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儀鎮

會儀鎮

會儀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綏江縣境東部,東與水富縣雲富鎮新壽村接壤,南與水富縣太平鄉相連,西與該縣新灘鎮毗鄰,北隔金沙江與四川省屏山縣相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會儀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電話區號:0870
  • 面積:102.03平方千米 
  • 人口:20477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氣候
  • 車牌代碼:雲C
鄉鎮介紹,地理地貌,綜合發展,農業,畜牧業,林業,扶貧開發,發展“三農”,特色農業,人文地理,民風民俗,打麻糍,打春鑼,人口衛生教育,發展方向,基礎設施,企業風采,

鄉鎮介紹

昭通市綏江縣會儀鎮,行政區域面積102.0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0477人(2017年)。位於綏江縣境東部,屬向家壩電站庫區第一鎮,是綏江縣的東大門,東與水富縣向家壩鎮接壤,南與水富縣太平鄉相連,西與本縣新灘鎮毗鄰,北與四川省屏山縣相隔於金沙江,距向家壩壩址27公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季,平均氣溫18攝氏度。

地理地貌

會儀鎮會儀村大河片區位於東南面,地處會儀鎮東北部,境內鄉村公路貫穿4個小組,運輸十分方便。該片區轄22、23、24、25共4個小組,旱地1074畝,水田495畝,海拔670—1100米,年平均氣溫15℃,無霜期250—265天,氣候溫涼,土質沙壤弱酸,肥力中下等,具有發展產業的地理、氣候條件。按照鎮黨委政府提出的打造千畝果園的發展思路,已種植果園650畝,但由於民眾觀念尚未完成轉變,粗放經營、管理不善,導致果樹長勢較差。針對存在問題,決定在“千畝果園”項目區實施科學管護樣板林建設,達到示範帶動、全面發展的目的。
全鎮轄會儀村、和平村、黃坪村、三渡村4個村民委員會,30個自然村,109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20477人(2017年)。行政區域102.03平方千米。通訊方便,交通便捷,水源豐富,有豐富的砂石、頁岩、青石、煤礦資源。有近60萬立方米的峰頂山水庫,旅遊資源潛力大。境內有會太路、綏水路會儀段2條柏油路,有三黃路、大茶路2條鄉村公路。

綜合發展

農業

1、大春作物種植情況。計畫種植水稻7000畝,完成7157畝,占任務數的102%;計畫種植玉米14500畝(其中包衣種4400畝),完成14660畝(其中包衣種4510畝),占任務數的101%;計畫種植蔬菜300畝(其中冷涼蔬菜200畝),完成315畝(冷涼蔬菜212畝)。
2、小春作物完成情況。小春作物播種面積為14050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9530畝,預測糧食總產量為111.9萬公斤,110.2萬公斤增產1.5%,油菜籽播種面積為3500畝,預測產量18.83萬公斤,16.3萬公斤增產15.3%。
3、冬季農業開發情況。全鎮共落實冬季農業開發推廣任務11100畝,完成11480畝,占任務數的103.4%。冬玉米任務2000畝,完成2134畝,占任務數的107%,冬蔬菜任務5000畝,完成5124畝,占任務數的102%,冬洋芋任務2200畝,完成2305畝, 占任務數的105%;冬大豆700畝,完成711畝, 占任務數的102%,冬飼草任務1200畝,完成1206畝, 占任務數的101%。其中各項中心樣板任務435畝,完成510.3畝,占任務數的112.7%,其中冬玉米任務30畝,完成32.8畝,冬蔬菜任務200畝,完成203畝,大棚50畝,完成51.5畝,冬大豆任務35畝,完成41畝,冬洋芋任務110畝,完成118.5畝;冬飼草60畝,完成63.5畝。

畜牧業

1、截止6月中旬止,大牲畜出欄96頭,占任務數的32%,生豬出欄6442頭,占任務數的41%,家禽出欄34460羽,占任務數的41%,肉蛋奶總產量740噸,產值達962萬元。2、春防免疫注射情況:9558頭,911頭,羊974隻,禽20138隻;免疫反應豬222頭,牛1頭,羊13隻,其中導致豬死亡8頭,處理了3頭,已兌現到農戶手中。3、加強市場監管。到目前為止,共檢豬肉524份,仔豬290隻,檢疫收費2650元。4、積極做好精品農業“13332”工程,和平2戶存欄商品豬142頭,其中母豬11頭,已出欄94頭。在大大河新農村示範點落實養殖戶5戶,家禽戶5戶。5、其它工作。一是加強疫情監察的力度;二是積極做好長江禁魚宣傳工作;三是加大科技推廣力度,上半年共接待民眾諮詢1230人次,四是完成693頭惠農母豬補貼,涉及農戶516戶。

林業

1、全鎮完成春季造竹9700畝,占上級下達任務指標的108.98%,其中林業工程造竹7350畝,扶貧整村推進造竹500畝,企業造竹1400畝,縣直掛鈎部門幫扶造林400畝。2、充分發揮林管員、護林員這支隊伍的力量,加強巡山護林力度,維護林區安全,鞏固鎮天保工程成果。3、森林防火工作,抓好痕跡資料管理,監管野外火源,加大了火險隱患排查力度,加大森林防火宣傳、知識培訓的力度,加大對林區內精神病人的監控,在全鎮範圍內尚未發生一起重大的森林火災。同時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和森林病蟲害的防治、產地植物檢疫。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已通過市、縣級驗收。

扶貧開發

一是繼續實施完善2007年的整村推進項目,並於5月通過縣級驗收。2008年我鎮省級整村推進項目計畫 4 個,項目建設內容涉及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科技培訓三大類,項目總投資 71.1 萬元,國家補助 60萬元,民眾自籌11.1萬元。覆蓋會儀、和平、黃坪三個行政村,11個村民小組,430戶2266人其中貧困戶204戶965人。完成情況:基礎設施已實施約70%工程量,其中水渠(三面光)火盆1500米,紅中800米,蓮花850米;人行道路硬化紅中600米,人行便橋3座,蓮花850米,人行便橋1座;完成05年柏香整村推進項目結餘資金投資1.85萬元,完成柏香梅子溝渡槽水利工程、梅子溝堰三面光改造(嚴格按水管站設計要求施工)。
二是今年上半年全鎮勞務輸出4200人,占計畫的87%,實現收入2230萬元以上,外出務工純收入1254萬元,完成任務的78%。其中:全鎮有序勞務輸出2246人;縣內476人、縣外省內520人、省外3204人;開展大規模培訓7次,培訓850人次,其中技能培訓450人,
會儀鎮水利工程
三是積極做好社會扶貧工作。1、動員65名機關工作人員(含上劃人員),結對幫扶75戶貧困戶,累計捐助貧困戶現金和物資折合人民幣4700元,用於購買農資籽種。共為貧困戶提出致富的意見和建議150條,2、積極協調 9家縣直掛鈎部門在會儀鎮四個行政村義務造竹450畝;3、三渡7個煤礦業主各出資7000元,共出資49000元,在茶林片區連片種植1400畝。
四是抓好小額信貸工作。2008年已爭取到貼息貸款指標220萬元。已回收07年貼息貸款本息150萬元。同時完成三渡村少數民族示範點、三渡村災後重建安置點相關上報的材料,及安置的規劃工作。
5、水利工作。去冬今春全鎮計畫新修維修各類水利工程217件,動工223件,完工214件。累計投工18.4483萬個,完成總投資52.23萬元,其中:國家投資41.5萬元,民眾集資8.73萬元,企業投資2萬元。全鎮共完成夏修各類水利工程70件,完工56件,其中,人飲安全工程動工45件,完工31件,解決了35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認真配合縣水利及發計局,搞好鎖水堰的測量設計工作,現已完成外業工作,正在加緊進行內業測算,預計在10月分可正式動工。同時積極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推廣使用了旱地龍300公斤;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了我鎮防洪抗旱工作的順利進行

發展“三農”

一是突出惠農政策的落實。要求全鎮各級各部門緊緊圍繞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民眾利益無小事的思想,認真落實退耕還林、糧食綜合直補、能繁母豬補貼、農機具補貼、家電下鄉補助、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等惠農政策;積極探索、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經營。
二是突出新農村建設。繼續以會儀大河、三渡西坪及會太路、三黃路兩點兩線為重點,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打造特色村容;立足實際,扶持培植和發展壯大農業產業,切實將“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針落到實處。
三是突出產業結構調整。認真實施《移民安置區農業支柱產業發展規劃》,積極推進生態農業和精品農業計畫,力爭全年新造竹1萬畝以上,穩定生豬出欄率;加強農業科技推廣,以新科技、新措施規範管理現有的竹園、果蔬園,全力培植肩挑兩站的菜籃子基地和果蔬基地。
四是突出扶貧開發工作。以扶貧整村推進、整鄉推進和易地扶貧項目為重點,認真做好“百千萬幫扶”工程和扶貧小額信貸發放,加快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幫助農村貧困民眾儘早擺脫貧困。
五是突出農民工培訓和就業工作。圍繞移民遷建有針對性地制定就業計畫,組織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制定措施幫助返鄉農民工在縣內充分就業,鼓勵和幫助有想法有幹勁懂技術具備一定經濟條件的農民工回鄉創業,力爭全年完成勞務輸出5000人次以上,實現務工收入1600萬元以上。

特色農業

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4946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0663畝,糧食總產量4852噸,比上年減少18.94%,農民人均有糧285。l公斤(含退耕還林補助糧1617.9噸)。主要糧食作物產量:稻穀產量1608.85噸,玉米產量2037.5噸,小麥產量995.59噸,薯類產量為44.4噸,大豆產量30.1噸,雜糧產量0.1噸。年產魔芋0.2噸,芭焦74.1噸。
全年播種油菜子1913畝,產量92.3噸,甘蔗438.5畝,產量為680.8噸,蔬菜產量711.33噸。年產油桐子6.7噸;烏桕籽20.5噸,五倍子1.42噸,棕片0.65噸,竹筍0.7噸,核桃2.7噸,板栗0.55噸。全年採伐木材160立方米,竹材271萬根。退耕還林造竹5142畝,荒山造林1000畝。年產茶葉92.2噸,柑橘98噸,香蕉0.3 噸,龍眼0.4噸。年內出欄大牲畜92頭,年末存欄898頭。年末生豬存欄8921頭,年內生豬出欄10339頭,年內羊存欄1160隻,出欄328隻;全年產肉類950噸,禽蛋產量61噸,水產品產量34噸。全鎮村村通公路、通電、通自來水,電視覆蓋率達到98%以上。
全鎮有移動手機站1座,聯通手機站3座,4個村均通無線電話。境內有會太、綏水公路會儀段油路,三渡村委會至黃坪村委會有鄉村公路,自來水受益村4個。有鄉村勞動力資源!1933人,除農業外,有工業從業人員376人,建築業156人,交通運輸業165人,批發零售407人。鎮、村辦電站3個,裝機容量5lO千瓦,發電量99萬千瓦時,農村用電15.8萬千瓦時。農用化肥施用量351噸,氮肥189噸,磷肥122噸,鉀肥16噸,複合肥24噸,農用塑膠薄膜使用量8噸,其中地膜2.8噸,地膜覆蓋面積80公頃,農藥使用量6.3噸。

人文地理

會儀鎮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境內有觀音廟,東漢古墓,民間藝人,金江奇石等。觀音廟位於會儀鎮和平村火盆片區10組,曾是會儀人民宗教信仰的一個聚集點,內有文人墨客的題詞、對聯,有著較濃的文化氛圍,為會儀歷史文化書寫了濃濃的一筆。東漢古墓位於黃坪村黃坪片區8組,曾吸引了省、市、縣考古專家、學者前來考察,反映會儀鎮人民在東漢時期的歷史文化生活水平,對研究會儀的歷史有較強的作用。金江奇石是綏江特有的非文化遺產資源,其中以會儀的奇石最具特色,造型各異,形態萬千,那是大自然給會儀人民的厚禮。
隨著社會的發展,會儀的民間藝術也蓬勃地發展起來,成立了黃金文藝隊,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會儀鎮的民間藝人以何培忠最為有名,他是和平村炮桐片區6組村民,因擅長男扮女裝飾演老婆婆而得名“何老婆婆”,從17歲起開始了他的文藝生崖,現年近六十,先後接受過市、縣廣播電台記者專題採訪報導,他的一生,為會儀鎮黨委、政府培訓了許多文藝愛好者,參加了義務宣傳演出上千場,受到中央、省、市、縣各級領導的好評。
水稻種植水稻種植
和平砂廠位於和平村官田片區24組,自20世紀以來,和平砂廠始終成為會儀鎮地方經濟、集體經濟、村民收入的一項主來經濟來源,成為會儀鎮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和平船隊曾是會儀鎮交通運輸的主要渠道,20世紀80年代以前,由於陸路設施少,交通不便,人們生產生活的主要交通工具便是通過黃金水道,靠船舶運輸,和平船隊在當時歷史背景下,自然成了會儀鎮人民民眾與外界交往、通商的橋樑和紐帶。鎮內還有許多百年黃桷,樹下常成為人們休閒、娛樂、談心、交流的去處,凝聚和反映了會儀鎮歷史上人們的文化娛樂生活,也為會儀鎮生態建設增添了力量。

民風民俗

打麻糍

老遠以來,會儀鎮人就作興麻糍。這種習俗一直流傳到今。會儀鎮人打麻糍,平時是一家一戶悄無聲息地打,打的數量也少,只打幾升米甜甜嘴。可是到了每年除夕,就家家動手,熱熱鬧鬧地打起來。“年三十打麻糍”成為不成文的鄉規,似乎不打麻糍不像過年,鄉里人家裡有專打麻糍的石舂和粗大的麻糍棒槌。打麻糍頗要幾分力氣。打時,把蒸熟的糯米,倒進石舂,三個人各握緊一根棒槌交替猛搗,搗爛糯米後,再用力打一陣,使它爛無米爛,即可做麻糍了。
除夕打麻糍,是專為新春正月待客“煮碗”用的。會儀鎮人正月里待客“煮碗”一律用麻糍。所以就有講究,每個麻糍必須是圓的。麻糍打好後,家主毫不厭煩的一個一個做。做時用左手食指與中指捏緊爛熟的糯米泥,用力擠成雞蛋般大小的圓球,然後再一個一個地用手壓扁,五個或六個層成一疊,有行距地排在桌面上,再壓上平整的大鍋蓋,鍋蓋上加上適量的重物,壓一晚後便定型為大小、厚薄相差無幾的圓麻糍了。鄉民們過年過春最講吉祥,因此麻糍要做成圓的,取一家團圓之義。
發展竹林發展竹林

打春鑼

會儀鎮一帶至今還流行著打春鑼的習俗。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為體察民情,私下帶了幾個侍從,打扮成生意人,來到了湖南長沙。快到年三十了,卻見滿街冷冷清清,大小店家關門閉戶,百姓不知到哪裡去了,一片淒涼景象。乾隆皇帝又飢又渴,走遍通街,也沒有買到飯。轉了半天,尋進一條小巷,只見一個小茶館半開著門,看樣子也好久沒做生意。乾隆擠身進去,見屋內只有一位老倌人,便向老人買飯吃。老倌子見是外鄉生意人,便把自己吃的紅薯絲飯端給乾隆。乾隆一邊吃,一邊問了些雲南的情況。乾隆皇帝親眼看到老倌人家裡很清貧,臨走時,便在身上撕下一條長紅帶,題了幾個字。並告訴老人,正月初二日披著紅帶,到各衙門裡去討些錢糧。初二那天,茶館老人真的身披過膝長紅帶,到各衙門乞討去了。衙門裡見老倌子身上披的紅帶,有當今皇上的題字,便拿出錢糧送給老人。這一下,老倌人家裡便發了財。初四日,老倌子家裡來了一位親戚,見老人突然發了財,便問原由。老倌人也不相瞞,高高興興地把原由一五一十地講給他聽。親戚聽了,借了紅帶,也去衙門裡討,果然也討了許多錢糧。於是,左鄰右舍都來借紅帶,還有的仿造紅帶。衙門裡見來的人多了,而且有真有假,於是便開始躲避。而行乞的人,為了讓衙門裡面的人聽到乞討之聲,便配上小鑼,唱曲子,這便是打春鑼了。後來,一傳十,十傳百,沒過幾年就傳到了會儀鎮。不過,會儀鎮人打春鑼,很少有披紅帶,而是手拿《送春圖》,每到一戶遞上一張,以便換來錢財。

人口衛生教育

全鎮常住人口20477人(2017年),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計畫生育率達86%,多孩率2%。
計生工作所採取的主要措施:一是重心下移到村,責任包乾到人;二是實施風險金、黨政領導、機關站所幹部職工掛鈎聯繫村委會工作制度,嚴肅獎懲制度,堅決執行計畫生育“一票否決”制;三是以計生部門和計生助理員、宣傳員為骨幹,加強與村組幹部、村民聯繫與溝通,核實台帳,擠乾水分,加強台帳管理;四是加大醫學監護力度,認真落實一胎放環和農業人口獨生子女辦證,認真兌現獎優免補政策;五是加大計生立案查處力度,突出多孩生育、早婚早育、非婚生育幾個重點;六是齊抓共管,積極與周邊鄉鎮、其它部門配合,加強流動人口管理;七是積極發揮服務所“四功能”作用,加強孕前管理,提高服務質量。
水利工程水利工程
全鎮17613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6.8%。有一個中心衛生院,在職醫務人員16人,配有B超、X光機等設備。4個村衛生所有鄉村醫生16人,可進行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
會儀鎮現有國小13所,在校生2563名,教職員工144名;初級中學1所,在校生925名,教職員工49名。教育黨總支轄6個教育黨支部,有中共黨員97名。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幫助下,通過全鎮師生的共同努力,會儀鎮教育事業不斷發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師德師風建設不斷加強,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實驗教學,教育基礎設施不斷加強。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完成會儀鎮中學實施室、圍牆建設、院壩建設,配備農村遠程教育和電子信息技術設備,並增設了2門新課程,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完成大河國小圍牆、院壩修繕。方家國小圍牆、院壩修繕工程於2006年完成。多年未解決的大田國小危房得以改造,晃三田國小。
“三農”發展“三農”發展
07年度,在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關心幫助下,蓮花國小改造完畢。教育領導班子建設不斷加強,領導幹部廉潔自律意識不斷增強;教育教學工作制度日益完善,讓制度管人的工作格局已經形成;安全生產責任進一步明確,廣大師生安全意識不斷提高;全鎮重視教育教學工作的氛圍已經形成。

發展方向

以移民工作為中心,以新集鎮建設為龍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布局調整,堅持農業穩鎮、生態立鎮、竹畜強鎮、旅遊興鎮、以城帶鎮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打造庫區綠色經濟帶,建設湖濱生態旅遊鎮,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工作思路,樹立移民工作就是抓好經濟工作的思想,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大力培植休閒經濟。
甘蔗種植甘蔗種植
(一)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宣傳教育活動,堅定發展信心,樹立好科學的發展觀。切實解決各級各部門的幹部職工和廣大民眾的工作作風、工作狀態、思想觀念等問題。
(二)整合政策、人力和自然資源、酬集資金,加大農業科技和農業產業投入,建立健全技術指導、市場行銷、信息服務為一體的服務體系,進一步加強農科適用技術的普及與推廣,解決好技術人才,技術裝備及其它相關產業發展的基礎實施建設。
(三)進一步加大扶貧攻堅力度,鞏固和擴大扶貧成果。
(四)認真總結經驗,落實政策,搞好林權制度改革。
(五)結合新農村建設和整村推進,加快產業結構產整。
打麻糍打麻糍
(六)認真做好大春作物病蟲害防治和田間管理工作。
總之,確保農業增產農村經濟總收入年均增長30%以上,到2010年實現1億4千萬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到2010年突破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收150元,到2010年達到2000元,基本消除絕對貧困人口;產業結構得到最佳化,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非婚生育、計畫外生育得到全面控制,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實現基本無多孩鄉鎮;民主法制與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基礎設施

一、水利設施:會儀鎮境內有57萬立方米的峰頂山水庫1個,有東西乾渠、黃坪堰、鎖水堰、兔餌嘴堰等主要灌溉用水設施。集鎮飲水從峰頂山黑洞子溝引出。
二、交通設施:會儀、和平、黃坪、三渡四個行政村村村通公路,境內有綏水油路會儀段、會太路柏油路會儀段、大茶路、三黃路、大板鄉村公路等主要交通幹道。會儀、和平、黃坪三個村緊靠金沙江,可依託黃沙水道搞大型運輸,交通網路逐年改善。
三、電力通訊等設施:全鎮30個自然村通電、通電視、通電話;鎮內有文化服務中心,移動、聯通、電信服務站點;會儀村啟動農網改造。
打春鑼打春鑼
四、文化娛樂設施:沿江三個行政村通電信寬頻網;全面完成數字轉星工作,方便民眾收聽、收看電視節目。

企業風采

一、全鎮企業概況
會儀鎮有企業51個,從業人員713人。其中酒廠6個,煤廠9個,磚廠3個,茶廠3個,電廠3個,碼頭1個,其它企業27個。年產磚790萬塊,產酒104噸,產煤18.83萬噸,發電245萬千瓦,產茶84噸。
二、峰頂山茶廠
峰頂山茶廠位於會儀鎮會儀村大河片區,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風景優美,氣候怡人,交通便捷,信息暢通。茶廠占地500平方米,有從業人員34人,引進先進設備從事茶葉製造,初見成效。茶廠始建於1994年,座落於茶園之中。茶園共種植優質茶葉1800畝,年產茶量33噸,茶香而情濃,喜迎八方賓客。
會儀鎮會儀鎮
三、鎖水煤礦
會儀鎮鎖水煤礦一二號井是會儀鎮煤礦中的龍頭企業。由綏江縣華倡公司負責經營,企業註冊資金180萬,從業人員28 人。廠址位於三渡村鎖水片區,交通方便,三黃公路途經此地。鎖水煤礦的開採,為會儀鎮政府財政增稅、農民增收做出了很大貢獻。在鎖水煤礦的帶動下,2003年5月四川德興公司投資技改的三渡村九社石煤廠等煤礦相繼進行技改,擴大生產規模,提高了年產量,主要銷往省外。境內9個煤礦年創稅收65萬元,能解決了350餘人的就業問題。
四、酒廠
會儀鎮酒廠主要分布在會儀集鎮、和平炮桐片區橋頭、官田片區等地。其中專業釀酒廠1戶(會儀集鎮供銷門市),配套規模養殖5戶。會儀鎮官田酒廠,從事酒類釀造和銷售,酒醇而香美,遠銷各地。多數酒廠將醇酒與養殖結合起來,將酒渣用於養殖,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率。
五、磚廠
會儀鎮有會儀眾城頁岩磚廠、和炘頁岩磚廠和黃坪興隆頁岩磚廠等三個磚廠,交通便捷,距沿江公路均不足1公里,分別座落於會儀片區、官田片區、黃坪興隆片區,且都是處於向家壩電站建設淹沒線以下,是會儀鎮搶抓機遇,搶救式開發非煤礦山資源的一條有效途徑。3個磚廠的正常運轉,不僅為會儀鎮企業發展增添了光彩,更主要的是為用戶提供了就近的建材,增加了村民就業崗位,解決了當地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年產磚可實現790萬塊,能提供就業崗位158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