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精神:從玉米地到扶桑樹

本土精神:從玉米地到扶桑樹

《本土精神:從玉米地到扶桑樹》是江西美術出版社2008年6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喬曉光。無論是畫廣袤原野上涌動如潮的玉米群像,還是畫獨立於空間中生命蓬勃的數桿玉米肖像,他都畫出了玉米地的性格與生機。

基本介紹

  • 書名:本土精神:從玉米地到扶桑樹
  • ISBN:9787807494959
  • 出版社:江西美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第1版 (2008年6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正文語種:漢語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序言,後記,

內容簡介

畫家情有獨鐘才畫得出好畫。在一類題材上投注持續的情感乃至以為人生的寄託,最終將“物”的題材變成精神的載體或象徵,這是藝術史上常見的例子。喬曉光也專注於一類題材,但是他專注的不是人們熟知的和畫壇已有的題材,而是幾乎未入過畫、實際上也非常不易用油畫來表現的玉米地景象。在喬曉光出版的這部畫集中,他向人們展示了他數年間痴迷於玉米地的收穫,那是一張張尺幅闊大的對玉米地的描述、塑造與創造。無論是畫廣袤原野上涌動如潮的玉米群像,還是畫獨立於空間中生命蓬勃的數桿玉米肖像,他都畫出了玉米地的性格與生機。

作者簡介

喬曉光,1957年生於河北邢台,中央美術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人文學院文化遺產學系副主任,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目錄

序言
從玉米地到扶桑樹
中國本土精神的藝術之路
從玉米開始
油畫作品
從玉米地到扶桑樹
玉米扶桑
生存之詩
太陽羊·生命樹
鷹踏兔·太陽鳥
水墨作品
紅色的風
太陽花
太陽羊
太陽鳥
剪紙作品
心靈的紙本
生活的卡儂
吉祥之羊
無盡的“九宮”
舞台美術設計·娜拉與中國剪紙
紙上作品
生活之燈
人與燈
人與羊
人與鳥
藝術家文獻
新剪紙走向成熟
“米羊畫室”文獻1
“米羊畫室”文獻2
“米羊畫室”文獻3
朝向心靈的母親河
——一個關注公共空間民間文化的青年學者和藝術家
作者簡歷
主要學術及藝術活動
田野考察年表
後記
藝術的信念·以大地和人民為準繩

序言

畫家情有獨鐘才畫得出好畫。在一類題材上投注持續的情感乃至以為人生的寄託,最終將“物”的題材變成精神的載體或象徵,這是藝術史上常見的例子。喬曉光也專注於一類題材,但是他專注的不是人們熟知的和畫壇已有的題材,而是幾乎未入過畫、實際上也非常不易用油畫來表現的玉米地景象。在喬曉光出版的這部畫集中,他向人們展示了他數年間痴迷於玉米地的收穫,那是一張張尺幅闊大的對玉米地的描述、塑造與創造。無論是畫廣袤原野上涌動如潮的玉米群像,還是畫獨立於空間中生命蓬勃的數桿玉米肖像,他都畫出了玉米地的性格與生機。
喬曉光是通過探尋民間藝術生命源泉而認識和表現玉米地的生命歷程的。從早年在地方工作到在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做研究生,再到後來留校任教,一直到今天他做了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開創性的工作。他許多次深入黃河上下的鄉村做民間藝術的“採風”,但不是獵奇似的浮光掠影地採集黃河文化的表面風情,而是投入和浸泡於民間的生活現實之中,把尋訪、體驗、思考和大量的寫生結合起來。他最初畫玉米地只是發自對玉米物象之類的興趣,然後是畫出了感情不能離去,進而是融進了自己對民間文化傳統的理解。在熾熱的生活土地上,他感受到,民間藝術長盛不衰的原因不是形式上的流傳,而是勞動者對生命的熱愛和信仰。是因為有一種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黃河文明才顯示出悠久的輝煌。他在畫中意欲表現的便是既質樸又燦爛的輝煌。他畫玉米地的萌動、生長與茁壯成熟的姿態,畫的實際是生命的輝煌,到最後,他筆下的玉米地成了那遠古神話中太陽的棲居之地——扶桑。
喬曉光的畫風是表現性、象徵性的,表現性源於他對黃河故土的熱愛與眷戀,粗獷的筆法和濃郁強烈的色彩發自真實的感覺,象徵性得於他對民間文化傳統的理解。感性白勺與理性的因素結合起來,使他的玉米地系列作品成為一曲生命的禮讚,讓人感到他藝術個性的確立,不是靠取材上的新穎,而是靠整個藝術追求的情有獨鐘。

後記

20多年前畫“玉米地”,是對生活中切身事物樸素的熱情和敏感,也是對質樸詩化生活的嚮往和追求。那時剛走出大學校門,對生活里的一切充滿清新的熱情和創造的欲望。畢業分配的原因,使我和衡水小城有了6年的不解之緣,我在這裡踏上了民間藝術的學習之路,在這裡結識了“米羊畫室”另兩位摯友王煥青、段秀蒼。於是,也就有了此後20多年一系列和民間藝術相關的人與事。1983-1984年我便對民間年畫和民間剪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迅速把這種興趣投入到了新的藝術創作實踐中,那時對民間文化藝術價值的認同和藝術選擇更多傾向於情感的直覺和本能的熱愛,但難能可貴的是,當大的日}代潮流開始推崇西方現代藝術價值觀時,我們在邊緣封閉的小城樹立起了對本土民間藝術傳統的信心,並自覺將之付諸創造探索的實踐,這便是我們最初的藝術信念。
20多年來,行走在民間鄉村大地,人民傳承的活態文化之河啟蒙了我的矯飾,洗滌了我的矯飾,升華了我的情感,使我的生活與自然有了更靠近本原的理解。樸素的鄉村生活給予了我豐厚的精神食糧。
從“玉米地”到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信念的內涵里增加了更多生活的體悟和思考,這種體悟與思考正是在20年持續不斷的民間田野考察實踐中積累升華起來的。回望20年前的玉米地,其深層的意義在於踏上了民間這片沃土,其中蘊含著豐饒的文化礦藏,也蘊含著豐滿的人性光彩和人生磨礪。在“玉米地”勤奮地勞動,同樣是種藝術信念錘鍊的過程,它使我從切身具體的事物中不斷得以升華,內心回到一個樸素的境地。我和玉米地的緣分是一種精神的感應和互助。
人民用幾千年無數代人的生活磨礪和人性積澱,為我們默默編織了真實感人的藝術粉本,在民間生活中,信仰成為種生存方式,藝術不僅是實現信仰的手段和橋樑,也成為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人之身心參與的儀式過程。文化的身心就是一代代人的身心,生活的常識中同樣蘊含著更深刻的文化經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