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活動

智力活動

智力活動是一種精神的思維運動。它直接作用於人的思維,經過人的思維活動才能產生結果,或者必須經過人的思維作為媒介才能間接地作用於自然,產生效果,而不使用自然力。

所以這類活動不具備技術的特徵,也就不屬於專利法中所說的發明創造,因而不能授予專利權。 這類指導人類思維活動的規則和方法的特點是:在使用時必須經過人腦的思考、判斷。智力活動,顧名思義就是運用智力而進行的活動。智力活動是人結合自身先天遺傳的普通能力以及異於他人的特殊能力而進行的生活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智力活動
  • 外文名:intellectual activity
智力活動的定義,定義一,定義二,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成年期智力發展的特性,可變性與穩定性,多元性與多向性,可塑性及干預訓練,影響成年智力活動的主要因素,文化歷史因素,教育因素,職業因素,健康因素,

智力活動的定義

定義一

智力活動,顧名思義就是運用智力而進行的活動。

定義二

根據英國心理學家查爾斯·斯皮爾曼(Charles Spearman,1863~1945)於1904年所倡議的“智力二因論”要義可得出:
智力活動是人結合自身先天遺傳的普通能力以及異於他人的特殊能力而進行的生活活動。普通能力是一切智力活動的共同基礎。一般智力測驗所測量者,就是普通能力。
智力活動

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專利法中規定,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不能授予專利權。
智力活動通常包括:各種設備和儀器的使用說明、教學方法、樂譜、音樂、速算法、口訣、語法、計算機語言和計算規則、字典的編排方法、圖書分類規則、日曆的編排規則和方法、心理驗算法、裁縫方法、會計記賬方法、統計方法、遊戲規則和各種表格等。

成年期智力發展的特性

可變性與穩定性

成年期智力發展的可變性(variability)與穩定性(stability)實際是同一個問題的兩極,指的是成人個體在同一種智力上隨著年齡的增長會發生改變還是保持穩定。
在現有的心理學研究中,大部分都是通過對不同年齡組被試在某些智力活動上的操作水平作橫向比較,或者通過對相同年齡組被試的智力活動操作水平在不同時期進行追蹤分析,來考察成人智力的發展變化情況。
然而,橫向比較和追蹤分析往往得出不一致的結論。最具代表性的是沙依主持的有關基本心理能力發展的一系列研究(Schaie,1996)。其研究表明,雖然橫向比較結果顯示不同年齡組之間在基本心理能力上存在顯著差異,且總體上 呈現出隨年齡增長而下降的趨勢,但是對同一年齡組經過一定時間間隔(7年或14年)進行追蹤分析則並未發現顯著的下降趨勢,智力水平在7年或14年之後保持穩定甚或有所提高的人數占相當大的比例。例如,在一項研究中發現,即便在平均年齡達72歲的老年被試群體中,14年後仍有46.7%的人在空間能力和推理能力測驗上的成績保持穩定,而只有21%的人在兩項測驗上的成績表現出下降趨勢(Schaie&Wills,1986)。
這種橫向比較和追蹤分析結果的不一致同樣體現在申繼亮等對中國成人被試的研究中(申繼亮等,2000b)。該研究從橫向和縱向兩種角度,通過比較、分析不同年齡的成人在數字比較、匹配圖形、減法乘法、圖形歸類和辭彙理解五項智力測驗上的成績,考察了成年期幾項基本心理能力的發展狀況。數字比較和匹配圖形測試的是知覺速度與辨別能力,減法乘法測試的是數字運算能力,圖形歸類測試的是歸納推理能力,而辭彙理解測試的是語詞能力。橫向比較的結果顯示,各項測驗的成績在20~79歲基本呈不斷下降趨勢,但下降的程度在不同項目或年齡組有不同表現
然而,成人個體的智力是否會隨年齡增長而發生變化僅依據橫向比較的結果遠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這主要因為:第一,總體趨勢的下降並不意味著隨年齡增長必會導致個體智力的顯著變化。比如,在圖形歸類測驗中,30~39歲、40~49歲、50~59歲和60~69歲組之間經方差分析檢驗並無顯著的差異,只是與20~29歲組或70~79歲組相比才表現出顯著的差異;在辭彙理解測驗中,也只有20~29歲組的成績顯著高於70~79歲組,其他的組間差異均不顯著。第二,縱使經統計檢驗證明不同年齡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也不能就此肯定年齡的增長會帶來智力的變化。比如,一項橫斷研究表明,60歲以上年齡組的成人在韋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上的全量表分顯著低於20~29歲年齡組的成人。然而,我們不能就此結果認為,20~29歲的成人個體到了60~69歲之後智力會發生顯著的變化。因為橫斷研究無法保證目前為60~69歲的成人在20~29歲時的智力與目前為20~29歲的成人處於同一水平上。事實上,不少研究說明(Flynn,1987),隨著時代的變遷,不同時期的同齡人在智力測驗上的表現具有顯著差異,1985年為20歲的成人智力顯著高於1945年為20歲的成人個體。第三,橫向比較畢竟只是靜態地考察不同年齡段的群體間存在的平均差異,不能動態分析每個個體經過一定的時期實際發生的變化情況。
相比而言,縱向追蹤研究可以更好地回答成人個體的智力隨年齡增長會發生改變還是保持穩定。申繼亮等(2000b)的縱向研究考察了成人個體經過三年之後在五項智力測驗成績上的發展狀況。一般來說,考察每個個體的心理能力在一定時期內(如三年)的變化情況,可以根據其兩次測試的得分差異是否超過了一個測量的標準誤(standarderrorofmeasurement,簡稱SEM)來判斷。被試目前的得分比三年前的得分若高於一個標準誤,則被認為完成測試的能力提高;若低於一個標準誤,則被認為完成測試的能力降低。若兩次測試的得分差異未超出一個標準誤,被認為完成測試的能力保持穩定。在成人智力發展追蹤研究中受到肯定並經常採用的一種方法是,通過直接比較成績提高、降低和保持穩定的人數百分比來探究測試成績的縱向變化(Willis,etal.,1992)。這是因為,簡單的差異檢驗仍然考察的是群體之間的平均差異,而不能反映每個個體實際發生的變化情況。另外,由於各種智力測驗的重測信度不可能為1,所以即使每個個體前後兩次得分存在差異,也不能就此判斷這種差異是個體發展變化的結果還是測驗本身的信度所致。一個標準誤其實就是在信度範圍內每個測量值可接受的變化區間,測量值的變化幅度只有超出一個標準誤,才能認為兩次測試的得分差異是個體發展變化的結果。表5-2以被試在匹配圖形、圖形歸類和辭彙理解三項測驗上的成績為例,說明每個年齡組經過三年時間在知覺、歸納推理和語詞能力上的可變性與穩定性。

多元性與多向性

智力發展的多元性(multidimensionality)與多向性(multidirectionality)總是互為關聯的。多元性指的是智力是由多種成分構成的,並且不同的成分之間往往具有複雜的層次關係或結構關係,隨著年齡的變化,個體智力的構成成分或成分間的結構關係也可能發生一定的改變。多向性指的是不同的智力成分在生命全程的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發展方向或軌跡。因此,智力的多元性是智力發展多向性的前提。
(一)多元性
心理學家關於智力的構成成分有許多種不同的理論見解。在成人智力發展研究中,上一節所提到的基本心理能力成分及流體智力、晶體智力成分等是最常見的考察變數。坎寧安(W-Cunningham)提出的智力結構多元層次模型對上述智力成分理論作了相當好的描述。在這個模型中,位於最底層的是測評個體智力的項目或題目;第二層是由多個題目組成的測驗;第三層是根據各個具體測驗獲得的基本能力因素,相當於基本心理能力成分;第四層是二級智力因素,是對多種基本心理能力進行因素分析的結果,包括流體智力成分、晶體智力成分以及不能被歸結為這兩種二級成分的其他因素(Horn,1982);第五層是三級智力因素,即進一步對二級智力成分進行因素分析的結果;最上一層是一般智力因素。
有研究表明(Baltes,1997),在智力的畢生發展過程中,個體智力的構成成分及結構關係會出現差異化(differentiation)與去差異化(dedifferentiation)兩種發展趨勢。所謂差異化,就是指智力的一般因素減弱,而特殊智力因素成分增多,使得個體間智力構成成分及結構關係的差異加大;去差異化則相反,個體間智力構成的差異愈益縮小。一般認為,從兒童期至中年時期、老年早期(70歲以下),由於腦功能漸趨成熟與穩定,以及個體間獲得知識的差異不斷加大,智力發展呈不斷差異化的態勢;而到了年齡較大的老年期後(如70或80歲),由於腦功能的衰退,給各種認知功能帶來普遍的和相近的影響,從而使得不同智力成分功能的差異性也越來越小。
加德納(Gardner,1983)的多元智力理論從頗為獨特的角度探討了智力的多元化問題,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加德納認為人的智力並不存在一個統一的或單一的一般因素成分,而應被看成由各種相對獨立的成分組成的多元體。這些成分包括語言智力、音樂智力、邏輯數學智力、空間智力、身體動覺智力、內省智力和人際智力等。在加德納看來,所有的人類個體都具備上述智力成分。由於遺傳、早期訓練的作用以及這些智力成分之間不斷地互動作用,某些個體在某些智力方面的發展就比其他個體要好得多。然而,每一個正常個體,只要他稍有一點兒機會,便會使其每一種智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在正常的發展過程中,這些智力成分都實際上從生命開始就相互作用、相互鋪墊了,而且它們最終都被調動起來,以適應各種不同的社會角色及社會功能。
(二)多向性
成年期智力發展的多向性在前面的敘述中已經有所涉及。從巴爾特斯的雙重過程模型(見圖5?2)即可看出,主要受個體神經生理狀況影響的認知機械成分和主要受後天文化教育影響的認知實用成分具有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沙依在分析了許多智力發展研究後指出,採用不同的認知或智力測驗得出迥異的年齡發展模式是成人智力研究中非常普遍的現象(Schaie,1996)。在申繼亮等(2000b)的追蹤研究(見表5-2)中也可發現,成年期個體在不同測驗上的能力經一定時期(三年)後,表現出的提高、降低或穩定的發展趨向存在很大差別。例如,從50~59歲組至70~79歲組,在匹配圖形和圖形歸類測驗上,隨年齡增長,成績提高的人數百分比下降,成績降低的人數百分比上升,而在辭彙理解測驗上,成績穩定的人數百分比始終占絕對優勢,成績提高與降低的人數百分比的變化方向則與上述兩項測驗上的情形相反。一項研究(Horn,1970)結果的圖示(見圖5-4)更鮮明地反映出智力發展的多向性。
除了根據心理測驗的結果考察智力發展的多向性外,另有一些心理學家從信息加工過程的角度對此進行了探究。這些心理學家(Salthouse,1991)認為,不同的智力活動所依賴的信息加工成分或環節並不總是一樣的,而不同的信息加工成分隨年齡增長所發生的變化則可能存在很大差異。
不少研究表明,在信息加工過程中,受年齡變化影響最大的是加工速度和工作記憶容量等主要成分。例如,從事有速度要求的智力活動,老年人的能力顯著低於年輕人,而從事沒有速度要求的智力活動,老年人和年輕人的能力差異並不明顯;從事對工作記憶容量要求高的認知操作(如自由回憶),成人個體呈現出較明顯的隨年齡增長能力下降的趨勢,而從事對工作記憶容量要求較低的認知操作(如再認、言語活動),個體能力並不會隨年齡增長顯著降低。還有研究者指出,在信息加工的各環節中,隨年齡增長下降明顯的是信息加工的外周(peripheral)過程(如信息編碼、反應執行),而信息加工的中樞(central)過程(如信息提取、決策)則並未出現顯著的年齡差異(Salthouse,1991)。上述觀點均對深入理解從心理測量研究中反映出的智力發展多向性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可塑性及干預訓練

成年期智力的可塑性(plasticity)關注的是在某一成人發展階段,智力功能通過一定的干預訓練可以得到改善的可能性或程度。考察成人智力經干預訓練所產生的效果是探討智力可塑性最重要的手段。相對來說,智力的可塑性是一個更具實踐意義的研究課題。因為除了認識成人智力的發展規律外,最有實用價值的目的在於知道如何才能維持和促進智力的功能。一般來說,對成人智力可塑性的研究主要集中於那些在成人發展過程中最容易衰退的智力成分:流體智力或認知機械成分。
巴爾特斯和威利斯(Baltes&Willis,1982)曾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實施成人發展與促進科研計畫(AdultDevelopmentandEnrichmentProject),進行過一系列的成人智力干預訓練。他們在研究中採用了兩種水平的干預方法。一種是沒有任何針對性的訓練,以增進對測驗的熟悉程度為目標,即對被試在不同的情景中多次施以相同類型的測驗,以便於研究者了解重複測驗對操作成績產生的效果。另一種便是針對各種基本能力採取的專門訓練。研究者首先分析完成某種能力測驗所必須涉及的各種認知加工活動,再通過提示、反饋和小組討論等方式向被試傳授提高這些認知加工活動效率的辦法。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專門訓練,被試的智力水平確實有顯著提高,但是針對不同基本能力的訓練所產生的保持和遷移效果存在差異。例如,對圖形關係(figuralrelations)能力進行訓練的效果維持時間最長,遷移範圍也最廣;而對歸納推理、注意和記憶能力進行訓練雖然也能提高測驗成績,但這種效果不能很好地遷移至新的活動任務之中。巴爾特斯和威利斯的研究結果還表明,通過訓練所取得的能力增長量相當於沙依的西雅圖追蹤研究中被試能力時隔21年平均下降的幅度。這種對比更充分地表明智力衰退的趨勢是可以通過適當的干預而減緩甚至逆轉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該干預研究施加訓練的時間相當短暫:平均只有五次,每次僅一個小時。如此短暫的干預就能達到非常可觀的促進效果,意味著成年期的智力具有相當大的可塑性。
沙依和威利斯隨後拓展了上述科研計畫的成果,並進一步開展了一系列的干預研究(Schaie&Wills,1986)。他們從西雅圖追蹤研究的被試中選取干預對象,並根據間隔14年(1970~1984年)後的能力變化情況,將被試分成兩個組。一個組為在空間能力或推理能力上顯著下降的人,即能力下降組;另一個組為在14年後以上能力仍然保持穩定的人,即能力穩定組。他們對這兩組被試均施以五次(每次一小時)空間能力訓練或推理能力訓練。研究表明,那些經14年能力顯著下降的人接受訓練後,其空間能力或推理能力可以回復到14年之前的水平;而那些能力保持穩定的人接受訓練後,其相應能力還可有所提高,從而超過14年之前的水平(Berg,2000)。並且,個體這種經訓練而增長的能力非但不會在短時期內消失,而且可以在長達7年的時間內得到良好的保持。不過,訓練效果主要體現在所專門訓練的能力上,在其他能力上則非常有限。例如,空間能力訓練對被試在空間能力測驗上的成績促進很大,而對歸納推理能力、知覺速度、數字和語詞能力測驗上的成績則沒多少效果。
沙依和威利斯認為,干預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一方面是證實了成年晚期個體的智力是可塑的,成人智力的衰退並非不可逆的;另一方面為成年期智力的衰退提供了一種可能的解釋,即某種智力衰退是個體運用此種智力機會減少或必要訓練不足導致的結果。此外,還有人(Salthouse,1991)指出,成人智力的可塑程度存在年齡差異。雖然不同年齡的成人都能通過一定的干預提高智力測驗上的成績,但是老年人接受訓練獲得的長進不如年輕人那么大。

影響成年智力活動的主要因素

文化歷史因素

人從出生到青年,再由中年到晚年,難以避免要經歷許多歷史事件。文化歷史因素會在成人個體身上打下深刻的烙印。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背景總是有或多或少的差異,這些差異很可能影響到成人的智力活動。不少研究者考察了這種文化歷史因素給智力帶來的影響效應,即很多發展心理學家所說的“群伙效應”。
群伙指的是同一時代出生的人,如均為1950年出生者,他們的基本背景相同或極為相似,如營養條件、受教育水平、大眾媒介的影響,以及科學技術對人們的生活方式或生活風格的改變等。不同群伙之間,由於所處文化背景及人生經歷的差異,在智力活動上也會表現出較明顯的差別。

教育因素

從智力發展可塑性及文化歷史因素中,我們都不難看出教育對成人智力發展的影響。然而,教育對智力發展的影響究竟有多大,以及它是如何對智力發展產生影響的,一直是許多心理學研究者極為關注的問題。
對成年期智力水平隨年齡增長而下降的現象,許多心理學研究者專門以受教育水平為中介因素對此進行分析與解釋。他們常以個體受正規學校教育的年限作為衡量受教育水平的指標。這些研究表明,老年被試平均受正規教育的年限要少於年輕被試,並且倘若控制年齡與受教育年限的相關,則成人智力隨年齡增長而下降的趨勢變得很不明顯。
儘管關於受教育水平與成人智力發展顯著相關的事例不勝枚舉,但是教育因素在實際中怎么樣影響智力發展仍是一個十分複雜且有待進一步探究的難題。同時還有必要指出,受教育水平與智力的因果關係未必是單向的,即不一定是受教育水平越高,智力就越高,而同樣有可能是智力越高的人有更多的接受更多或更高教育的機會。

職業因素

職業活動是兒童、青少年發展中所欠缺的,可對成年期個體的發展則非常重要,因此它往往是成人智力發展研究者較為關心的影響因素。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現象,同一個東西,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往往得出不同的認識結論。這說明職業對人的認知活動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各種職業總是需要個體進行一些特定的認知活動。一般來說,某種職業需要個體進行某些認知活動的頻次越多,則此人在與這些認知活動相關密切的智力水平上保持得就越好。

健康因素

隨年齡增長,成人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差是一個難以逆轉的趨勢。那么,這種趨勢與成年期智力下降的趨勢存在什麼必然的聯繫?該問題極易引起成人發展心理學家的重視。健康由此也是成人智力發展研究中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人到中年以後,心血管系統的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心血管疾病會直接影響腦的供血狀況,使腦的營養供應變得異常,從而可導致相應腦區域的暫時性營養不良,嚴重者造成組織壞死。人腦一旦受到此種影響,其功能的發揮也必定會受到阻礙,進而影響到智力活動。不少研究都表明,像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對成人的智力水平帶來顯著的負面影響。
人的大腦發育一般在青年初期便達到了成熟水平。以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對大腦有害的刺激所產生的消極效應越來越多,當消極效應累積到了一定水平之後,就會導致腦神經機能的退化、變壞。特別是腦疾病患者,其腦神經機能退化更為突出,對智力的影響也越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