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甲

札甲

春秋戰國時期,甲冑的製作達到了一個高峰,逐漸出現一種因以長方形甲片為主的甲冑。因該類甲片形似書札,所以又稱“甲札”。由該類甲片構成的甲被統稱為札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札甲
  • 時間:春秋戰國時期
  • 命名:因該類甲片形似書札
  • 特點:下端兩角抹圓,甲片正面微凸
因該類甲片形似書札,所以又稱“甲札”。由該類甲片構成的甲被統稱為札甲。
第一類,札甲片。一型,長條形,下端兩角抹圓,甲片正面微凸。以徐州獅子山出土甲片為代表,甲片寬3.5厘米,高17-22厘米。楊鴻先生認為楊家灣陶俑上所繪鎧甲也屬於這種類型。二型,長方形,以呼和浩特二十家子城出土甲片為代表,甲片寬3.4厘米,高11厘米。三型,長方形,四角抹圓。長安武庫出土的中型甲片屬於這一類型,高5厘米,寬2-3厘米。徐州獅子山鐵札甲肩部用片亦屬於這一類別,高3.4厘米,寬4.4厘米。劉勝墓和汝陰侯墓出土鐵甲片大部分也屬於這一類型。
札甲由表面塗漆的皮片編綴而成,身甲甲片為大塊長方形,袖甲甲片較小,從下到上層層反壓,以便臂部活動。 到了秦代,札甲的長方形甲片已經日趨細小,從而更貼身和靈活,同時編綴技術也出現了陰線和陽線的區分。陰線和陽線並非術語,只是就表面特徵而言。陽線在東周札甲的胸部以下和袖部已經使用,適用於臂、腰之類需要活動的部位,特徵是甲片間有一段段較長的縱向繩段。陰線則是隨著札甲胸背部製作的更為精細出現的,特徵是甲片表面只露出幾個極短的繩段,甲片間上下左右完全固定,適用於胸、背之類不需活動的部位。
至此,甲片疊壓、陰線和陽線的規範就基本形成了,此後中國甲會沿著這條路發展下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