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貞乾信札手稿

曾國藩(1811-1872年),字伯函,號滌生,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中國人,以至他雖已去世一百餘年,提起曾國藩,人們仍然津津樂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貞乾信札手稿
  • 花箋:墨筆直行書寫
  • 曾國藩:1811-1872年 字伯函
  • 內容:書信
曾國藩復曾國荃、曾貞乾信札手稿,簡介,人物概述,文學成就,原文詳細,

曾國藩復曾國荃、曾貞乾信札手稿

曾國藩,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諡文正,漢族,出生於湖南長沙府湘鄉縣楊樹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曰文正。

簡介

花箋。墨筆直行書寫。就其內容推知,此信或為一八六零年曾國藩授兩江總督,其弟曾國荃、曾國葆去信祝賀,曾國藩於七月十二日復之。此信中,曾國藩以“勤政”“愛民”殷殷囑弟。原稿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人物概述

曾國藩(1811-1872年),字伯函,號滌生,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中國人,以至他雖已去世一百餘年,提起曾國藩,人們仍然津津樂道。有的評論者說:如果以人物斷代的話,曾國藩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最後一人,近代歷史上的第一人。這句話從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國藩的個人作用和影響。他也是近代中國最顯赫和最有爭議的人物。
曾國藩出生於清代一個地主家庭,自幼雖笨,但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八股文、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同年參加長沙的童子試,成績列為優等。父麟書,有田產,不事耕種,醉心功名,然童試17次皆不第,父設館授徒。曾國藩幼從父學。道光十三年(1833)入縣學為秀才。翌年就讀於長沙嶽麓書院,同年中舉人。此後赴京會試,一再落榜。十八年,始中第三十八名貢士,旋赴殿試,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朝考選翰林院庶吉士。自此供職京師,結交穆彰阿、倭仁及唐鑒等。二十七年任四川鄉試正考官,明年升侍讀,後年升侍講學士。二十七年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二十九年任禮部右侍郎,旋兼兵部右侍郎。三十年兼署工部右侍郎。鹹豐二年(1852)兼署吏部左侍郎。最後升至總督,官居一品。他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睜眼看世界”並積極實踐的第一人。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曾國藩以儒家思想治軍,講仁守義,自籌湘軍,另立綱紀。他創作的《愛民歌》,使湘軍士兵行為有所遵循。他寫的《討粵匪檄》文,號召“抱道君子”,“赫然憤怒,以衛吾道”,鼓動了不少知識分子脫下長衫,心甘情願地投入同太平軍的作戰中。他鎮壓了太平天國農民起義,使清王朝得以生存。他學習西方文化,整肅政風,“匡救時弊”,心存高遠,使晚清出現了“同治中興”。他廉服人心,遠權避禍,重禮慎法,編織了最結實的關係網。他知人善任,量才器使,推薦保舉的下屬有千人之多,其中,官至總督巡撫者就有40餘人,實現了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大事業。他官升得最快,十年之內,連跳七級,37歲便官至二品,能有此殊榮者,清代僅此曾國藩。他官做得最穩,侍奉了道光、鹹豐、同治三代君王,歷時34年,恩寵不衰。他官做得最好,政聲卓著,治民有言,因而有“從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岩”的美譽。他君子為學,明道經世,寧靜致遠,淡看得失。他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教良好,他的《家書》,堪稱中國古代家教範本。

文學成就

文學成就曾國藩繼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風格,創立晚清古文的「湘鄉派」,他論古文,講求聲調鏗鏘,以包蘊不盡為能事;所為古文,深宏駿邁,能運以漢賦氣象,故有一種雄奇瑰瑋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為後世所稱。曾氏宗法桐城,但有所變化、發展,又選編了一部《經史百家雜鈔》以作為文的典範,非桐城所可囿,世稱為湘鄉派。清末及民初嚴復、林紓,以至譚嗣同、梁啓超等均受他文風影響。所著有《求闕齋文集》、《詩集》、《讀書錄》、《日記》、《奏議》、《家書》、《家訓》及《經史百家雜鈔》、《十八家詩鈔》等。不下百數十卷,名曰《曾文正公全集》,傳於世。另著有《為學之道》、《五箴》等著作。

原文詳細

沅、季弟左右:
十二早接弟賀信,系初七早所發,嫌到此太遲也。兄膺此巨任,深以為懼。若如陸、何二公之前轍,則詒我父母羞辱,即兄弟子侄亦將為人所侮。禍福倚伏之幾,竟不知何者為可喜也。默觀近日之吏治人心,及各省之督撫將帥,天下似無戡定之理,吾惟以一勤字報吾君,以愛民二字報吾親。才識平常,斷難立功,但守一勤字,終日勞苦,以少分宵旰(gàn)之憂。
行軍本擾民之事,但刻刻存愛民之心,不使先人之積累自我一人耗盡,此兄之所自矢者,不知兩弟以為然否?願我兩弟亦常常存此念也。沅弟“多置好官、遴選將才”二語,極為扼要。然好人實難多得,弟為我留心採訪,凡有一長一技者,兄斷不敢輕視。
謝恩折今日拜發。寧國日內無信,聞池州楊七麻子將往攻寧,可危之至!即問近好。
兄國藩手草 七月十二日[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