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磐安人

最美磐安人

磐安大地,山川秀美,地佳人善,民風淳樸。一代又一代磐安人,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休養生息,練成了刻苦耐勞的筋骨,鑄就了堅強不屈的脊樑,傳承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崇文厚德、善良和美的人文精神源遠流長,凝聚各界。在新時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兩富”“兩美”磐安的征程中,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楷模英跡,彰顯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磐安大地的生動實踐。

時代的進步,需要文明風範的引領;社會的發展,需要道德楷模的激勵。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公民道德建設,自2007年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感動磐安人物”評選。它記錄了山城前進中的鏗鏘足音,記錄了磐安發展中的最美風景,是磐安縣“德潤山城、善行潘安”建設的重要載體,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成為了傳遞社會正能量,弘揚人間真善美,促進磐安和諧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在廣大幹部民眾當中產生了積極和深遠的影響。

基本介紹

  • 書名:最美磐安人
  • 作者:盧金彪
  • 類別:文學·人物紀實
  • 頁數:288
  • 定價:68.00
  • 出版社:中國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16年3月
  • 開本:787×1092mm1/16
作品簡介,作者簡介,作品導讀,出版社介紹,

作品簡介

磐安大地,山川秀美,地佳人善,民風淳樸。一代又一代磐安人,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休養生息,練成了刻苦耐勞的筋骨,鑄就了堅強不屈的脊樑,傳承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崇文厚德、善良和美的人文精神源遠流長,凝聚各界。在新時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兩富”“兩美”磐安的征程中,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楷模英跡,彰顯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磐安大地的生動實踐。
時代的進步,需要文明風範的引領;社會的發展,需要道德楷模的激勵。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公民道德建設,自2007年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感動磐安人物”評選。它記錄了山城前進中的鏗鏘足音,記錄了磐安發展中的最美風景,是磐安縣“德潤山城、善行潘安”建設的重要載體,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成為了傳遞社會正能量,弘揚人間真善美,促進磐安和諧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在廣大幹部民眾當中產生了積極和深遠的影響。
一個道德模範就是一個標桿,一個先進典型就是一面旗幟。《最美磐安人》一書采寫收編了四界58位“感動磐安人物”的先進事跡。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助人為樂、敬業奉獻、見義勇為、自強進取的優秀品質,他們的凡人善舉凝結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現了改革創新的時代風貌。他們是“山容萬物、堅如磐石”磐安精神的生動踐行者,是我們身邊的典型。
《最美磐安人》以一個個真實生動、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現了身邊人物平凡生活和高尚情懷,讓大家真切感受到了“最美”的力量。此書為表彰磐安縣各行各業湧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引導和激勵全縣幹部民眾以最美人物為榜樣,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在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做貢獻、為家庭謀幸福中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生境界。讓每個人都成為最美磐安人,讓所有磐安人共同匯聚起“最美磐安”的正能量。
本書於2016年3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作者簡介

磐安縣政協辦公室負責縣政協全體會議、常務委員會會議、主席會議和其他重要會議的會務工作;負責起草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縣政協領導的講話稿;負責起草政協工作計畫、總結、建議案和重要調研報告等綜合性材料和機關日常文電等工作。
磐安縣委宣傳部負責指導全縣理論學習、理論教育、理論宣傳、理論研究等工作,並在政治方向和方針、政策方面實施領導。負責全縣新聞工作的巨觀管理和指導監督;指導協調全縣新聞工作等工作。

作品導讀

他,累倒在村支書崗位上
第一屆十大感動磐安人物——王國浩
●一個人,贏得了村民們的尊重和愛戴,卻得罪了眾多親人和朋友;
●一個人,有能力史無前例地將整個村推倒重建,卻無力經營好自己的一個小企業;
●一個人,當了43年村幹部、25年村支書,留給自己的除一大堆榮譽證書外,卻只有8.8元積蓄。
這個人,就是尖山鎮裡光洋村老支部書記王國浩,擁有“省勞動模範、省九屆人大代表、省市縣三級優秀共產黨員、金華市七、八、九屆人大代表、市勞動模範、縣富民書記”等眾多頭銜和榮譽的王國浩。
王國浩離開村支部書記崗位快五年了。2003年11月2日,他高血壓突發腦溢血,倒在村防洪堤建設工地上,並從此行走困難,言語不利,帶著遺憾和眷戀,帶著未盡的事業和心愿,被迫提前結束了他第九屆村支部書記任期,提前離開了他為之奮鬥了43年的村幹部工作。
王國浩離開了村支書崗位,但他的心一直沒有離開:搶救醒來,他想到的第一件事是村裡的防洪堤建設;病癱中行走困難,他坐著輪椅也要每天到村里去走走看看;信念里,他還期待著自己康復,好為村里再做點事………
王國浩深愛著這片土地,這片土地也因王國浩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是命運,是真情,更是對事業的無限熱愛,讓他,在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一生寫下了一個催人淚下的感人故事。
A 他對親人不近人情,是因為對村民們懷有真情
王國浩1960年走上村幹部崗位,1977年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43年村幹部生涯,25年村支書工作,他以實幹贏得了村民和黨員的信任,卻在親人中落下了 “不近人情”的罵名。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是今天的我們很難想像的,落後的生產和原始的生活,讓剛從部隊回來擔任村支委兼民兵連長的王國浩深感困惑:村民們長期無休止地上山濫砍濫伐,四周的山都變成了光禿禿的“饅頭山”,到最後淪為“生活在山裡卻燒不上柴”的窘迫境地;村民們養鴨成風,村中的小溪成了鴨子們的樂園,清水河變成了臭水溝,村民們守著溪流卻喝不上水。
怎么辦?村民們深知長此下去不是辦法。怎么管?村幹部們在那裡尋思但拿不出辦法。王國浩斷然提出“封山”之舉,並力排村里幹部的異議,自動請纓,擔任護林組長開始封山。
村民燒飯做菜要柴,日常生活費用靠樹。封山無異斷了村民們的生計,偷偷違規上山砍柴的事情時有發生,其中有一位是他的弟弟。眾怒難犯,但又要止住砍柴風,王國浩就拿弟弟開了刀:按照村裡的規定,違規上山砍柴者要向全村每家每戶分“四個半斤”,即半斤米、半斤酒、半斤肉、半斤豆腐。家境貧寒的弟弟哪堪村裡的重罰,但王國浩鐵心要把山管住,不顧弟弟的百般求告,硬是罰了他570元錢。
對弟弟如此,對家人王國浩要求更嚴。一天,他年僅9歲的大女兒王妙仙出於好玩,跟著村裡的一群小夥伴上山去“耙松毛”。小孩天真,裝滿松毛後還高興地在籃子上點綴上幾朵山花,可當其一路又唱又跳地往家趕時,被父親撞見,王國浩怒她不遵守封山規定, “一把奪過籃子把它甩出老遠,還給了她一記重重的耳光”,致使她右耳受傷。那松毛紛飛、山花飄零的場景成了她對父親最深的記憶。
“鴨患”的治理如法炮製。在一次村民大會上,王國浩帶頭表態:“鴨患要禁,先從我弟弟禁起。”王國浩的一位弟弟是當時村裡的養鴨大戶,禁鴨是斷其“財路”,弟弟自然不肯答應哥哥,第二天照常將鴨子放了出去。王國浩得知後,二話沒說,帶領村幹部抓了弟弟的50多隻鴨子。
王國浩他們兄弟幾個自幼喪父,那弟弟是身為大哥的他一手帶大的,兄弟倆感情很好,弟弟自忖“哥哥是做做樣子,到時一定會放他一馬”,不想王國浩是動真格的,“一個下午,50多隻鴨子全被悶死”,氣得弟弟直罵“王國浩不近人情”,從此兄弟反目,他再也不肯叫王國浩一聲“哥哥”。
王國浩任村幹部期間,對親人和朋友“不近人情”的事情還有很多:修水渠,親手挖了親戚的祖墳;舊村改造安排屋基,公事公辦就是不肯照顧朋友;甚至妻子住院開刀、女婿遭遇車禍,他都因“村里工作忙”而把他們“晾在一邊”……
愛是一個圓,王國浩並不是不近人情,而是他把太多的真情給了村民,獻給了村裡的事業:
——王國浩曾在上個世紀60年代開過多年拖拉機,那個年代拖拉機還是稀罕物。王國浩開車上路,每每看到婦幼老人,他總會停下來載上他們一程,方便的話還會送他們到家。
——王國浩資助過許多人。他擔任了40多年村幹部,獲得過很多榮譽,有不菲的獎金,但她妻子近20年來只從王國浩手中接到過1100元錢。余錢都被他用在了村裡的事業上,或資助了村裡的困難民眾。問其都資助了哪些人,他笑而答道:“給人家了就不要說了,人家有兒有女的,說出來,他們的子女會很沒面子的。”並一再要求記者不要就此事去村里採訪。
——“禁鴨封山”是他的履新之作,正是他那不惜“得罪弟弟、掌摑女兒”的堅強和剛阿,村里才禁住了鴨子、封住了山。溪水清了,山巒綠了,村民們才喝上了乾淨的水,有了燒不完的柴。
——因為他的公正,才讓里光洋村在前無先例可循、史無模式可依的情況下,於1995年在全縣率先實施了舊村改造,全村面貌煥然一新,讓村民們住上了洋房。
——村裡的一樁樁實事也記錄著王國浩對村民們的真情。河道防洪堤、環村公路、220畝經濟林、100畝新開田……王國浩擔任村支書25年,年年有實事,屆屆有目標,山鄉巨變,讓村民們提前走進了新農村,過上了好日子。
B 他捨得放棄家業,是因為割捨不下村裡的事業
王國浩為村里工作了大半輩子,沒有什麼積蓄,家裡也簡陋得幾近寒酸。兩間三層樓房建於上個世紀80年代,舊村改造安排來的地基至今還沒動工。家裡也沒有像樣的家具,更沒有什麼高檔電器。樓梯上的不鏽鋼扶手還是在他病癱後,為方便其上下,由他的女婿出錢安上的。
王國浩的妻子張華卿說了一件讓人想笑但怎么也笑不出來的事情:王國浩很要強,他病倒後,昏迷了四天四夜,醒過來後,執意不肯讓兒女們付錢,比劃著名要張華卿回家去拿他藏在箱底的錢。張華卿回家翻遍箱底,只找到一個裝有8.8元錢的紅包。張華卿記得這是2001年她小女兒包給她的生日“利市”,有2888.8元,一時用不上讓王國浩“借”去的。眼前的紅包里,2880元錢已不知去向,8.8元就是王國浩所說的積蓄,是他在監護病床上囑託妻子拿來救命的積蓄。
悲情如此。王國浩有能力將里光洋全村500多間舊房拆除重建一個新村,卻為何不能給自己留下一筆養老、救急的積蓄?
王國浩曾經經營過一個掛鎖廠。1994年,他受讓改制的浙江潮海五金聯營製品廠,善於管理的他辦起企業來“很有一套”,生意一度相當紅火。可後來,由於他忙於村裡的舊村改造,疏於企業管理,至第一期舊村改造結束,他那曾經紅火的掛鎖廠也關了門。
里光洋是尖山鎮的一個大村,全村有247戶農戶,778個村民,大家擠住在一個狹小的山彎里,並自1981年以後就沒有審批過屋基。已經10多年沒造過一間房子的里光洋人渴望村里能早日實施舊村改造,許多年輕人也正等著新房娶媳婦。
1995年下半年,王國浩與村兩委一班人決定啟動舊村改造。“一個村,要將舊屋全部拆掉重建一個新村談何容易。”許多村民包括部分村幹部都認為王國浩“是在說大話”。可王國浩不這樣認為,他不僅要實施舊村改造,而且要“一步到位”,房屋間距要拉大至10米,按此初步匡算,村莊面積要擴大五分之三以上。“村子四周都是良田,造了房子哪裡種糧食?”“土地平衡”問題又接踵而至。“那就再開山造田”,王國浩再給自己加碼,並且兩個工程一起上真得幹起來了。
舊村改造民心所向,但真的實施起來,具體到每家每戶又有各種各樣的意見,做民眾思想工作,動員拆遷,安置屋基,王國浩忙得脫不開身。而“饅頭山”的開山造田工程也需要王國浩,“挖掘機好幾百元一個小時,不督牢,出工不出活那錢是個無底洞”。
那幾年,張華卿幾乎看不到丈夫的影子,甚至連話都搭不上。“早上四、五點鐘他就走了,晚上半夜才回家。”特別是“饅頭山”新開田的灌溉工程———青塘塢水庫上馬後,“有好長時間,他就住在山上”。
王國浩似乎忘記了自己還辦有一個鎖廠,十天半月才到廠里去看上一眼。家人見王國浩如此“不負責任”,也都很有意見,問他:“你這樣沒日沒夜給村里乾,村里能給你養老嗎?”“我老了不要你們管!”倔強的王國浩與家人鬧翻後乾脆對鎖廠什麼也不去管了。
里光洋村一期舊村改造結束,王國浩的鎖廠也關門了,留給他的是70多萬元銀行債務。
關門那天,王國浩的兒子第一次看到父親落淚,可想不到的是“父親前腳剛將門鎖好,轉身又為村裡的事情忙去了”。
C 他落此病情,是因為想儘可能為村里多做點事情
眼前的王國浩很難與當年風風火火的王國浩聯繫在一起。
2003年11月病倒後,他再也沒有康復,一年兩次的復發折磨得他形傷神疲。記者採訪當日,是他患病後身體最好的狀態,但即便如此,也難見當日風采:
——他坐在輪椅上,嘴裡囁嚅著,聲音很輕,旁人根本聽不懂,就是他妻子聽懂他的講話也得費很大的勁,並且稍微多講幾名話,嘴角就會不自禁地有口水流下來。
——他行走很困難,雙腳邁不開步,也沒有平衡感,走路就像剛學步的小孩,得扶著東西才能慢慢地挪動。
——他進食困難,雙手使不了筷子,只能與小孩子一樣用湯匙進食,並且吞咽和咀嚼功能受損,只能長年吃稀泡飯,稍微吃點硬東西就會嘔吐。
——他神智清晰,但心性大變。可能是長久的言語不利、行動困難讓要強的他身心備受折磨,遇事特別容易激動,並且一激動臉上就寫滿了焦急和無助的神情,有一種強烈的想說又說不出的窘迫感。
我們無法置信,眼前就是那個我縣新農村建設拓荒者的王國浩。現實他就是王國浩,風燭殘年的他,並沒因“為村里做了那么多的事”而有一個健康的晚年。更具殘酷意味的是,在全面開展新農村建設的今天,作為新農村建設探路人的他,卻以這樣一種生命狀態迎接他最想看到的“事業的春天”。
悲天不憐!王國浩心裡更是無法平靜。他的大女兒王妙仙告訴記者,他第一次病倒,昏迷了四天四夜,醒過來時根本無法講話,他比劃著名問的第一件事是“村裡的防洪堤怎么樣了?”治療期間,他懊惱自己身體不爭氣,“沒有把村裡的事情做好就病倒了”。
王國浩第九屆支部書記任時,已是65歲高齡。家人看他年事已高,都反對他再任,並在黨支部換屆時,身為黨員的妻子張華卿拉倒票試圖阻止王國浩當選。王國浩還是當選了,但他心裡有張時間表:幹完這一屆,等把村裡的街道、村民屋前的門堂硬化了,垃圾場、花園等公共設施建好了,村里綠化了,他也該退休了。
當選後,他與時間賽跑,依然忙著,不知自己、不顧自己地忙著。就在病倒前半個月,一次身體檢查,醫生告訴他血壓太高,要他注意並及時服藥,他還開玩笑說:“我身體好著呢,要吃藥也得忙完這陣子再說。”壓根兒沒把自己的身體當回事。
最後,他病倒了,疾病逼迫他離開了工作崗位,但他的心還留在村里。每天,他都要妻子推著他到村里去轉上兩圈,到那村中,到那他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回憶也許是他對自己最好的告慰。
夕陽下,輪椅上,王國浩坐著比站著更顯高度!
(虞曉峰寫於2007年)

出版社介紹

中國文化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經濟管理類圖書和書畫、攝影作品集以及各類學術專著。該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於上海的中華文化書局,1938年遷入香港,1955年更名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為中國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版了上萬種圖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中國文化出版社已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機構。業務包括圖書編輯出版、書刊代理發行、文化學術交流等。附屬機構包括作家委員會、《思賢文學》雜誌社、《作家村》雜誌社、《藝術蟲》雜誌社、《藝術+》編輯部、《中華翰墨》編輯部等。本社國內特約編審處是中國文化出版社授權設定大陸地區唯一的代理機構,全權代理出版社在內地的圖書組稿、編審及出版業務,辦公地址在北京和天津地區。本社官方網站上公布的各地特約編審處是本社在各城市的特約代理機構,業務受國內特約編審處協調統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