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門國際商貿城

重慶朝天門批發市場是全國十大專業批發市場之一。設26個交易區,經營20餘個商品大類,數十萬種商品。1988年,利用原有倉庫改建為批發市場;1991年市場正式開業;1995~2000年,第一次擴容,總經營面積從幾萬平方米,擴大到20多萬平方米;2005年開始,第二次擴容改造,2006年到2007年新開四家商場,增加6萬多平方米營業面積。如今,市場面積約61萬平方米。2004年,朝天門市場交易額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2006年達118億元,2009年,朝天門市場群年交易額達到138億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朝天門國際商貿城
  • 正式開業時間:1991年
  • 地點:重慶
  • 總負責人:渝惠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背景資料,投資背景,項目介紹,

背景資料

背景資料
長期以來,位於都市核心區的朝天門綜合交易市場地理位置受限,配套服務設施無法完善,道路交通不暢,已不適應市場發展需求,加之存在極大的消防安全隱患,搬遷刻不容緩。為進一步打造知名市場品牌,完善市場功能,市政府決定重新選址新建朝天門國際商貿城,將其打造成立足大重慶、輻射中西部的商品進出口集散地、長江上游地區的商貿物流中心。

投資背景

渝惠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牽頭組建了重慶朝天門國際商貿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朝天門商貿城項目的建設和營運。渝惠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占股51%,重慶渝中國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占股20%,重慶經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占股12%,伊廈成都國際商貿城股份有限公司占股17%,公司註冊資本5億元。新建的朝天門商貿城選址南岸區迎龍鎮迎龍立交出口,今後城市快速幹道、軌道交通也將在此同步規劃建設。

項目介紹

新市場即“重慶朝天門國際商貿城”選址南岸區迎龍鎮,規劃用地2550畝,總建築面積519.42萬㎡,其中交易區面積225萬㎡,位列西部第三(昆明螺螄灣交易和倉儲區占地11705畝,建面1000萬㎡,其中交易區占地5705畝,建面550萬㎡;成都國際商貿城交易和倉儲區占地2700畝,建面460萬㎡,其中交易區占地2090畝,建面245萬㎡)。新市場建成後,既能滿足原市場搬遷需要,又能吸納主城區其他同類市場進入。新市場有服裝、紡織面料、小商品、鞋帽、日化、鐘錶、文體用品、皮革製品、塑膠製品、兒童玩具、床上用品等20多個大類、一萬多個小類、十萬個品種。建成以工業品批發、倉儲物流、電子商務為主體,集零售、新品發布等多種功能,設施完善,檔次較高,立足重慶,輻射西部,成為西部工業品進出口重要集散地、長江上游地區的工業品貿易中心,全國一流的工業品批發交易市場。新市場直接就業人員12萬人以上,帶動就業60萬人以上,年交易額達300-500億元。市規劃局會同公司兩次召開方案的階段成果評審會,邀請了商務部原部長助理黃海、原建設部副部長周乾峙、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中國市場研究院副院長呂振華等多名專家評審。經過第一輪7選3和第二輪3選1,最終浙江省建築設計研究院的方案排名第一。該設計院曾為昆明螺螄灣商貿城等多家大型批發市場規劃設計。該方案以“魚”和“龍”為規劃形態構思原點,在第五代市場的基礎上,提出了大型物流市場綜合商業區和現代化城市綜合體的目標,秉承了“以生態為本底,以文化為靈魂,以精緻為生命,以和諧為目標”的設計理念,突出“船、帆、港”和重慶歷史文化特徵。採用集批發市場、展銷中心、倉儲物流、酒店辦公、配套公寓及旅遊設施於一體的開發建設模式,構建信息化物流配送型批發市場,打造一個多功能複合型的具有較強集聚效應和聯動效應的市場綜合體。規劃方案以“一軸四區五中心”為總體結構,照顧了主要形象面與原有城市的關係,整體形象恢宏大氣。一軸是指貫穿市場、生活配套以及交通換乘中心的商業內街軸;四區是指精品展銷區、批發交易區、商務配套區及倉儲物流區;五中心是指在南端精品展銷區處的開敞廣場、二期市場與三期市場之間的開敞廣場、北面與交通換乘中心對應的換乘站三個主中心空間節點和市場內街中設定的兩個副中心空間節點。外部交通上設3個客運交通進出口和2個貨運交通進出口,依靠快速路三橫線、東城大道、茶園路實現對外客貨運交通集散功能。同時西側主幹道上通過規劃的3個軌道交通站點以及每隔600到800米設的公交和計程車站點,解決市場的客流集散。內部交通採用了人車分流的組織形式,主要車流沿市場外圍,人行系統沿市場中間的休閒景觀帶展開並滲透進市場內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