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養心膏藥店

朱養心膏藥店

朱養心膏藥店開創於明萬曆(1573-1620)年間,距今約有400年歷史,創始人朱養心,名志七,浙江餘姚人,後遷徙來杭,在後期的醫藥實踐中,朱氏形成了以膏、丹為主的外治法為特色,並親自創建了精製膏丹的藥室,幾近“手到疾愈”的水平。自製眼藥,聞名於世。晚清時許多曾受惠“朱養心”的病家出於感激之情,集資在大井巷內重建朱養心藥店,後一度遷址,1982年,朱養心藥室改建為朱養心藥廠。1984年遷回大井巷原址,朱氏的傳統產品有萬靈五香膏,阿魏狗皮膏,碧玉膏,珍珠八寶眼藥等,到今仍深受海內外同胞的青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養心膏藥店
  • 創建:明萬曆
  • 歷史:400年
  • 創始人:朱養心
藥店歷史,品牌現狀,藥店舊址,創始人,

藥店歷史

朱養心膏藥店開創於明萬曆(1573-1620)年間,距今約有400年歷史,創始人朱養心,名志七,浙江餘姚人,後遷徙來杭,在後期的醫藥實踐中,朱氏形成了以膏、丹為主的外治法為特色,並親自創建了精製膏丹的藥室,幾近“手到疾愈”的水平。自製眼藥,聞名於世。朱氏的傳統產品有:萬靈五香膏、阿魏狗皮膏、陽和解凝膏、紅膏紅、碧玉膏(童祿膏)、白玉膏(鯽魚膏)、格子膏、頭瘋膏、移星膏、雞眼膏、三仙丹、八寶珍珠散、日精月華丹(水眼藥)、鵝毛管眼藥及八寶神效眼藥一、二、三號等15類,各種成份藥,均在藥名前冠以“朱氏”二字,以示正宗。
晚清時許多曾受惠“朱養心”的病家出於感激之情,集資在大井巷內重建朱養心藥店,後一度遷址,1982年,朱養心藥室改建為朱養心藥廠。1984年遷回大井巷原址,朱氏的傳統產品有萬靈五香膏,阿魏狗皮膏,碧玉膏,珍珠八寶眼藥等,到今仍深受海內外同胞的青睞。 與《本草綱目》同時代問世的朱養心藥室,創始人朱養心及其子孫以專治跌打損傷、癰疽瘡瘍的膏丹為經營特色,研製成了一系列特效驗方,名震江南,其技術秘方的手抄本保存至今,前店後廠的老宅仍處在杭州市大井巷13號原址。延續了四百多年的“朱養心”老字號,歷經歲月蹉跎,百折不撓,創造了中華傳統中醫藥文化生命力的奇蹟,還給後人留下了“潑水墨龍”和“和合二仙”等許多傳奇故事和“利人利已天賜吉祥”等祝詞佳話。

品牌現狀

建國後這個作坊式的藥店已經建成生產實體型企業,並趁改革開放的東風組建成杭州朱養心藥業有限公司,1999年10月納入華東醫藥集團公司,企業發展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活力。“專注傷科四百年”是公司確立的經營路子,近年來企業員工著力於產品技術創新與市場開發,已經擁有治傷膠囊、黃連膠囊、萬靈五香膏、狗皮膏、五香傷膏等一系列國家及省級名優產品,其中有六隻產品列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二隻產品列入國家級中藥保護品種;四隻產品進入國家及省級的社保目錄。目前產品行銷網路已經覆蓋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比較完善發達的物流體系,特別是在產品和專科造勢方面進行了專門的研究和嘗試。
為了推進傳統中藥的技術工藝與裝備水平,達到現代化製藥企業的規範生產,2001年底公司投入巨額資金進行GMP改造,2002年9月順利通過了膠囊劑和膏藥(含處理)兩種劑型的國家級GMP認證,其中膏藥的認證通過屬國內第二家。目前已經達到了年產膠囊1.5億粒、膏藥100萬張的生產能力,擁有10萬級標準潔淨區800平方米,並引進了高效液相、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旋光儀、薄層掃瞄器等檢測設備。

藥店舊址

朱養心膏藥店舊址,位於杭州大井巷13號,清代建築,兩層傳統木結構,建築面積約939平方米;建造年代約1865年;完損等級:危C級房(局部危房)。保護要求中提到,“整體修繕建築,拆除搭建,並加強對建築的日常維護”。2010年3月4日因多日大雨外牆坍塌。 朱養心膏藥店舊址,是杭州第一批公布的75處歷史保護建築之一,並在公布前就劃入了清河坊二期保護工程。
朱養心膏藥店

創始人

朱養心,餘姚人,幼年即經常入山採藥,專治外科,明代萬曆元年(1573),舉家來到清河坊旁的大井巷開設藥室,因宅心仁厚,手到病除,遠近馳名。
有一天,店門口來了一個衣衫破爛、蓬頭垢面,滿臉鬍子的蹺拐兒老頭。他拄著拐枚,赤了兩隻腳,腿上生滿了瘡毒,膿血外流,奇臭難聞。朱老闆見了,動了惻隱之心,忙上前將老頭攙進店裡,端來熱水,親手將他洗淨腿上滴膿血,貼上膏藥,並扶他上座位休息。誰知蹺拐兒老頭行動不便,抬腳將那盆洗過蒼毒滴污水踢翻了,正好都倒進了拌了藥料滴荷花缸里。朱老闆見一缸配好的藥料被糟蹋了,暗自叫苦,但看看這個老頭兒實在可憐,反而安尉他,叫他不要介意,安心靜養。
不知不覺蹺拐兒老頭在朱養心白吃白住十幾天,朱老闆天天替他洗腳換藥。醫治瘡毒,那缸被糟蹋的藥料一直沒時間處理。一天老頭兒對朱老闆說;承蒙你不嫌臭髒,親自為我治瘡毒,又分文不取,實在感激,可我無一物相送,真當過意不去。這樣吧,我自幼精通丹青之術,你去準備筆墨,給你畫一張畫作紀念,請勿見笑。朱老闆聽後,覺得出於老人一片好心,就買來宣紙、備好筆墨。只見那蹺腳老頭兒將宣紙一鋪,把墨往紙上一倒,用手往紙上抓了幾把,然後對朱老闆說:“獻醜,畫了不好。請好好收藏!我就此告辭。”說罷,就一蹺一拐走出店門,徑直去了。
這時,奇蹟出現了,等朱老闆送走老頭兒回到店裡,突然聞到一陣陣香氣,一看,原來這香味道是從那隻倒進污水滴缸里發出來的。他心知有異,連忙轉身去看那張還沒捲起來的畫兒,原來墨黑一團的宣紙上,隱隱現出一條栩栩如生的水墨龍來。那龍在雲海中昂首噴水,形象逼真,朱老闆越看心裡越清楚。這時,他才弄靈清,這個自稱姓李的老頭兒肯定是傳說中八仙中的鐵拐李。想到這裡,朱老闆連忙焚香叩拜。
從此以後,朱養心膏藥店就汲取井中之水煎制自製膏藥,誰知藥效更好,人稱“銅綠膏”,無論啥個毒瘡,一貼就好,名氣越來越大。
此外, 有一年,大井巷發生火災,整條巷都燒光,唯獨朱養心膏藥店無恙。據說,當時老百姓看到朱養心的屋頂上方,隱隱有條黑龍在噴水滅火,這件事後來越傳越廣,越傳越神,民國時期傳到了軍閥夏超耳中,他一心想吞奪這幅畫兒,藉故查抄了朱家,但見屋裡掛了上百幅水墨龍畫。真假難辨,怕引起公憤,只好收手。
這個傳說故事在杭州的老百姓心中家喻戶曉,可是現實中的朱養心也遭遇了不少劫難。清朝鹹豐年間,朱養心藥室遭受兵禍,朱氏後裔為避戰亂,遠走紹興、寧波、上海等地。朱養心第八代孫朱大勛、朱大成在上海開朱養心藥室,繼續製藥。後朱大勛借貸重修“日生堂”,使朱氏家族得以重返杭州,朱養心藥室得以重興。如今現存於大井巷朱養心藥室由清人吳恆撰文、金鑒書碑的《杭州朱氏日生堂藥室重興記》中記載了朱養心的前世今生。
四百多年來,朱養心膏藥店生產的傳統膏藥,均採用傳統工藝操作,其製作工藝按照選料、炸藥、下丹、去毒、烊膏、攤塗等十多個步驟進行,流傳下來的傳統產品有朱氏阿魏狗皮膏、萬靈五香膏等多個品種,因為療效好、選料精等原因而深受海內外朋友好評。清朝同治年間錢塘人范月橋的撰寫的《杭俗遺風》中專門對朱養心的膏藥進行了描述:它本是天上的和合二仙傳下來的荷葉投入鍋中,熬膏而得了朱養心獨一無二的綠膏藥,故名童祿膏。清人丁立中更在《武林市肆吟》中贊道:“毒去癰疽肉長膚,銅精綠繡煉醍醐。生涯畢竟從心養,認得朱家辟火圖。”
美好的故事孕育了杭州最早的中藥老字號,也豐富了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涵。從第一代掌門人朱養心到現在的掌門人李邦良,朱養心延續了十三代,而且馳名中外的傳統膏藥製作技藝也被評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每位朱養心人秉承著“存心濟世”的祖訓,至今仍救民於疾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