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什圖人(普什圖族)

普什圖人

普什圖族一般指本詞條

普什圖人是阿富汗斯坦南部和巴基斯坦西部的主要民族。人口2460萬(1985)。其中居住在阿富汗斯坦南部和東南部的居民約900萬,占阿富汗斯坦總人口約42%。

普什圖人是阿富汗斯坦的主體民族,亦稱“阿富汗人”,居住在巴基斯坦西部的約1400萬人,占巴基斯坦總人口的16%,又稱為“帕坦族”(Pathans)。還有約10萬人居住在伊朗境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什圖人
  • 外文名:Pashtuns 
  • 人口:2460萬(1985)
  • 分布:阿富汗斯坦、巴基斯坦、伊朗等地
  • 語言:普什圖語
  • 人種:歐羅巴人種印度帕米爾類型
基本概況,分布,支系,宗教信仰,民族特徵,

基本概況

普什圖人(Pushtuns)
亦作Pushtun或Pakhtun,印度斯坦語作Pathan,波斯語稱阿富汗人(Afghan)。
普什圖人

分布

阿富汗斯坦東南部和巴基斯坦西北部的民族。操普什圖語,他們是阿富汗斯坦的主體民族。在“阿富汗人”這個詞泛指在21世紀初阿富汗斯坦地區任何民族之前,阿富汗人是普什圖人特有的名稱。普什圖人認為他們起源於阿富汗斯坦,是一個共同祖先的後裔。有些部落是在13∼16世紀由阿富汗遷往巴基斯坦的。普什圖人務農、放牧、好戰。多數部落是定居的農民,既耕種又從事畜牧業。有些則是遷移不定的牧人及馬幫。大多數人都願意服兵役。據估計在阿富汗斯坦的普什圖人口約750萬人,在巴基斯坦有1,400萬人。他們組成約60個部落,大小不同,重要性迥異,各占一方。
普什圖人

支系

普什圖人屬歐羅巴人種印度一帕米爾類型。語言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東支,受印度語族影響較大,有很多阿拉伯語波斯語借詞,也有某些古伊朗語特徵,普什圖語用阿拉伯字母書寫。
1936年,阿富汗斯坦定普什圖語為官方語言。阿富汗斯坦普什圖人分為杜蘭尼人吉爾扎伊人兩大支系,其中又分若干小部落和部落集團,首領稱王。1747年杜蘭尼部落首領艾哈邁德沙·杜蘭尼建立了杜蘭尼王朝,一度形成龐大的軍事帝國。此後,杜蘭尼人一直在國內政治生活中起重要作用。在巴基斯坦的普什圖人也保留著民族部落組織殘餘。其中又分為尤素夫扎伊人、阿夫里迪人、莫曼達人、阿拉克扎伊人等十多個族系。普什圖人的祖先為公元前後幾個世紀從中亞遷移到興都庫什山脈以南的遊牧民族。10~11世紀時,一部分普什圖人開始轉為農耕。現阿富汗斯坦普什圖人中約五分之一仍從事季節性遊牧經濟,多數人從事灌溉農業。巴基斯坦普什圖人多為半農半牧的定居農民。
普什圖人

宗教信仰

伊斯蘭教傳入前,普什圖人主要信仰佛教和拜火教。約在公元9世紀的時候,一個名叫伊本·卡拉姆的穆斯林開始傳播遜尼派教義。後來,他成為阿富汗伊斯蘭教卡拉米葉派的奠基人。此後,伊斯蘭教在大城市和商業中心開始傳播。15世紀,赫拉特已成為伊斯蘭文化的中心,今日該市還保留著一座當時建造的大清真寺。阿富汗斯坦和巴基斯坦的普什圖人大多數屬遜尼派的哈乃斐學派。在阿富汗斯坦占全國穆斯林人口的80~90%。1964年憲法規定,阿富汗斯坦國王必須是普什圖人中信奉哈乃斐學派的穆斯林,遜尼教派實際上是國教。在西部地區也有少數信奉什葉派的普什圖人居民。在巴基斯坦的大多數普什圖人也信奉遜尼派的哈乃斐教法學派,部分人信仰什葉派的十二伊瑪目派。普什圖人信仰虔誠,嚴守伊斯蘭教義和習俗。30年代阿富汗斯坦成立了烏萊瑪委員會,由15~20個伊斯蘭教領袖聯合統管宗教事務。在阿富汗斯坦,法律必須建立在伊斯蘭教法的基礎上,全國各地都設有伊斯蘭教法庭。在普什圖人中有大量宗教教職人員,他們既負責一般宗教事務,也擔任宗教法庭的法官和宗教專業學校的教師,並在全國1萬多座清真寺中服務。農村清真寺大都附設宗教國小,教兒童學習《古蘭經》和阿拉伯語。
普什圖族清真寺普什圖族清真寺

民族特徵

歷史上帕坦人就是世界上最尚武好戰的民族之一。在西方近代史的記載中帕坦人似乎就是靠襲擊、搶劫和綁架為生的。在那方圓2萬多平方公里幾乎與世隔絕的、無以為生的山區里,帕坦男人經常會面臨這種抉擇:要么挨餓,要么下山去搶劫平原上那些富裕人家,或者是從中亞到印度的商人,以便養家餬口。帕坦人不把襲擊看成是犯罪,相反,他們認為,襲擊越激烈,男人越勇敢。
普什圖人(普什圖族)
目前巴基斯坦的部落區基本是自治的,山區里分布的這些部落可以說是“國中之國”;據統計,巴基斯坦現有的600多條法律中,只有44條在部落區適用,而這些法律條款對於封閉的帕坦人生活幾乎沒有太直接的影響;部落里的人幾乎都是依照自訂的法律與傳統生存。
部落區幾乎每個男人都可自由帶槍,世界上著名的“黑市槍城”白沙瓦就位於這一地區,近半個世紀以來,特別是自蘇聯入侵阿富汗以後,由於抵抗和自衛的需要,輕武器甚至包括攜帶型飛彈大量流入這一地區,地區安全更為動盪。“9.11”之後,美國加大打擊阿富汗“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組織,由於該地區與阿富汗接壤,因此,近年來就成為國際恐怖分子的重要藏匿地,也是恐怖攻擊的多發地,恐怖攻擊事件頻起,這裡幾乎成了外來者的“禁區”。
在幾次嚴重的流血襲擊事件發生後,巴基斯坦政府開始介入維持這一地區的安全局勢,目前巴基斯坦的正規軍和專門對付恐怖攻擊的特種部隊已進入南瓦濟里斯坦地區,這些舉措對一直以“帕坦人的方式”獨立行事的山地部落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考驗,而一部分帕坦人在開明的部落長老的帶領下,已經自發地投入到配合政府軍的“反恐”行動中,從歷史的角度看,這同樣是捍衛部落榮譽,謀求更大生存空間的明智之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