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洞山歌

木洞山歌

木洞山歌是重慶市巴南區木洞鎮民眾傳唱的傳統山歌歌種,木洞山歌系重慶市巴南區木洞鎮民眾傳唱的山歌歌種,它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巴渝歌舞”,中經戰國時代的“下里巴人”、漢代的“巴子謳歌”、唐代的“竹枝”,直至明清演化形成木洞山歌。

木洞位於重慶東面,長江南岸,是重慶市巴南區的一個鎮。在春播的插秧時節和金秋水稻的收割季節,重慶市巴南區木洞鎮廣闊的田野上,人民會邊勞動邊唱起巴渝山歌。

2006年5月20日,木洞山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洞山歌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重慶市巴南區 
  • 遺產編號:Ⅱ-26
  • 申報時間:2006年
  • 遺產級別:國家級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內容,種類,代表作品,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據史料記載:早在公元前的戰國時期,楚宗王作的《對楚王問》中,就載有以木洞山歌為主體的“巴人歌謠”。木洞鎮,處於長江黃金水道岸邊,歷史上是水陸商貿集散地,人傑地靈,孫中山辛亥革命大元帥府秘書長楊滄白先生、新中國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都出生於此。木洞山歌在歷史的長河中,在巴渝文化的薰陶下,經過當地民眾千百年來在勞動和生活中的不斷創造、積累和提煉,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巴渝山歌文化,同時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民間山歌手。
在解放前舊社會,木洞山歌只能在田裡山間、坡上地頭,農民於勞動中或工余後唱唱而已,以解除勞動的疲乏和抒發勞動者的心情,作為一種自娛自樂、自尋樂趣的一種形式,斷然不能登大雅之堂。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國家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當地政府十分重視對木洞山歌的發掘、繼承和發展,把它作為巴渝民間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廣大山歌手也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尊重和厚愛。

藝術特色

內容

木洞山歌源遠流長,隨著勞動人民在生產、農事活動中,以歌聲伴隨著農事勞動和生活,有被稱為莊稼歌或莊稼人的歌的禾籟(包括高腔禾籟,平腔禾籟,矮腔禾籟,花禾籟等);有把生活中的正常現象顛倒演唱,逗樂取笑的神歌;有用對歌形式演唱的盤歌;有在勞動過程中統一節奏,協調動作,鼓舞情緒的勞動號子(包括船工號子、工程號子、搬運號子、作坊號子、農事號子等);有在民間禮俗和祀典儀式中演唱的民俗歌(包括節氣歌、婚嫁歌、喪事歌、修房歌、壽禮歌、香火歌、酒歌等);還有各種小調以及伴隨玩龍燈、舞獅子、打蓮簫、劃彩船、賽龍舟等邊舞邊唱的舞歌等。

種類

這些種類的山歌中,還包括若干小類。如船歌號子(主要是川江號子)就分為上水號子和下水號子。上水號子包括撐篙號子、板橈號子、起帆號子,拉縴號子又分為出纖號子、平路號子、上灘號子、近灘號子、雞啄米號子和收纖號子等;下水號子包括起船號子、板橈號子;二流櫓號子,平水號子、快二流櫓號子、麼二三交接號子、見灘號子、沖灘號子、下灘號子、抓抓號子等。又如婚嫁歌就包括定親時唱的拒媒歌、陪奩歌、開臉歌、上梳歌、坐堂歌等。迎親時唱的梳妝歌、上轎歌、起轎歌、報路歌、車馬歌、討封歌等;成親時唱的喊禮歌、揭蓋頭歌、交杯酒歌、賀喜歌、謝客歌、說席歌、祝酒歌等;入洞房前唱的鋪床歌、安家俱歌和入洞房後唱的鬧房歌、蓮簫歌、送客歌、道別歌等。
過去,木洞人民除在生產、生活和民俗活動中演唱山歌外,還舉辦一些傳統聚會,如薅秧歌會、婚嫁歌會、喪葬歌會、鬧春歌會、打穀歌會、榨菜歌會、螃蟹歌會、摸魚歌會、牧牛歌會、童子歌會等。

代表作品

經過巴南區文化部門蒐集整理的木洞山歌的曲歌和歌謠己有上千首,其中較為流行的有:薅秧季節唱的"打薅歌";秋收季節唱的"打穀賽歌";打漁人家唱的"摸魚歌會"、"螃蟹歌會";放牛牧童唱的"坡上賽歌";婚禮上唱的"鬧房歌會" 等等。這些山歌具有巴渝特色和鄉土氣息,反映了廣大農村民眾在勞動、生活、愛情中的勤勞、智慧、喜悅、風趣和幽默。在唱法上形式也多樣:有獨唱;多人合唱的;還有歌手用食指夾在舌頭上發出嗚嗚的哨聲,與另一位歌手的山歌聲相合的。山歌有的每七字句唱到第二節時,一般在第四字處便將聲音驟然提高達數分鐘之久,隨後歌聲一浪高過一浪,最後才拖起尾音。

傳承意義

木洞山歌還有勞動號子、風俗歌、表演歌等多種樣式。有數以千計的曲目,民間歌手頗多。1991年重慶市命名的第一批40名民間歌手,木洞就占37名,其中能唱500首以上的4名一級歌手全在木洞。木洞還編寫了三十餘萬字的《木洞山歌》專著,2005年12月公開出版。1990年,木洞地區被重慶市命名為"山歌之鄉",1999年,木洞山歌又被命名為"巴渝優秀民間藝術"。
由於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大部分山歌失去了發展的基礎,老一代歌手的衰老和謝世,傳承出現斷裂,木洞山歌面臨瀕危境地。搶救、保護木洞山歌,不僅可以豐富巴渝民歌藝術,而且也將促進中國民歌藝術的豐富和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