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基本介紹

  • 書名: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
  • 作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ISBN:9787107165559
  • 頁數:42
  • 定價:3.60元
  • 出版社:人民教育
  • 出版時間:2003-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內容簡介: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套用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其特徵是研究分子和創造分子。迅猛發展的化學已成為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能源科學、信息科學等領域的重要基礎,它在解決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有關問題、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促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圖書目錄

一、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改革的背景:
1、國際視野中的高中化學課程:
(1)根據科學素養要求設計課程:
國際上普遍將科學素養(ScientificLiteracy)概括為三個組成部分:
對於科學知識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對科學的研究過程和方法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對於科學技術對社會和個人所產生的影響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各國普遍採用這一標準測度本國公眾科學素養,我國也沿用此標準進行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
科學素養不僅僅是所受教育程度高低的象徵,而是現代社會中人類普遍文明的標誌。
努力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是國際理科課程改革的主流。世界各國十分重視將“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係納入課程範疇,“科學為大眾”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教育的視野從培養少數人成為科學家轉向面對所有的學生。
(2)課程具有選擇性:
(3)課程內容的組織具有不同特色:
(4)重視學習化學實驗和研究方法:
2、高中化學課程現狀調查:
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高考 教師和教材(輔)表現出“權威性”
高中生化學學習興趣普遍缺乏 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不足
師生之間感情交流和討論偏少 高中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期望高
化學教材存在脫離實際的傾向 學生缺乏良好的獨立實驗習慣
化學教師的專業發展存在誤區
學生對學科課程的具體感受
最喜歡的 外語、數學、體育、信息技術
最不喜歡的 政治、物理、數學、外語
壓力很大的 數學、物理、外語、化學
實用性最差的 政治、歷史、美術、數學
內容偏多的 數學、物理、政治、歷史
內容太難的 物理、數學、化學、外語
3、高中化學教學大綱與課程標準的比較:
(1)內容與呈現形式
行為主體 前言 組成
(2)課程結構(3)課程性質 (4)課程理念(5)課程目標 (6)內容要求(7)課程實施建議
4、高中化學課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改變課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定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定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髮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得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甑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以及學生的適應性
5、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二、高中化學新課程的基本特點:
(1)建構有利於高中生全面發展的課程目標體系:
三個階段的中學化學課程
義務教育階段 高中必修模組 高中選修模組
科學探究 認識化學科學 實驗化學
化學實驗基礎
身邊的化學物質 常見無機物及其套用 有機化學基礎
物質構成的奧秘 物質結構基礎 物質結構與性質
化學變化 化學反應 化學反應原理
化學與社會發展 化學與可持續發展 化學與生活化學與技術
(2)確立了適應不同學生髮展需要的高中課程體系:
必修模組 認識化學科學 物質結構基礎
化學實驗基礎 化學1 化學2 化學反應與能量
常見無機物及其套用 化學與可持續發展
選修模組
化學與生活 化學與技術 物質結構與性質化學反應原理 有機化學基礎 實驗化學
學分設定:必修學分:6 (4+2) 每個模組36課時,共108課時
必修模組 2個,4學分
選修模組6個,至少選修1個,2學分
(在高一學完必修模組,在高二學完選修模組)
高中化學必修模組與後續選修模組的關係是基礎性與多樣性和選擇性之間的關係。整箇中學化學課程是三個階段、三個層次、兩種類型的發展統一體,第一階段是入門、第二階段是發展、第三階段是個性化的深入和提高。
每一位高中生都必須經歷這三個層次的發展階段,前兩個階段強調的是共同的全面發展,第三個階段突出的是多樣化、富於選擇性和個性化的深入發展。這才是對高中化學新課程的基礎性的全面理解。
我們應該在這樣的一個整體中去理解每個模組的功能定位。
而現行課程:必修(化學Ⅰ): 140課時 偏文
必修加選修(化學Ⅱ):259課時 偏理
五大塊內容(三塊知識穿插安排,兩塊技能滲透其中):化學基本概念與化學原理(元素周期律、物質結構、反應速率與平衡、電解質溶液理論) 元素化合物知識 有機化學知識化學計算技能 化學實驗技能
(3)課程內容力求體現基礎性、時代性和人文性:
化學科學的社會價值、思想觀念等影響著社會的文明化進程,通過不同的課程模組、課程內容和學生活動,力求揭示課程的人文內涵,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參與意識。
(4)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問題討論:在問題情境中激發學生思考、解疑
收集信息:從多種媒體和不同場所獲取知識
方案設計:針對不同任務設計有效的學習策略
合作學習:在小組活動中共同配合,互相交流
實驗探究:體驗探究過程,揭示化學變化的規律
調查諮詢:理解化學與生活、環境和科技的關係
反思評價:反思、調整學習過程,評價學習成果
(5)提倡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紙筆測驗評價、學習檔案評價、活動表現評價
(6)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推進新課程的實施:
強調化學實驗的作用,以此作為啟迪學生科學思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重要手段,並對實驗室建設提出了基本要求。重視圖書館和計算機網路,進一步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還需充分關注學校的、社區的、工廠的多種資源,不斷地開發、最佳化和利用好這些資源。
(7)採用學分管理模式,兼顧各類學生的需要:
化學必修為4個學分,選修為2個學分,高中學生修滿並獲得6個學分,即可達到高中化學課程學習的畢業要求。對學有餘力或對化學特別感興趣的學生,鼓勵他們進一步選修其他化學課程模組,以拓寬知識面,提高化學素養。這也為杜絕“文理分科”提供了較好的基礎。
為體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對選修課程學分作出了一定的限制。在最低6個學分的基礎上,建議有理工類專業傾向的學生,可修至8個學分;有志於向化學及其相關專業方向發展的學生,可修至12個學分。
在高考命題上,也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一是課標是高校招生化學科考試的命題依據。二是化學1、化學2課程模組的內容是高校招生化學考試內容的基本組成部分。三是考試內容應對報考不同專業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報考人文學科或社會科學專業的學生,最多不超過3個模組;報考理工類專業的學生最多不超過4個模組;報考化學及其相關專業的學生,最多不超過6個模組。
三、高中化學課程模組簡介:
必修模組內容簡介:化學1和化學2
模組建構思路 人類社會發展中的化學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核心的化學概念和原理
一級內容主題 認識化學科學實驗化學基礎常見無機物及其套用物質結構基礎化學反應與能量化學與可持續發展
選修模組內容簡介:
1、 化學與生活:
模組建構思路 了解生活必需的化學物質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化學使你的生活更美好
一級內容主題 化學與健康生活中的材料化學與環境保護
2、化學與技術:
模組建構思路 化學是現代技術的重要基礎強化技術意識和創新意識為學生的實踐活動提供資源
一級內容主題 化學與資源開發利用化學與材料製造和套用化學與工農業生產
3、物質結構與性質:
模組建構思路 探索物質構成的奧秘認識結構與性質的關係體驗物質結構的魅力
一級內容主題 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化學鍵與物質的性質分子間作用力與物質的性質研究物質結構的價值
4、化學反應原理:
模組建構思路 能源的開發利用離不開化學調控化學反應的方向和速率揭示物質變化的基本規律
一級內容主題 化學反應與能量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溶液中的離子平衡
5、有機化學基礎:
模組建構思路 有機物創造了第二個大自然有機化學是生命科學的核心有機化學是材料科學的基礎
一級內容主題 有機化合物的組成與結構烴及其衍生物的性質與套用糖類、胺基酸和蛋白質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6、實驗化學:
模組建構思路 實驗是化學科學的重要基石實驗是化學問題解決的重要手段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
一級內容主題 化學實驗基礎化學實驗探究
四、高中化學課程中的STS教育與現代化學教育:
1、STS教育:
STS教育是當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背景下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一種非常有效的科學教育範式。在課標中,無論是從課程性質、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設計、課程內容、課程目標還是在教學建議、評價建議、教科書編寫建議以及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建議等方面都充分體現了STS教育的思想。
化學1在“主題1—認識化學科學”、“主題3—認識常見無機物及其套用”,化學2的“物質結構基礎”、“化學反應與能量”、“化學與可持續發展”三個主題中,都對化學與生活、社會、環境、技術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係給與更多的關注。
在選修模組中,“化學與生活”、和“化學與技術”兩個模組的內容直接反映的就是其課程中STS教育的目標。
2、現代化學教育:
化學科學的發展和化學前沿科學在人類生產發展中的重大作用,要求在基礎化學教育的課程內容中適當反映化學發展的動態,與化學前沿科學相關的化學基礎,化學科學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新的作用等內容。這不僅是摒棄化學舊知識、呈現化學新知識,使新的化學課程內容富有時代氣息的需要,也是體現科學大綜合、學科大交叉的科學發展趨勢的需要,在化學教育中體現人文精神的需要,是使全體學生具有新的化學觀點和學習新的化學科學方法,為有志於研究化學科學和從事與化學科學相關職業的學生打好化學基礎的需要。
現代化學科學主要研究的物質層次:原子、分子片、分子、超分子、生物層次的化學,巨觀聚集態化學,介觀聚集態化學。
現代化學科學主要研究的領域:綠色化學、新材料化學科學、化學中的生命科學、化學工程技術、農業化學科學、催化化學、計算機化學科學。
現代化學科學的四大難題:化學反應理論、結構和性能的定量關係、生命現象的化學機理、納米尺度的基本規律。
現代化學內容的教學:充分利用現代化學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用以探究為主的多元的學習方式學習現代化學的內容;在現代化學的內容學習中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品質;教師要在現代化學內容教學中不斷學習和創新。
五、如何面對新課程的挑戰:
1、教育、教學觀念的挑戰
2、教學方式的挑戰
3、評價方式的挑戰
4、選修課的挑戰
5、課時數的挑戰
6、班級管理模式的挑戰
7、知識結構的更新與能力的挑戰
(1)樹立新的課程意識,樹立新的教育理念
(2)轉變教學觀念,實施新的教學方式
(3)運用全新評價理念,全面公正地評價學生
(4)轉變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
(5)不斷充電,更新知識,提高駕馭新課程的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