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豐碑

時代的豐碑

《時代的豐碑》是2002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建武。本書詳細論述了鄧小平理論產生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條件,揭示了鄧小平理論孕育、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必然性

基本介紹

  • 書名:時代的豐碑
  • 又名:shi dai de feng bei
  • 作者:劉建武
  • ISBN:7-5438-2998-3
  •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2
  • 其它題名:鄧小平理論思想淵源與歷史條件
  • 中圖分類號:A849
目錄
第一章 鄧小平理論產生的思想淵源與理論基礎
一 源頭之一:馬克思恩格斯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構想和原則
(一) 馬克思恩格斯對於資本主義之後的未來社會的構想,只是一個大致的輪廓和方向,他們沒有也不可能為各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提供具體的答案或者現成的模式
(二) 馬克思恩格斯關於東方落後國家有可能跨越資本主義“卡夫丁峽谷”的構想,奠定了探討經濟文化落後國家社會主義道路的方法論原則
二 源頭之二:列寧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和思路
(一) 列寧對經濟文化落後國家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過程
(二) 列寧晚年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思路和新觀念
(三) 列寧的實踐和探索,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歷史啟示
三 源頭之三:毛澤東關於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構想和嘗試
(一) 關於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基本構想和基本綱領
(二) 建設新民主主義國家的初步嘗試和有益經驗
四 一脈相承的統一的科學體系
(一) 統一的原則立場:即一切從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的立場
(二) 統一的基本觀點:即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根本的決定力量的觀點
(三) 統一的世界觀、方法論: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
(四) 統一的前進方向:即共產主義的奮鬥目標
第二章 鄧小平理論產生的時代背景與國際條件
一 鄧小平理論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主題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
(一) 國際形勢由劇烈衝突向相對和平局面的轉變,給每個國家和民族集中精力進行建設提供了一個必要的條件
(二) 發展已成為不可遏制的世界潮流,抓住機遇,尋求發展,是所有國家特別是開發中國家面臨的艱巨任務
(三) 對當代世界主題的不斷探索和正確回答,成為鄧小平理論形成的重要時代依據
二 鄧小平理論是在現代科技革命浪潮的影響下產生的
(一) 現代科技革命正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
(二) 現代科技革命的興起,要求把馬克思主義推進到一個新的科學水平
三 鄧小平理論是在借鑑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
(一) 蘇共黨內關於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爭論
(二) 史達林的探索與《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
(三) 蘇聯模式的主要特點、形成原因及是非功過
(四) 蘇聯及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嘗試及曲折歷程
第三章 鄧小平理論產生的國內背景與歷史準備
一 “八大”前後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與主要成果
(一) 揭示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和發展動力以及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並提出了正確認識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二) 提出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思路和一系列正確的方針政策
(三) 提出了對國家的經濟體制及行政管理體制進行改革的任務和構想
(四) 提出或實行了一系列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構想和政策
(五) 提出了發展與繁榮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的方針和任務
二 “大躍進”前後的曲折探索與理論思考
(一) “大躍進”前後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曲折探索和重大失誤
(二)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已覺察到的“左”傾錯誤的糾正和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理論思考
三 “調整時期”的調查研究與認識成果
(一) 只有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才能更好地認識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
(二) 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和要求,經濟建設的規模、速度必須從國情出發,按照國民經濟內在的比例關係搞好綜合平衡
(三) 在中國,至少需要用一百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實現社會主義的現代化
(四) 要注意發揮經濟槓桿的調節作用,加強和改善企業管理,用經濟辦法管理經濟
(五) 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根本制度,沒有民主集中制就不能建設社會主義
四 “文化大革命”的嚴重挫折與深刻教訓
(一) 建設社會主義絕不能以階級鬥爭為綱,而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二) 建設社會主義絕不能搞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而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原則
(三) 建設社會主義絕不能提倡“造反有理”、“無法無天”的政治運動,而必須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
(四) 建設社會主義絕不能通過“突出政治”的“抓革命”和批判“唯生產力論”的“促生產”來進行,而必須從具體的國情和國力出發,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辦事
(五) 建設社會主義絕不能把知識分子視為異已力量,而必須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第四章 鄧小平理論產生的主觀條件與個人因素
一 鄧小平具有在個人政治生涯中“三落三起”的坎坷命運與特殊經歷
(一) 鄧小平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落”與“起”
(二) 鄧小平政治生涯中的第二次“落”與“起”
(三) 鄧小平政治生涯中的第三次“落”與“起”
二 鄧小平具有在黨的兩代中央領導集體中舉足輕重的歷史作用與特殊地位
(一) 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二) 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
三 鄧小平具有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程中開拓新境界的非凡智慧與特殊勇氣
(一)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程中的重大理論貢獻
(二) 捍衛馬克思主義純潔性的非凡智慧和特殊勇氣
四 鄧小平具有在長期革命實踐中錘鍊出來的鮮明的革命風格與特殊品質
(一) 尊重實踐,思想敏銳,善於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和契機
(二) 尊重民眾,熱愛人民,時刻關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和願望
(三) 沉著堅韌,行動果斷,總是在關鍵時刻表現出非凡的膽略和勇氣
(四) 目光遠大,胸襟開闊,總是從大局著眼來觀察和處理各種重大問題
(五) 文風樸實,不講空話,在簡明扼要的論述中總是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容
第五章 鄧小平理論產生的文化淵源與傳統底蘊
一 傳統文化視域中的鄧小平
(一) 鄧小平的讀書生涯與傳統文化的薰染
(二) 鄧小平對傳統文化的精到見解與嫻熟運用
二 鄧小平理論與中華民族優秀思想的傳承關係
(一) 實事求是的思想傳統與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之間的傳承關係
(二) 傳統的革故鼎新、通變救弊主張與新時期黨的全面改革政策之間的傳承關係
(三) 兼容並蓄的文化傳統與對外開放政策之間的傳承關係
(四) 傳統的民本思想與以人民為主體的價值觀之間的傳承關係
(五) 傳統的富國利民主張與當代富民強國政策之間的傳承關係
(六) 傳統的“正德厚生”、“貴義尚利”主張與“兩個文明建設”之間的傳承關係
(七) 傳統的大同理想與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目標之間的傳承關係
(八) 傳統的中華“大一統”觀念與實現祖國統一理論之間的傳承關係
(九) 傳統的中庸之道與黨內反傾向鬥爭中實行防“左”反右理論之間的傳承關係
三 鄧小平理論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特點
(一) 繼承:弘揚傳統文化的傳世性精華
(二) 糾正:變革傳統文化的迂腐性觀念
(三) 批判:肅清傳統文化的封建性糟粕
(四) 發展:實現傳統文化的歷史性超越
結束語鄧小平理論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
一 鄧小平理論概念的形成及其科學涵義
(一) 鄧小平理論概念的醞釀和確立
(二) 鄧小平理論的科學涵義
二 鄧小平理論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
(一) 鄧小平理論系統而科學地揭示了在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規律
(二) 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一個概括比較完整、層次清楚分明的邏輯結構系統
(三) 鄧小平理論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總的科學體系中的一個相對獨立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 鄧小平理論是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開放性的思想體系
三 必須完整準確地理解和把握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
(一) 完整地把握理論的科學體系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傳統
(二) 必須正確認識鄧小平理論的表述形式及風格特點
(三) 必須全面把握和正確理解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
(四) 必須弘揚馬克思主義學風,堅持在新的實踐中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參考資料
作者相關研究著述要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