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類詞條編輯指南

會展類詞條編輯指南

本指南將主要收集一些在編輯會展類詞條時會遇到的問題,為有志於編輯會展類詞條的科友提供一些關鍵性指南,以期能夠讓科友對會展類詞條的編輯有所了解,並能夠基本掌握會展類詞條的編輯邏輯與規範。

示例詞條:2016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會議)、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會議)、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會議)、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會議)、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展會)、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展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會展類詞條編輯指南
  • 性質:編輯指南
  • 服務對象:會展類詞條的編輯者
  • 意義:規範會展類詞條
  • 歸屬小組百科教育與科學研究組
範圍界定,名稱確定,主要結構,概述內容,基本信息欄,參考目錄,詞條分級,常見問題,特殊問題,普遍問題,

範圍界定

  • 基本範圍
會展是指特定空間的集體性的物質文化的交流交易活動,是會議、展覽、展銷等集體活動的統稱。具體地說,會展活動是指政府、企業和其他組織在一定的地域空間,通過實物或圖片舉辦定期或不定期的集體性的集會、展覽,向社會公開傳達各種信息,傳播新思想、新知識、新文化,進行參展商與觀眾的雙向交流,實現交易與投資,達到擴大影響、推介品牌、樹立形象、尋求合作、拓展市場等目的的物質文化交流活動。它包括各種類型的大型會議、展覽展銷活動、體育競技運動、集中性商品交易活動等。
  • 屬性說明
除展會外,本指南前序說明中的會議按與會者的相互關係劃分,可分為縱向關係會議、橫向關係會議。本指南暫不包含縱向關係會議。
橫向關係會議是指與會者(或以群體名義參加的群體代表)之間(包括會議主辦者和與會者之間)在會議中不是上下級關係或行政上的管理與被管理關係,而是相互平等或互不隸屬的關係的會議。具體可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與會者在會內和會外的地位、身份均完全平等,如國際上雙邊或多邊的會議及會談、國際組織框架內的成員體會議;第二種,與會者在會議之外的地位和身份不同,但在會議框架內卻身份相同,且擁有平等的發言權和表決權,如我國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黨代表大會以及實行集體領導的各種委員會、理事會會議;第三種,與會者(包括主辦方)之間身份不等,但會議的目的是平等溝通和協商,能表達自己的看法或進行討論、提問等,如新聞發布會、記者招待會、工作協調會、聯誼招待會等。
注意:本指南不包括產品發布會類的相關詞條。

名稱確定

  • 優先權說明
標準詞按照以下優先權確定:
1、若該會議/展會有官網的,且官網有組織章程的,則優先使用組織章程中的名稱為標準詞。
2、若該會議/展會有官網的,則使用官網網站標題作為標準詞。
3、使用新聞媒體中使用較多的名稱作為標準詞,優先使用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等中央黨報媒體
注意:當優先權3中的來源信息依然較為混亂時,請及時向評審求助、討論。
  • 特殊情況說明
當系列非獨立(單獨、單次)會議/展會的標準詞因每屆名稱不同(如數量詞不同、會議/展會名多字或缺字等)而難以確定時,可向評審進行求助。一般情況下,系列會議/展會按屆次(年份)有序確定標準詞,每屆(年)的標準詞格式相同。
注意:若會議/展會在某屆(年)後更名,則從更名時起使用更名後的名稱作為標準詞,而之前的會議/展會使用原名稱。

主要結構

概述內容

  • 義項名
義項名格式為:XX(舉辦方)+於XX年舉辦的+屬性(國際性會議、全國性會議、區域性會議、單位性會議、國際性展會、國家性展會、地區性展會、地方企業自辦獨立展會)。
例如: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等單位於2019年舉辦的國際性展會)
附:
會議按與會者所屬地域範圍劃分,可分為國際性會議、全國性會議、區域性會議、單位性會議。
展會按規模劃分,可分為國際性展會、國家性展會、地區性展會、地方企業自辦獨立展會。
註:
因義項名字數有限制,且部分會議/展會舉辦方較多,故舉辦方只寫信息來源的第一個,並在第一個舉辦方後面加“等”字,如: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官網顯示的主辦單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則默認不寫後者(上海市人民政府),依序取前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舉辦方允許使用簡稱(需在官網、相關檔案或可靠媒體來源有體現)。
當各來源的舉辦方排列順序出現不同時,按照標準詞優先權說明中的順序確定舉辦方順序。
  • 詞條概述
會展的概述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即定性描述、進程概述/主題方向、社會意義。
第一段為定性描述:主要圍繞活動的屬性/層次、組成部分、時間、地點等。
第二段為進程概述或主題方向:進程概述為抽取進程中的重要內容,如開幕式、重要講話、閉幕式等關鍵時間節點;主題方向可敘述該會議/展會的主題、倡議、討論內容等注意:內容不宜過多。
第三段為社會意義:包括該會議/展會的成果、意義、影響等。
註:
概述涉及到的重要個人、團體/組織、熱點詞條等可加上內鏈,但不可添加過多無用內鏈。

基本信息欄

信息欄項目
必備程度
信息欄項目
必備程度
中文名
***
舉辦地點
***
外文名
-
舉辦場館
-
舉辦方
***
---
---
舉辦時間
***
---
---
注意:以上項目不唯一,根據實際情況處理,如“舉辦方”可為“舉辦國家”、“舉辦組織”等。

參考目錄

  • 橫向會議
目錄名稱
主要內容
必備程度
備註
會議背景
介紹會議的時代背景
**
---
會議準備
介紹會議的服務設施、後勤保障、信息發布等情況
***
內容涵蓋會務、禮賓、接待、交通、城市運行、景觀布置、志願者服務等方面
會議進程
介紹會議的日程(行程)安排
***
時間按年、月、日的順序依次排列,同年中內容少的可合併
會議成果
介紹會議中達成的重要共識、務實舉措和合作成果,以及成果亮點等內容
***
成果亮點需從政治、經濟等角度,在一定高度全面介紹
會議意義
介紹會議的作用、價值、影響
*
如有重大意義可敘述
會議特色
介紹會議的舉辦風格、文化內涵、設定創新等內容
**
若有創新內容,則需在可靠來源中有體現,不得自行定義“創新”
會議評價
各國政要、國內外權威媒體等點評
***
優先使用高級別來源評價
工作組織
籌備委員會組成人員、組織單位等
-
建議用表格(如有)
  • 展覽展會
目錄名稱
主要內容
必備程度
備註
展會背景
介紹展會的時代背景
**
---
展會準備
介紹展會的設施建設、服務保障、信息發布等情況
***
---
展會進程
介紹展會的日程安排
***
時間按年、月、日的順序依次排列
展會規模
介紹展會建築的設計布局、參展/遊覽人數等
-
如內容較多,建議設定
展會成果
包括經貿合作成果、成效等
***
---
展會文化
包括標識、吉祥物、宣傳視頻等
**
---
展會評價
各國政要、國內外權威媒體等點評
***
優先使用高級別來源評價
展會影響
包括國內外影響、創新引領作用
**
---
工作組織
籌備委員會組成人員、組織單位等
-
建議用表格(如有)
  • 備註
1、必備程度情況:
***必備;
**可替代,即可用另個二星以下項目替代;
*建議有,根據實際情況處理;
-無要求。
2、目錄設定
該指南僅作為指導性參考標準,除***必備目錄外,其他目錄設定及內容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調整。例如“會議特色”目錄缺少特色、創新、影響等方面內容,但文化內容較多,可以升格設為“會議文化”一級目錄。如果一級目錄下內容較多,可根據內容分類劃分二級目錄或小標題(不超過四字,且各目錄字數相同)。如果編輯時有相關目錄確定的問題,可向評審進行求助。

詞條分級

級別
涵蓋會展
內容要求
必備目錄
一級
國際性會議
必備目錄均有相關的內容。且內容全面、詳細、充實,不存在必備目錄中的內容單調簡單的情況,即不存在目錄下內容過少的情況。
具體為在特色詞條的基礎標準上增加要求,如:會議成果同時擁有成果紀實、成果亮點,且內容豐富,不會讓人感到內容很簡單,缺少有效的乾貨。
會議背景、會議準備、會議進程、會議成果、會議特色、會議評價
國際性展會
必備目錄均有相關的內容。且內容全面、詳細、充實,不存在必備目錄中的內容單調簡單的情況,即不存在目錄下內容過少的情況。
具體為在特色詞條的基礎標準上增加要求,如:展會成果同時擁有經貿合作成果、特色亮點,且內容豐富,不會讓人感到內容很簡單,缺少有效的乾貨。
展會背景、展會準備、展會進程、展會成果、展會文化、展會評價、展會影響
二級
國際區域性會議
必備目錄均有相關的內容。且內容全面、詳細、充實,不存在必備目錄中的內容單調簡單的情況,即不存在目錄下內容過少的情況。
會議背景、會議準備、會議進程、會議成果、會議特色、會議評價
國家性展會
必備目錄均有相關的內容。且內容全面、詳細、充實,不存在必備目錄中的內容單調簡單的情況,即不存在目錄下內容過少的情況。
展會背景、展會準備、展會進程、展會成果、展會文化、展會評價、展會影響
三級
全國性/區域性會議
必備目錄均有相關的內容
會議背景、會議準備、會議進程、會議特色、會議評價
地區性展會
必備目錄均有相關的內容
展會背景、展會準備、展會進程、展會成果、展會文化、展會評價

常見問題

特殊問題

  • 概述圖片
會展類詞條建議使用當次會議/展會的標識或徽記作為概述圖片(系列會議/展會若有統一標識的,在沒有當次活動標識的情況下,可使用統一標識);如無法找到當次活動標識,可使用舉辦方/組織方標識或徽記;如不滿足前述條件的,可考慮使用活動現場圖片,優先使用開幕式或閉幕式圖片,如無可使用其他圖片(注意需要儘量使用大視野/範圍圖片,不得使用活動現場過小的局部圖片,如單人的發言特寫、僅有少數人的交談場面等)。
注意:若舉辦方/組織方為中央或國家機關單位的(如各屆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等),在滿足前述規則的情況下,可使用黨徽(國徽、軍徽等)、黨旗(國旗、軍旗等)作為概述圖片,但此種情況應與評審進行討論,必要時可由評審詢問官方做最後決定。若不妥的,應使用現場圖片作為概述圖片,使用要求參照前述標準。
  • 排版問題
部分會議/展會在活動安排等方面中內容較多,為避免篇幅過多影響詞條閱讀體驗,可以用連結跳轉的方式來展示。(如圖)
會展類詞條編輯指南
示例
  • 參考資料
會議/展會詞條一般需要使用網站類等可實時查看來源的參考資料,若實需使用文獻類資料,需提前跟評審報備並在科星球公示相關資料。參考資料應具有官方權威性,優先使用中央媒體對應的新聞報導,以及中央機關或事業單位官方網站對應的文章。
  • 勾畫圈點
會議/展會成果等目錄中的論點句可適當加粗。(如圖)
會展類詞條編輯指南
樣例
1、編輯許可說明
若該會議/展會涉及嚴重敏感內容(包括但不限制於政治、宗教等內容),被限制編輯(包括但不限制於鎖定、編輯保護等措施),則該詞不得在任務內進行編輯,另有要求的除外。同時,該類詞條在任務外編輯時應獲得主管官方及評審的編輯許可後,開始進行編輯,且在獲得標記前應由評審上報主管官方進行最終內容審核,若官方有相應修改措施,則應修改後由評審重新交於官方進行審核,無意見並獲得許可後,方能由官方授予標記。若編輯者無法判定所申請的詞條否屬於該類範圍,請務必詢問評審,不要自行添加進任務進行編輯,評審在任務中發現該類詞條會直接進行版本不通過處理,由官方添加或許可添加的除外。
該類詞條舉例:中國共產黨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
注意:如編輯者因未獲得前述編輯許可說明的相關許可而進行該類詞條的任何編輯(如因特殊情況詞條未被鎖定而自行開始任何編輯),被刪除內容(或刪除版本、賬號封禁等措施),責任由編輯者本人自負
特別提醒:當屆/次(5年為一屆/次、即當屆黨和國家領導人正在任期內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不開放任何形式的申請,因任何編輯行為而出現的責任由編輯者本人自負,另有要求的除外。在任務內提交的,除另有要求的外,由評審進行版本不通過處理。
2、正文要求
詞條進行編輯時,需要注意內容的準確性,不可出現禁止內容(如《新華社新聞報導中的禁用詞》等)。同時,出現說明1涉及的政治等領域敏感詞條的參考資料不得隨意添加,需要使用中央媒體(《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每日電訊》、《參考訊息》、《求是》等)對應的新聞報導(含線上網頁,如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等)、中央機關或事業單位(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等)對應的官方網站以及該詞對應的組織官方網站(如籌備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組織委員會等),務必保證詞條所有內容均有參考資料直接佐證(即100%的參考資料覆蓋率),且評審在審核時應仔細審核資料是否失效等問題。
若該會議/展會正在進行中,則不可進行特色授予,待結束後方可授予特色標記。
注意:系列總詞條暫未開放特色申請,如有特色需求請與評審進行討論。

普遍問題

如果發現詞條名不正確,則更換為詞條名正確的詞條,建議同時通過投訴中心申請詞條合併和重定向。
參見主要結構目錄修改,把對應內容放置對應目錄下。
(一)立場性
如將我國修改成中國,國外可修改為中國之外,有時可用世界代替。如果敘述(或描寫)對象為單一客體,不會產生理解上的歧義,可以不改。
(二)時效性
給出統計數據時,需標記數據發布時間,需截止到日,如“截至XXXX年X月X日”等等。
替換為有正規來源的高質量圖片,也可以使用識圖工具(百度識圖、谷歌識圖)查找圖片來源。
圖冊要求圖冊內的圖片為同一主題。
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詞條內大部分地方為中文標點【英文括弧“()” 、豎版括弧“「」” → 中文括弧 “()”、英文逗號“,” → 中文逗號“,”)】,但小數點(1.1 → 1.1)等地方為英文標點。
弱相關的情況複雜,一般處理方式為刪除或精減。
去除主觀用語,如:“據我們觀察……”、“美麗的XXX……”,需要不帶有任何感情色彩去介紹詞條。
註:強語氣但非引用的標點如“!”、“?”等也是屬於主觀性表述。
圖片經常存在留白過多,此時要考慮是否需要這么多圖片以及圖片加的地方是否文字太少,需要把這兩種情況的圖片移動到其他位置下或整合成為圖冊或刪除。
有些詞條內會出現大量無意義的空格,要求刪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