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線救國

曲線救國

曲線救國一詞產生於抗日戰爭期間,就是採取直接的手段不能夠解決,比如正面抗擊日本侵略軍的話,能力不夠,就只好採取間接的,效果可能慢一些的,發動軍隊及以外的各界人士和力量,或者從側面迂迴牽制干擾的策略,一點一點地爭取和保衛勝利果實,有時候可能還要放棄一部分已經得到手的東西,但鬥爭的大方向不變。

當時國內一些頑固派分子為實行降日反國民黨,他們指使或支持一部分軍隊和官員投降日本侵略者,變成偽軍、偽官,和日軍一起進攻抗日根據地,並將這種叛國投敵行為也詭稱為“曲線救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曲線救國
  • 含義:用不直接的方式達到救國目的
  • 正面案例:魯迅倡導文人救國
  • 反面案例:汪精衛的投降主義
詞語解析,反面示例,投敵將領,正面實例,直接含義,

詞語解析

反面示例

汪精衛所提出“曲線救國”論就是著名的投降理論之一。其後果就是抗日戰爭期間出現“降兵如潮,降將如毛”的局面。所以那種“曲線救國”論已經完全違背了曲線救國的準則,全然不是救國,而是賣國

投敵將領

1.1933年春東北軍騎兵第17旅旅長李守信於綏遠林西率部投靠日軍。李守信原為熱河土匪,東北易幟時投靠東北軍,被委任為騎兵第17旅34團團長。1933年升任旅長不久後即投靠日軍。被日方委任為經林留守司令。9月又改編為察東警備軍,與察哈爾抗日同盟軍作戰,司令官李守信。下轄兩個師又一個炮兵隊。
2.1935年綏遠義勇軍司令王英投敵。王英為綏西土匪,長期盤踞綏遠。後任東北軍之師長、察北游擊司令。
3.1938年國民黨中央黨務訓練團軍訓處長劉夷被俘投敵。劉夷為黃埔二期生、劉峙之侄。投敵後任汪偽軍官訓練團團長、軍事參議院參議。
4.1939年春第19軍68師副師長蔡雄飛和團長湯家謨于山西離石被俘投敵。蔡雄飛為東北人,早年服務於東北軍,長城抗戰後隨68師轉入晉綏軍
5.1939年秋軍統忠義救國軍第8支隊支隊長丁錫山率部於淞滬地區投敵。
6.1940年初第1戰區豫北游擊隊總指揮劉昌義率部投敵。劉昌義出身西北軍,曾任東北抗聯第3師師長,後赴河南組織游擊隊抗日。1941年5月第6集團軍獨立第3旅旅長譚松艇率部投敵。
7.1940年春東北挺進軍高參白鳳翔於綏西率所部千餘人投敵。白鳳翔原為東北軍騎兵第6師師長,西安事變後擬升任軍長,因張學良南京被扣調任馬占山東北挺進軍高參。
8.1941年2月13日魯蘇皖邊區游擊縱隊副總指揮兼第一路游擊總指揮李長江於蘇北率領所部8個支隊投敵。該部原為地方武裝,抗戰爆發後改編為游擊縱隊。
9.1941年春軍統忠義救國軍一部由蔡鑫元率領在江蘇泰興投敵。
10.1941年4月第33師副師長兼團長潘乾丞、魯蘇戰區獨立團團長劉湘圖於蘇北率部投敵。

正面實例

日本侵華戰爭時期,魯迅先生開始從醫後又從文而鼓勵更多的人去抗日,並不是直接參加軍隊抗日,這也可以說是曲線救國。
到後來抵制外貨,教育人民不崇洋媚外,不是用軍事手段達到救國目的的都算是曲線救國。

直接含義

所謂曲線救國,就是採取直接的手段不能夠解決,無力正面對抗偽善匪幫,就只好採取緩慢而間接的方式,儘可能發動各界人士和力量,或者採取從側面迂迴牽制干擾的策略,一點一滴地爭取和喚醒人民的支持,有時甚至還要放棄一部分已經得手的東西,背負周遭人等的罵名。雖忍辱負重,但鬥爭的決心不會改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