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蹄蝠

普氏蹄蝠

普氏蹄蝠(學名:Hipposideros pratti),為蹄蝠科蹄蝠屬的動物。

普氏蹄蝠體型較大,前臂長超過80mm以上,鼻葉的馬蹄葉基部兩側各具2片小葉,頭骨的吻鼻部至額部不呈斜面,而在兩者之間具一凹進部分。

普氏蹄蝠棲息于海拔100-2000m的潮濕而溫暖的洞穴中,性較兇猛,以周圍夜出性飛蟲為食。

普氏蹄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普氏蹄蝠
  • 拉丁學名:Hipposideros pratti
  • :動物界
  • 哺乳綱
  • 翼手目
  • 蹄蝠科
  • 蹄蝠屬
  • 分布區域:中國、緬甸、泰國、越南、馬來亞等
  • 命名者及年代:Thomas, 1891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生長繁殖,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普氏蹄蝠體型較大的一種蝙蝠,前臂長(雄)84-91mm,(雌)82.0-91.5mm。鼻葉由4個部分組成:底部為馬蹄葉,但其馬蹄狀並不完整,基部兩側各具2片小葉,前葉之上為短棍狀的鞍狀葉,其上有4個結節;頂葉為三角形寬頻狀的連線葉,頂葉於連線葉兩旁分開,形成左右2片具絨毛的三角形葉片,雌雄獸皆有,但雌獸的葉片較短,雄獸隨年齡大小不同而各異。第3、4、5掌骨等長,股間膜圓扇狀,後足約為脛骨長之半。
普氏蹄蝠毛色通體為淡棕黃色,有的個體背部色澤稍淡,暗淡色澤不一,有的標本背部毛色呈暗褐。
普氏蹄蝠頭骨寬大而堅實,寬略大於後頭寬。人字脊與矢狀脊明顯且相連,側觀頭骨從吻鼻部後向至額部為不平滑的斜面,兩者之間凹進部分呈一“V”形凹陷,與大蹄蝠截然不同。
普氏蹄蝠上頜每側門齒1枚,極小,犬齒與門齒略等,上觀排列於齒中線外側。第1、2上前臼齒等大,均為單尖齒,側觀其尖高於上臼齒。上臼齒齒冠為“W”形,惟最後一枚齒冠形並不完備。下頜每側除門齒2枚外,其餘與上頜齒相同。齒式=30。

棲息環境

普氏蹄蝠棲息于海拔100-2000m的潮濕而溫暖的洞穴中,洞道頗深而寬,洞內有地下河道。

生活習性

普氏蹄蝠常數十或數百隻集聚於岩洞高處,也有單只掛於洞壁的;同洞棲居的曾見有大蹄蝠中菊頭蝠角菊頭蝠中華鼠耳蝠、毛腿鼠耳蝠、絨鼠耳蝠、大足鼠耳蝠和折翼蝠等。冬季常於潮濕多水的洞道深處冬眠。主要以周圍夜出性飛蟲為食,其腸道不長,與體長之比為3.34:1。性較兇猛,4月初,曾見它們將同籠的角菊頭蝠咬食了半隻,與其食性相適應。

分布範圍

普氏蹄蝠在中國以內分布於安徽、四川、廣西、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等省;中國以外見於緬甸、泰國、越南、馬來亞等地。
普氏蹄蝠

生長繁殖

普氏蹄蝠成年雌獸子宮膨大,雄獸睪丸呈綠豆狀。胚胎著生在子宮的左側角,懷孕母蝠肛前的一對乳突明顯肥大,6月生產,每胎產1仔。

亞種分化

拉丁學名中文名命名者及年代
Hipposideros prattipratti
普氏蹄蝠指名亞種
Thomas, 1891
Hipposideros prattilylei
普氏蹄蝠泰國亞種
Thomas,1913
(以上內容來自:)

種群現狀

普氏蹄蝠的種群數量和規模還未知,種群分布不零散,發展趨勢未知。

保護級別

普氏蹄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普氏蹄蝠捕食昆蟲,對農林業有利,糞便肥效價值極高,同時糞便亦可入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