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江大閘

曹娥江大閘

曹娥江大閘位於曹娥江河口,閘址距紹興市區約30km,距上虞市區47km,距杭州市約85km,距寧波市約158km(329國道)。是我國強涌潮河口地區第一大閘,浙東水資源配置重要樞紐工程。本工程為I等工程,主要建築物擋潮泄洪閘、堵壩、岸牆、翼牆為1級建築物;次要建築物上游導流堤等為3級建築物;臨時建築物施工圍堰等為4級建築物。大閘樞紐主要由擋潮泄洪閘、堵壩、導流堤、連線壩段以及管理區等組成。圍堰內主要建築物有:擋潮泄洪閘、導流堤和左右岸連線壩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曹娥江大閘
  • 開工時間:2005年12月29日
  • 完工時間:2007年4月22日
  • 總工期:480日天
施工契約,施工過程,建設規模,

施工契約

工程於2005年12月29日開工,全部工程於2007年4月22日完工,總工期480日天。

施工過程

2008年12月18日10點08分,曹娥江大閘的28扇閘門落下。
2004年12月8日上午,曹娥江大閘基礎工程打下第一樁。
2008年3月18日10時38分,隨著最後一輛重型卡車將一車巨石卸入曹娥江,全長538米的曹娥江大閘堵壩戧堤全線合龍。
2005年8月5日至7日,颱風“麥莎”正面襲擊紹興,12級以上大風,上游1公里處,為建閘前大橋而搭建的棧橋,其中一個橋墩的五根鋼柱已被狂潮摧毀四根。
2003年10月1日圍堰試拋,宣告了大閘建設進行曲的開始。50年的夢想正式走向前台。
2001年,市水利局副局長徐青松撰文《曹娥江口門大閘與紹興經濟可持續發展》,擺到了市領導的桌上。報告首次提出了興建大閘的最大效益是為工業開發提供豐富的海塗資源的觀點。接著,紹興市提出了建設杭州灣跨江大橋,接軌大上海的發展戰略。人們再次把目光投向這片廣闊的海塗,大閘的功能被再次提升。同年,“重點抓好曹娥江口門大閘建設”明確寫進了《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發展綱要》和《紹興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
1971年大旱後,專家們首次提出了解決浙東水荒的方案——從富春江引水至紹興,紹興修建大閘,再引水至寧波、舟山。1998年,省政協領導視察浙東水利時,紹興市水利水電局原局長盛鴻郎力主將曹娥江大閘作為富春江引水工程的首要項目,引起省政協關注。規劃開始了篳路藍縷的腳步。12月,浙江省政府正式批准《曹娥江流域綜合規劃》,曹娥江大閘為重要規劃項目。
1958年年10月22日,當時的寧波專署成立湯浦水庫指揮部,負責湯浦水庫和曹娥江大閘兩項工程,大閘閘址在上虞五甲渡。同年12月7日,兩項工程同時開工。1959年,兩項工程相繼停工。

建設規模

擋潮泄洪閘總淨寬560m,閘底板高程-0.5m,共設28孔,閘孔淨寬採用20.0m。28孔閘分6廂布置,廂與廂之間用分隔墩隔開,分隔墩寬5m,為鋼筋砼空箱式結構。擋潮閘垂直水流方向總長697m,順水流方向長502.5m。閘室為整體式結構,閘底板厚2.5m,閘底板頂面高程-0.5m,閘墩厚4m,中間分縫,胸牆底高程為4.5m,頂高程為12.5m;閘上設交通橋,橋寬8.0m,為空箱式結構,空箱內布置電氣設備和啟閉機油壓設備及管道。閘室兩側翼牆為空箱式和扶壁式結構,順水流向總長96.5m,其中上游段長27m,閘室段26m,下游段長45.5m。
曹娥江大閘
閘底板基礎、分隔墩基礎均為預應力高強砼管樁(PHC)處理,閘底板基礎上、下游各設有一道薄型砼防滲牆。
上游防沖段包括閘前護坦至上游拋石防沖槽,長365m。上游護坦高程-0.5m~-2.0m,長15m,採用1.0m厚鋼筋砼結構。護坦上游為長50m、厚60cm的砼灌砌塊石護底,砼灌砌塊石護底上游為長285m、厚40cm的乾砌塊石護底。上游端部設有6m長的預製鋼筋砼防沖沉井。沉井上游為3m深的拋石防沖槽。
閘室下游為消力池,池深1.6m,池底高程-4.1m,池長35.5m(含斜坡段14.4m),消力池底板採用鋼筋砼結構,厚1.2m。消力池下游設15m長的砼海漫和28m長的砼灌砌塊石海漫,海漫頂面高程-2.5m,海漫厚60cm。砼海漫下游端設12m長預製鋼筋砼防沖板樁。灌砌石海漫下游端設有8m寬、13m深的鋼筋砼沉井。沉井下游為拋石防沖槽,深4m,頂寬26m,底寬5m,邊坡1:3。
閘廂之間設有分隔墩,共設5個分隔墩。分隔墩頂寬5m,為C30鋼筋砼空箱結構,總長90.5m。
大閘翼牆每側分三段,上游段翼牆為空箱式結構,長26m,其中直線段長17m,圓弧段段長9m,頂高程7.0m(11.5m),翼牆頂7.0m高程地面設有沖砂水泵房、值班休息室及樓梯間。
(2)右側魚道
在大閘右側導流堤上設定一條魚道,魚道長450.67m。魚道為開敞式矩形槽結構。魚道分為上游段和下游段,上游段靠管理區側魚道槽頂高程為5.0m,靠河道側槽頂高程為4.0m;下游段魚道槽頂高程為8.2m。魚道淨寬2.0m,進口底高程0.6m,出口底高程1.6m,魚道底坡為0.21%,魚道槽壁厚0.4m,槽底厚0.5m,在下游段魚道隔板上方設撐梁;隔板間距為3.0m,隔板厚0.2m,每間隔27m設一休息池,休息池長6.0m。在魚道下游設控制閘門。
(3)導流堤及右岸連線壩
為使水流平順進入閘室,在大閘與堵壩之間布置導流堤。上游導流堤長度350m,下游導流堤長度160m。上、下游側導流堤與大閘東圍堰之間採用砂質粉土吹填,形成大閘與堵壩之間的連線壩,上游側壩頂高程7.0m,下游側壩頂高程11.5m。上游導流堤採用砼灌砌塊石襯護,堤腳設6m寬的砼坦水,坦水外側設6m深的預製砼防沖沉井。下游導流堤頂高程11.5m,堤坡為1:3,在高程6.5m和1.5m處各設有寬6.0m的平台,坡面護砌採用砼灌砌塊石,堤腳處設有6m寬的砼坦水,坦水外側設16m深的鋼筋砼防沖板樁。
連線壩壩腳為大閘東圍堰拋石戧堤,閘下游壩坡採用砼灌砌塊石,堵壩壩頂道路與閘頂交通橋道路連線段為瀝青砼路面,寬9m,其餘壩頂均為草皮護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