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俞平伯創作新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暮》是現代詩人俞平伯創作的一首新詩。這首詩具古典的感傷韻味,詩人由鐘聲、山色的感染而勾起內心的幽緒,由那低低的輕問,流露出人生的哀愁和憂傷、清冷與孤獨,也表現出詩人心底對人生中那份充滿溫暖的相互關愛的真情摯誼的熱切呼喚。全詩構思巧妙,由暮色而生情、生思;在手法上,詩人活用了傳統詩詞的技巧,給詩的表現力增加了力度。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暮
  • 創作年代:二十世紀三十年代
  • 作品體裁:新詩
  • 作者:俞平伯
  • 作品出處:《雪朝》
作品原文,創作背景,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敲罷了三聲晚鐘,
把銀的波底容,
黛的山底色,
都銷融得黯淡了,
在這冷冷的清梵音中。
----
暗雲層疊,
明霞賸有一縷;
但湖光已染上金色了。
一縷的霞,可愛哪!
更可愛的,只這一縷哪!
----
太陽倦了,
自有暮雲遮著;
山倦了,
自有暮煙凝著;
人倦了呢?
我倦了呢?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作者在深秋遊蘇州寒山寺時的懷戀之思,作者在附記中說:“夫寒山一荒寺耳,而搖盪性靈至於如此,豈非情緣境生,而境隨情感耶?此詩之成,殆吾之結習使然。”

文學賞析

這首小詩寫得很幽美,既有情味又含有理趣。
詩分三節。全篇以“暮”結撰。結穴處在最後一節。詩人漫步在西子湖畔,暮色漸濃了。他沒有直接描寫天色,聽到三聲晚鐘仿佛暮色是從古寺的鐘聲里擴散出來的,那冷冷的清遠的梵音,把銀色的湖波、黛色的山,“都銷融得黯淡了”。這時太陽並未完全落山,天空尚有燦爛的晚霞一縷、湖光返照明亮如金,這是無限好的夕陽,詩人讚嘆:“一縷的霞,可愛哪!更可愛的,只這一縷哪!”如果是滿天燦爛的雲霞,也就不值得詩人特別注目了。這裡有前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意境。它流露出詩人心中某種情緒,如銷融得黯淡的山色湖光,如清冷的梵音,他的人生經歷里隱含些許哀愁憂傷,但也有使他愉悅的回憶,雖然不是太多,與那些不如意事比較,就更顯得使人眷戀了,透過“暗雲層疊”給他以些許慰勉。
暮色更沉,一天將盡,詩人感到有了倦意,就在這時,他發現無生命的自然之物都有憩息之地,諸如“太陽倦了,/自有暮雲遮著;/山倦了,/自有暮煙凝著;”而作為活生生的人倦了,於是詩進入哲理層面。人生旅途自有體味不盡的艱辛,需要別人的關心,別人的愛護,需要有溫暖的棲息以恢復身體與心理的疲勞。這詩的後兩句發問也是一種呼喚,呼喚友誼,呼喚愛情,呼喚人與人之間的關心、理解與幫助。
這首詩構思是巧妙的,前兩節對湖光山色、梵音晚霞的描繪,可以說都是一種鋪墊、渲染,目的是形象地導出太陽和山倦了“自有”雲煙的呵護,並在此基礎上引伸出“人倦了”“我倦了”怎么辦的頗有社會意義的命題。而解答這一命題,乃是那個時代詩人所執意追求的人道主義精神。

名家點評

福建師範大學教授陳良運:這首詩構思是巧妙的,由暮色而生情、生思,“人倦了”,“我倦了”怎么辦,以此推出了一個頗有社會意義的問題。在手法上,詩人活用了傳統詩詞的技巧,諸如湖光山色也似一多愁善感的聽客,為梵音而“銷融”;又如“倦”、“遮”、“凝”等詩眼的精心選煉,都給詩的表現力增加了力度。(《新詩鑑賞辭典》)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潘耀明:俞平伯給這首詩注入舊體詩特有的淒清意境。此外,在這首詩,還可以看到作者的筆觸中,具有哲理的深度和深邃幽遠的況味。(《大家風貌》)
蘇州科技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凌郁之:他還有一首《暮》……雖然不知道所寫何處,但分明是,夕陽西下,寒山晚鐘,悠然遠渡,一切都仿佛鍍上了古色古香的佛的色彩,一切都掩映在暮色蒼茫中,都仿佛睏倦而凝滯了。寒山清鐘,搖盪性靈,總是如此。(《寒山寺詩話》)

作者簡介

俞平伯(1900-1990),詩人、散文家、古典文學研究家。原名銘衡,字平伯。浙江德清人。系經學家俞樾重孫。早年在北京大學讀書時,參加過“五四”運動。1919年畢業後在杭州浙江一師任教,後赴英美考察教育。回國後加入文學研究會。1924年後,歷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1954年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1918年開始寫詩,曾與朱自清等創辦中國第一個新詩月刊《詩》。對《紅樓夢》研究有獨特貢獻,著有《紅樓夢辨》《紅樓夢簡論》《紅樓夢研究》《脂硯齋(紅樓夢)輯評》《紅樓夢八十回校本》等。還致力於古典詩詞研究,其著述已輯為《論詩詞曲雜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