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記驢肉

曹記驢肉

曹記驢肉是京津地區特色傳統名菜之一。因創始人姓曹而得名,在北京流傳至今已有二百餘年歷史。曹記驢肉,精選新鮮優質驢肉,配以多種香料,放進鍋里慢火煮七至八個小時。曹記驢肉,富含蛋白,酥爛易嚼,味道鮮美,遠近聞名。

多年來,“曹記驢肉”以肉質酥爛、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味道醇厚、鹹香可口的特點受到天津消費者的歡迎。八十年代它被收錄進《天津名吃》及《中國名吃大辭典》等書中。近年播出的電視劇《廚神》第29集提到中國四大驢肉時,也把“曹記驢肉”列為其中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驢肉
  • 主要食材:驢肉,大蒜
  • 分類:北方菜,魯菜
  • 口味:鮮香
歷史,創始,

歷史

清朝鹹豐年間,在北京鮮魚口有兩家衡水人經營的小吃,一家是“冀州曹記驢肉”,另一家是“饒陽豆腐腦”。他們離得很近,而且所經營的食品又有互補性,所以前來吃豆腐腦的人往往要搭配著大餅(或燒餅)卷驢肉吃,來吃驢肉的人也一定要喝上一碗豆腐腦才覺得暢快。他們互相幫襯著,生意都很興隆。冀州“曹記驢肉”就這樣開始在北京發端。(《北京文史資料·老字號》有略載)

創始

冀州曹記驢肉發端於鹹豐年間北京鮮魚口,曹記驢肉”傳到第三代曹建功時,已是光緒年間,其經營場轉移到碼頭李鎮。曹建功(1878—1962),冀州小王莊人,他通過探索,加入數味中藥,除去了驢肉性中的寒涼,做得肉質酥爛、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味道醇厚、鹹香可口,食後對身體有滋補功效。他先後在煙家霧村和千戶營定居,在冀州碼頭李鎮打出了“和順號驢肉”的招牌。三十年代中期,他的二子曹福堂和三子曹立海去天津發展,開了一家“冀州榮祥曹記飯店”(俗稱冀州館),主營曹記驢肉、冀州燜餅和炒菜。1936年曹建功二子曹福堂和三子曹立海去天津發展,在天津發展成天津“八大家食品”(天芙、天盛、天順、岳勝齋等)之一,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冀州曹記驢肉載譽津門,名播全國。
曹記驢肉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天津中立園飯店的“曹記驢肉”享譽津門,許多文藝界人士和社會知名人士經常光顧。
據說,連劉少奇和王光英也到中立園吃過“曹記驢肉”。改革開放後,“冀州曹記驢肉”進入發展史上的鼎盛時期。1983年,“曹記驢肉”在天津舉辦的“食品展銷會”上被評為最佳食品。同年,中立園飯店在國家工商局註冊了“冀州曹記驢肉”商標。同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萬里同志在視察天津食品一條街時品嘗了“曹記驢肉”,並讚不絕口。著名畫家黃胄食後畫驢,並幽默地在畫上題字“曹記驢肉,刀下留情。”
曹記驢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