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姓

望姓

今望氏家族人丁旺,在湖北省的宜昌市夷陵區、襄陽市望崗村,四川省,重慶市的三峽區,山東省的濰坊市、煙臺市,河南省的鄭州市、商丘市永城市劉河鄉望土樓、洛陽市欒川縣、盧氏縣,安徽省的宿州市蕭縣等地,均有望氏族人分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望姓
  • 得姓始祖:姜尚、伍子胥。
  • 郡望堂號:營丘
  • 歷史名人:望法憘、望法泰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營 丘:,魏興郡:,堂號,家譜文獻,字輩排行,歷史名人,

基本介紹

望[望、朢,讀音作wàng(ㄨㄤˋ),亦可讀作wáng(ㄨㄤˊ)]

姓氏淵源

望(wàng)姓源出有:
第一個淵源
源於職業,出自周王朝時期楚國祭司望人,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望人,亦稱作朢人,是一種古祭司職業名稱。在夏、商、周時期,祭祀是人類的重大社會活動之一,祭司是最受人尊崇的職業。在祭祀活動中,有四種祭拜是屬於最崇高的:一是祭拜日月天地,二是祭拜山河農稷,三是祭拜祖先神靈,四是祭拜君主王侯。在這四種祭祀活動中,凡屬於遠距離祭拜的過程,均稱為“望祭”,由資深眾敬的祭司操持祭祀,該祭司就被世人稱作“望人”,王族貴胄稱其為“望子”。“子”是尊稱。在上古時期,祭拜日月、山川的活動稱作朢祭或朢拜;祭拜祖先的活動稱作望祭或望拜,而祭拜君王的活動則稱作“祭”或“拜”,由專職祭司在指定時間操持舉行,後逐漸統一稱為“望”。在典籍《書·舜典》中記載:“望,于山川。皆一時望祭之。”在史籍《春秋公羊傳》中記載:“望者何,望祭也。”後來,隨著人類對自然與社會事物、規律的逐漸了解和掌握,“望”字漸漸失去了其原義,僅成為“有距離的瞻視”之意義。這在典籍《說文解字》中有明確解釋:“日月之望作朢,瞻望之望作望。今通作望,而古文制字之義遂亡。”
望姓
在望人、朢人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職業稱謂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望人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望氏,讀音作wàng(ㄨㄤˋ),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今河南望氏一族即源出於“望人”之系。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姓,出自商末周初西周開國功臣姜尚,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姜尚,亦稱呂尚、姜太公、齊太公、子牙公、太公望,字子牙,號飛熊,生於東海(今山東郯城),是西周初期諸侯大國齊國的開國之祖。轉說,姜尚大半生在窮困潦倒中度過,年老而窮困,終日在江邊釣魚。借垂釣之名來觀望時局,使自己的才華得以施展。故其釣魚用直鉤且不放魚餌,別人問其緣由,他說“願者上鉤”。其實,姜尚釣魚是假,以怪異舉動等待周文王姬昌的賞識是真。其後,“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成為婦孺皆知的事。周文王(西伯侯)將外出打獵,命太史編占卜出行的地點及吉凶徵兆,太史編經過占卜,對周文王說:“所獲非龍非麗彡,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於是周文王出獵,路經渭水之濱,果然遇見姜尚於釣魚台垂釣。兩人一見如故,交談後周文王大悅,說:“自從我的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果真是你啊?我的太公望之久矣。”於是二人一同坐車回城,周文王立姜尚為國師,稱“太公望”。周文王所稱的“太公”,就是他的祖父周太公,即古公亶父,他一直期望周族能雄有天下。從此,姜尚號稱為“太公望”。
姜尚的後裔子孫萬萬千千,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舉世稱號“太公望”為姓氏者,曾一度稱太公氏,傳說,後在周穆王姬滿執政時期(公元前976~前922年),太公氏皆謙而改稱為望氏,讀音作wàng(ㄨㄤˋ),世代相傳至今,是為齊魯望氏。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姓,出自春秋晚期楚國伍子胥之賜,屬於以長者賜姓為氏。相傳,伍子胥避難從伍婿廟(今湖北巴東官渡口)路過,與一位當地女子結好,並有了後代。不久,伍子胥繼續奔往吳國,臨走出家門時,那女子向他給孩子討個名份。伍子胥立在門口,久久沒有出聲。良久之後,他回過頭來意味深長地望了一眼,便頭也不回地走了。那女子是個及其有靈性之人,在眾人都在沮傷之時,她卻喜形於色。眾人奇怪地問她:“喜從何來?”她說:“公子回頭一望,分明是賜給孩子的姓就是望,他這是希望兒子將來有出息哩。”一番好口彩,把個望氏一錘定音。後來,由此繁衍的望氏人家就修了一座紀念伍子胥的伍婿廟。隨著時間的久遠,家族的隱私逐漸淡化,如今成了歷史遺痕,可該支望氏卻千秋傳下,讀音作wàng(ㄨㄤˋ)。
今荊楚望氏一族即有源出於該“望子成氏”之系。
第四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魏、晉時期官吏望候郎,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望候郎,亦稱悟候郎、靈台郎,是曹魏國末期設定的一種重要官位,至兩晉時期一直沿用。望候郎是太史令的下屬從官之一,其主要職責就是掌管四季氣候、物候、以及天文之事,合有今中央氣象局和國家天文台的職能,在西晉末期到東晉時期,望候郎之職有世襲慣例。
在望候郎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位姓氏者,稱望候氏,在五胡十六國時期省文簡化為單姓望氏、侯氏等,該支望氏讀音作wáng(ㄨㄤˊ)。今荊楚望氏一族即有源出於“望候郎”之系。

得姓始祖

姜尚、伍子胥。

遷徙分布

望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五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五百九十五位,以營丘、魏興為郡望。

郡望堂號

營 丘:

古稱緣陵,今山東昌樂縣,故址位於今齊都鎮河崖頭村西約二百米處的韓信嶺一帶,齊國故城大城內東北角。營丘為姜太公初封地。宋朝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始置昌樂縣,取昌盛安樂之意而得名,此後一直沿用。1994年11月1日,撤銷平原鄉、崔家莊鄉、阿陀鄉,設立平原鎮、崔家莊鎮、阿陀鎮。1995年7月25日,撤銷畢都鄉、南郝鄉、北岩鄉、河頭鄉,設立青龍鎮、南郝鎮、北岩鎮、河頭鎮;撤銷漳河鄉,以原漳河鄉的行政區域設立高崖鎮;將臨朐縣白塔鄉的張家樓、東前韓、東後韓、東前河野、東後河野五個行政區和東窩鋪、東白塔兩個自然村劃歸高崖鎮管轄。1996年6月28日,撤銷臨朐縣白塔鄉,設立昌樂縣白塔鎮,將原白塔鄉所屬的劉家溝、西寺後、東寺後、窩鋪、白塔、史家溝、北段、山坡西溝、克家窪、臥牛石官莊、魏家溝、後河野、西前韓、南高家莊、山坡、西後韓、董家莊、栗行、建新、前河野、洛村、趙莊、孫家溝、北洋河、南洋河、大溝、閆家河、黃冢坡等二十八個村和臨朐縣大關鎮的池子村劃歸白塔鎮管轄,鎮人民政府駐原白塔鄉人民政府駐地;將原白塔鄉所屬的龐家河、西雙山河、東雙山河、李家溝、王家溝、大高家莊等六個村劃歸臨朐縣辛寨鎮管轄,鄔家官莊劃歸臨朐縣柳山鎮管轄。1996年12月29日,撤銷朱漢鄉、大宅科鄉,設立朱漢鎮、大宅科鎮。1997年7月9日,撤銷北展鄉,設立北展鎮。2000年,昌樂縣轄二十個鎮、三個鄉。

魏興郡:

即今湖北省鄖西縣。明朝中葉,鄖西建縣。因位於鄖縣和鄖山以西而得名,已有五百餘年歷史。該縣的上津鎮原為“上津縣”,始於南北朝時期,距今已一千四百餘年。清朝初期撤上津縣,劃歸鄖西縣屬至今。夏、商時期,今鄖西境的漢水流域中上游隸屬禹貢梁州之域。至東周前期,今鄖西縣東部屬絞國(先為聚落後為國,今鄖西境),西南部屬麇國(今羊尾山),西北部屬豐(聚落,今山陽縣)。春秋時期,其境為絞、麇二國之域。楚武王四十一年(公元前700年),楚國派兵滅絞國,其境東歸楚國。楚文王元年和楚穆王元年(公元前689、625年),楚子兩次伐麇國,麇國滅,地境西南屬楚國。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秦軍攻楚國於丹陽,楚軍敗,其境改屬秦國,隸屬於漢中郡。秦昭王元年(楚懷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秦楚和好,縣境重歸於楚國。戰國時期的楚頃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秦始皇滅楚國後,改錫穴為錫縣,隸屬於秦國漢中郡。秦朝時期因襲舊制。西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天河下游已設有長利縣,鄖西境東南屬之,隸屬於益州刺史部漢中郡。東漢順帝永和五年 前(公元140年),省長利併入錫縣,東部屬錫縣。東漢獻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農民起義軍張魯據漢中郡,縣境屬張魯控制。漢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魏公曹操打敗張魯,地境屬於西城郡(今安康北)。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漢中王劉備取襄陽後,地境為劉備所占,後因西城郡太守申儀降曹魏,縣境為魏國所轄。三國時期,魏文帝黃初四年(公元223年),改西城郡為魏興郡,同時劃錫縣西北部(今湖北上津)設平陽縣,與錫縣並存,均隸屬於魏興郡(今陝西安康)。魏文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於錫縣立錫郡,曹魏景初元年(公元237年)廢。錫縣、長利(今鄖西、鄖縣境)均屬於梁州漢中郡。西晉時期,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平陽縣為晉興,旋改興晉,移魏興郡治所於興晉縣內。晉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復設長利縣。晉太康五年(公元284年)廢長利人錫縣,旋廢錫置鄖鄉縣,領今縣境東南,治所今鄖縣,隸荊州魏興郡。晉慧帝永寧元年(公元301年),興晉縣改屬益州漢中郡。興晉曾為成漢國李特父子管轄。東晉鹹和二年(公元327年),縣境之長利、興晉,隸荊州魏興郡。東晉太和元年(公元366年),縣境東屬襄陽郡,西屬漢中郡。前秦苻堅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縣境西北部隸洛州(治所今山陽)之魏興郡(今湖北上津),縣東隸荊州南鄉郡,東晉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桓沖部將郭寶北伐,收復魏興郡,縣境復歸東晉。東晉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僑立南上洛郡移居魏興郡。東晉義熙十年(公元414年)巴渠縣、北上洛縣僑居晉興縣(今上津),同隸梁州魏興郡。南北朝時期,南朝劉宋(公元420~479年)、劉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地方設州郡兩級政府,縣境東屬雍州順陽郡(今鄖縣),南屬南上洛郡(今鄖縣五峰),西北屬北上洛郡(今上津),南北二上洛郡統屬梁南秦二州(治所漢中)。宋後期,縣境東屬鄖鄉縣,東南屬錫縣,均隸魏興郡,西北屬興晉縣,隸巴渠郡。上二郡均隸梁州。此時,南北二上洛郡仍僑立於鄖鄉縣西,即原長利縣。南朝肖齊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縣境東為鄖鄉縣,隸齊興郡,縣南為錫縣,隸南上洛郡,縣西北為興晉縣,隸北上洛郡。上洛縣僑立興晉。上三郡均隸復設之梁南秦二州。梁武帝天監二年(公元503年)底,梁州刺史翟遠降魏,縣境改屬北朝北魏之東梁州(今安康)。南朝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冬月,北朝北魏東梁州刺史元羅降梁,縣境重歸南朝。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始建上津縣。梁中大同元年(公元546年)以前,改北上洛郡(今上津)為南洛州,時領上津一郡,郡領上津一縣,轄今縣境西北部,縣南仍屬南上洛郡,隸詢州(今陝西旬陽),縣境東屬齊興郡,隸岐州(治所今房縣)。北朝時期,西魏大統十七年(公元551年),西魏文帝派王雄平上津,取魏興郡,置黃土縣,轄上津西南一帶。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3年)於上津縣東黃雲鋪設開元縣,旋改開化。時上津郡領上津、開化、漫川三縣,縣境東南仍屬鄖鄉縣轄。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廢並化、漫川二縣,併入上律。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公元570年)前後,為州郡兩級制。縣東屬武當郡,隸豐州(今湖北丹江口一帶),縣境西南屬黃土縣(今陝西蜀河口一帶),縣西北於今上津設上州,轄上津郡。隋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廢上津郡,存上津縣,隸上洛郡(今陝西商縣),東夏立鄖鄉縣,隸淅陽郡(今河南淅川)。隋義寧二年(公元618年)復立上津郡;縣境東另復長利縣,隸淅陽郡(今河南淅川)。唐朝武德元年(隋末義寧二年,公元618年)改郡為州。縣境東置黃沙縣(旋省),隸均州,縣西北廢上州,上津縣改屬商州。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上設道,撤長利入鄖鄉,隸均州;撤錫縣人平利,隸金州,統屬山南道。五代後梁時,縣境東屬均州,隸宣化節度使,縣西仍屬商州,隸感化節度使。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縣西南屬金州,余未變。宋朝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以錫義山為界(今天蓬山至羊尾山一線),以東為鄖鄉縣,隸均州京西南路;以西為上津縣,屬商州永興軍路。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劃上津縣(轄小鶴嶺南一帶)歸金州,屬利州東路。縣東屬鄖鄉縣(包括今山陽西照川一帶),屬均州,隸京西南路。南宋紹興十六年(公元1146年)省豐陽(今山陽)入上津。宋隆興二年(公元1164年)及宋淳年間(公元1241~1252年),豐陽、上津全為金過占領。元朝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錫義山以東原長利、鄖鄉等地改屬鄖縣轄,隸均州襄陽路。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以戶不及額,上津縣降為鎮,隸商州奉元路至順元年(公元1330年),上津一帶劃歸鄖縣,隸均州襄陽路河南行省。元至正十九年至明洪武二年(公元1359~1369年),上津“豪民”張子貴聚眾結寨反元,占領上津、旬陽、白河等地,自號平章,長達十年。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農曆7月,明軍大將鄧愈擊敗元將李思奇,收編張子貴,復設上津縣、隸襄陽府。明洪武十年(公元1370年)裁上津人鄖縣。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農曆5月,再復上津縣,隸屬未變。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冬,割鄖縣武陽西五里(二、三、四、五、六里),析上津東南津陽四里(今黃雲、香口、馬鞍、羊尾),建鄖西縣,與上津縣並存,同隸鄖陽府。縣署設南門堡(今鄖西縣城)。明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改隸湖廣布政使司所轄之鄖陽府。清朝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裁上津縣並人鄖西縣。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改隸湖北布政使司所領之鄖陽府。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改隸湖北省安襄鄖荊道之鄖,陽府。民國初年,廢府存道,鄖西隸湖北襄陽道。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隸湖北第十一行政督察區(設鄖縣城)。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隸湖北駐鄖陽第八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11月鄖西解放,縣境劃為三縣轄。黃雲鋪以東為鄖西縣,金錢河流域為上關縣(含山陽縣漫川關、寬坪,旬陽縣蜀何、洛河);一天門以西屬鎮安縣(含原鎮安縣熨斗灘、茅坪)。以上三縣均隸豫鄂陝(旋改鄂陝)邊區第四專區(先駐黃雲,後駐土門)。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6月成立陝南行署,改四專區為兩鄖專區,上述三縣屬之。1949年導月撤銷上關縣,鎮安縣政府遷回原址,恢復原鄖西縣轄境,隸屬未變。1950年春,改隸湖北省鄖陽專區。1952年~1965年冬,隸湖北省襄陽專區。1965年冬一1967年隸湖北省鄖陽專區,1978年改稱鄖陽地區至今。

堂號

營丘堂:以望立堂,亦稱緣陵堂。
魏興堂:以望立堂,亦稱鄖陽堂。

家譜文獻

望氏族譜,著者待考,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重慶市圖書館、湖北省博物館。
洛陽望氏族譜,著者待考,現代電子版,待出版。
宜昌望氏族譜,著者待考,現代電子版,待出版。

字輩排行

三峽望氏字輩:“應君世登朝國維文 宏作西(熙)開運 家道克振 榮發代興 同志光祖 永守長遵”。
河南永城望氏字輩:“心月純蘭長正仁義”。
湖北宜城望氏字輩:“道德仁義丕振家孫”。

歷史名人

望法憘、望法泰
(公元?~497年待考),兄弟倆。著名南朝齊國將領。奮武將軍望法憘、寧朔將軍望法泰皆為南北朝時期南齊明帝蕭鸞執政時期的著名將領,北魏孝文帝元宏率魏軍攻齊,二人在抵抗作戰中陣亡,後分別被齊明帝追贈為羽林監、積射將軍。
望雲亭
(公元1854~1919年),名文祥,字桂丞;太平溪人(今湖北宜昌)。著名清末民國初將領、政治家。少時以駕船為業。及長,入清營當兵,隨督辦新疆軍務左宗棠部征新疆回民,攻克南路西四城,因功升守備。
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望雲亭隨趙武毅軍赴熱河征“白蓮教”,出任都司。
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望雲亭隨直隸提督聶士成赴朝鮮與日寇作戰,臀部受傷,近一月傷愈,復力戰,連克連山關、分水嶺諸要隘,功補游擊。清、倭和議後,由盛京將軍裕祿奏授鎮遠軍副將。
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望雲亭又奉令赴河北各地征“義和拳”,克雄縣、新城、固安等地。後因索餉打了權臣榮裕之侄(時任知府)一耳光,而獲罪於朝,化裝連夜出逃日本。在東京投靠立憲派名士湯化龍、徐樹錚等。
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秋,望雲亭隨湯化龍返國。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望雲亭出任內蒙古伊克昭盟宣撫使。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9月,民國首屆政府國務委員、海軍部次長兼北伐軍海軍總司令湯薌銘督湘,召望雲亭隨行,出任湖南省第六區司令官兼道縣知事。他在道縣不到一年,竟殺害起義農民近千人。
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望雲亭被授零陵鎮守使,晉升為陸軍中將。當地仕紳感其“功”,在武官衙門前建一石亭,題名“望雲亭”。後被民眾搗毀,僅留其“何須大樹”四字。
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各省紛紛反對袁世凱復辟的洪憲制。到了4月,望雲亭亦宣布湖北零陵獨立。
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望雲亭因病赴北京就醫,於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病逝於北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