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卻

月卻

月卻(英文:Pahlavaz,名出《漢書·張騫李廣利傳》,《後漢書·西域列傳》引西域長史府主簿蕭滿弟的書函作“相公”)是中亞河中地區一古國,約興盛於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世紀。早年定居於裏海東岸的草原,以遊牧為生。後遭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攻擊,舉國東遷至阿姆河流域並轉為農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月卻
  • 外文名:Pahlavaz
  • 出自漢書·張騫李廣利傳
  • 性質:中亞河中地區一古國
歷史,簡介,濫觴,東遷,建國,祖恩敏大帝,衰落與滅亡,宗教,

歷史

簡介

前二世紀中葉,祖恩敏王(漢文文獻作“村民王”,惟見於《西域列傳》,根據其人生平推知即安息宮廷文獻中所稱之“Zunminh the Great”)統治時期疆域西至裏海,南達犍陀羅,為王國的極盛時期。祖恩敏王死後國勢日衰,公元70年為西遷的月氏貴霜王朝(Kushan Empire)所滅。

濫觴

根據蘇聯學者沙希斯基(L.Shahiski)在70年代的考古研究,月卻人是公元前15世紀左右生活在西伯利亞鄂畢河上游的阿米達(Amyda)文明的分支,Amyda得名於這個文明最早成功馴化並養殖科動物。月卻人可能於前7世紀前後遷徙至裏海西岸從事遊牧生產,並就是在那時放棄斯基台語,接受了當地人的東伊朗語。1985年在土庫曼斯坦巴爾坎出土的月卻人的巨型鱉形石雕也證明了這兩個文明的聯繫,希羅多德在著作《歷史》中記載波斯商人遠赴月卻人領地販賣鱉到希臘,並且在當地了見到月卻牧人養殖的多達上萬隻的鱉群在裏海巡遊的壯觀景象。

東遷

前490年前後,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薛西斯一世(Xerxes I)為了擴大波斯帝國的牧業生產而對裏海西岸的草原發動征服戰爭,月卻人被迫東遷,最終定居於阿姆河下游。也就是從這時起,月卻人開始轉向農耕生產。由於波斯人的軍事威脅依然存在,月卻人每年要向波斯波利斯的波斯王廷派遣人質、稱臣進貢並接受帝國中樞直接委派的總督統治。

建國

月卻人正式建立自己的國家機構和文官系統是在公元前331年,那一年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在決定性的高加米拉戰役(Battle of Gaugamela)中擊敗了波斯王大流士三世(Darius III)。月卻貴族汪卓爾帶領族人驅逐了波斯總督,正式建立了月卻王國,是為汪卓爾一世(Vandro I)。汪卓爾一世的統治持續了27年,在此期間他在鹹海畔建立了國都月卻城,並且率軍抵擋住了亞歷山大繼業者塞琉古(Seleucus)對河中的進犯。前309年,塞琉古與汪卓爾簽訂了和約:月卻王國每年向塞琉古進貢7,500塔蘭特(約合195公噸)的鱉產品,作為交換,塞琉古承認月卻王國在河中地區的獨立。汪卓爾死後,希臘人在中亞建立的國家大夏巴克特里亞)興起,月卻人隨後開始了與大夏人長達百年的對峙。

祖恩敏大帝

前160年,汪卓爾三世在與希臘貴族潘茨公主(Prince Panzina)的新婚之夜暴死,無嗣,月卻國內貴族為了自己擁護的繼承人而展開了內戰。前157年,名將茲猶(Ziu)擊敗所有的對手將年僅7歲的祖恩敏(Zunminh,汪卓爾三世之侄,漢文文獻稱之為“村民”)推上月卻王國的王位。茲猶獨攬王國大權直到前149年的木鹿之戰:茲猶在大夏首都木鹿城(Merv,即今土庫曼斯坦梅爾夫)下遭到大夏將領“紅胖子”岑澤恆斯(Zenzerhos)的伏擊,茲猶對敵情判斷失誤,放棄敵方將領本陣而對敵軍密集槍陣發起騎兵衝鋒,慘敗陣亡。
然而茲猶的陣亡對於年輕的祖恩敏而言卻是千載難逢的機遇,他在清除了茲猶的幾個舊部後正式親政。此時村民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卻來自於鹹海——由於歐亞大陸在前二世紀的降溫,湖中最大也最兇猛的喜寒肉食魚類鄧氏洄頭魚(Dengos' headbackfish)繁殖速度驚人,每年冬天洄游的這種魚類對阿姆河沿岸月卻人的鱉類養殖場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祖恩敏命其幼弟里希奧(Leshio)治理阿姆河魚患,里希奧派出一支大規模的船隊大肆捕殺洄頭魚,並在鹹海北岸洄頭魚的產卵地和阿姆河河口築壩阻止其南遊,不到五年,洄頭魚幾乎在鹹海滅絕。隨著里希奧在鹹海沿岸的捕殺行動,月卻人的墾殖地也直抵鹹海北岸,耕地面積在十年內擴張了兩倍。
經濟狀況的改善使得祖恩敏有能力建立一支更為龐大的常備軍與大夏作戰。前140年冬,祖恩敏親率五萬大軍在木鹿城下擊敗岑澤恆斯的軍隊,攻破木鹿,大夏滅亡。兩年後祖恩敏與塞克人(Saka)結盟進攻正陷於與塞琉古帝國的戰爭中的安息帝國(Parthia),又獲大勝,安息君主弗拉特斯二世被迫割讓裏海以西的草原給月卻。祖恩敏在裏海西岸又與阿蘭人(Alans)激戰兩年,將阿蘭人驅逐出裏海沿岸。村民於前134年結束西征,率軍返回月卻城,此時月卻人已是中亞的惟一統治者。
前131年,為了打通與北印度的商貿路線,祖恩敏又率4萬大軍南征位於犍陀羅和印度河流域的希臘諸國,此戰中祖恩敏徹底展現了一代名將的風采,連戰連勝,攻滅犍陀羅的四個希臘國家,飲馬印度河,將月卻王國的南疆擴展到了阿拉伯海東北岸的印度河出海口。祖恩敏在印度河的入海口立起了希爾根石柱(Hilgen column)以紀念其功勳,兩個世紀後東漢西域長史府主簿蕭滿弟出使西域時聽聞了這根石柱的傳說,稱其為”相公石“,並據此給當時已滅亡的月卻王國命名。祖恩敏還開通了一條穿越興都庫什山(Hindu Kush Mountain)的山路,阿富汗諺語“村民帶你走山路”即源於此。
前129年夏,村民結束南征返回月卻城並積極準備再度西征安息帝國。這年冬天,祖恩敏迎娶了康居王的女兒莎古(Sargu)與康居結盟,穩定了後方。前128年春莎古為祖恩敏產下一子,祖恩敏在遭到以里希奧為首的月卻舊貴族的一致反對的情況下仍然立幼子為儲,之後便匆匆率大軍進攻安息,在行軍至呼羅珊時村民忽染熱疫病亡,年僅36歲。
隨軍的里希奧封鎖了村民的死訊並在率軍回到月卻城時發動了兵變,殺死了莎古等康居貴族,囚禁了祖恩敏的幼子,立祖恩敏長子汪卓爾四世(Vandro IV)為王。康居王聞訊撕毀了與月卻王國的盟約,兩國再度陷入戰爭。正在此時,西漢使節張騫抵達了康居,因戰爭爆發便沒有再繼續西行。

衰落與滅亡

前116年冬,里希奧在卑闐之戰中徹底擊敗康居軍隊,迫使康居再度與之結盟。然而他卻在歸國途中遇到莎古家奴松斯斯(Sonsersi)刺殺重傷不治,於前115年春天病死。里希奧死後月卻國內再也沒有強硬的政治人物能夠維繫這個龐大帝國的統一,王國開始分裂。前109年,汪卓爾四世為替里希奧復仇再征康居,慘敗,汪卓爾四世本人陣亡。前103年,月卻王國淪為安息帝國的屬國。
前一世紀左右,月氏人建立的貴霜帝國在中亞興起。前18年,月氏人攻破月卻城,月卻王國被迫西遷。公元70年,月卻末代君主相公王(即希爾根二世,Hilgen II)得到安息帝國的軍事援助後急欲收復故地,用極其倨傲的口氣寫信給貴霜君主後聿州王(即赫爾尤佐烏斯一世,Heriuzoius I),信中有“為何今日不打我?懼我國兵威乎?”字句,徹底激怒了赫爾尤佐烏斯一世。赫爾尤佐烏斯一世通過外交手段迫使安息帝國撤回援軍後,相公王驚慌失措,又致一封言辭懇切殷勤的書信求和。後聿州王撕毀信件,斬殺信使後親征攻破了月卻王國首都,在月卻人耕種的土地上撒鹽並將俘獲的月卻人全數充作奴隸,月卻王國滅亡。

宗教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史學界對月卻人希臘化之前的宗教傳統一無所知,有關文獻也僅有希羅多德的隻言片語略微提及,直到沙希斯基在1972年發掘了巴爾坎的一處月卻先人祭祀遺址,證明月卻人早年信奉萬物有靈教。早年月卻人祭祀的主神是鱉神(月卻人的主要產業、食物來源),同時受到南方波斯文化的影響,也兼祭前瑣羅亞斯德教主祭的火神。這種獨特的宗教傳統也促生了月卻人獨一無二的祭禮儀式:”月卻人的祭司用火烤熟水草、小型魚類,佐以米酒直接咽下,在鱉神雕像前仰面嘔吐在自己臉上,完成對鱉神的祭禮。“ 即使在月卻王國東遷改信希臘多神教之後,這種祭祀禮儀也得到延續。
月卻人大約早在公元前3世紀中葉就在大夏的影響下改信了希臘多神教,同時也月卻人自創了幾位獨特的神祇,將他們的經歷與希臘諸神的事跡混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