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真寺

朗真寺

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全稱“朗真曲德寺”。位於山南地區曲松縣下江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朗真寺
  • 外文名稱:無
  • 地理位置:藏
  • 宗教:佛教
建立時間,歷史變遷,主體建築,杜康大殿,護法神殿吉康,民俗文化,文化背景,建築意義,珍貴文物,歷代主持,乳必多傑,吉·尊丹益西,格桑達吉,

建立時間

始建於13世紀後半葉至14世紀初。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

歷史變遷

原屬噶舉派寺廟,17世紀改宗格魯派。寺廟建築主要包括杜康大殿、護法神殿吉康、扎廈(僧舍)等,根據建造年代可分為早、晚兩期。早期建築始建於17世紀前噶舉派時期,今已全部坍塌不存;
晚期建築始建於五世達賴時期該寺改宗格魯派之後,主要部分為杜康大殿及護法神殿吉康等。

主體建築

杜康大殿

位於寺廟建築群東部,坐東朝西,共二層。底層建築包括門廊、大殿及佛殿等。大殿面闊17.4米,進深13.6米,面積237平方米。殿內四壁皆有壁畫,東壁中段繪有以釋迦牟尼為主尊的坐像,周圍是八大羅漢,兩端分別繪有四、六臂依怙神,牛頭金剛等護法神像;西壁中段與東壁相同,兩側分別繪有護法神班丹拉姆及轉世輪迴圖等;南壁繪有無量壽佛及宗喀巴轉世傳承系統的高僧活佛肖像;北壁東端繪有馬頭明王、天神常醒等4尊密宗護法神像,西端繪有該寺的護法神剛尊巴、多傑吉布及恰那多傑的化身像等。門廊東接大殿,面闊9米,進深2米。

護法神殿吉康

位於大殿西北側,高一層,分內外兩間。外間面積30平方米,四壁以黑底繪出依怙神像,用紅、黃兩色勾繪形象。內間面積10平方米,供有各類宗教服裝及面具等。寺內藏有造於明宣德年間的銅鈸1對及3尊石雕像等珍貴文物。1998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民俗文化

文化背景

杜康大殿位於寺廟建築群東部,坐東朝西,建吉·尊丹益西活佛時代,後經多次修葺。大殿為二層平頂式建築,底層包括門廊、大殿(集會堂)、佛殿等。

建築意義

門廓位於大殿側邊,有柱2根,立柱為八面棱形柱體,向上收分;面闊9米、時深2米,面積為18平方米。集會堂面積約327平方米(長17.4米,寬13.6米),面闊7間進深7間(各有柱6根),殿內有柱30根,為方形柱體,向上收分,平面呈格線狀排列,柱距2×2.4米,中央2柱直達二層,高側天窗,殿內遍繪壁畫:北壁東端繪有馬頭明王、天神常醒等4尊密宗護法神像,西端繪有該寺護法神剛尊巴、多吉傑布及恰那多傑的化身像等;東壁中段繪有以釋迦牟尼為主尊的坐像,周圍繪有八大羅漢,兩端則分別繪有四臂護法神像;南壁繪有無量壽佛及宗喀巴轉世傳承系統的高僧活佛肖像;西壁中段為環侍主尊釋迦牟尼的八大羅漢,兩側分別繪有班丹拉姆護法神及轉世輪迴圖等。集會堂天窗的南、北壁上繪有兩幅壁畫,面積3平方米,其北壁中間繪有第五世達賴像,右側為格魯派歷代高僧,左側繪有一身著蒙古官縣的人像,似為固始汗,其左上方繪有白度母像;南壁主尊為無量光佛,其側為“西方淨土變”:描繪出西方極樂世界重樓疊軒、池水淨蓮的場景,另一側繪有格魯派歷代高僧,屬近代作品。
朗真寺
護法神殿(貢康)拉於大殿西北側,為一層平頂式建築。分內、外兩間:外間6柱,面積30平方米,四壁以黑底繪出各種依怙神像,用紅、黃色線條勾繪形象;內間2柱,面積10平方米,從置有各類宗教服裝及面具等。

珍貴文物

朗真寺珍藏的文物有明宣德年間鑄造的銅鈸一對、石雕佛像3尊以及大威德13尊唐卡等甚為珍貴。

歷代主持

乳必多傑

朗真寺,在噶舉派時期是雅隆地區的一座重要寺院,始建於13世紀後半葉至14世紀初。噶瑪噶舉派第四世活佛乳必多傑(1340~1383)曾任過該寺住持。

吉·尊丹益西

17世紀第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嘉)時期,改宗格魯派。由吉·尊丹益西任寺院堪布,當時有僧侶60~70人,與拉薩三大寺(指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保持著密切的關係,屬極盛時期。吉·尊丹益西死後,該寺日漸衰落。

格桑達吉

約在19世紀後期,該寺住持由來自康·密亞地方(今昌都地區)的格桑達吉擔任,其後有格桑群培、阿旺羅桑卻吉堅贊活佛轉世傳承,後歸拉加里法王(西藏歷史上獨立的地方割據勢力,其先祖為葉蕃王室後裔鄂松的嫡系)統轄,成為拉加里王所轄九座寺廟中最後一座歸順法王的寺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