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羲之尺牘

晉王羲之尺牘

《晉王羲之尺牘》是2004年11月1日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上海書畫出版社。

基本介紹

  • 書名:晉王羲之尺牘
  • ISBN:7806721207
  • 出版社:上海書畫出版社
  • 出版時間:第1版 (2004年11月1日)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書畫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1月1日) 平裝: 12頁 開本: 16開 ISBN: 7806721207 條形碼: 9787806721209 產品尺寸及重量: 29.2 x 20.2 x 0.4 cm ; 82 g ASIN: B0011BU1WO

內容簡介

縱觀我國的書法史,自東晉二王開始一直到清代中葉,帖學始終占有主導的地位。歷代書定在行草書體上無不以帖學為尚,碑雖可以強其骨,卻無法養其氣,靈動的氣息,墨色的變化,筆意的情趣以及微妙的技巧在名家的墨跡中行到了充分的體現。碑以篆隸楷書為主,以示莊重,而帖以行草為主,以示寫意。帖學主要包括尺牘、稿書、手卷、詩箋、文冊、便條等形制,故所謂法帖者,無非只是一些吊哀佤病,敘睽離,通訊問,施於家人朋友之間的信扎或一些詩文的手稿而已,其初意不在書,逸筆餘興,淋淳軍灑,或研或醜,百態橫生,往往天機自動,妙合自然,黃庭堅《論書》謂:“老夫之書,本無法也,但觀世間萬緣,如蚊蚋聚散,末嘗一事橫於胸中,故不擇紙墨,遇紙則書,紙盡則已,亦不計較工拙與人之品藻譏彈。”這種超然於法度之外而又不計較個人的利害得失的心態在前的人的尺牘中得到了淋淳盡致的表現。晉人法書的丰神勁逸,姿致蕭散的韻味,我們可以在王羲之的尺牘中行到體味,正如王世貞《世苑巵言》所謂:“晉人書雖非名法之家,亦自奕奕有一種風流蘊藉之氣,緣當時人物以清簡為尚,虛曠為懷,修容發語,以韻相勝,落筆散藻,自然可觀”這正是晉人法書的妙處。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臨沂人,生於晉懷帝永嘉元年(三○七),卒於晉哀帝興寧三年(三六五),因官至右軍將軍,故世又稱“王右軍”,相傳他幼年學書,曾竊讀他父親藏在枕中的《筆訣》而心有所悟,初學書於衛夫人(鑠),因其天資穎悟,筆性又好,當衛夫人看到他的字後,驚嘆日:“此子心蔽吾書名矣,”後王羲之渡江北上,遍游名山,看到李斯、曹喜的書跡,到洛下見蔡邕《熹平石經》,又於從兄王洽處見張昶《華岳碑》等,眼界大開,始悟學衛夫人是徒費歲月,乃發憤學書,操毫面壁,兼撮眾法,備成一家,將漢魏以來拙樸的書風開創出一種妍美流便的書體,他的行書“煙霏露結,壯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正”(唐太宗《晉書王羲之傳》),“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閣”(梁武帝語),將方圓、藏露、肥瘦、則柔、動靜、骨肉、奇正、疏密、文質、形神等矛盾統一到“恰到好處”,從面達到一種“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的境界。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五羲之的行出又能將人工的中和美和自然美和諧地統一起來,表現出一種“平各簡靜,遒麗天成”的神逸之境,我們從五羲之流傳下來的《十七帖》、《蘭亭序》等作品來看,幾乎者是一些尺牘、文稿、便條等,他在書寫之初意不在書,卻、天真罄露,妙合自然,遺憾的是這些行草作品的真跡至今已無一字流傳,而本冊所載《喪亂帖》、《孔待中帖》、《書雪時晴帖》、《奉桔帖》等均是唐人雙鉤摹本,但彌足珍貴,今按原跡彩印,以饗廣大書法愛好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