史學科助教
1981年3月-1984年3月,國民大學校文科大學國史學科專任講師
1984年4月-1985年2月,國民大學校文科大學國史學科助教授
1985年2月-1987年3月,漢城大學校人文大學東洋史學科專任講師
1987年4月-1991年3月,漢城大學校人文大學東洋史學科助教授
1991年4月-1996年3月,漢城大學校人文大學東洋史學科副教授
1996年4月-———今, 漢城大學校人文大學東洋史學科教授
學會活動:
1984年8月,創立“(韓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史研究者聚會”
1991年6月-1992年10月,“(韓國)東亞中世紀史研究會”會長
1992年11月-1994年12月,“(韓國)魏晉隋唐史研究會”會長
1989年6月-1991年5月,“(韓國)東洋史學會”研究幹事
1991年6月-1993年5月,“(韓國)東洋史學會”總務幹事
1996年9月-1998年8月,“(韓國)中國學會”副會長(史學部會長)
1998年9月-2000年8月,“(韓國)中國學會”副會長(史學部會長)
2000年9月-2002年8月,“(韓國)中國學會”會長
1997年1月-1998年月12月,“(韓國)歷史學會理事
1997年1月-——————今,“(韓國)歷史學會評審
1997年1月——————­-今,“(韓國)東洋史學會評審
1997年(韓國)學術振興財團學術研究分科委員(人文分科)
1999年-2000年(韓國)教育部BK(Brain Korea)21評價委員

國外研究:

1990年4月-1990年6月,受日本學術振興會邀請,與茶水女子大學文教育部學窪添慶文教授共同研究
1990年7月-1991年1月,受台灣教育部邀請,以漢學研究中心訪問學者進行中國史研究
1996年1月-1997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2001年12月,日本新潟大學現代社會文化研究科(大學院)邀請教授,講授“中國民族史
諸問題”
2003年8月-2004年7月,Harvard Yenching Institute, Visiting Professor
論文目錄:
1、《南北朝末-隋初過渡時期的士大夫形象—­—以顏之推的顏氏家訓為中心》,載於《東亞文化》16期,漢城大東亞文化研究所,1979年6月
2、《越南獨立王朝形成考——通過對外關係及確立官制形成越南的獨立性》,載於《漢城大東洋史學科論集》3,1979年12月
3、《南北朝時代的南北關係——以交易和交聘為中心》,載於《韓國學論叢》4,國民大韓國學研究所,1982年2月
4、《魏晉南北朝時期貴族制研究》,載於《韓國學論叢》5,1983年2月10
5、《前期五胡政權與漢人士族——有關胡漢問題》,載於《韓國學論叢》6,1984年2月
6、《高允的(390-487)的理想與行動——與崔浩作一比較》,載於《歷史與人的對應》,《高柄翊先生回甲紀念史學論叢》,1984年12月
7、《日本的中國中世紀史分期——以封建制及貴族制論為中心》,載於《中國史論叢》1,國民大中國學研究所,1985年1月
8、《前秦苻堅政權的性質——有關胡漢體制與統一體制的建構過程》,載於《東亞文化》23,1985年12月
9、《北魏均田制的成立與胡漢體制》,載於《東洋史學研究》24,韓國東洋史學會,1986年12月
10、《北魏王權的胡漢體制——有關北魏社會變質問題》,載於《震檀學報》64,韓國震檀學會,1987年12月;載於韓國東洋史學會編:《中國史研究的成果與展望》,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6月;載於《北朝研究》(山西大同)1993-1期;載於日本《唐代史研究會會報》4,1991年7月
11、《北魏對外政策與胡漢體制——有關統一體制》,載於《歷史學報》116,韓國歷史學會,1987年12月
12、《魏晉南朝貴族制及期性質》,載於漢城大東洋史學科編:《講座中國史》Ⅱ,知識產業社,1989年12月
13、《胡漢體制的展開及構造》,載於《講座中國史》Ⅱ,1989年12月
14、《北魏洛陽社會與胡漢體制——以都城區劃和居民分布為核心》,載於《泰東古典研究》6,泰東古典研究所,1990年2月;日本《お茶の水史學》34,1991年4月;《河洛春秋》(洛陽),1994-1、2期;《中原文物》)(鄭州),1998-4期
15、《七世紀隋唐兩朝向韓半島推進原因考——有關隋代和唐初皇帝正統性確保問題》,載於《東洋史學研究》43,1993年4月
16、《西魏北周時代胡姓的重行與胡漢體制——向‘三十六國九十九姓’姓氏體制回歸的目的和邏輯》,載於《北朝研究》1993-2期(總第11期);《文史哲》1993-3期,山東大學
17、《西魏北周時代的賜姓與鄉兵的府兵化》,載於《歷史研究》1993-4期(總第224期),中國《歷史研究》編輯部
18、《木蘭詩的時代——北魏孝文帝時期對柔然戰爭》,載於《五松李公范先生停年紀念東洋史論叢》,知識產業社1993年9月
19、《東漢末魏晉時期士大夫的政治目標與人物評價》,載於《歷史學報》143,1994年9月
20、《西魏北周時代胡漢體制的展開——胡姓再行的經過及其意義》,載於《魏晉隋唐史研究》創刊號,1994年10月;翰林科學院編:《歷史的再造明(2)——歷史上的亂與革命》,圖書出版小花,1997年12月
21、《‘僑民體制’的展開與南朝史——為整體理解南北朝史的一個提案》,載於《東洋史研究》50,1995年4月
22、《南北朝末羈旅詩人庾信的行跡——與顏之推做一比較》,載於《黃元九先生停年紀念論叢——東亞人間百態》,圖書出版惠安,1995年6月;《東南文化》1998年增刊2,南京《東南文化》編輯部
23、《東晉南朝史與僑民——‘僑舊體制’的形成與展開》,載於《東洋史學研究》53,1996年1月
24、《‘僑舊體制’的展開與東晉南北朝史——為整體理解南北朝史的一個提案》,載於《北朝研究》(中國大同)20,1995年12月;中國魏晉南北朝史研究會騙:《魏晉南北朝史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
25、《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研究而提出的一個方案》,載於《金文經先生停年退任紀念東亞細亞研究論叢》1996年6月;《中國前近代史理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26、《中國歷代首都類型及社會變化——以‘唐宋變革’為中心》,載於《第40屆全國歷史學大會發表要旨》,東洋史學會,1997年5月;東洋史學會編:《歷史與都市》,漢城大出版部,1999年
27、《武則天和東都洛陽——試論武則天長期居住在洛陽的原因和都城構造的變化》,載於《武則天研究論文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
28、《東魏北齊時代胡漢體制的展開——胡漢矛盾與二重結構》,載於《分裂與統一——中國中世紀諸樣象》,知識產業社,1998年
29、《新胡漢體制論》,載於《魏晉隋唐史研究》4,1998年
30、《唐代長安的空間構造與蕃人生活》,載於《全海宗先生八十頌壽紀念論叢》,知識產業社,2000年
31、《北魏均田製成立的前提——征服君主統治中國及確保資源的方法》,載於《東亞文化》37,1999年
32、《五胡赫連夏國都城統萬城的選址及構造——論胡漢國家的都城經營方式》,載於《東洋史學研究》69,2000年
33、《魏晉南北朝時期各王朝定都的意義——以洛陽和鄴為中心》,載於《歷史學報》168,2000年
34、《西魏北周時期“周禮”官制的採用及其意義》,載於《中國學報》42,2000年
35、《胡族的中原統治與北魏均田制》,載於《魏晉隋唐史研究》8,2001年
36、《北魏的對民政策與均田制》,載於《東亞文化》39,2001年
37、《北魏均田法令箋釋》,載於《漢城大學校東洋史學科論集》25,2001年
38、《胡族的中原統治與北魏的均田制》,載於《中國的歷史世界——統一的體系與多元的發展——第一屆中國史學會國際學術會議研究報告集》,東京都立大學出版會,2002年
39、《隋唐長安城的市場風景——胡漢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之現場》,載於《歷史教育》84,2002年
40、《中國古代都市——以漢唐都城構造為中心》,載於《講座韓國古代史》卷7,駕洛國史跡開發研究院,2002年12月
41、《為胡漢體製做一論辯——答金裕哲、周偉洲、川本芳昭教授的論評》,載於《歷史學報》177,2003年
42、《一個歷史學者獨特的中國史觀——閔斗基先生的中國古代史、中世紀史研究的成果與意義》,載於《魏晉隋唐史研究》10,2003年
著書目錄:
1、 閔斗基等共編:《東洋史講義要綱》,漢城,知識產業社,1981年8月
2、 《中國中世紀胡漢體制研究》,漢城一潮閣,1988年3月
3、 《人生,我的五十自述》,漢城韓吉社(音),1997年11月
4、 金浩東等共編:《走向歐亞千年》,漢城四季,2002年5月
5、 《英雄時代的輝煌與暗淡:三國、五胡十六國時代》,《朴漢濟教授中國歷史紀行》1,漢城四季,2003年4月
6、 《江南的浪漫與悲劇:東晉南朝時代》,《朴漢濟教授中國歷史紀行》2,漢城四季,2003年4月
7、 《向著世界帝國的征程:北朝、隋朝及初唐時代》,《朴漢濟教授中國歷史紀行》3,漢城四季,2003年4月
書評及回顧與展望:
1、“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3 -- Sui and T'ang China 589- 906,” Part 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載於《漢城大東洋史學科論集》5, 1981
2、越智重明著:《魏晉南朝の貴族制》,載於《歷史學報》98, 1983
3、《東洋史學界回顧與展望——魏晉南北朝隋唐史(1985-1988)》,載於《歷史學報》120 1988,12;任大熙譯:《韓國の東洋史學界; 1985-1989. 回顧と展望-- 魏晉南北朝隋唐史部分--》,載於(日本)《唐代史硏究會會報》第3號,1990年5月;寧欣譯:《韓國魏晉隋唐史硏究回顧與展望(1985--1989年)》,載於《中國史硏究動態》,1992-9期
4、《最近五年來(1989-1993)唐代學術硏究槪況--韓國地區史學部》,載於台灣《中國唐代學會會刊》第四期,1993年11月
5、《韓國的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硏究和‘魏晉隋唐史硏究會’》,載於台灣《中國唐代學會會刊》第六期,1995年11月
6、周一良著:《周一良集》,載於《歷史學報》160,韓國歷史學會,1998年12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