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心紅

朱心紅

朱心紅,1968年5月生,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博士生導師,畢業於第一軍醫大學,獲神經生物學博士學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心紅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68年5月
  • 畢業院校:第一軍醫大學
  • 性別:男
簡介,研究方向,學術任職,代表論文,獲獎情況,研究課題,學術成果,

簡介

朱心紅,男,968年5月生,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博士生導師,2005年7月畢業於第一軍醫大學並獲神經生物學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

精神疾病發生機制及防治研究

學術任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醫/中西醫結合神經/精神疾病藥物/藥理學)同行評議專家。Stroke、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 Neuroscience、Biochemical Pharmacology、Neurosci. Lett.等審稿人。

代表論文


1.Yan HC, Cao X, Gao TM, Zhu XH#. Promoting Adult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A Novel Strategy for Antidepressant Drug Screening. Curr. Med. Chem. 2011,18(28): 4359-67 (IF = 4.63) (應Curr. Med. Chem.主編邀請而撰寫)
2.Yuan CH, Sun LR, Zhang M, Li SJ, Wang XM, Gao TM, Zhu XH#. Inhibition of human Nav1.5 sodium channels by strychnine and its analogs. Biochem Pharmacol. 2011, 82(4): 350-7 (IF = 4.699)
3.Zhu XH#, Yan HC, Zhang J, Qu HD, Qiu XS, Chen L, Li SJ, Cao X, Bean J, Chen LH, Qin XH, Liu JH, Bai XC, Lin M, Gao TM#. Intermittent hypoxia promotes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and produces antidepressant- effects in adult rats. J Neurosci. 2010, 30(38): 12653-63. (IF = 7.271)
4.Yan HC, Qu HD, Sun LR, Li SJ, Cao X, Fang YY, Jie W, Bean JC, Wu WK, Zhu XH#, Gao TM#. Fuzi polysaccharide-1 produces antidepressant- effects in mice. 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 2010, 13(5):623-33. (IF = 4.874)
5.Wen L*, Lu YS*, Zhu XH*, Li XM, Woo RS, Chen YJ, Yin DM, Lai C, Terry AV Jr, Vazdarjanova A, Xiong WC, Mei L#. Neuregulin 1 regulates pyramidal neuron activity via ErbB4 in parvalbumin- positive interneuron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0, 107(3): 1211-6.(*Co-first author). (IF = 9.771)

獲獎情況

1.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009-A04-0-1-01)缺血性腦卒中神經保護新靶點的研究,2009年
2.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 (2009-101)缺血性腦卒中神經保護新靶點的研究,2009年
3.中華醫學科技二等獎(200902193P1005) 缺血性腦卒中神經保護新靶點的研究,2009年

研究課題

2012.01-2015.12 NRG-1-ErbB4信號通路調控成年海馬神經元再生的作用和機制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No. 81171276, 58萬元)項目負責人
2012.01-2016.12 高原低氧環境的快速習服與長期適應機制研究 973計畫項目(No. 2011CB056403, 90萬元)子課題負責人
2012.01-2014.12 缺血性腦卒中防治新策略研究 教育部創新團隊項目(300萬元),核心成員
2012.12-2013.12 廣東省高校人才基金(100萬元)
2009.01~2013.12 缺血性中風治療新策略研究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團隊項目(No. 9351051501000003, 10萬元/年)核心成員

學術成果

主要從事精神疾病發生機制及其中醫藥防治研究。圍繞抑鬱症精神分裂症這兩種危害最為嚴重精神疾病防治研究的關鍵科學問題,開展了疾病發生機制研究以及抗抑鬱、抗精神分裂症的創新藥物研發。發現了間歇性低氧、一些中藥有效成分具有促進成年腦神經元再生並具有抗抑鬱的作用。該系列研究發表以後受到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並受《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主編的邀請撰寫了綜述。還製備了一種精神分裂症的動物模型,該工作發表以來(2010年發表)已被引用35次(其中他引31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