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振庭

曾振庭

民國初年,曾振庭拜在於福田先生門下正式下海,曾在南京、漢口、蕪湖、杭州及京津等地演出,解放後到天津市曲藝團工作,1957年參加天津市第一屆曲藝雜技匯演,演出了單弦《勞山道士》,1962年在天津拍攝了電影《蜈蚣嶺》,退休後回到北京,1964年逝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振庭
  • 外文名:未知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逝世日期:1964年
  • 信仰:未知
  • 性別:男
人物評價,個人作品,

人物評價

曾振庭嗓音低沉,蒼勁渾厚。他的吐字、行腔、用氣、板眼均有獨到之處。由於他青年時期練武,因此他的身段非常帥美、瀟灑、矯健,為曲藝內外行一致稱道,京劇界的著名武生梁慧超張雲溪在青少年時代經常觀摩曾老的演出,從中不無借鑑。
曾振庭早年以演唱單弦牌子曲為主,他掌握的單弦曲目,要多於榮劍塵常澍田謝芮芝,為了發揮自己的特長,也為了給同行讓路,曾振庭在60歲後以演唱聯珠快書為主,他在奎松齋的唱法基礎之上,結合自己的條件有所發展和豐富,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聯珠快書風格,他的演唱迂迴婉轉、韻味醇厚,板式靈活多變,善於在演唱中“耍板”,身段大方、瀟灑,與常旭九、葛恆泉的大刀闊斧的演唱風格形成鮮明的對比。
他的弟子張伯揚評論曾老的演唱時曾說:“他以忽快忽慢、大掏大閃、節奏多變的板式刻畫人物的內心活動。他的忽快,是快而不亂;忽慢,是慢而不墜;大掏大閃似有筆斷意不斷之章法;運用遲、急和自由的板式變化低回婉轉的唱法去描述人物的感情,近似寫意畫,脫俗入雅。”在【聯珠調】將近結束之時,更顯出他吐字遒勁、噴吐有力。不論有多少三字句或者四字句的串鈴兒,他都是字字清晰、口齒流利、奔暢無阻、一氣呵成。

個人作品

他的主要錄音資料有單弦《勞山道士》、聯珠快書《白門樓》、《挑華車》、《蜈蚣嶺》、岔曲《方晴霽雪》、《霽雪方晴》,北板大鼓《層層見喜》等,此外拍攝過電影《蜈蚣嶺》(以上均由李默生擔任三弦伴奏)。弟子有張伯揚、新韻虹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