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社

未名社

未名社現代文學團體。1925年8月成立於北京。由魯迅發起,成員為魯迅、韋素園韋叢蕪李霽野臺靜農曹靖華6人。後王菁士、李何林曾一度參加過該社工作

“未名”,是“還未想定名目”的意思。其時魯迅正為北京北新書局編輯專收譯文的《未名叢刊》 ,遂以“未名”為社名,叢刊改歸該社發行。後該社又編輯出版《未名新集》 ,專收社員創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未名社
  • 團體性質:文學團體
  • 團體人數:6
  • 團體發起人:魯迅
  • 成立時間:1925年8月
  • 成立地點:北京
簡介,取名緣起,周刊,活動,成立,團體概述,內容,湧現原因,革命影響,文學職業,思想觀點,主要貢獻,主要人物,相關詞條,

簡介

現代文學團體。1925年 8月成立於北京。由魯迅發起,成員為魯迅、韋素園韋叢蕪李霽野臺靜農曹靖華6人。後王菁士、李何林曾一度參加過該社工作。
未名社未名社

取名緣起

“未名”,是“還未想定名目”(魯迅語)的意思。其時魯迅正為北京北新書局編輯專收譯文的《未名叢刊》,
未名社未名社
遂以“未名”為社名,叢刊改歸該社發行。後該社又編輯出版《未名新集》,專收社員創作。

周刊

未名社主辦的《莽原》周刊,1925年 4月24日創刊,由魯迅主編,附載於北京京報》,出至第32期休刊。1926年 1月10日,改為半月刊出版,由該社發行,先後由魯迅韋素園主編,出至第48期停刊。
未名社未名社
1928年1月10日《未名》半月刊創刊,李霽野等編輯,北京未名社出版社發行。1930年4月30日出至第 2卷第9至第12期合刊號後停刊。

活動

未名社活動以譯介外國文學為主,兼及文學創作。翻譯的作品起先以俄國北歐英國文學居多,後來又努力介紹蘇聯文學。1928年 4月,曾被北洋軍閥政府以“共產黨機關”罪名一度查封。
未名社未名社
魯迅評價未名社“是一個實地勞作,不尚叫囂的小團體”(《且介亭雜文末編·曹靖華譯〈蘇聯作家七人集〉序》),“那存在期,也並不長久然而自素園經營以來,介紹了果戈理(N.Gogol),陀思妥也夫斯基(E.Dostoevsky),安特列夫(L.Andreev),
介紹瞭望·藹覃(F.Van Eeden),介紹了愛倫堡(I.Ehrenburg)的《菸袋》和拉夫列涅夫(B.Lavrenev)的《第四十一》。還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叢蕪的《君山》,靜農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的《朝花夕拾》,在那時候,也都還算是相當可看的作品”(魯迅《且介亭雜文·憶韋素園君》)。
1931年春,未名社因經濟困難和思想分歧,有結束之議,魯迅遂聲明退出。1933年春,該社在京、滬報紙刊登啟事宣布“將未名社及未名社出版部名義取消”。

成立

未名社於1925年成立,由魯迅發起和領導。其成員主要有韋素園臺靜農曹靖華李霽野韋叢蕪等。
魯迅魯迅
這是一個著重於翻譯和介紹外國文學,尤其是俄羅斯蘇聯文學的團體,有專收翻譯作品的《未名叢書》和專收創作的《未名新集》。臺靜農的小說集《地之子》是未名社小說創作的重要收穫、鄉土文學的成功之作。

團體概述

未名社主辦的《莽原》周刊,1925年4月24日創刊,由魯迅主編,附載於北京《京報》,出至第32期休刊。1926年1月10日,改為半月刊出版,由該社發行,先後由魯迅、韋素園主編,出至第48期停刊。
1928年1月10日《未名》半月刊創刊,李霽野等編輯,北京未名社出版社發行。1930年4月30日出至第2卷第9至第12期合刊號後停刊。

內容

未名社活動以譯介外國文學為主,兼及文學創作。翻譯的作品起先以俄國北歐英國文學居多,後來又努力介紹蘇聯文學。1928年4月,曾被北洋軍閥政府以“共產黨機關”罪名一度查封。魯迅評價未名社“是一個實地勞作,不尚叫囂的小團體”(《且介亭雜文末編·曹靖華譯〈蘇聯作家七人集〉序》),“那存在期,也並不長久。然而自素園經營以來,介紹了果戈(N.Gogol),陀思妥也夫斯基(E.Dostoevsky),安特列夫(L.Andreev),介紹瞭望·藹覃(F.VanEeden),
介紹了愛倫堡(I.Ehrenburg)的《菸袋》和拉夫列涅夫(B.Lavrenev)的《第四十一》。還印行了《未名新集》 ,其中有叢蕪的《君山》,靜農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朝花夕拾》,在那時候,也都還算是相當可看的作品”(魯迅《且介亭雜文·憶韋素園君》)。
1931年春,未名社因經濟困難和思想分歧,有結束之議,魯迅遂聲明退出。1933年春,該社在京、滬報紙刊登啟事宣布“將未名社及未名社出版部名義取消”。

湧現原因

大量文學社團和文學刊物的湧現是“五四”後出現的一個突出現象。究其原因,不外乎有這樣三個方面:

革命影響

“五四”文學革命對廣大知識分子,尤其是青年學生產生了巨大的震撼和警醒作用。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在覺醒之後希望拿起筆來傾吐自己的心聲,並且親身參加這一以文藝為手段的思想啟蒙運動

文學職業

隨著近代城市的發展和教育的普及,廣大市民對文學作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加之科舉制度廢除以後,仕途已不再是中國知識分子唯一的出路、因而不少人開始把文學研究和創作作為自己終身從事的職業。

思想觀點

“五四”以後,西方近代各種政治倫理、哲學學說和藝術思潮紛紛湧入中國,不同程度地為從事文學事業的知識分子所接受。因此,他們的思想觀點和審美趣味也就有同有異。思想觀點和審美趣味比較接近的自然要結為團體,開闢自己的園地,以便與思想觀點和審美趣味相異的同行們競爭。
由於以上三方面的原因,“五四”以後便出現了一個文學結社和創辦文學刊物的高潮。在這一高潮的促進下,作者隊伍迅速擴大,作品數量顯著增加,不同的文學流派和創作風格也在合作與競爭中迅速形成並得到發展。

主要貢獻

五四時期社團蜂起,百家爭鳴,不僅有新文學激進派與保守派、中間派之爭,而且新文學陣營內部也存在著種種矛盾衝突。但無論社會發展觀、文學觀及審美取向有著怎樣的歧異,對待文學翻譯卻都充滿熱情,文學翻譯是五四時期眾多流派的共同行動。 眾多社團、流派、譯者對翻譯對象的選擇見仁見智,各有側重,總體上對從古至今的東西方文學都有涉獵,視野十分廣闊。從時段來看,以18世紀以來的文學為主,最近延伸到與五四時期同步的俄蘇赤色文學;遠則有文藝復興時期但丁莎士比亞莫里哀等,更遠還有希臘神話荷馬史詩伊索寓言等。從國家民族來看,既有被損害的弱小者,也有強勢者。五四之前,東西方文學的翻譯失衡,除了有限的日本文學翻譯之外,譯壇幾乎是西方文學的天下。後來,東方文學的分量逐漸加重,日本文學的翻譯劇增。從創作方法來看,有現實主義、自然主義、浪漫主義、象徵主義、表現主義、唯美主義與頹廢主義等,以及多種創作方法交織融會、色彩斑駁的眾多作家。文體形式豐富多樣,雅俗兼備;藝術風格奼紫嫣紅,千姿百態。
翻譯文學的啟迪之下,中國現代文學的表現空間與藝術形式得到極大的拓展。農民這一中國最大的社會群體走上文學舞台,女性世界得到本色的表現,個性與人性得以自由的伸展,心理世界得到深邃而細緻的發掘,景物描寫成為小說富於生命力的組成部分,審美打破中和之美至上的傳統理想,呈現出氣象萬千的多樣風格。自由體詩散文詩、絮語散文、報告文學心理小說話劇電影劇本等新穎的文體形式,在中國文壇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翻譯還為中國文壇打開了一個新奇絢麗的兒童文學天地,兒童乃至成人從中汲取精神營養和品味審美怡悅自不必說,作家也從中獲得了兒童文學創作的范型和藝術靈感產生的媒質。可以說沒有外國兒童文學翻譯,就沒有中國現代兒童文學。
文學理論與文學史著作的翻譯,為現代文學的理論建設提供了寶貴的資源。文學翻譯推動白話作為新文學的語言載體迅速走向成熟,實現了胡適所設定的“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其重要意義不可低估,它不僅有利於全民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而且為台灣香港澳門同胞的中華民族認同,提供了巨大的凝聚力。翻譯文學與在其影響下茁壯成長的新文學一道向世界表明:中國現代文學正在追趕世界文學潮流,成為世界文學的有機組成部分。翻譯文學不僅為現代文學的發展提供了動力與范型,而且為整個社會不斷提供有生命力的話題,推動了中國現代歷史進程。如此豐富、如此重要的翻譯文學,理當展開深入的研究,以恢復其應有的歷史地位。

主要人物

魯迅(1881-1936),清光緒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紹興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原名周樟壽,號豫山,後改名為周樹人,號豫才。至三十八歲,始用“魯迅”為筆名,是中國的文學家思想家無產階級革命家,魯迅的精神被稱為中華民族魂,並且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魯迅的母親是魯瑞,父親是周伯宜。在這一生中他寫了小說散文雜文100多篇.。 魯迅出身於沒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學,先入江南水師學堂,次年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其間接觸了西方資產階級的“科學”與“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學,入東京弘文學院。1904年到仙台醫學專科學校學醫,後因為在那裡發生的兩件事對他影響很大,從此棄醫習文。
少年時代在家塾學習詩書經傳,喜歡野史雜錄和民間繪畫藝術。1898年就讀於洋務派創辦的南京江南水師學堂,數月後重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路礦學堂,開始接觸新學。1902年到日本留學。4月入弘文學院,1904年4月結業,6月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這一時期開始參加各種民族民主革命活動,廣泛涉獵西方近代科學文藝書刊。最早的一篇譯述文章《斯巴達之魂》前半部分發表於1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後半部分載於第9期);同年在東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譯科幻小說《月界旅行》。1906年棄醫學文,希望以文藝改造國民精神。籌辦文藝雜誌《新生》,未果,轉而在《河南》雜誌發表《人之歷史》《摩羅詩力說》《文化偏重論》等重要論文。與周作人合譯《域外小說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1909年夏回國,先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範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辛亥革命後任紹興師範學校校長。1911年用文言寫了第一篇小說《懷舊》,思想特色和藝術風格,都與後來小說相同,捷克學者普實克認為它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先聲”。1912年2月應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職,後隨教育部遷往北京。1918年5月開始以“魯迅”為筆名在《新青年》發表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 《南腔北調集》、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專集都被收錄在各類教材中。其中,1921年12月發表《阿Q正傳》,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開闢了白話小說之先河。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被北洋政府所通緝,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1927年10月到達上海,開始與其學生許廣平同居。1929年,兒子周海嬰出世。1930年起,先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反抗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和政治迫害。
從1927年到1936年,創作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閒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魯迅的一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蒐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錄》《小說舊聞鈔》等等。
1936年10月19日清晨,魯迅逝世於上海。成千上萬的普通人自發地來為他送行,在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寫著“民族魂”(沈鈞儒手書)三個字。葬於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
1938年出版《魯迅全集》(二十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魯迅著譯已分別編為《魯迅全集》(1957年版本,十卷), 《魯迅譯文集》(十卷), 《魯迅日記》(二卷),《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十八卷)。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國小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藥》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魯迅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臺靜農(1902-1990),安徽霍丘(今霍邱)人,原名傳嚴,字伯簡,晚年號靜者,筆名青曲、孔嘉、釋耒、白簡等,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肄業。1922年1月,臺靜農在上海《民國日報·覺悟》發表處女作——新詩《寶刀》,從此開始他多姿多彩的文學生涯。他是二十年代新文學社團“明天社”和“未名社”成員,與魯迅關係密切。
他的小說創作成就很高,先後出版短篇小說集《地之子》(1928年11月未名社社版)和(建塔者)(1930年8月未名社社版),從內容到風格皆師法魯迅,經描寫故鄉安徽一帶的風俗人情見長,兼具犀利批判和悲憫情懷,被文學史家譽為鄉土寫實派的傑出代表。臺靜農還編有《關於魯迅及其著作》(1926年7月未名社社版),為新文學運動以來第一部評論魯迅的專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