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春生(福建省平和縣崎嶺鄉溪頭正興國小校長)

曾春生(福建省平和縣崎嶺鄉溪頭正興國小校長)

曾春生,男,1954年生,中共黨員,中專畢業,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溪頭正興國小校長,國小高級教師,福建省優秀教師。2013年6月,獲“全國師德楷模”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春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福建省漳州
  • 出生日期:1954年
  • 職業:教師
人物簡介,人物事跡,人物故事,社會反響,社會評價,

人物簡介

曾春生,男,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崎嶺鄉溪頭正興國小校長,福建省優秀教師。

人物事跡

“從滿頭青絲到斑斑白髮,我對35年前的選擇毫不後悔,因為收穫了喜悅,收穫了希望,也收穫了社會的理解和尊重……我願永遠紮根大山,做一個人民滿意的好老師!”這是平和縣崎嶺鄉溪頭正興國小校長曾春生的心聲。
曾春生在課堂上曾春生在課堂上
潛心練“內功”
破爛不堪的宗祠當教室,坑坑窪窪的黃泥地面,幾十張歪歪斜斜的課桌,一塊自製斑駁陸離的黑板,六個年級七個教學班,204名學生,10個教師……1977年的一天,高中畢業的曾春生在這樣的環境裡開始了民辦教師生涯。眼前的一切,讓他猶豫過、動搖過,但當看到學生們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出身貧寒的曾春生堅定了獻身山區教育的信念。
溪頭正興國小位於崎嶺鄉邊遠山區,距鎮裡13公里,山高路陡,令人望而生畏,多年來,教師走馬燈似的頻繁更換,教育教學質量一直處全學區後列。
曾春生到崗後,把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作為突破口。他深諳“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的道理,執教之初,尊重老教師,虛心學習,同時刻苦鑽研語文、數學教材和教學方法,潛心練好“內功”。當時鄉村缺少教輔資料,他不得不利用周末時間到50多公里外的縣城收集。不斷摸索,厚積薄發,他終於總結出“以大帶小、動靜搭配”的教學模式,原來沉寂的課堂變得活躍了,原本害羞的孩子在他的鼓勵下變得勇於展現自我了。同時,曾春生注重素質教育,教學生把知識變為能力,把寓教於樂、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等方法融入教學實踐中。“曾老師教得很靈活,我們學得很快活。”這是學生的評價。
2000年,曾春生升任校長。由於他倡導的教學方法得當,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2001年以來,該校六年級畢業班升學考試成績、一至五年級每學期期末統考成績連續十年名列全中心國小5個村片國小的第一名,曾春生也獲得“省級優秀教師”等殊榮。
“化緣”建學校
雖然學生的成績穩步提升,然而簡陋的教室成為曾春生心中的痛。1996年,村民集資建起了鋼筋水泥結構的教室,但由於資金短缺無力裝修,連窗戶都沒安裝。一到冬天,看著孩子們在四處漏風的教室里凍得手腳通紅,他十分心疼。
為了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曾春生多次向村里、鄉里反映,還多次帶領同事外出“化緣”,爭取在外鄉賢的資助,終於得到其教過的學生、福建正興車輪集團董事長賴建輝等的支持,賴建輝等先後捐贈了130多萬元,擴建裝修教室、設立獎學獎教基金等。去年,福建日報報業集團下派駐村幹部鄭青到該村任第一書記,在學校與福建日報之間,搭起了幫助的橋樑。電腦、圖書……這些城裡孩子熟悉的知識載體,山區國小的孩子們也將擁有。
曾春生護送學生上學曾春生護送學生上學
曾春生擔任校長以來,學校校容校貌不斷改觀,昔日的土木結構危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寬敞的教學樓。爭取資金、壘院牆、硬化校園路面……每一次協調工作,每一筆資金爭取,他磨了多少嘴皮、跑了多少路,三言兩語無法概括。
“春泥”更護花
溪頭正興國小的生源,來自於溪頭村11個自然村,這些自然村山高坡陡,溪流眾多。每逢颳風下雨,曾春生最為艱辛。
為了學生的安全,他凌晨5點多就起床,披簑戴笠、手執電筒行走在泥濘不堪的山路上,趕到離學校4公里多的古坎自然村,護送孩子上學,和孩子們手拉手在滑溜的山路上小心翼翼地行走。到了小河邊,他手拉大個子學生,肩背小個子學生,一步步、一個個安全送過河。放學後,把孩子們安全送回家後,自己才摸黑回到家裡。為此,他不知摔傷了多少回,妻子不知為他擔心了多少回。
學童因上學不方便或家庭貧困等原因而輟學,是山區學校的一個頑疾。“一個也不能少,不能讓山區的孩子再當睜眼瞎”,曾春生說到做到。
“為了讓輟學的孩子重回學校,曾校長不知踏破了多少雙鞋子,翻越了多少山山嶺嶺,趟過了多少小河溪流……”溪頭村村委會主任賴金山如是說。
曾春生在護送放學的小學生過河曾春生在護送放學的小學生過河
碗尾自然村的林德輝,讀國小三年級,因為家庭貧窮面臨輟學。曾春生三番五次步行3公里多山路到他家裡做家長的思想工作,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家長最終同意讓孩子繼續上學。林德輝重回學校的那天,曾春生從微薄的工資中抽出一部分給他墊付了書雜費,並一直資助到國小畢業。曾春生每學期都要為一些交不起書雜費的學生墊付錢款,至今仍幫助著10多位學生。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全學區“誰是民眾最為滿意的校長”問卷調查中,執教於邊遠深山的曾春生位居榜首。問他為什麼能獲得民眾如此好的口碑,他憨厚一笑:“教學是良心活,唯有踏踏實實,盡心竭力辦實事。”

人物故事

進入大山,一條羊腸小道“領”著我們走到了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崎嶺鄉溪頭正興國小。就在這樣的環境中,56歲(2011年時)的校長曾春生已經待了35年,而他的願望就是一輩子守著大山裡的孩子。
建起了能抗七級地震的校舍
雖然學校被大山重重包圍,但是這所國小在周圍民房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外牆刷得白白的,看起來很新,沒有農村偏遠國小的“落寞”。曾春生很自豪地告訴我們,這所學校能抗七級地震。
其實這所學校以前並沒有如此光鮮。破爛不堪的宗祠當教室,坑坑窪窪的黃泥地面,歪歪斜斜的課桌。不僅如此,教室連窗戶都沒安裝,一到冬天,孩子們在四處漏風的教室里凍得手腳通紅。正因為這樣,這裡的教師走馬觀燈似地頻繁更換,教學質量一直處在全學區後列,最低谷的時候學生數只有80多人。
這些情形,曾春生是看在眼裡,痛在心裡。直到2000年,曾春生升任校長後,他通過各種渠道,爭取資金來修建學校,終於在陡峭的半山腰上,挖出一塊平地新建了教室。為提高教學質量,曾春生騎上了機車走出大山學習經驗。經過一年的努力,學校一至六年級的總評拿到全學區的第一名,成績一保持就是十年。現在學生數已經達到200多人,其中40%的學生是從外鄉鎮過來的。
30多年護送孩子上下學
山區,一下雨,平日小小溪流就漲高了,土路也變得泥濘不堪。於是曾春生把護送孩子上下學的苦差事攬到自己身上,一扛就是30多年。只有120斤重的曾春生靠著瘦弱的身體,背起了一個個學生過溪流,牽起了一支支小手走過險峻的山路。
曾春生護送學生上學曾春生護送學生上學
最讓他驚心動魄的一次護送是刮颱風下大雨。那次有8個學生,要過一條一百多米長的小道,而下面是萬丈深淵。一陣大風颳過來,學生嚇得抱在一起,曾春生立馬叫學生放掉手中的傘。說起這事,曾春生還心有餘悸。
曾春生無愧於學生,但對自己的孫子卻覺得很不好意思。他說,前幾天,他四歲的孫子看到了曾春生牽著學生過河的照片時,孫子很納悶地問:“爺爺,你幹嘛牽著別人小孩的手,都不回來看我”。
30多年了,曾春生沒有缺席任何一次颳風下雨的護送,即使是生病也不例外。而現在學生的護送者,已經擴大到了全體老師。
不讓一個孩子因貧輟學
有個村民,家裡窮,眼見孩子到了讀書年齡,他著急找上曾春生。曾春生二話沒說,當場掏錢給家長交學費。至今,曾春生還資助著這家的另一個讀四年級的小孩。為了讓貧困孩子都能上學,曾春生常常是自掏腰包,至今仍幫助著10多位學生。
“為了讓輟學的孩子重回學校,曾校長不知踏破了多少雙鞋子,翻越了多少山山嶺嶺,趟過了多少小河溪流……”溪頭村村委會主任賴金山如是說。為了做通家長的思想工作,曾春生不管多遠,經常是早上去、中午去、晚上還去。後來連鄰居都被感動了,都幫著勸說家長。

社會反響

領導批示
2011年7月初,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批示:曾春生的先進事跡和奉獻精神可進一步廣泛宣傳。
新聞媒體報導
2011年6月9日,《福建日報》第4版以《35年堅守,托起大山孩子的希望——記省級優秀教師、平和縣崎嶺鄉溪頭正興國小校長曾春生》為題,深入報導了他的先進事跡。
2011年6月15日,《閩南日報》第10版以《曾春生35年的堅守》為題,報導了曾春生老師的先進事跡。
2011年8月1日,《福建日報》頭版頭條以《大山深處,35年的良心堅守——記平和縣崎嶺鄉溪頭村正興國小校長曾春生》為題,報導了曾春生老師的先進事跡。2011年8月1日,《閩南日報》第4版以《有一種奉獻叫堅守——記紮根邊遠山區國小35年的教師曾春生》為題,報導了曾春生老師的先進事跡。
2011年8月30日,《光明日報》第6版以《一輩子守著大山的孩子—記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崎嶺鄉溪頭正興國小校長曾春生》為題,報導曾春生老師的先進事跡。
開展學習宣傳曾春生先進事跡活動
2011年8月4日,中共漳州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漳州市教育局印發《關於在全市教育系統深入開展學習宣傳曾春生同志先進事跡活動的通知》。《通知》指出,曾春生同志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是漳州市新時期人民教師的楷模、師德的表率。曾春生的先進事跡,集中體現了他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熾熱情懷,體現了他艱苦奮鬥、勇於開拓、樂於奉獻的精神風貌,體現了他傾心教育、關愛學生、奉獻家鄉的高尚情操。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崇高風範,是漳州市廣大教育工作者學習的榜樣。學習曾春生同志的先進事跡,就是要學習他的堅守精神;學習他的奉獻精神;學習他的創新精神;學習他的愛生精神。

社會評價

平和縣崎嶺鄉溪頭村正興國小校長曾春生35年如一日,紮根大山,潛心教書育人的事跡,在福建全省上下引起強烈反響。大家表示,要向他學習,為福建教育事業騰飛,為福建省科學發展、跨越發展作出一份貢獻。
“教育是良心活。這句話質樸卻觸動心坎、震撼靈魂。”泉州泉港區教育局副局長肖騰偉說,“曾校長用他的堅守,點燃無數個家庭的希望,造福一方人民。時代需要他,教育更需要他。”
曾春生的事跡同樣打動了許許多多學生家長。孩子就讀於福州錢塘國小屏北分校的家長林聞說:“老師對孩子的教導,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老師的關懷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把孩子交給像曾春生一樣的教師,我們很放心。”
曾春生用他的言傳身教,樹立起山區教師的豐碑,樹立了新時期教師的師德楷模。在教師崗位工作了20年的南平市水東學校副校長陳璋說:“是愛心與責任,讓他在大山深處堅守35年,他的事跡激勵我要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陳璋所在的水東學校地處城郊,農民工的子女約占50%,“我們應像曾春生那樣,花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教書育人。”
同是鄉村國小校長的魏宏勇表示:“曾老師的事跡讓我倍感責任重大,他面對困難時的堅守,給予孩子的關懷,都鼓舞我要不斷克服工作上的困難,把更多的關愛帶給孩子們。”
福州晉安區雖地處城區,但北部多山,如何開展山區教育一直是該區教育工作的難點。晉安區教育局工作人員小陳說:“曾老師對學生的熱愛最為打動我們。像這樣的典型報導,一定能呼籲更多的人來重視教育事業,關愛教師隊伍。”
處於開放開發熱潮中的平潭,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全力支持,教育也不例外。今年初,得知省里要選派一批優秀教師赴平潭支教,泉港鳳翔中學高級教師林銀秀主動報名。現兼任平潭強興中學初二年級備課組組長的林銀秀說,平潭開放開發全國矚目,能來這裡支教是他人生的一筆財富,他一定向曾春生學習,不辱使命。
曾春生的那句“只要是我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讓無數人動容。“我很讚賞他的執著。”寧化縣安遠鄉英語老師馬嵐說,“在鄉村學校,輟學學生有的通過溝通是可挽回的。為此,老師要與學生交朋友,盡力去幫助他們。我不希望孩子們早早地放棄受教育的機會。”
“愛心老人”、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曾德梅說,“一個都不能少”道出了他的心裡話。“助學路是艱辛的,但只要我們能多幫助一個孩子,再辛苦都值得。我要向曾春生學習,同時想呼籲更多人加入助學隊伍中來。因為只有大家的幫助,貧困孩子們才能順利長大成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