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愚蠢的一代

最愚蠢的一代

《最愚蠢的一代》是天津科學院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中譯圖書,是作者美國大學教授的鮑爾萊恩認為,數碼時代正在使美國的年輕一代成為知識最貧乏的一代人。

基本介紹

  • 書名:最愚蠢的一代
  • 又名:數碼世代如何麻痹了年輕的美國人並危及著我們的未來
  • 作者:馬克·鮑爾萊因
  • 原版名稱:The dumbest generation: how the digital age stupefies young Americans and jeopardizes our future
  • 譯者楊蕾
  • ISBN:9787806886823
  • 類別:社會學
  • 頁數:245
  • 定價:39.80
  • 出版社: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7-2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編輯推薦,媒體推薦,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美國大學教授的鮑爾萊恩認為,數碼時代正在使美國的年輕一代成為知識最貧乏的一代人。
美國的青少年和年輕人正在被數碼時代各種娛樂消遣性的工具所淹沒。這些工具包括手機、社交網路和信息傳送等等。他們通過這些工具傳達的卻是幼稚浮淺的東西,而且這些東西正在妨礙他們同歷史、公民義務、國際事務和美術等成年人的現實世界進行重要的接觸。
我們想當然地以為,這些善於吸收新技術的美國年輕一代會利用他們對技術的掌握和理解成為新的數碼時代的弄潮兒。但是事實完全不是這樣。
對美國青少年和年輕人進行的種種調查結果使鮑爾萊恩教授做出這樣的結論:“他們現在進行的所有這些網際網路的活動,以及他們所擁有的數碼領悟能力並沒有轉換成對過去和現在的世界事務的了解,或是他們的生存所需要的技能。”
令他更擔憂的是,美國的年輕人對此並不以為然。
作者指出,年輕一代所暴露出來的這些問題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只不過在美國要更為普遍,原因是美國的青少年比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青少年有更大的支付能力。他們自己可以支配的零花錢達到每個星期100美元左右,超過了人類歷史上任何一代人。他懷疑,在一國公民拒絕長大的情況下,這個國家是否能夠在世界上繼續擁有政治和經濟上的優勢。

作者簡介

馬克·鮑爾萊恩(Mark Bauerlein),美國亞特蘭大埃默里大學教授。同時還是美國全國藝術基金會有關美國文化和社會的研究項目負責人。

編輯推薦

這本書在美國一出版便引起極大轟動和爭議。傳統文化圈中人士拍手稱快,家長們奉為聖經,30歲以下的年輕人迅速分為兩大陣營,一派如夢方醒,另一派則嗤之以鼻。這本書出版之後迅速被中國文化圈中的一些人士關注。《三聯生活周刊》2009年9月發表長評《誰是最愚蠢的一代》以及作者專訪;許知遠受到這本書的影響將《單向街》第一期副標題定為《最愚蠢的一代》。受此影響,現在只要在網上搜素“最愚蠢的一代”,馬上能找到這本書。 這本書中披露的現實和調查結果無疑是讓人驚愕的,同時作者的觀點很有爆炸性,既能引發共鳴也能引起爭議。中國年輕網民的數量比美國更龐大,而且還在增長,閱讀能力下降,上網成癮已成為全社會的問題,與此相對應的是另一端傳統閱讀人士們日益增長的擔憂,關於人類會變得越來越愚蠢的預測越來越熱,這本書在中國的受關注度將不亞於在美國。

媒體推薦

事實上,最愚蠢一代的最大矛盾在於——正如鮑爾萊恩先生所說一他們比任何前輩都更容易獲得知識,然而他們的成就大不如前人,物質充裕了,智力上的表現卻是反過來的。——《紐約時報
如果你是20歲以下孩子的家長,如果你今年秋天只想讀一本書的話,那么讀讀這本吧。鮑爾萊恩寫的這本刺耳又易讀的書將告訴你,科技與其創造的數字文化並沒有開闊年青一代的視野,相反卻讓他們日益沉溺於自我小世界裡,以致阻礙了一切與其他任何事物的聯繫。——《今日美國
我們正進入另一個黑暗和無知的時代。——《三聯生活周刊
你可以說馬克·鮑爾萊恩在誇大其詞。每一代成年人不都有衝動去貶低下一代嗎?但是,這種誇大其詞有助於矯正我們日趨嚴重的技術迷戀症。——《單向街
奇怪的是,鮑爾萊思承認“今天的孩子比過去更聰明、更積極”。如果說他們是“最愚蠢”的,只是因為他們有更多的不同,只是因為他們的“屏讀”習慣讓傳統閱讀載體黯然失色的話一那么,隨著他們的逐漸成熟,隨著老一輩世界裡新變化的出現,隨著不同獎賞機制的建立,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口誅筆伐任何30歲以下的人,這才是愚蠢的。——《新聞周刊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知識貧乏
第二章 恐懼讀書
第三章 螢幕時間
第四章 線上學習 一無所獲
第五章 精神導師 背叛傳統
第六章 文化鬥士 不復存在

文摘

人人都喜歡看《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的“街頭問答”(Jaywalking)環節。當攝像師準備就位後,主持人傑伊·萊諾(Jay Leno)便手持麥克風,離開攝影棚,走上洛杉磯的街頭巷尾,隨手抓住過往的行人,進行快速的常識小測試。“美國國旗上有多少顆星星?”他問道,“耶穌出生在哪兒?托尼·布萊爾是誰?”萊諾深諳此道,熟練地運用著競猜類節目的語言,時不時輕鬆地調侃“參賽者”幾句。有時候,萊諾允許他們選擇問題的難度,可供選擇的難度包括八年級、六年級、四年級和二年級啟蒙水平。那些表現最好的答題者將有機會參加搞笑問答比賽環節,從而登上《今夜秀》的舞台。
“街頭問答”答題者的年齡結構趨於年輕化,有跡象表明,他們在記憶力方面沒有前輩們表現出色。事實上,正是這群二十來歲的年輕人製造了眾多令人捧腹的笑料,使得“街頭問答”環節像常青樹一樣成長為一個長期播放的標準化節目版塊。以下是“街頭問答”的一些片段:
“你記得自己讀過的上一本書是什麼嗎?”萊諾問一個年輕小伙子。
“雜誌算嗎?”小伙子反問。過了一會兒,一個留著長頭髮的傢伙回答道:“可能是一本漫畫書。”
又如:
“教皇居住在哪兒?”
“英格蘭。”
“英格蘭的什麼地方呢?” 萊諾假裝一本正經地繼續問道。
“唔……巴黎。”
再如:
“請問,是誰發明了第一個電燈泡?”
“呃,”一位大學生沉思良久後回答道,“托馬斯·愛迪生。” 萊諾恭喜他答對了,誰知他又補充了一句:“是的,通過風箏實驗。”萊諾趕緊糾正說:“那是本·富蘭克林。”
還有:
“你閱讀過什麼名著嗎?”萊諾問道。答題者一臉茫然。萊諾接著問:“你看過查爾斯·狄更斯的任何作品嗎?”答題者繼續保持沉默。萊諾提示說:“比如《聖誕頌歌》?”
“喔,這個我看過電影。”她脫口而出,“不過,我更喜歡史高治·麥克老鴨 的那個版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