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鰓動物門

曳鰓動物門

曳鰓動物已記載僅有18種,全部生活在淺海和深海的泥沙中,從潮間帶到幾千米深海。大部分體形較大的種類生活在冷水中;有一些小型種類(如Tubiluchus)分布較為廣泛,包括熱帶海洋。曳鰓動物是中寒武紀海洋底棲生物(benthos)的重要成員。已描述的11個化石種,它們是寒武紀海洋中占優勢的無脊椎動物。種類與其寒武紀的祖先沒什麼大變化。

這類動物體長0.5 mm一40mm,體呈圓柱形,軀幹較大,其前端有一翻吻(introvert),後端常有一或兩個尾附器(caudal appendages)尾附器與體壁連續,其表面角質膜變薄,有學者認為它具有氣體交換、滲透調節和化學感受的功能,但沒有證據證明。神經系統:圍繞咽部有一神經環和一腹神經索。在體腔中有吞噬的變形細胞、紅細胞並含有蚯蚓血紅蛋白(hemerythrin)。體腔液也有流體靜力骨骼的作用。學者們一直認為它具有假體腔,但也有學者認為它具有真體腔,從圖8—29可見它具有在中胚層之間形成的腔,但沒有體腔上皮;而有假體腔的功能,因此,或者說它具有處於萌芽狀態的真體腔。曳鰓動物僅是現在開始受到關注,了解其進化關係,從其具有神經環,前端的口和翻吻以及分子證據,認為它與動吻動物、兜甲動物親緣關係較近。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曳鰓動物門
  • :動物界
  • :曳鰓動物門
  • 分布區域:分布於東海陸架區。
  • 英文學名:Priapulida
  • 曳鰓動物門:已知有2綱4科12種
  • 曳鰓動物門:我國僅發現2屬2種
形態特徵,生長繁殖,生活環境,生活習性,亞種種類,

形態特徵

該門動物呈蠕蟲狀,體長几毫米至200毫米。兩側對稱,體圓柱形,不分節。典型的曳鰓動物大多可分為吻(翻吻)、軀幹部(腹部)和尾(尾附器)3個部分。吻位於蟲體前端,可伸縮,口位於吻前方中央。吻表面具多排環狀排列的咽齒和許多縱排的小圓錐形杯狀乳突。軀幹部具許多假體環,但非分節,常覆有小棘或瘤。後端腹面開口為肛門,肛門前兩側開口為泄殖孔。尾位於軀幹部之後,有人認為是軀幹部的延長,具中空的柄和許多囊泡狀突起(尾囊),不同種的曳鰓動物尾變化較大,或僅為一細長的尾,或無尾。
曳鰓動物門曳鰓動物門
體壁由周期性蛻皮的角質膜、單層表皮、環肌縱肌以及一層不清楚的膜組成。消化系統為一直管,由口、口腔、肌肉質的咽球、食道、腸、直腸、肛門等器官組成。神經系統簡單,不與表皮分離,亦無神經節的分化,具圍咽神經環和腹中部的神經素。排泄器官原腎型,1對,位於體後腸兩側的體腔內,具許多焰細胞,排泄管下行與生殖管相遇為泄殖管,並以泄殖孔開口於體外。
體腔大,位於腸管與體壁之間,並延伸至尾部,內充滿乳白色液體,具兩種游離的細胞:紅細胞(內含具呼吸色素的蚓血紅蛋白,可能具攜氧和儲氧的功能)和遊動的變形細胞。

生長繁殖

雌雄異體,體外受精。胚胎髮育過程尚不清楚。後期幼蟲與成體相似,具翻吻,但覆蓋著多片厚的角質兜甲,變態後兜甲消失。
曳鰓動物門曳鰓動物門

生活環境

曳鰓動物是海洋底棲性的動物,大部分生活在靠近兩極地區的冷海中,從淺海到深海都有,自由生活,主要棲於含泥的沉積物中。
曳鰓動物門曳鰓動物門

生活習性

在無氧的泥灘、超鹹水或半鹹水水域等沿岸環境中可能是重要的動物組成成分。在該生境中生活可能避免與其他後生動物競爭。以翻吻在泥內吞咽小型多毛類環蟲、甲殼動物和其他曳鰓動物。

亞種種類

曳鰓動物門是很小的一門,已知有2綱4科12種。中國僅發現2屬2種:尾曳鰓蟲發現於渤海;擬曳鰓蟲屬的南方擬曳鰓蟲(見圖)分布於東海陸架區。
擬曳鰓蟲擬曳鰓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