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池(溫泉池)

暖池(溫泉池)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暖池,指溫泉池。溫泉是一種由地下自然湧出的泉水,其水溫高於環境年平均溫5℃,或華氏10℉以上。可以洗澡、煮水餃、川燙青江菜、涮羊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暖池
  • 外文名:warm pool
  • 拼音:nuǎn chí
  • 又稱:溫泉池
  • 詞性:名詞
定義,形成,原因,條件,作用,成分及功效,暖池治病健身的原理,泡溫泉注意事項,季節,不宜人群,

定義

暖池是從地下自然湧出的,泉口溫度顯著地高於當地年平均氣溫的地下天然泉水,並含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礦物質泉水。也有很多地區人工打井,一般在600-2000米,用深水水泵抽取地下水,富含多種有益礦物質水溫一般在20度以上,也叫溫泉井。由於各地所處的氣候、緯度及海拔高程之不同,池水的溫度下限很難統一。
暖池
不同國家對於暖池的定義和理解稍有不同:
在中國台灣地區,暖池定義是符合暖池基準之泉水及水蒸氣(含溶於泉水中之氣體)。泉水包括自然湧出或人為抽取之溫水、冷水及水蒸氣(含溶於溫泉水中之氣體),在地表量測之溫度高於或等於30℃者;若溫度低於30℃之泉水,其水質符合暖池水質成分標準者,亦視為暖池。
日本認為:地下湧出之溫水、礦水、及水蒸氣與其他氣體(碳氫化合物為主成分的天然瓦斯除外)。溫度:高於或等於25℃;如溫泉低於25℃,其水質符合之規定19種物質(日本溫泉法附表)其中一種以上者。
韓國規定暖池系指地下湧出,溫度高於或等於25℃之溫泉水,水質成分對人體無害。
中國醫療礦泉專家陳炎冰在《礦泉與療養》一書中認為,暖池一般含有多種活性作用的微量元素,有一定的礦化度,泉水溫度常高於30℃以上。溫礦泉可對以下疾病具有醫療作用:肥胖症、運動系統疾病(如創傷、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等)、神經系統疾病(神經損傷、神經炎等),早期輕度心血管系統疾病、痛風、皮膚病等。
低溫池水38℃~40℃,對人體有鎮靜作用,對神經衰弱、失眠、高血壓、心臟病、風濕、腰膝痛等有一定的好處。
高溫池水43℃以上,對人體有興奮刺激的作用,同時對心血管病有顯著療效,能改善體質,增強抵抗力和預防疾病。
加料暖池,廣東大部分泉水屬於低溫泉水,所含礦物質豐富,同時,善於養生的廣東人,更在暖池中玩了不少的花樣,加了諸如紅酒、中藥材、花草植物等各種物質,使得暖池的醫療和美容效果更佳。

形成

原因

暖池的形成,一般而言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地殼內部的岩漿作用所形成,或為火山噴發所伴隨產生,火山活動過的死火山地形區,因地殼板塊運動隆起的地表,其地底下還有未冷卻的岩漿,均會不斷地釋放出大量的熱能由於此類熱源之熱量集中,因此只要附近有孔隙的含水岩層,不僅會受熱成為高溫的熱水,而且大部份會沸騰為蒸氣,多為硫酸鹽泉。
二則是受地表水滲透循環作用所形成。也就是說當雨水降到地表向下滲透,深入到地殼深處的含水層形成地下水,(砂岩、礫岩火山岩、這些良好的含水層)。地下水受下方的地熱加熱成為熱水,深部熱水多數含有氣體,這些氣體以二氧化碳為主,當熱水溫度升高,上面若有緻密、不透水的岩層阻擋去路,會使壓力愈來愈高,以致熱水、蒸氣處於高壓狀態,一有裂縫即竄涌而上。熱水上升後愈接近地表壓力則逐漸減少,由於壓力漸減而使所含氣體逐漸膨脹,減輕熱水的密度,這些膨脹的蒸氣更有利於熱水上升。上升的熱水再與下沉較遲受熱的冷水因密度不同所產生的壓力(靜水壓力差)反覆循環產生對流,在開放性裂隙阻力較小的情況下,循裂隙上升湧出地表,熱水即可源源不絕涌升,終至流出地面,形成暖池。在高山深谷地形配合下,谷底地面水可能較高山,中地下水位低,因此深穀穀底可能為靜水壓力差最大之處,而熱水上涌也應以自谷底湧出的可能性最大,暖池大多發生在山谷中河床上。

條件

1、地下必須有熱水存在(地底有熱源存在);
2、必須有靜水壓力差導致熱水上涌(岩層中具裂隙讓泉水湧出);
3、岩石中必須有深長裂隙供熱水通達地面(地層中有儲存熱水的空間)。

作用

暖池的浴用方法分類,浴用法通常稱為礦泉浴,礦泉浴在治療某些慢性病和養生保健方面,簡單易行,舒適實用,有其獨到的作用,往往優於某些藥物治療。浴用法是礦泉療法中最常見的形式,根據礦泉的性質及疾病與患者體質的不同,又有不同的浴法。臨床中較為常見的方法有浸浴、淋浴、運動浴,機械水浴等。
有資料表明,暖池熱浴不僅可使肌肉、關節鬆弛,消除疲勞;還可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人體新陳代謝。

成分及功效

暖池療法是一種自然療法,大部分的化學物質會沉澱在皮膚上,改變皮膚酸鹼度,故具有吸收、沉澱及清除的作用,其化學物質可刺激自律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系統。暖池對身體健康有益處,有說法說可治療皮膚病、心臟病,可消除疲勞,在國內暖池集聚的地方都已經設立了療養機構類型的醫院,借用暖池來治療皮膚病。
據測定,溫泉水含有鈉、鐵、碘、溴、硫、矽酸、重碳酸、鈣、鎂、等礦物質,這些正是人體健康所必需的元素。含鈉元素的碳酸水有漂白軟化肌膚的效果,是天然的美白護膚品;鈣、鉀、氡等成分對調整心腦血管疾病、治療糖尿病、痛風、神經痛、關節炎等均有一定效果;而硫磺泉則可軟化角質;碳酸對胃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老年性便秘有輔助治療作用;硫化氫有軟化皮膚、殺滅皮膚癬菌的作用;碘有防治甲狀腺疾病的作用,溴有調整植物神經紊亂的作用,鐵有補血和治療貧血的作用,矽酸有治療動脈硬化的作用等。溫泉水中一些特殊氣體(如氮氣)的釋放對皮膚和血管產生的衝擊,具有按摩樣作用,能對肢體浮腫和關節腫脹起到理療的效果。

暖池治病健身的原理

1、泡溫泉時,溫泉裡面含有的礦物質會透過身體皮膚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溫泉本身的礦物質透過表皮滲入身體皮膚時,其化學物質可刺激自律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系統。有資料表明,溫泉熱浴不僅可使肌肉、關節鬆弛,消除疲勞;還可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人體新陳代謝。因此,泡溫泉既能驅寒、健身,還有利於一些疾病的治療。除溫水固有的舒張血管、活血、潔體之外,重要是溫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有益於人體的有效成分,從而在洗浴中使人們的某些疾病得到治療和康復。
2、溫度作用池水溫度在37℃-40℃時,對人體有鎮靜作用,對於神經衰弱、失眠、精神病及高血壓、心臟病、腦溢血後遺症的患者有很好的療效。池水溫度在40℃-43℃時,稱高溫浴,此時對人體具有興奮刺激的作用,對心臟、血管有較好作用,對減輕疼痛、治療神經痛、風濕病、腸胃病均有療效。同時,還可改善體質、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的作用。
3、水壓和浮力的作用入浴溫泉時,水對人體產生了壓力,胸腔和腹腔受到壓迫,影響到循環器官和呼吸機能,有利尿和治療浮腫的作用。水對人體產生的浮力作用,使人的體重減輕。在地下不能行走的人,在水中活動比較方便,泡溫泉對半身不遂、運動麻痹和風濕病患者進行運動訓練,對恢復健康有很大作用。

泡溫泉注意事項

儘管泡溫泉對健康有種種好處,但不是人人都適用。專家提醒說,對於泡溫泉,下面幾點尤其需要注意:
1、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在規則服藥的前提下,可以泡溫泉,但每一次以不超過20分鐘為限。起身時應謹慎緩慢,以防因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導致頭昏眼花而跌倒。
2、部分皮膚病患者,不宜泡溫泉。泡溫泉雖有美膚的療效,但對於患冬季癢、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等的人,泡在熱水中過久,由於加速皮膚水分的蒸發,破壞皮膚保護層,會惡化症狀。
3、泡溫泉後,人體水分迅速蒸發,要喝水補充。
4、泡溫泉時,記住合上雙眼,以冥想的心情,緩緩地深呼吸數次,才能真正釋放身心壓力。
5、浸溫泉能將身體中的水分及有毒物質排出,乾燥性皮膚及過敏性皮膚,有傷口的人要特別注意,應避免強酸性溫泉,浸溫泉時間也不宜過久,浸浴後擦上乳液保護皮膚。
  
6、傳染病患者,身體過度虛弱者及急性病患(如急性肺炎,支氣管炎,扁桃腺炎、中耳炎或發燒的急性感冒患者)孕婦初期和末期,女性月經來時或身上有傷口者,不宜泡湯,如果一定要浸泡,應特別注意身體的狀態,以免造成身體的不適,而像是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血管病變者也應遵造醫師的指示或友人陪伴才能入浴,癌症,白血病患者,因會刺激新陳代謝,導致身體加速衰弱,不宜浸泡,營養不良或是病後身體極度衰弱時,暫勿泡湯。
7、溫泉溫度以35-43度,為一般人較能接受,泉溫太高,反而會使皮膚乾燥或晚上興奮得睡不著,對身體虛弱的人可能造成神經衰弱,虛脫。。。等症狀。
8、 熬夜後不宜猛然入浴,以免引起休克或腦部缺血,酒醉泡高溫浴易引起中風,腦溢血,剛吃飽也不宜泡溫泉,必免引起消化不良,在激烈運動過後身心疲憊,應稍事休息,恢復體力後再入浴,空腹泡浴會增加疲勞感覺。
9、有人認為浸溫泉的時間及次數愈多愈好,這是錯誤的。其實浸溫泉的時間拉長,次數愈多,會使肌膚的水分油脂加速流失,一般最好以 30 分鐘為標準,且每日最多以不超過三次為限,浸溫泉時間可視個人需要及泉溫而有所不同,為使泡湯能充分發揮療效。

季節

夏天泡暖池是一種較好的解暑降溫活動。人浸泡在熱泉水裡,毛孔會很快張開,體內的熱量就能釋放出來,可以消除身體的悶熱,治標治本。暖池水經過地下岩層的過濾,水分子團小,滲透性強,是一種給全身滋養補水的好方法,浸浴加有中草藥的溫泉,同時還可起到養生、美容、美體等作用,在夏天泡要注意幾點事項: 1、體質比較虛弱,肝、腎、心臟等臟器有器質性病變者不宜夏天泡。2、夏天泡暖池不宜水溫過高和浸泡過長時間,水溫應為38℃-40℃視個人耐受能力而定),每泡10分鐘-15分鐘,就起來調整一會兒。3、夏天泡時,還要注意科學補水,最好是選擇20℃至25℃的白開水、檸檬水或淡鹽水來補充體內水分,避免出現脫水等症狀。

不宜人群

1.皮膚過敏者不宜泡。
2.孕婦及手術過後者不宜泡。
3.糖尿病患者不宜長時間泡洗熱水澡、蒸桑拿浴和泡暖池,因為水溫過高可讓患者注射的胰島素吸收加快,而且長時間身體過熱使機體能量消耗增加,心臟負擔加重,很容易出現意外。建議糖尿病患者在洗澡時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水溫不要超過40℃,以免出現意外。
4.容易失眠的人,不要長時間浸泡。
5.凡有心臟病、高血壓或身體不適者,不宜泡,除非經醫生允許。
6。 經期及經期前後女性不宜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