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漢語文字)

朗(漢語文字)

朗,漢語常用字,為漢語言法定規範簡化字,字音讀作lǎng。形聲字,左聲右形,從月,良聲。基本意義是明亮,響亮等。可組詞為天朗氣清、朗朗上口、朗誦、開朗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朗
  • 拼音:lǎng
  • 注音:ㄌㄤˇ
  • 部首:月
  • 總筆畫:10
  • 造字法:形聲字
  • 結構:左右結構
  • 五筆:五筆86:YVCE 五筆98:YVEG
  • 倉頡:SXQ
  • 鄭碼:SXQ
  • 四角號碼:37720
  • 統一漢字:U+6717
  • 筆順編號:4511543511
  • 異體字    
文字源流,詳細字義,古籍解釋,說文解字,康熙字典,音韻方言,方言集匯,音韻集匯,

文字源流

朗,形聲字。小篆的“朗”字,左邊是“月”,從“月”表示與月亮有關係,在字中表意,用作形符;右邊是“良”,讀“liáng”,在字中表音,用作聲符,構成左形右聲的形聲字。隸書、楷書筆畫化,“月”與“良”位置交換,形體也有些變化。
朗
“朗”字的本義是明亮。現在也指光線充足,如“天朗氣清”“豁然開朗”“晴朗”等。形容聲音清晰響亮,如“朗讀”“朗誦”等。

詳細字義

【形容詞】形聲。從月,良聲。
1.本義:明亮[light;bright]
朗,明也。——東漢·許慎《說文
高朗令終。——《詩經·大雅·既醉》
其聖能光遠宣朗。——《國語·楚語下》
新而不朗。——《淮南子·原道》
朗月垂光。——嵇康琴賦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陶潛桃花源記
天朗氣清。——王羲之蘭亭集序
又如:朗白(明亮發白);朗朗(光明亮潔的樣子;聲音清脆嘹亮);朗鑒(明鑑);朗亮(雪亮);朗明(明亮);朗淨(明淨);朗烈(明亮);朗朗烈烈(大大方方;理直氣壯)
1.聲音清晰響亮 [loud and clear]
朗詠清川飛夜霜。——李白勞勞亭歌
又如:朗言(響亮的話;說大話;任意胡說);朗然(形容聲音響亮);朗吟(高聲的吟誦);朗彈(大聲彈奏);朗暢(謂聲音響亮流暢)
3.明察 [sharp-minded]
公達潛朗。——袁宏三國名臣序贊
又如:公瑾英達朗心獨見。
又如:朗心(明察之心;光明之心);朗照(明察,明鑑);朗抱(曠達的胸襟);朗暢(明白暢達);朗朗徹(明白透徹);朗練(明白凝鍊)
4.高潔 [noble and unsullied] 。如:朗目清眉(眉清目秀);朗秀(清秀);朗夷(高潔坦蕩);朗烈(高潔剛烈)
5.清早 [early]。如:朗旦(清晨)
6.清澈 [limpid]。如:朗清(清澈,清明)
7.爽朗 [bright and clear]。如:朗爽(爽朗;明朗);朗暢(爽朗舒展);朗邁(爽朗超脫)
8.穎悟 [understanding]。如:朗撥(穎悟超群);朗贍(穎悟贍詳)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卷七】【月部】朗
明也。從月良聲。盧黨切。
說文解字注
(朗)朙也。大雅。高朗令終。傳曰。朗、明也。釋言曰。明、朗也。從月。良聲。盧黨切。十部、今字作朗。

康熙字典

【辰集上】【月字部】朗·康熙筆畫:11·部外筆畫:7
〔古文〕𥇑脼《集韻》同朖。《詩·大雅》高朗令終。《傳》朗,明也。
又姓。《廣韻》出姓苑。
又《韻補》葉盧當切。《王逸·九思》昊天兮清涼,氣兮高朗。北風兮潦冽,草木兮蒼黃。

音韻方言

方言集匯

客家話:[海陸豐腔] long3 long5 [梅州腔] long5 [陸豐腔] long6 [客英字典] long3 [台灣四縣腔] long3 long5 [客語拼音字彙] long3 long4 [寶安腔] long3
陝西話:long4
粵語:long5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raːŋʔ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江陽開
江陽
上聲
開口呼
laŋ
字源字形字源字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