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價值

普世價值

普適(世)價值:已經存在的,以自律、平等、博愛為基礎的,並不具有廣泛爭議的公共秩序以及風俗習慣。“普世價值”是英文“universal value”的意譯,其實譯為“普適價值”更為準確。

在哲學等人文科學上,普世價值(英語:universal value)泛指那些不分領域,超越宗教、國家、民族,出於人類的良知與理性之價值觀念。普世價值與絕對真理是兩個不同領域的概念,易被混淆。

普世價值包括但不限於:民主、自由法治、人權等等。國家有義務捍衛國民與生俱來的權利,如生存的權利、免於恐懼的權利、生育的權利、知的權利、免於匱乏的權利、思想的自由、表達的自由。

普世價值未必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但確實是目前人類文明的重要成果。

普世價值是人類文明共有成果,不應該把普世價值等同於西方價值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世價值
  • 外文名:universal value
  • 定義:人類共同的價值觀
  • 範疇:哲學、社會學、政治學
舉例,釋義,本義,引申義,相關思考,側重點,主要內容,衍生內容,人道,人本,平等,尊重,法治,多元,爭議,中國古代,中國現狀,支持者,反對者,網路爭論,關於動機,存在分歧,民主,自治,語言文化,錯誤歸因,

舉例

人權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僅僅擁有人的身體和思想意識,還稱不上是一個完整的人。作為人,你必須擁有你應該擁有的一切基本權力,才算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化的人。
以下權利,是我們每一個人與生俱來、被造物主所賦予、不可剝奪、不可授讓的基本人權,這些權利包括:生存權、自由權、追求幸福的權利。
生存權:人身不受傷害的權利;免於恐懼和飢餓的權利;治療疾病維護健康的權利。
自由權:自由發表言論和著作的權利;自由行動、遷徙、集會的權利;思想自由和信仰自由的權利。
追求幸福的權力:私有財產神聖不受侵犯;不因種族、民族、地域、信仰、政治主張、身體缺陷的原因遭受任何形式歧視;公平審判和接受基礎教育的權利。
權利與權力的關係:權利是人權,權力則是公權、主權。主權服務於人權、從屬於人權,任何把主權凌駕於人權之上的做法,都是本末倒置。本質上,主權是人權的集合與延伸,是人權的衍生品,是一種衍生權利。
人性
從心理學角度講,人有兩個本能:生的本能與死的本能。本能,即本性,也是支配人行為最原始、最強大的動力源泉。生的本能,表現為善良、慈愛、寬容等積極正面的行為。死的本能,則表現為殺戮、貪婪、自毀等邪惡極端的行為。
從宗教信仰角度講,人有神性(理性),亦有獸性(本能和情感)。從現實層面觀察人的行為,任何人都有善良的一面,亦有邪惡的一面。故人性善惡並存。任何單純強調人性本善或者本惡的觀點,都是不客觀的,都是不符合事實真相的。但是,無論人性之善還是人性之惡,最終都指向利己,故人性本私。利人利己是為善,損人利己是為惡。
人性不可徹底解放,一但徹底解放人性,則人性之惡無從制約。人性亦不可徹底壓抑,徹底壓抑人性,只能是積累矛盾和仇恨。人性只可善加引導,抑惡揚善是為上策。
公平、正義、自由
公平不是指物質財富的絕對平均,他是指競爭機會的均衡和基本人權的對等,簡單說就是不能有特權,就是在規則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正義就是事實真相,就是人的行為和事物的最終結果,必須符合邏輯、合乎道德規範。更通俗的說,正義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澄清事實,還原真相,懲惡揚善,就是維護正義。
自由是指,我們每個人,必須要學會約束自己的行為以及承擔必要的責任,以便不妨礙他人的自由意志和固有權利,不違背公平正義的大原則。自由的本質就是規則。

釋義

本義

普世一詞源於希臘文oikoumene,意為“整個有人居住的世界”。中文裡的“普世價值”在拉丁文中對應Oecumenical value,在英文中對應Universal value。
1) “普世的”是拉丁文oecumenicus的意譯,這個詞來源於希臘文,除“普遍”之義外,還含有“根”的意味,是一個富含價值意義的詞。中世紀以來被基督教會用來自稱“普世教會“,該組織興起於19~20世紀間,其目的是為了協調世界各地基督教內部各派別的關係,形成統一的傳教活動,該運動鼓吹教會的普世性,主張“教會一家”,終止基督教各大教派及各大宗教的對立,提倡相互間的對話,建設“以自由、和平、正義為基礎”的“大社會”。
2)Universal value是一個哲學或心理學上的概念,是指人類對自身價值的最基本的評判標準。包括人的需求(即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能否滿足,人類最基本的社會道德、人的價值觀等等。因此,Universal Value更好的翻譯應當是“普適價值”。
3)中國討論:中國普遍討論的“普世價值”的“普世”二字,應該是對Oecumenical的解讀,源於基督教。“普世價值”也應翻譯成Oecumenical value。而大家經常提及的Universal Value,翻譯成“普適價值”較為妥當。“普世價值”一詞在中國受到關注,則源於2008年5月23日《南方周末》刊登的文章《汶川震痛,痛出一個新中國》,該文並無具體作者,署名“南方周末編輯部”,其中提到“國家正以這樣切實的行動,向自己的人民,向全世界兌現自己對於普世價值的承諾。”並由此引發了對“普世價值”一詞含義的爭論。
4)維基釋義:值得一提的是,在維基百科上,中文的“普世價值”這一詞條創建於2006年8月16日,從內容上是對應英文Universal Value詞條(直到現在,維基百科的“普世價值”也是對應Universal Value,並無Oecumenical value一詞),但自2008年6月27日開始,該詞條突然被頻繁修改,逐步增加了人權、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對遊行集會的態度、政治評價標準、對東方文化中“相對普世價值”的批判等內容。至2010年,該詞條的解釋又逐漸歸結於對自由主義思想的一種解讀,在政治學與法學上僅以一種“思考”存在,同時聲稱自由主義思想家Isaiah Berlin(賽亞.柏林)曾對該詞進行過解釋,但未提供原文,也未提供任何有效連結。

引申義

1)代詞
在哲學和社會學上,普世價值是一些數量有限的,所有人都應認同的觀念的集合,一般內容包括:
天賦人權: “人”的位階在“國家”之上;“人”才是國家存在之目的,而非“人”是為了國家而存在。因此,國家有義務捍衛人人與生俱來的權利,如生存的權利、免於恐懼的權利、生育的權利、知的權利、免於匱乏的權利、思想的自由、表達的自由、集會遊行的自由。這是國家存在的目的。若做不到的政府,人民得以隨時更換或推翻。
2)爭論
例:如果民主自由等觀念是普世價值,那么中國早就應該是贊成並實踐了的,怎么會“自外於”這種價值觀念呢? 根據討論普世價值的立場不同,普世價值可以分為“客觀主義與相對主義”兩個不同的類別。
客觀主義
客觀主義認為,普世價值是客觀存在的人類共同價值觀,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們必須認識、接受和實踐這種價值觀,而不能隨心所欲地挑挑揀揀,對客觀普世價值的拒斥和反對,是一種落後和不開化的表現。
相對主義
相對主義則認為,人類沒有絕對的普世價值,所謂普世價值也是相對的,每個民族和文明都有自己的普世價值觀念。堅持價值觀念的相對性和多樣化,本身就是普世價值的體現。在近代東方民族反抗西方話語霸權和文化侵入時,我國常常採用這樣一種相對主義的普世價值立場。

相關思考

施瓦茨(Shalom H. Schwartz)與一些心理學同事們對普世價值進行了實證研究,調查普世價值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的話,又是哪些。施瓦茨定義的“價值”是那些“影響人們選擇行為和評價事件方式的令人嚮往的觀念”。 他假說的普遍價值將涉及到三個不同類型的人類的需要:生理需求,社會統籌的需要,以及與福利和群體生存相關的需求。包括在44個國家對不同文化的超過25000人問卷在內的一系列的研究,施瓦茨的結果是,存在著十種不同類型的56種具體的普遍價值:
權力:權威,領導地位,主導地位
成就:成功,能力,雄心,影響力,智慧,自尊
享樂:快樂,享受生活
刺激:大膽刺激的行為,多樣的生活,精彩的生活
自主:創造力,自由,獨立,好奇心,選擇自己的目標
普世性(道德):博大胸懷,才智,社會公正,平等,和平,美麗,與自然的融和,對環境的保護,內心的和諧
慈善:樂於助人,誠實,寬容,忠誠,責任,友誼
傳統:生活中的自我定位,謙讓,虔誠,尊重傳統,平和社會
整合:自律,服從
安全:清潔,家庭安全,國家安全,社會秩序的穩定,報恩,健康,歸屬感
施瓦茨還測試了“靈性”這個類型,也就是“生命的意義”,但發現並不具有普世性。

側重點

行動主義:在這個分類中,慣例是決定人的行為對錯的道德認知。人們根據一條規定或原則去判斷某種行動是否合乎道德標準。行動主義著重於分別對與錯的行為:
尊重別人:以它為目標而不是手段;
自然法與人權:保護人與生俱來的權利,例如生存的權利,生育的權利,追求知識的權利,與其他人建立聯繫的權利等;
功利主義:發揚將滿足感和欲望最大化的觀念;
道德利己主義:容許人保留有限的私慾;
公義:在人及團體中發揚公平的信念。

主要內容

人類應追求長遠和短期兼顧的安全、進步、快樂、自由、民主、法治、公正、人權、合法地新建和發展黨派團體和宗教組織、合法適度地方自治、高效率和效果、節約、環境保護、適度博愛和互助、合作、善良、仁慈、寬容、和平、講信用、對話講邏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道德),防止不顧他人和整體利益的極端自私行為。
西方社會學者試圖用普世價值觀保持人類各宗教、組織、國家、地區、意識形態、政治黨派之間在道德底線上的統一,以提前避免人類過度分裂、鬥爭。

衍生內容

人道

因為如此,所以無法坐視擁有同樣血肉的人類兄弟同胞活在痛苦、不幸、不公義之下。

人本

以人為目的,而不以人為手段。

平等

人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平等與自由,都是每個人與生俱來之自然權利,而非國家、元首、君王或宗教、法領袖和法律所恩賜才擁有。只要是人,不分種族、膚色、貧富、性別、宗教、國家、民族,大家都享有同樣身為人的尊嚴。

尊重

每個人都有跟我一樣的尊嚴;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追求自由時,須以不侵犯他人為其界限。

法治

人民為國家的真正主人,此為民主的基本定義,而政府只不過是人民之仆;執政者乃受人民所暫時委託而賦予暫時權力,並非國家真正的主人。正因如此,執政者必須依大家所公認之法律為標準來治理國家,而不能依個人好惡隨意變更標準,而令國家的主人──人民感到無所適從。

多元

每個人、每個族群、每種觀點、每個文化都有自己獨有的特質,也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因此沒有誰比誰更正確或高一等。即使某一方居於主流,也應尊重與包容其他不同的存在與聲音。即使不同意對方的意見,也應該捍衛對方充分表達意見的自由。

爭議

最基本的爭議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是否存在普世價值,其中以道德普遍主義道德相對主義之爭具代表性。
第二類爭議是什麼是普世價值,比如,有人認為叢林法則和自然競爭也應該算作普世價值的一部分(有人認為其為普遍原則但不是普世價值)。宗教界人士則認為神學觀點也是普世價值的一個組成部分,有人則認為其為絕對真理(就信仰者而言),但不是普世價值(相對於民主等非宗教概念而言)。
中國大陸學界在普世價值是否存在、普世價值的存在基礎及普世價值的內涵這些問題上尚有爭議。

中國古代

中國傳統普適價值觀久已有之。
《老子》對基本制度價值觀的普適性表述是: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儒教鼻祖孔子有關普世價值的觀點有:
天下大同。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道德)。
呼籲人民遵守法制、紀律。
反對“苛政猛於虎”的體制。等等。

中國現狀

關於普世價值在中國,仍然有爭議。有許多學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有觀點認為普世價值的突然興起實際上是西方對東方傳統價值觀的入侵。更廣泛地,認為是西方現代價值觀與東方傳統價值觀的碰撞。
對於普世價值的討論,不論是傾向於普世價值觀的《南方周末》,還是傾向於紅色價值觀的《人民日報》及旗下《環球時報》,都做了專門的討論。但是在基本的認識上卻存在著比較大的分歧。

支持者

支持者認為普世價值確實存在,是人類從古至今一直遵守的基本道德理念。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同樣也要有普世價值。支持者認為,“人權高於主權”。提出了所謂的“你不民主,我不愛國”的口號。他們相信普世價值的力量,並且批評民族主義,認為民族主義給了中國威脅論以證據。支持者希望,中國中國小能夠加強普世價值觀的教育,來提升中國人的人文素養。

反對者

而反對者則認為普世價值不存在,其普世性是西方人一廂情願相信的。反對者認為普世價值本質是西方的價值觀,而中國應該有自己的價值觀,並以鄧小平理論作為反駁的理論依據,同時舉出各種例子說明普世價值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認為這是西方的新的意識形態鬥爭

網路爭論

“普世價值”與“反普世價值”爭論在網路上十分激烈。普世價值認為價值中許多東西都是美好的,正確的。例如:民主、自由、博愛、人權,公平、平等、公正、正義,改革、開放、發展、共富,和平、和諧、慈悲、寬容。所以人們應該站在全世界之上的角度,應該接受普世價值,從而追求全中國全社會全世界自由、民主、公平的“普世價值”。
反普世價值者認為部分“普世價值”提倡者,他們把一些已經被普遍認同的基本價值,比如說,對生命的尊重,強行地並且有目的地與自己真正想要推銷的價值觀捆綁在一起。將普世價值這個詞過度詮釋。
值得一提的是,在維基百科上,中文的“普世價值”這一詞條創建於2006年8月16日,從內容上是對應英文Universal Value詞條(直到現在,維基百科的“普世價值”也是對應Universal Value,並無Oecumenical Value一詞),但自2008年6月27日開始,該詞條突然被頻繁修改,逐步增加了人權、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對遊行集會的態度、政治評價標準、對東方文化中“相對普世價值”的批判等內容。至2010年,該詞條的解釋又逐漸歸結於對自由主義思想的一種解讀,在政治學與法學上僅以一種“思考”存在,同時聲稱自由主義思想家Isaiah Berlin(賽亞.柏林)曾對該詞進行過解釋,但未提供原文,也未提供任何有效連結。

關於動機

支持者認為,普世價值是和諧社會的真實基礎,它詮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國家的關係。
反對者否定普世價值,他們強調個人存在的價值符合社會整體和民族發展有意義。

存在分歧

普世價值觀的內容是非常多的。為了簡明扼要,我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其中的區別。

民主

支持者認為,中國政治應該民主化;即全面一人一票選舉國家領導和議會議員。
反對者認為,中國已經在實現中國特色的民主的路上,而支持者提出的民主化是西方民主化。民主可以是分層次民主。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著能力的差異,所以人與人之間並不平等,也不應該平等,在品格能力差別很大的人之間實行一人一票,看似公平,實際是不平等、不公正的,且容易導致暴民專制後的殘忍和對進步人士的打壓,反之,則是貴族、民族主義導向的法西斯,這點在民主的歷史上屢見不鮮。西方民主採用至今日的理由,是反覆試驗的多黨制與完善法制、開放的議員選舉等,以團體合作削除人與人的個體差異,這與中國一黨協商和人員提拔的體制根基不一樣,西方寬容的政治環境可以借鑑卻不可完全模仿,否則反而邯鄲學步。

自治

支持者認為,應該對民族地區和省市地方進行基於邦聯體系的權力分割、成為以政治實體地位為基準的自治,而反對者認為有中國特色的地方自治已經進行,如這種以法律授權為綱領,多民族之間的權力和諧、中央與地方權力共有的關係。透過立法授權地方行政區,並尊重在地協商、議會決策過程和保護自主性的治理方式正在完善。

語言文化

支持者認為地方語言和文化應該得到尊重,從而以方言為主流、國語為交流的並用,反對者認為應該建立統一的主流語言和文化,地方語言文化在一定範圍內共存和保護。同樣的簡化字和古字的辯論也是如同。

錯誤歸因

中國人比較認同“萬事都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認為內因是主導;普世價值認為,外因是主導,每個人都是受到環境影響大於個人。我們所謂批評人,實際上是通過環境作用來使得其更加認真地工作。但是有些時候事情的成功和失敗是由環境決定的,個人很難決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