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海姆(德國社會學家)

曼海姆(德國社會學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卡爾·曼海姆,德國社會學家。1893年3月27日生於布達佩斯。他影響了二十世紀上半葉的社會學領域,也是經典社會學和知識社會學的創始人、代表人物。先後就讀於柏林大學巴黎大學和海德堡大學,191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26年任海德堡大學編外講師。1930年任法蘭克福大學社會學教授。1933年因受納粹迫害逃往英國,任倫敦經濟學院講師。1942年後任倫敦大學教育學院教授。1947年1月9日卒於倫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卡爾曼海姆
  • 外文名:Karl Mannheim
  • 國籍:德國
  • 出生地:布達佩斯
  • 出生日期:1893年3月27日
  • 逝世日期:1947年1月9日
  • 職業:社會學家
  • 主要成就:知識社會學創始人
  • 代表作品:意識形態與烏托邦、變革時代的人與社會、自由、權力與民主設計
人物生平,主要著作,人物評價,主要觀點,

人物生平

曼海姆(Karoly or Karl Mannheim)一八九三年三月二月二十七日誕生於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父親為匈牙利籍,母親是德國籍,雙親皆為中產階級猶太人。早期曼海姆活躍於匈牙利布達佩斯的知識份子圈。年輕時受德國觀念論影響,後來也接觸馬克思主義。但他並未贊同無產階級革命的理念。後來因政治牽連,曼海姆前往德國,開始他的第二個時期。這時期曼海姆受到之前政治的不愉快經驗,而不再直接投入政治活動,轉以學術界為對象,以學者身分自居,扮演學術性的角色,發表學術研究。一九三三年,曼海姆移居英國。在英國倫敦時期,曼海姆也轉變了想要對話的對象。不僅教社會學也教教育學,開始向媒體、大眾互動,在較通俗的刊物發表研究論述。開始關心社會秩序、社會重建等議題。曼海姆最後於一九四七年初猝然去世,享年五十四歲。

主要著作

著有《意識形態與烏托邦》、《變革時代的人與社會》、《自由、權力與民主設計》、《時代診斷》、《知識社會學論集》、《社會學系統論》等。

人物評價

在匈牙利出生的曼海姆在知識社會學史上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不僅對西方知識社會學的發展起到了奠基作用,而且對20世紀以後的西方社會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美國著名社會學家科瑟在《社會學思想名家》一書中指出:“雖然卡爾·曼海姆充滿活力的大腦使他在社會學許多領域內都有所建樹,但現在人們一般認為,曼海姆有關知識社會學的論述是他全部著作中最有價值和最不朽的部分。”當代美國著名知識社會學權威彼得·伯格認為,只是從曼海姆以後,知識社會學才成為一種可用於研究人類思想所有方面的實證方法。

主要觀點

曼海姆是知識社會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強調人的意識不可避免地依賴於人的社會地位,這是全部認識論包括現代認識論的基本要素。決定行動方式的正是這種深入到意識的“範疇結構”中的社會“存在制約”。為了建立知識社會學的理論基礎,他一方面區別於相對主義和相關主義,強調歷史上真理形成的前提;一方面強調精神的社會制約性對精神徹底解放的意義。曼海姆探討時代民主蛻變為極權專政的原因,主張在保障人的社會價值的前提下,對自由加以設計,對各種社會力量進行調節。他認為精英人物在這種設計中負有特殊使命 。
曼海姆的知識社會學理論可以表述為以下幾個主要論點:
1.知識以兩種主要形式出現:第一種形式即政治知識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是“受存在制約的”,也就是說,它是“依賴於境遇”或“與境遇有關的”。這是一種意識形態的知識,它是由知識持有者的生存條件決定的。
2.說(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的)知識是“受存在制約的”,並不等於把他貶低為“僅僅是相對的”知識。確實,這種知識不具有例如2X2=4這樣的客觀性,但這僅僅意味著,社會科學知識、史學知識或政治知識具有一種不同於數學知識的客觀性。知識社會學並不提倡相對主義,按照相對主義的觀點,一切都是相對真理。相反,它提倡“關聯主義”,按照關聯主義的觀點,有些真理只能理解為是與某一種觀點相關的。
3.需要根據知識社會學對認識論加以徹底的改造。一方面,認識論需要使其自身擺脫個體主義,從而圍繞這樣一種洞見重建自身,即認識者總是某個群體的成員。另一方面,認識論必須克服他現在堅持一種“靜態的”真理觀的狀況。按照靜態的真理觀,真理和“真”之意義是永恆的,認識論必須承認真理是一個歷史過程:“真”之意義是隨著時間而變化的。從靜態的真理觀轉向動態的真理觀,也會導致對判斷的產生與其內容之間關係的一種新看法。儘管從心理學上講,判斷的產生也許與其內容無關,但判斷的社會政治環境卻是其內容的組成部分。最後,甚至在2 x 2=4這樣的情況下。說存在著某種諸如“真理本體”這類事物也會使人誤入歧途。這樣說只具有啟發價值。
4.我們有必要對兩種主要的意識形態觀加以區分:按照“特殊論的”意識形態觀,一個群體集體持有的信念中,有一些是屬於意識形態的;按照“整體論的”意識形態觀,所有集體持有的信念都屬於意識形態。知識社會學家則採取了一種“普遍論的”整體觀:他並不把他自己的信念與其他群體的那些信念區分開來;他的信念也是屬於意識形態的。
5.知識社會學關心的是對“意識形態”和“烏托邦”的研究。意識形態和烏托邦都構成了這樣一些情況,即一個群體的集體知識可能(但並非必然)無法與生存條件相適應:意識形態可能會在試圖穩定社會時曲解現實;而烏托邦則可能會在試圖對社會進行激進的改革時曲解現實。
6.知識社會學將可能成為一種新型的科學的政治學基礎。在最近的幾十年當中,一種新型的知識分子出現了。這種知識分子是“自由漂泊的”,他們不受任何特定的階級約束。這種知識分子能夠理解不同觀點的局部真理,並且能對他們進行調解。如果一個群體的某種觀點“符合”該群體的生存條件,那么,他就是局部真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