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瓷業習俗

景德鎮瓷業習俗

景德鎮瓷業習俗是江西省景德鎮的傳統民俗文化。其歷史悠久.內涵極為豐富,是傳統陶瓷歷史文化的精髓和傑出代表,它主要包括生產習俗、行業幫會、行業規約,行話俗語,信仰崇拜、節日習俗等內容.其中的核心是生產習俗、行幫和行規. 在景德鎮千餘年的瓷業生產實踐中,經外來文化與土著文化的互相碰撞,彼此滲透,逐漸 融合為極具地方特色的瓷業習俗,已成為景德鎮陶瓷歷史文化中的核心。其歷史之悠久,內容之豐富,文化之深邃,特色之鮮明, 是中國其它產瓷區無法企及的。她既是景德鎮傳統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寶庫中的一朵絢麗的奇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景德鎮瓷業習俗
  • 所屬地區:江西 · 景德鎮
  • 遺產編號:Ⅸ-2
  • 遺產類別:民俗
基本信息,基本內容,生產習俗,行業幫會,行業規約,行話俗語,信仰崇拜,習俗表現形式,地理環境,分布區域,歷史淵源,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景德鎮瓷業習俗
所屬地區: 江西 · 景德鎮
遺產編號:Ⅸ-2
遺產類別:民俗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景德鎮市
遺產級別: 省

基本內容

生產習俗

景德鎮制瓷業自宋代起就有了極為細緻的分工,’利坯,釉坯之有其法,印花,畫花,雕花之有其技,秩然規則,各不相紊.”明代,《天工開物》記載景德鎮制瓷“總計一坯之力,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清代,據《景德鎮陶錄》敘述,景德鎮僅制坯業就有淘泥.拉坯、印坯、镟坯、畫坯、春灰、合釉,上釉等分工,各遭工序環環相扣,全為手工製作.此外,景德鎮明代開始對各道工序進行分類組合,建立比較完備的行業生產體系戊管理機構,如原料業的“白土行”,燃料業的“窯柴行”,成型業的圓、琢兩器作坊、燒窯業的“攣窯店”和“滿窯店”,彩瓷業的“紅店”和“洲店”,包裝業的“茭草行”以及運輸業的“船幫’等等.在各行各業中,景德鎮都有身懷絕技的能工巧匠,他們的技能多半以血緣關係為基礎進行傳承,但一般“傳內不傳外”、“傳於不傳女”.

行業幫會

行業幫會,簡稱“行幫”,是封建社會城市中的同業組織.景德鎮行幫初創於明代,興盛於清代,結束於建國前.其功能主要是限制惡性競爭,規定生產或經營範圍,解決業主困難和保護同行利益.其辦事場所和活動中心在“會館”(或稱“書院”、“公所”),截至1949年,全市共有’會館’(’書院’,“公所”)27個.各行幫都有其共同信仰的神祇,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做會”活動(即祭神活動L如窯幫“童社所”每二十年都要舉辦一次迎奉本行師祖“風火仙師”童賓的“陶人盛典”.
景德鎮行幫比較複雜,常交織著地城與行業的雙重關係.從地城上分,有徽幫、都幫和雜幫;從行業上分,則有商幫、手工業主幫和苦力幫.在上述各種形式的大行幫旗下又林立著近百個各行各業的小幫派,如手工業主幫內的“陶慶窯”、“三窯九會”等,苦力幫內的?草鞋幫”、“五府十八幫‘等.

行業規約

行業規約,簡稱“行規”,是人們生產行為和社會行為的法律準則和道德和規範.具體表現為規定生產威經營範圍、維護同行利益、限制同業競爭、保護傳統習慣.景德鎮行規既細緻,又嚴格,有些行規有文字記載,有的則屬於口頭商定,約定俗成,它幾乎滲透到瓷業生產或經營營理的各行各業中,如制坯業的“寫車簿”和“知四肉”,制匣業的“吃新江”,燒窯業的“馬吃磚”“開禁迎神”和婦女不得踏上窯弄一字跳,茭草業的“系白圍裙’等等.對違反行規的行為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處罰.處罰方式主要有批評訓斥“吃泡茶”、“剁草鞋”、“打派頭”或“踩窯”繩撻、械鬥等.

行話俗語

景德鎮制瓷業分工細緻,因此,各行業中使用的行話俗語十分豐富.在瓷器的原料、頗料、墨型上就有近百種稱謂,在坯房(手工作坊)、紅店(畫瓷器的作坊)、窯場,瓷行(銷售店號)等行業中,有關工具、工序、技術,行規、計量單位以及人際關係的行話俗語更是數不勝數.

信仰崇拜

景德鎮制瓷業的信仰崇拜十分突出,主要有以高嶺瓷土神為代表的自然崇拜,以師主趙慨為代表的師祖崇拜和以童賓,熊知四、鄭子木為代表的英雄崇拜.這三種形式各行幫定期或不定期舉辦極具地方特色的祭祀活動即“做會”,如“暖窯神”,“開禁迎神”和“拜知四神”等.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唱戲,酬神和會餐.場面宏大,熱鬧非凡.特別是二十年一遇的“開禁迎神’活動,被稱為景德鎮歷史上盛況空前的“陶人盛典”.

習俗表現形式

祭窯神:窯神童賓是瓷器製作行業崇拜神,又稱“風火神”。它產生於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19年),盛行於清(公元1644——1911年)至民國時期(公元1912年—1949年),清代(公元1644—1911年)年希堯《重修風火神廟碑記》、唐英《火神童公傳》都有記載。至今窯神童賓傳說在景德鎮廣為流傳。清代(公元1644—1911年)督陶官唐英為童賓神廟取名為“佑陶靈祠”,童賓亦成為景德鎮陶瓷業的祖師神,年年祭祀,傳承至今。每年農曆四月十五,瓷業民眾及廣大市民都在景德鎮市御窯遺址,隆重舉行佑陶靈祠迎神祭祀活動。
吃“知四肉”:是紀念清代(公元1644—1911年)為瓷工爭取福利的蔣知四而形成的一種行業飲食習俗,每年農曆九月初八在成型坯房舉行。表達對歷史上罷工領袖的崇敬,抒發景德鎮瓷業工人追求幸福生活的真摯情感。
燒太平窯:是在每年中秋之夜昌江沿岸景德鎮瓷業工及兒童共同參與的象徵性的燒窯活動。它是運用景德鎮瓷工喜愛的燒窯形式,和中秋佳節賞月的室外活動相結合,形成景德鎮最具特色的節日習俗。

地理環境

景德鎮,位於江西省東北部的昌扛河畔,地處贛、浙、皖三省交界,是贛東北的門戶,素有“昌江通衢” 之稱,是全國首批4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產某一特產而著稱的古老的手工業城市。
全境處於黃山,懷玉山余脈與鄱陽湖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形以中、低山和丘陵為主,平原兼備。茂密的拾 樹、杉樹、狼芨草及豐富的瓷石、高嶺土、耐火泥,為景德鎮制瓷業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和原料。昌江及其支流 南河,小南河、東河、西河、小北河等水系縱橫交錯,是維繫景德鎮制瓷業千年繁榮的生命線,也是景德鎮瓷 業習俗形成、發展的重要自然條件。

分布區域

景德鎮瓷業習俗的分布區域主要是景德鎮城鄉。1、城區以珠山御窯廠為中心,北起觀音閣,江南雄鎮”坊,經前街后街,至小港嘴,直抵甫河口。這種城鎮格局自明代開始確定,一直延續到建國初期。該範圍是景德鎮瓷業民俗文化最集中、最重要的分布區域。
2、鄉村主要分布在三處:其一,南河流域的湖田、銀坑塢、三寶蓬、楊梅亭,黃泥頭,塘下,盈田、湘湖等地;其二、小南河流域的柳家灣,寧村、豐旺、南市街、西漠、月山下、半路港等地;其三、東河流域的高嶺、壽溪、瑤里、內瑤、繞南,長明,南泊等地。

歷史淵源

景德鎮瓷業習俗文化是景德鎮制瓷歷史的伴生物.考古調查資料顯示,景德鎮自五代小規模地生產瓷器,景德鎮瓷業習俗也當始於五代.宋代,景德鎮瓷業逐步發展到“村村窯火,戶戶陶蜒”的規模,《陶記》描繪的“利坯,釉坯之有其法,印花,畫花,雕花之有其技,井然規則,各不相紊”,至此,景德鎮瓷業習俗已具雛形.元代發明了“二元配方法”,創製出精美優雅的青花瓷,極大地促進了景德鎮制瓷業的發展,進一步豐富了景德鎮瓷業習俗.
入明以後,由於各代皇帝都非常重視景德鎮制瓷業,加之海外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刺激了景德鎮制瓷業的蓬勃發展.到明中晚期,幾乎所有散落在鄉村的小窯作坊都集中到城區,形成了眾多的手工業工場,吸納了大量的從業人員.“窯戶與鋪戶當十之七八,土著十之二三”,有了資本主義萌芽.“五方雜處”,“十八省碼頭”的陶瓷大都會為景德鎮瓷業民俗文化在清代最終形成,奠定了基礎.
清王朝襲明代舊制,在景德鎮珠山設廠造瓷,並確立“官搭民燒”的管理制度,使“景德鎮,……熙熙乎稱盛觀矣!”同鄉會、行幫應運而生;各地會館迅速發展;各種行規也日益增多;一些祭祀活動(俗稱“做會”)盛行;產生了中秋節燒“太平窯’的習俗等等.至此,景德鎮瓷業習俗文化體系已經形成.
民國時期,景德鎮瓷業習俗文化的突出表現是客籍瓷商隊伍的不斷壯大及瓷行、瓷莊和瓷號的大量湧現.據《江西構築沿革》所載,民國19年前有天津幫、廣東幫、寧紹幫和關東幫等26個客幫.1954年的調查資料表明,建國前景德鎮客幫瓷商已增加到33幫,幾乎覆蓋全國.各商幫都有自己的瓷行、瓷莊或瓷號。他們溝通了景穗鎮與外地的聯繫,也操縱了景德鎮瓷器的運銷.這一時期因處在社會大變革中,新增加的瓷業習俗內涵豐富、生動,具有很強的時代特徵。
建國以後,隨著政治、經濟制度的變革和瓷業機械化生產的不斷發展,景德鎮瓷業習俗開始淡化,現已瀕臨消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