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制度目標

會計制度目標是指會計活動應該達到的標準或應該滿足的要求。包括向誰提供會計信息、提供什麼會計信息、何時提供會計信息以及怎樣提供會計信息等。會計制度作為規範會計核算行為的規則,實際上也是規範實現會計目標的規則。其基本目標是實現會計核算行為規範的科學性、時代性、有效性,具體包括:保證會計十信息質量。會計制度中有關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規範,就是為了保證依據會計制度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具有較高的質量,滿足會計信息需求者對會計信息的主要需求。在我國現有會計環境下,以可靠性為主兼顧相關性的選擇,是一種現實的、理性的選擇。從我國會計制度的演進中,我們不難看出,會計制度的目標經歷了保證計畫經濟時期所需要的會計信息、保證經濟轉型時期所需要的會計信息、保證市場經濟時期所需要的會計信息等不同階段,但不管何時何地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是構建會計制度的首要目標,雖然不同時期對會計信息質量的理解和要求不同。

會計核算行為的規範也是一個動態的概念。不同的會計環境決定了不同的會計模式和會計水平。一般來說,經濟環境起著決定性作用包括經濟體制經濟結構、經濟水平等諸多因素。另一方面,會計的內容反映了所處會計環境、尤其是經濟環境的特點,作為規範會計行為規則的會計制度,要求必須體現經濟發展的要求,以實現會計服務於經濟建設、參與經濟建設的任務。不同時期的會計制度應該體現該時期經濟發展的要求,並在保持一定穩定性基礎上,根據經濟發展的要求進行適當的修正和調整。一定的會計制度是該時期會計環境的產物,更是經濟發展水平的產物,主要體現在會計制度的規範內容上。就我國來看,新中國成立初期,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實行計畫經濟制度,會計制度主要規範的是一般的再生產過程,井遵循專款專用原則,逐步形成了固定資金、流動資金、專項資金三段式的規範格局,一直持續到1985年。以78年12月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時期,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中央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提出“必須在公有制基礎上實行計畫經濟,同時發揮市場調節的輔助作用”,建立“正確處理計畫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制定了《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議》,確立了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這一改革的基本品經濟的論斷;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可見,從“計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到“有計畫的商品經濟”,再到“社義市場經濟”,跨越了三個具有不同性質的台階,會計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鑒於此,財政部在1985年發布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會計制度中首次突破了延續36年的框框,出現了無形資產、應收票據、應付票據、股利、資本等方面的規範,並將無形資產、應收票據、應付票據等內容引入到1989年的因營工業企業會計制度中,在1993年的會計制度改革中徹脫了“三段式”的束縛,接受了資本的概念、謹慎性會計原則等,又增加了資本、壞賬、股票、債券等規範內容。(3)維護經濟運行秩序。會計制度作為一種共同信息,是經濟個體生產和提供會計信息的依據,關係到經濟運行中基礎經濟信息的可靠性,關係到微觀和巨觀經濟運行秩序的有效性保護經濟運行秩序的穩定、有效,是會計制度的另一個重要目標,無論是計畫經濟時期還是市場經濟時期,都是如此,尤其是2001年會計制度的修訂、2006年新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領布與實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