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明塔

普明塔

普明寶塔是“一寺標幟”,是塔院的主體建築,是寒山寺的最高點。從寒山寺山門到藏經樓一路明清風貌過來,普明塔院置身眼前,驀然看到大唐風範,油然而生思古之幽情。

寒山寺始建名“妙利普明塔院”。塔為一寺標誌,寺以塔院冠名。寺經幾焚,塔遭三毀。然建塔之志不滅,建塔宏願常萌。時值國昌民安,性空和尚首舉倡議,時為監院的秋爽法師鼎力協助,復巍峨寶塔,辟威儀塔院,喚唐風重新,使塔影再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普明塔
  • 地理位置:蘇州城西閶門外5公里外的楓橋鎮
  • 位於寒山寺
  •  碑文:寒山寺重建普明寶塔暨塔院碑記
建築布局,舊塔沿革,重建始末,碑文記載,

建築布局


從藏經樓南北側通道東行,前邊就是普明塔院。塔院在寒山寺的東部, 占地約3000平方米,近似南北狹長的梯形,普明寶塔在藏經樓後偏北位置,與大雄寶殿遙相呼應。寶塔台座四角的草坪上,有日本友人贈送的石燈籠,狀如小塔。普明寶塔北對法堂,法堂坐北朝南,堂前池水環繞,水上凌空架露台,露台有橋與寶塔相通。塔院南牆東西兩隅,各建兩層仿唐式角樓一座。塔院四周以迴廊環繞,迴廊內壁布滿碑刻,風格各異,令人應接不暇。整個塔院廳、堂、樓、塔布局緊湊,疏朗有致,統一為仿唐風格。

舊塔沿革

歷史上塔院曾經三遭毀壞。唐武宗“會昌滅佛”及五代戰亂,使普明寶塔第一次被毀。北宋太平興國初(約976-978年),平江軍節度使孫承祐在此重建七層寶塔。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兀朮率軍進犯蘇州,塔遭南宋潰兵嚴重破壞。這是第二次被毀。紹興四年(1134年)起,寒山寺長老法遷花三年時間重新修建。其塔在宋《平江圖》上尚見,在歷代詩詞中也留下一些痕跡。“岩扉橫野橋,塔影落前浦。”(北宋張師中)。“竟日窯煙直,中流塔影橫。”,“牆上浮圖路旁堠,送人南北管離愁。”(南宋范成大)。“孤塔臨官道,三門背運河。”(元湯仲友)。
至元末,《歸吳至楓橋》詩題:“遙看城廓尚疑非,不見青山舊塔微。”並自註:“舊有塔,今廢。”。1366-1367年,徐達率軍圍攻蘇州城,當時吳王張士誠據蘇,敗亡時,寺塔一併被毀。這是普明塔第三次被毀。後600多年來寒山寺一直無塔。
考佛寺建築,似以佛塔為主體。至隋唐漸以佛殿為中心,塔置殿後,或置寺廟之後。塔,起源於印度牢堵坡(梵文音譯),俗稱寶塔、亦稱浮圖、浮屠等,系佛教徒用以供奉佛陀舍利和經卷等的佛教建築,後則為佛教徒頂禮膜拜之對象。
印度早期的寺院以佛塔為中心,四周布置僧房。中國早期的“宮塔制度,猶依天竺舊狀而重構之。” 《後漢書·陶謙傳》中有關於中國佛教建築的最早記載: “笮融大起浮圖祠,上累金盤,下為重樓,又堂閣周圍,可容三千許人。” “金盤”即金屬做的“剎”。 “重樓”即“多層高樓”。笮融的佛寺建築,以塔為中心,周圍有堂閣,代表了早期中國佛寺建築。由於歷史的變遷,中國佛寺早期建築的實物,已很難覓到了。魏晉迄隋唐,隨著佛教不斷與中國本土文化相融合,以塔為中心的寺院布局逐漸向中國宮殿官署式演變。塔的位置也逐漸外移,最終被移建到院外。但塔作為“墳”的原始意義仍被保存下來。
我國的佛塔,風格多樣,種類繁多,主要有樓閣型塔、墓塔、密檐塔、喇嘛塔、金剛寶座塔等幾種類型。概分為二,即佛塔與祖師塔。 “妙利普明塔院”即普明祖師之骨塔院。寒山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所謂塔院,多供奉祖師靈骨舍利,故寒山寺之建,最初當系普明祖師之骨塔也。一般祖師塔在其墓上用磚砌或石雕一類似佛塔的建築物。在其旁建築簡易僧舍,最早的寒山寺即“妙利普明塔院”大概就是這樣子的。
寒山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開山之塔的形制與層高,無史料可據。唐末至五代十國時期(約841-960),經歷唐武宗“會昌滅佛”及五代戰亂,普明寶塔被毀。北宋太平興國初,約在976-978年間,平江軍節度使孫承祜重建寶塔七層,其塔“峻峙蟠固,人天鬼神所共瞻仰”。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兀朮率軍進犯蘇州時,寒山寺雖然逃過兵火,卻遭南宋潰兵嚴重破壞,寺破塔殘。紹興四年(1134)起,寒山寺長老法遷花三年時間,重修普明寶塔。元末(1366-1367),徐達率軍圍攻張毗:誠固守的蘇州城,戰火無情,寒山寺再遭劫難,寺塔具毀。
宋元時期寒山寺寶塔的風采,亦未有記載,只在歷代詩詞中尚留一些痕跡。如北宋張師中詩: “岩扉橫野橋,塔影落前浦。”南宋范成大: “竟日窯煙直, 中流塔影橫。” “牆上浮圖路旁堠,送人南北管離愁。”元湯仲友: “孤塔臨官道,三門背運河。”元末明初高啟: “楓橋西望碧山微,寺對寒江獨掩扉。船里鐘催行客起,塔中燈照遠僧歸。 ”後同是高啟詩《歸吳至楓橋》,卻是“遙看城郭尚疑非,不見青山舊塔微。”寺塔己毀於元末,後再未重建。

重建始末


倡議。1984年,時隉座為方丈的性空法師,藉此政治清明、國運昌盛的大好時機,率領僧眾全力投入基本建設,雖寺院日臻完善,惟塔影不見為憾。乃發下宏願:要把寒山寺早已湮沒的佛塔,重新修建起來。此倡議一提出,馬上得到演林、明開等長老和許多信徒的支持,但也有人表示建塔工程浩大,籌措不易等,難以成為現實。但性空法師矢志不移,為此奔走呼籲、會商籌劃募建,前後達六年之久。
1989年10月,中國佛協趙朴初會長因公至上海。性空法師聞訊後立即赴滬面陳。趙朴初極為細緻地問及:寒山寺開山有塔,是否有充分依據;建塔資金如何籌措等事項。性空法師據實匯報: “《寒山寺志》雲,‘寒山寺舊為妙利普明塔院’。另南宋另;州《平江圖》繪有寒山寺塔,這根據是可信的。關於建塔資金,有海內外信士樂於捐助,佛門弟子願意奉獻,因而建塔資金由我寺自籌當確保無虞。”此舉得到趙朴初首肯。
立項。1990年8月30日,市宗教局召開“建塔專題研究會”。出席會議的有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市委統戰部、文管會、園林設計所等各有關方面的領導和專家,經認真商討,與會者對寒山寺重建寶塔取得一致意見。會後,市宗教局將“會議紀要”呈市政府。周大炎副市長於1990年12月19日批示: “同意寒山寺重建佛塔。”分管建設的黃銘傑副市長也批示: “建寶塔是千秋萬代工程,希望精心設計、精心施工。”
建塔。1991年2月23日“寒山寺重建寶塔委員會”成立。徐民蘇(市計委副主任)任主任;副主任有性空法師、明學法師(市佛協副會長)、陳振剛(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周文祥(市文化局局長)四人;另有委員13名。下設辦公室,由性空方丈與時任監院的秋爽法師負責領導建塔具體事宜。委員們先後多次座談討論, 認真調查論證,經廣泛徵求各界意見,初步確定選址、塔型等建塔方案。
選劃:曾分別對遠景、中景、近景三個範圍內設25個點進行觀察分析,最後確定以寒山寺大雄寶殿的東西中軸線為塔的軸心,建在藏經樓後,前寺院,後塔院,符合前殿後塔的布局。塔式當依仿“唐式”最合乎寒山寺的歷史,趙朴初復函: “我意仿唐建築形式也好。”
寶塔由蘇州市修塔辦公室設計,為可登臨木結構樓閣式仿唐佛塔。1992年1月18日,邀請中國建筑西北設計院總工程師張錦秋到蘇,聘為修塔委員會技術顧問。設計人員按張總提出的建議三次修改方案,定下圖紙。最後經呈中國佛協趙朴初審定,並賜題塔名: “普明寶塔”。
1992年9月21日上午,於藏經樓東側舉行普明寶塔奠基儀式。出席的有市人大、市政協、市建委、統戰部、文化局、建:正局、宗教局有關領導;還有諸山長老、社會賢達、十方檀信暨建塔委員會全體成員。國務院建設部周乾峙副部長專臨盛典致賀。報社、電台、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均到現場作了報導。
寶塔工程由蘇州第二。-建築工程公司古建分公司中標承建。1993年3月7日,舉行普明寶塔開工儀式。經三年艱苦努力、精心施工、耗資近千萬元,巍巍寶塔終於拔地而起。
1995年12月11日上午,在寒山寺齋堂舉行普明寶塔竣工驗收會議,得以一致通過。性空致詞,建塔可概括為叫喊六個年頭,開:會三百餘次,施工三越寒暑,費用千萬有餘,普明寶塔方始竣工,詢非易易!非局中人,概莫能知也。數百年來,誰曾提出修塔?今天修成了!真心護法者,舍黨其誰?這首先得感謝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此塔不但超歷史,而且蓋全國,它使我國絕跡多年木構唐塔在中華國土、吳中勝地再顯盛唐風采。13日又邀清蘇州四套班子領導以及宗教、建工、文化、新聞等有關方面代表共百餘人登塔觀光。馮大江副市長指出,這不但圓了性空方丈與寒山寺僧眾的夢,也填補了國內木構唐塔的空白,是合乎黨心民意的盛事、勝事,並將永留青史。
在繼續完善普明塔院的附屬建築設施後,1996年10月30門,寺院舉行“寶塔竣工暨佛像開光儀式”,從此寒山古寺:又有了嶄新的“一·寺標幟”。性空方丈慨然賦詩:“六年籌建三年就,八百餘回億萬戶。心血用空唐塔出,五層藏瑞十方成。”
塔院新建成的普明塔院位於藏經樓後方, 占地約3000千方米,平面呈回字形。普明寶塔聳立於院中央花崗岩平台之上,中心對人雄寶殿東西的中軸線。院內建築造型古雅,斗拱粗碩,吻獸雄狀,出檐深遠,具濃郁的唐代建築風格。進塔院釘門廳,廳中立漢白玉石橫碑—座。正面刻“普明塔院”四個金光大寧(性空書),背面為《寒山寺重建普明寶塔暨塔院碑記》。撰文是雷應行教授,碑記完整地記述了普明寶塔的歷史、興衰、重建。駢散相間,富有感染力。

碑文記載

現錄《寒山寺重建普明寶塔暨塔院碑記》
如下:
閶闔西向,楓橋東堍,有寺肅然,踞於運河之畔者,寒山寺是也。肇建於梁天監年間,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傳唐貞觀年間, 高僧寒山子至此縛茆以居,乃易額曰“寒山寺”焉。夫初以塔院名之者,蓋開山有塔, 當無疑矣。爾後滄桑頻仍,代有興替。洎乎有宋,太平興國初節度使利、承口重建浮圖七層,峻峙幡固,人天鬼神共所瞻仰。紹興四年,有長老法遷者,親率徒輩,扶倒補敗,塔幢重修,蔚為壯嚴。明清以降,復幾度興廢,雖有陳程二撫苦心經營,構堂鑄鐘,拓而新之,卻未留塔建之記載,可慨也夫!迨至清末民初,寺院年久失修,殿宇頹敗,寺僧星散,千年古剎日漸傾圮。解放後,始復香火之盛。詎知十年浩劫,又遭凌轢。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拔亂反正,宗教政策乃得逐步落實。於是重塑尊像,增修丹墀,連線長廊;興建鐘軒、藏經樓、霜鐘閣。自是詩韻鐘聲,蜚譽中外。國際友人、海外僑胞,聞鐘祈福,訪古探勝者,紛至而沓來,年以百萬計。惜古剎之風規,始終未能盡復舊制。僅有鐘聲,不見塔影者,逾六百餘年矣,終為一大憾事!當今改革開放,治具畢張,國運昌盛,人民安樂。寺僧喜國家之清明,遂萌建塔之宏願。性空首舉倡議,奔走呼籲,欣得市府鼎力支持,立項擘劃;延請善才,研討論證;上蒙中國佛協趙朴初會長垂示定音,乃自籌資費,擬建仿唐寶塔,署額“普明”,重辟塔院,以復舊觀。並增其形制,陪建法堂、門廳、角樓、碑廊,繞塔一匝,威儀整肅,’如眾星之拱北。藍圖既定,十方檀信暨各界友人,風從踴躍,結殊勝之緣,襄崇盛之舉。遂於1992年9月宏開塔基,歷時三載,舉寺奮力,排難解困,終於1996年秋功德圓滿。華夏大地,吳中勝境,復重展古建之風采。五級唐塔,木構方體,敦厚莊重,層閣復疊,聳然暈飛,院宇軒敞,殿閣巍峨,殊乎勝哉!嗟平!古今大業,澤披後世者,傳之彌繁。夫寒山寺古塔之重建,實乃續佛慧命,勝淨妙明,臻祥瑞於梵宇,耀晶瑩於琳宮,是可謂龍天共贊,四眾開顏;無量功德,千載一遇者也。再造之績,何可唐捐也哉!謹立茲碑以志之。寒山寺方丈性空謹識。佛歷二千五百四十一年。公元一九九七年十月一日。雷應行撰文。譚以文書。
塔院北面朝南是法堂,堂前水池環繞,池上架橋,前有露台。沿法堂兩側向南,有碑廊相環通,壁間嵌碑刻71石。院南東西兩側各有角樓一座,雄踞拱衛。對著寶塔基石四角,分立日本友人贈送的“石燈籠”四隻,狀如小塔。塔院內及周圍綠草如茵,花木扶疏,莊嚴寧靜。
普明寶塔為仿唐木結構樓閣式佛塔,四方五層,由須彌座台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總高42.2米。寶塔的建築藍圖,是以敦煌壁畫中唐塔造型為樣本,同時參考山西五台山南禪殿、佛光殿,以及揚州平山堂的建築形式設計。
台基。為花崗石材料,高2.1米,寬16米。四邊有台階拾級而上,氣勢宏大。平台四周花崗石斗拱托起石欄桿,石欄立柱上整體圓雕牡丹花。台基外四角,各立小青銅臥獅一座,分別由居士赤木勝、林哲葳、林美珠、黃興利、馮新義捐贈。
塔身。高30.5米,筒壁厚度僅14厘米,“木構方體,敦厚莊重,層閣復疊,聳然暈飛”。寶塔西東南北四門,各懸“普明寶塔”匾額,分別為趙朴初、謝孝思、費新我、沈鵬題書。2層到4層的頂面是各種幾何造型的平板,上面繪製佛門演變發展的圖像。塔身出檐飄逸,翼角端莊,各層漸次收進,底層對邊為8米,第五層對邊為5米。五層皆有塔廊平台供人駐足眺望。近水遠山,一覽無餘。塔中設天室、地室各一。地室在底層塔內,邊長2.8米,深2.2米;天室在四層樓面下,邊長1.2米,高0.8米。留作供放寶物。
塔剎。高9.6米,相輪直徑2.4米,由覆缽、仰蓮、相輪、華蓋、三花蕉葉、寶珠、剎鏈、風鐸等組成,重約12噸,黃銅鑄就,外貼金箔,光華四射。華蓋和水焰上各有4組(8個)和6組(12個)飛天女,水焰外圈、7重相輪和4個方位剎鏈上,以及各檐層下共設定108個風鐸(遇風即響的占風鈴)。
法堂坐北朝南,面闊五間,為單檐廡殿。正脊緊湊,兩端吞脊獸鴟尾相向高聳內曲,外沿有鰭狀邊緣,正中飾寶珠一枚;垂脊舒展奔放,檐角遠伸;斗拱碩壯疏朗,沉雄敦厚,體現大唐建築風範。法堂是寺院中僅次於大雄寶殿的重要建築,也稱講堂,是講演佛法、舉行受戒儀式,以及重要集會的場所。每逢聖誕或重大佛事活動,常於此舉行法會,鐘鼓齊鳴,場面莊嚴隆重。寒山寺佛教圖書館暫設其中。
法堂匾額為謝孝思題。門外廊間懸掛著金碧輝煌的抱柱楹聯四副。門前抱柱聯:“四生九有,同登華藏玄門:八難三途,共入毗盧性海。”馮其庸撰並書。兩側聯:“同游華藏莊嚴海:共入菩提大道場。”錢紹武撰並書。法堂走廊抱柱聯: “眾生覺悟當成佛;正法宏揚本在僧。”茗山撰並書。兩側聯為: “華藏莊嚴,等太虛而成量;遮那妙體,遍法界以為身。”楊仁愷撰並書。法堂內掛性空書張繼《楓橋夜泊》詩碑拓中堂,兩側聯為: “楓橋夜泊,聽幾杵疏鐘,無邊佛法;寶塔晨香,傳三乘教典,普渡眾生。”“王禹時撰聯並書於燕京”。
殿前露台,凌水架構。池內蓮葉浮碧,水中錦鱗潛紅,一派生機,蘊涵佛教“大德曰生”的禪理。
九龍五鳳鼎立於法堂前露台中央方梯形石座上。鼎下連四方銅座,鑄有銘文“九龍五鳳鼎以九龍五鳳分布兩耳腹部及三足鼎,系金石大師朱復戡生前設計,其弟子張文康撰書銘文, 商文印社研鑄。 ”石座刻“1997年7月寒山寺方丈性空立石,定海何偉毅書文,吳縣市人民政府、金山石雕藝術有限公司贈”字樣。並鐫刻《九龍五鳳鼎記》,敘述贈鼎的經過及其意義。
《九龍五鳳鼎記》
全文如下:
佛歷2541年,歲次丁丑,五月廿五日,蘇州寒山寺立九龍五鳳鼎於法堂門前。斯時嘉賓如雲,市級領導、社會賢達紛致賀詞,佛經高誦,法器齊鳴,祥雲繚繞,盛況空前。
此鼎為現代金石大師朱復戡生前設計,其弟子商文印社社長張文康撰書銘文,研鑄捐贈。鼎仿商周重器,間參秦漢刻石,以九龍五鳳分飾耳腹足各部,寓意龍飛九天,鳳鳴五方,國運強盛,人民幸福,真為傾注心血之傑作,堪稱現代青銅器之典範。構圖既成,朱氏亟盼以先進工藝澆鑄成器,今張君了卻其師遺願,又出新意,輔以底座,座高19厘米,鼎高97厘米,口徑寬71厘米,象徵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之時。用心良苦,善莫大焉!
蘇州古為吳都,興於春秋,迪歷史文化名城。寒山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建於梁代,屬當今中國十大名寺之一。名人名作與名人名寺聯珠,青銅文化偕宗教文化合壁,實華夏文化史上之盛舉,善莫大焉!
寒山鐘、張繼詩向名於世,配之以來氏鼎,更趨完美。鐘發妙響於唐,鼎立雄姿於今,鐘鼎雙寶交輝,相得益彰。張繼作詩於前,張君獻鼎於後,二張千載遙映,共傳佳話。歷史漫漫,星移斗轉,盛事重逢,勝事迭見,善莫大焉!
一九九七年七月。寒山寺方丈性空立石。定海何偉毅書文。
朱復戡晚年殷切企盼祖國統一,參照商周古鼎,精心設計此鼎。鼎腹—上有兩耳、下有三足,九龍、五鳳分布其上,寓意祖國九洲龍騰,五鳳和鳴。朱逝世後,其弟子張文康按遺稿,研鑄成形,並撰寫銘文,捐贈寒山寺。朱復戡夫人徐葳,參加了揭鼎儀式。此鼎座高19厘米,鼎高97厘米, 口徑71厘米,象徵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
普明塔院碑廊總計77方大小碑刻,圖文並茂,作者70餘名,融匯古今,滿壁生輝,蔚為大觀。進塔院左行,碑廊首位是中國佛教協會趙朴初會長所題“寒山寺碑廊”石碑。在其餘76方碑刻中,書寫張繼《楓橋夜泊》詩的有11石;各類畫像、圖畫石刻13石;其餘為古今名流詩文刻石。
書張繼《楓橋夜泊》詩碑。有集宋代王矽字、集明代文徵明字詩碑;其他書題者為張繼(溥泉)、李大釗、陳雲、啟功、錢太初。
畫像類石刻。有謝孝思《十六羅漢畫像》2石,王錫麒《觀音大士寶相》,僧法磬、覺明題《極樂世界莊嚴全圖》,張曉飛《玄奘》畫像等。圖畫類有凌虛《寒山寺重建唐塔圖》,邢少蘭《梅花圖》,孫君良《寒山寺圖》,徐源紹《花鳥圖》,蔣風白《蘭竹》,馬伯樂《張繼楓橋夜泊圖》,楊旭《竹石圖》等。其中鄭板橋《墨竹圖》上,有陳從周、顧廷龍、王蘧常、施蟄存、蘇步青、周谷城、俞振飛等多人題跋。
詩文類碑。有明代祝枝山草書《千字文》書條石9方。清代俞樾隸書聯句: “山野所樂世無禁:金石之辭臣有長。”鄧石如篆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石刻4石。鎮江金山寺住持茗山法師書碑: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落款為“性空法師囑為碑廊書”。有三樂老人方建中書詩: “游到姑蘇興倍濃,園林蒼翠水溶溶。一舟行傍楓橋泊,靜聽寒山夜半鐘。”有崔護題詩: “南朝古寺喜新顏,塔影鐘聲不一般。緣是天台開妙果,四方遊子謁禪關。”下署“寒山寺復建古塔碑廊,賦之記盛”。題詠普明寶塔的有寒山寺住持性空、上海玉佛禪寺住持真禪、章節、錢仲聯、仲貞子等。此外還有松年、費新我、沙曼翁、瓦翁、武中奇、陳大羽、華人德、譚以文、吳俊發、李樹琪、謝孝思、朱明山、魏紫熙、李亞、陳世光、楊在侯、徐昌酩、戴明賢、費之雄、奚乃安等的題書石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