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漢語詞語)

本色(漢語詞語)

物品沒有經過染色的原來的顏色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基本解釋,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詞意探源
  1. 指本來面目。陳師道後山詩話》:“退之以文為詩,子瞻以詩為詞,……要非本色。”
  2. 古以青黃赤白黑五色為正色,亦稱本色。
  3. 指本行。《新唐書·柳仲郢傳》:“仲郢以為醫有本色官,若委錢穀,名分不正。”
  4. 指以米麥繳納的田稅。《明史·食貨志二》:“於是謂米麥為本色,而諸折納稅糧者謂之折色。”清代承用之。
  5. (~兒)物品原來的顏色(多指沒有染過色的織物):~布。

基本解釋

  1. [natural color]∶物品沒有經過染色的原來的顏色。古以青、黃、赤、白、黑等五色為正色,也稱本色
  2. běnsè
  3. [prototype]∶本來面貌,書生本色、本色演員 例如:本色演員(instinctive actor)
    電影演員的一種類型。這類演員基本上按照自己的形態和個性特點扮演角色,或者只扮演與自己形態和個性特點相同或近似的角色。在不同的影片中,扮演的銀幕形象大致都接近於演員本人,接近於生活,比較真實和自然,符合電影特性的要求並為觀眾所接受,但往往只能表現單一的銀幕形象,難以通過表演去創造不同的性格(見電影表演藝術)。 類似形容的還有,“本色妝”“英雄本色等”
  4. 網路兩性生活一個代表名詞。

詳細解釋

  1. 本來的顏色。
    晉書·天文志中》:“凡五星有色,大小不同,各依其行而順時應節……不失本色而應其四時者,吉。”
    南朝 梁劉勰文心雕龍·通變》:“夫青生於藍,絳生於蒨,雖逾本色,不能復化。”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木本》:“綠者葉之本色。”
  2. 本行,本業。
    唐律·名例》:“犯徒者準無兼丁例,加杖還依本色。” 長孫無忌 疏議:“還依本色者,工樂還掌本業……給使散使,各送本所。”
    陳師道後山詩話》:“ 退之 以文為詩, 子瞻 以詩為詞,如教坊 雷大使 之舞,雖極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今代詞手,惟 秦七 、 黃九 爾。”
  3. 本來面目。
    黃宗羲 《鬍子藏院本序》:“詩降而為詞,詞降而為曲,非曲易於詞,詞易於詩也,其間各有本色,假借不得。”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三篇:“至於性行,乃亦君子,例如 西湖 之游,雖全無會心,頗殺風景,而茫茫然大嚼而歸,迂儒之本色固在。”
  4. 謂質樸自然,不加矯飾。
    郭沫若殘春》四:“他說他喜歡 S姑娘 ,說她本色。”
    周立波山鄉巨變》下二三:“要演鄉村裡的泥腳桿子,我看還是我們演的本色些。”
  5. 自 唐 末至 明 清 原定徵收的實物田賦稱本色;如改徵其他實物或貨幣,稱折色。
    元稹 《當州兩稅地》:“臣今便於當州近城縣納粟,官為變碾,取本色腳錢。”
    宋史·食貨志上二》:“ 紹興 十六年詔旨:絹三分折錢,七分本色;紬八分折錢,二分本色。”
    《明史·食貨志五》:“所收稅課,有本色,有折色。”
    清史稿·穆宗紀一》:“ 江蘇 等省新漕徵收本色解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