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姓(晁(姓氏))

晁姓(姓氏)

晁(姓氏)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晁姓是我國重要的姓氏之一,人數眾多,分布於世界各地。晁姓宗族,在漢代時因為出了一位高官晁錯而有所興盛。而在宋朝時又因為曾出現一位“晁半朝”——晁迥,而使晁氏家族再揚威名,同時宋朝時還出過著名學者晁端禮、晁補之、晁沖之,南宋有藏書家晁公武,元代時有兵部尚書晁顯等等,為華夏民族的歷史增色不少。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73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晁姓
  • 郡望:京兆
  • 堂號:京兆
  • 名人晁錯
  • 百家姓排名:373位
歷史發展,傳統文化,郡望堂號,通用聯,家譜文獻,名人,

歷史發展

晁(Cháo)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於姬姓。是周景王庶長子朝的後代,以祖名為氏。周景王的太子早死,景王最寵愛庶長子王子朝,於是打算將他立為太子。但是事情還沒有辦完的時候景帝就心臟病突發而死去了。景王的另一個兒子丐早就想得到王位,於是他乘這個機會暗中勾結晉國的君臣作為外援,景帝一死,他就要和王子朝爭奪王位。這時,執政的卿士單氏和劉氏擁立了另一個王子猛作為國君,稱為周悼王。王子朝發動周都部分貴族和失去官位的舊貴族的子弟起兵,趕走了悼王。這時晉國出面干涉,派兵送悼王歸國復位。不久以後,悼王暴病而死,王子丐繼位,稱周敬王。第二年,王子朝在貴族尹氏的支持下再次起兵趕走了敬王,自立為王。三年以後,周敬王在晉軍的幫助下復位。王子朝帶著周朝的典籍逃到楚國。王子朝的子孫後代後來並以朝為姓,稱為朝氏。晁是鼌、朝的古字,因而又寫做晁、鼌氏。晁與鼌、朝古代的時候音同意通,都有早晨的意思。
源流二
出自史氏。也是以祖名為姓。春秋時期,衛國有大夫史晁,他的子孫後代便以晁作為他們的姓氏。
源流三
源於嬴姓,出自戰國初期秦國上卿大庶長嬴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戰國初期,秦國有大庶長嬴鼌。大庶長,為秦國二十等爵中第十八等爵,為卿大夫,官秩一萬二千石,下屬有左庶長、右庶長。
源流四
源於蒙古族,出自宋、元時期蒙古朝魯圖德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蒙古族朝魯圖德氏,源出蒙古察哈爾部的一個分支,漢義“永恆的岩石”,實際上是成吉思汗的侍衛,後成為一個勢力龐大的蒙古部落,其原封居地在今內蒙古包頭市的朝魯圖德一帶,以地名為部族姓氏。
明朝中期,該部遊牧於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阿爾達額爾蘇(今黑龍江勃力)、布爾噶蘇台(今河北承德)、科爾沁(今內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薩喇穆魯(今河北圍場)等地。在明末清初,該部族人中即有冠以漢姓為晁氏、朝氏、鼌氏、巢氏、隋氏、曹氏、喬氏、石氏等者,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王子朝。從歷史文獻上考證,在中國古代,晁、鼌(鼌)、朝三字的讀音完全相同,所以,經常被混為一用。依照《風俗通》上記載,晁姓是衛大夫史晁之後。而《史記·晁錯傳·索隱》上記載說:“晁氏出南陽,今西鄂晁氏之後也。”《通志·氏族略》一書指出,這個家族的始祖,是周景王的兒子王子朝,或是衛國大夫史晁(又作史鼌)。據《鼠璞》上記載,認為晁姓是由朝姓改成的。綜合上述記載,可以知道推算起來,他們的得姓至少已經有2500年左右的歷史。追本求源,他們還是周文王珠姬姓後裔。望族居京兆郡(今陝西省西安東)。故晁氏後人奉王子朝為晁姓的得姓始祖。
發源地
每個姓氏都有其發源之史,但“晁”姓是如何產生的呢?又是發源於何地呢?
據史書記載,晁姓源出兩支。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支源於周代時周景王的小兒子“子朝”。在幾位王子爭位的過程中,子朝以失敗告終。因為古代“朝”和“晁”通用,而“晁”又是“朝”的古字,因此成為主要的晁姓支源,此後子朝的子孫就以晁為姓。另一支源於春秋時衛國的一位大官史晁,他的後代就以祖宗的名字作為姓,一直流傳後世。《華夏姓氏考》裡面記載晁姓的起源是出自姬姓,與朝同,是以字為氏的。周景王的兒子墨胎初,字子朝,是孤竹國(今河北盧龍一帶)國君,他的後代就用他的字“朝”為氏。古代“朝”“晁”通用,後來就寫成了晁字。另據《通志·氏族略》所記:周景王少子名朝,周景王死後,王子朝在爭奪王位中失敗,逃往楚國,其後代遂以朝為姓。又因朝與晁同音,後來又改為晁姓。
為什麼說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是晁姓發源地呢?原因就落在周景王的小兒子“子朝”身上。前文已經說了,子朝在王位爭奪之中以失敗告終,而失敗以後子朝就逃離了都城洛陽,向楚國逃去,《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有載:“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宮囂奉周之典籍以奔楚”,最後定居在楚國的西鄂,就是今天的石橋鎮。定居在石橋鎮的依據何在呢?所有史書中是沒有明文記載的,但是我們有有力的證據可以斷定子朝最後定居在西鄂(石橋鎮)。
一、《史記》是中國最重要的一部史書,司馬遷歷經數年,經過認真反覆考證而成書,是最權威的史學資料。《史記·晁錯傳·索隱》上記載說:“晁氏出南陽,今西鄂晁氏之後也”。司馬遷在此明確的指出了晁姓起源於西鄂,這是司馬遷經過當時的史料記載甚至實地考察所得出結論。
二、《皇覽》是三國魏文帝時編寫的百科全書,被推崇為中國古代類書之祖,據《三國志·魏志·文帝紀》載:魏文帝曹丕時“使諸儒撰集經傳,隨類相叢,凡千餘篇”。其中記載:“(王)子朝冢在南陽西鄂縣,今西鄂晁氏自謂子朝後也”。由此可以推斷子朝奔楚之後定居在西鄂,並葬於此。
通過上述兩個史料的佐證,我們可以斷定,子朝奔楚之後定居在了西鄂縣,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並且死後葬於此地。其後代子孫遂以“晁”為姓,並且逐漸遷徙到各地,成為“晁”姓最早最重要的支源。
遷徙分布
晁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三百七十三位門閥。晁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晁源出於姬姓,春秋時期,周景王寵愛小兒子王子朝。當他正打算立王子朝為太子時,自己卻暴病身亡。景王死後的幾年內,幾個王子力爭奪王位互相爭鬥。最後在晉國的干預下,王子句坐穩了王位,這就是周敬王。王子朝逃往楚國,他的子孫稱為朝氏。由於晁是朝的古字,所以朝氏又寫作晁氏。晁氏的望族居住在潁川(今天的河南省長葛、許昌一帶)、京兆(今天的陝西省長安以東)。
今河北省辛集市,南宮市西莊、河南省的開封市開封縣、濮陽市、南樂縣、清豐縣、鞏義縣、漯河市、鄢陵縣、駐馬店市泌陽縣、虞城市、焦作市溫縣、濟源市,新鄉市獲嘉縣,山東省的德州市、菏澤市曹縣、鄆城縣、棗莊市、泰安市肥城市、臨沂市、青島市,濟寧市微山縣、嘉祥縣,江蘇省的新沂市、徐州市、泗陽縣、濱海縣,浙江省的餘姚市,江西省的臨川縣、進賢縣,安徽省的蕭縣、六安市、穎上縣、寧國市、黃山市、宿州市、淮南市,四川省的宜賓市橫江縣,黑龍江省的五常市,雲南省的昆明市,北京市的密雲縣,河北省的唐山市樂亭縣、灤南縣,陝西省的扶風縣、寶雞市陳倉區、西安市、鹹陽市禮泉縣、興平市,甘肅省的隴西縣、永登縣,青海省西寧市,海東市,樂都區,晁馬家村,崗溝晁家村,瞿曇鎮斜溝上,中,下村,斜溝門村,民和縣,廣東省的梅州市,山西省的太原市,上海市,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省等地,均有晁氏族人分布。

傳統文化

郡望堂號

郡望
京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是上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南陽郡:春秋戰國時期稱南陽的地區頗多。魯國的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晉國的南陽指太行以南、黃河以北地區。戰國時期魏國的南陽,一部分屬韓國,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兩國。秦朝時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為秦國奪取楚國之地而設定南陽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陽),後秦國大將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進攻韓國克取了南陽,使韓國本土與上黨郡被分隔。兩漢之際,南陽郡轄二十六個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內鄉之間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應山鄖縣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後逐漸縮小。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廢黜,隋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復置。唐朝初期又被廢黜,唐天寶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鄧州南陽郡為良穰縣(今河南鄧縣)治所。元、明、清諸朝,南陽府治皆在南陽,即漢朝的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
穎川郡:戰國時期秦國滅韓國後,以所得韓地於秦王贏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潁川郡。之所以名為穎川郡,是因為有一條河,名為穎水,其上游支系流經郡中大部分地區。郡治設在陽翟(今河南禹州),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許昌市、長葛縣、登封市、寶豐縣以東,尉氏縣、郾城縣以西,密縣以南,葉縣、舞陽市以北一帶的廣大地區。南北朝時期東魏朝武定年間(公元543~550年)治所移至穎陰(今河南許昌),北齊則改為長社縣。隋朝初期曾廢黜穎川郡。唐朝時期復改為長社,後又曾改許州為穎川郡。
堂號
穎川堂:以望立堂。
南陽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智囊堂:漢朝晁錯,為太學掌故,漢文帝派他跟伏生學習《尚書》。漢景帝的時候他是御史大夫,人稱他為智囊,其後人因以為堂號。
學書堂:同智囊堂。
拱翠堂:晁補之在安徽蕭縣北山聖泉寺親起的堂號。

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姓啟子朝;
望出潁川
——佚名撰晁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晁姓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文章典麗;
法律嚴明。
——佚名撰晁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清豐人晁說之,字以道,號景迂,元豐年間進士,因文章典雅秀麗被蘇推薦,官至徽猷閣待制。博覽群書,通六經,尤精《易》、《傳》,能詩詞,又善畫山水。著有《儒言》、《晁氏客語》、《景迂生集》等。下聯典指西漢政論家晁錯,潁川人,曾跟從張恢學習申不害、商鞅的法家學說。文帝時,官太常掌故,曾奉命跟秦博士伏生學《尚書》。後為太子(景帝)家令,深受信任,號稱“智囊”,景帝時官御史大夫,提出很多鞏固中央集權的建議,幾乎都被採納,後在吳楚七國叛亂中被殺。所著政論有《論貴粟疏》等,議論犀利,分析深刻。
景承文獻;
世掌絲綸。
——佚名撰晁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宋鉅野人晁公溯,字子西,紹興年間進士,官朝奉大夫。文章雄健深沉而典雅,名重一時,著有《嵩山居士集》。下聯典指北宋清豐人晁迥,字明遠,晁說之的高祖父。太平興國年間進士,真宗時官工部尚書集賢院學士,當時詔令多由他起草,官至太子少保,為官正直,從不挾私情而害公務,真宗多次稱他為“好學長者”。著有《道院集》、《翰林集》、《耆智余書》等。他兒子晁宗愨,字世良,天聖年間官尚書祠部員外郎知制誥。父子曾同時執掌詔誥的起草。“絲綸”,指皇帝的詔書。
風流別駕;
昭德先生。
——佚名撰晁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蘇軾稱晁補之為“風流別駕”。下聯典指宋晁公武為興元知府,束吏受民,人稱“昭德先生”。
學精太數;
世號智囊。
——佚名撰晁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後魏晁崇精於天文數術。下聯典指漢晁錯太子家令,號“智囊”。
五言通用聯
兄弟五進士;
父子兩尚書。
——佚名撰晁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晁端友、晁端稟、晁端彥、晁端禮、晁端申五兄弟,皆中進士。下聯典指宋代晁迥,真宗時累官工部尚書,其子宗愨天聖中累遷尚書祠部員外郎。
七言通用聯
老去功名意疏轉;
獨騎瘦馬取長途。
——佚名撰晁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宋代詩人晁沖之《夜行》詩句聯。
十言通用聯
經術深治,雄文天下第一;
詞鋒銛利,奇才海內無雙。
——佚名撰晁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狀元晁補之事典。下聯典指宋代京兆府司錄晁說之事典。

家譜文獻

山東晁氏世譜,(宋)晁端彥撰修,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菏澤市晁氏宗族會理事兼秘書長晁中徽處。
山東晁氏宗譜,(明)晁泗(維東)所修,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菏澤市晁氏宗族會理事兼秘書長晁中徽處。
江西臨川晁氏宗譜,(清)晁世綸主修,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菏澤市晁氏宗族會理事兼秘書長晁中徽處。
江西臨川晁氏家乘支譜,(清),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菏澤市晁氏宗族會理事兼秘書長晁中徽處。
安徽六安東眷晁氏宗譜三眷通譜,(清)晁載典主修;
浙江慈谿梅川晁氏宗譜,(清)晁席珍創修,清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手抄本三份;(清)晁銘重輯,胡炳芝(梅邨)主筆政,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八部,以“繼體守文緒垂奕葉”八字編號;民國年間再次譜印十部,以天干編號,現存“丙”字號。
晁氏宗譜東眷三眷通譜本,(清)晁尚忠修,清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始修,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菏澤市晁氏宗族會理事兼秘書長晁中徽處。
山東晁氏宗譜中眷菏澤支譜,(民國)晁澄滄修,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菏澤市晁氏宗族會理事兼秘書長晁中徽處。
浙江慈谿梅川晁氏續修宗譜四卷,(民國) 晁才元編修,民國二十年(公元1933年)繼緒堂木活字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慈谿市滸山街道天香橋村晁王埭晁氏族人處。
山東晁氏宗譜東眷三眷通譜本,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手寫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菏澤市晁八寨晁姓宗祠。
安徽六安晁氏五屆續修宗譜四卷,(民國)晁貽牟輯,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石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安徽省圖書館。
山東晁氏宗譜中眷菏澤支譜,(現代)晁氏族人合修,1950年手寫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菏澤市晁氏宗族會理事兼秘書長晁中徽處。

名人

晁錯
西漢潁川人,漢文帝與漢景帝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治申尚賢名之學。文帝的時候,派他跟伏生學習《尚書》。他曾經向文帝建議,不要叫太子讀太多的儒家經典,而應該多學一些可用於當今實際的治理國家的術數,通曉法治的學說。文帝接受了他的建議,拜晁錯為太子家令,讓他輔導太子讀書。並且稱他為“智囊“。景帝即位以後,升遷為御史大夫,他在這個時候提出了削諸侯封地以尊京師的思想。他研究總結先秦以來的法家思想,稱讚秦始皇由於實行法治,“財用足,民利戰”,因此能夠兼併六國,成為天子。他提出了一條打擊奴隸主殘餘勢力和地方割據勢力、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地主階級專政的法家路線。主張獎勵農耕、抗擊匈奴、削平藩國。他多次上書景帝,討論削弱諸侯王割據勢力和更改法令等事宜。他特別指出吳王企圖謀亂的陰謀。他勸景帝迅速採取措施派兵討伐。景帝接受了他的建議,對諸侯國進行了一些削藩的措施。引起了吳王的恐慌。他於是一方面串通楚、趙、膠東、膠西、濟南等諸侯國,準備提前舉行叛亂;另一方面他又大造輿論,對晁錯進行惡毒的攻擊。三年正月,吳楚等七國藉口要殺掉晁錯而起兵叛亂,這時,原來吳王的丞相、後來打入漢中央政權的內奸、曾受過晁錯打擊的袁盎,乘機向景帝挑撥離間,胡說只有殺掉晁錯才能平息七國之亂。景帝一時動搖,殺了晁錯。這時,從前線回來的校尉鄧先拜見景帝,景帝問他:“晁錯已經死了,吳楚罷兵了嗎?”鄧先氣憤的說:“吳王的陰謀已經計畫了十幾年了,殺晁錯只不過是一個藉口罷了,他那裡會停止叛亂呢?”景帝這才醒悟過來,下定決心平反叛亂,結果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平反了叛亂。
晁崇
字子業,遼東襄平人。家世史官。崇善天文術數,知名於時。為慕容垂太史郎。從慕容寶敗於參合,獲崇,後乃赦之。太祖愛其伎術,甚見親待。從平中原,拜太史令,詔崇造渾儀曆象日月星辰。遷中書侍郎,令如故。天興五年,月暈,左角蝕將盡,崇奏曰:“占為角蟲將死。”時太祖既克姚平於柴壁,以崇言之徵,遂命諸軍焚車而反。牛果大疫,輿駕所乘巨牛害數百頭亦同日斃於路側,自余首尾相繼。是歲,天下之牛死者十七八,麋鹿亦多死。
晁懿
晁崇弟,明辯而才不及崇。以善北人語內侍左右,為黃門侍郎,兄弟並顯。懿好矜容儀被服僭度,言音類太祖。左右每聞其聲,莫不驚竦。太祖知而惡之。後其家奴告崇與懿叛,又與亡臣王次多潛通,招引姚興,太祖銜之。及興寇平陽,車駕擊破之。太祖以奴言為實,還次晉陽執崇兄弟並賜死。
晁迥(951-1034)
字明遠。晁佺之子,晁說之高祖。當工部尚書的高官時,其子晁宗愨舉為進士,和他同朝執事。而隨後晁迥的五個曾孫輩(晁端友、晁端彥、晁端稟、晁端禮、晁端申),都為進士,當時人都讚嘆不已。且晁家的族中人,也有許多為進士的,又或者以文才出名的,或在當官的,那時人們誇張說:“晁半朝”,就形容朝廷中似乎一半是晁家人。
晁宗愨(985-1042)
字世良。以父蔭為秘書省校書郎,屢獻歌頌,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召舍人院賜進士及第,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除館閣校勘兼注釋御集檢閱官。三遷大理寺丞。仁宗即位,遷殿中丞、同修起居注。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為集賢校理,曾校定《黃帝內經》、《素問》、《難經》、《巢氏病源候》等醫學文獻。累遷至尚書祠部員外郎,天聖九年(1031年)為知制誥。景祐三年(1036年),人翰林為學士,後兼龍圖閣學士、權發遣開封府事,康定元年(1040年)任參知政事,卒贈工部尚書,諡文莊。《宋史》卷三。五有傳。著述有《文林啟秀》十卷、《晁宗愨文集》四十卷、《外製集》十卷。有二子:仲衍、仲蔚。
晁仲衍
字子長。晁迥之孫,晁宗愨長子。明道中試禮部中選,遇期喪,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祖父晁迥特為上奏,恩準御試。後召試西掖,賜同進士出身,慶曆初年,晁仲衍通籍於朝,正逢仁宗宴皇屬於太清樓,並觀燈於翠芳亭,撫州又進金山等盛事。晁仲衍為歌頌以進獻,三次受到仁宗褒獎。後召試禁林,充殿中丞秘閣校理,太常博士,出為懷州守。調京東提點刑獄,累階朝散大夫,勛上輕車都尉,官至祠部員外郎。卒,葬鄭州新城。晁仲衍為人端粹,勤奮好學,未嘗一日廢書,丞相章得象、晏殊尤見獎許。著述有:《文集》二十卷、《汴陽雜說》一卷、《事類後集》三十卷、《兩晉文類》五十卷、《侍雍雜編》、《河內唱和集》、《史論》三卷、《史記文通》二十卷及《白氏六貼事類添注出經》等。有子六人:端彥、端方、端稟,三未名而。
晁端友(1029—1075)
一作端有,字君成,一作君誠。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晁佺玄孫,晁迪曾孫,宗簡之孫,仲偃之子,補之之父。宋代詩人。仁宗皇佑五年(1053)進士,知上虞。熙寧中為新城(今富陽新登)縣令,有善政。端友工詩詞,在新城時,邑中勝跡,多有題詠。與蘇軾友善。軾曾為所著《新城集》題簽,謂其詩清厚靜深,一如其人。端友為人淳樸耿介,見官府有不便民之處,輒上書論列,措詞激烈,因此,不為上官所喜。按事不撓於法,同僚亦多忌之,以故為官不達,從仕二十三年,改著作佐郎以沒。卒年四十七。他的遺集共收錄三百六十首詩,現在已經散失了。其子晁補之為“蘇門四學士”之一。
晁端彥(1035~1095)
字美叔,其先清豐(今屬河南)人,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晁佺玄孫,晁迪曾孫,宗簡之孫,仲偃之子。仁宗嘉祐四年(1059)進士。一說嘉祐二年進士。神宗熙寧四年(1071),權開封府推官。七年,以都官員外郎提點淮南東路刑獄,徙兩浙路。哲宗元祐元年(1086),以司勛郎中為賀遼國正旦使,後又為江淮荊浙等路發運使。紹聖初以秘府少監黜知陝州。二年卒。
晁端稟(1045~1090)
字大受,號寂默居士。晁迥曾孫,宗愨之孫,仲衍之子。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進士。調博野主簿,保德軍、洺州推官,知堯山縣。哲宗元祐五年卒,年四十六。
晁端禮(1046-1113)
字次膺。晁佺玄孫,晁遘曾孫。先世澶州清豐(今屬河南省)人,徙居彭門(今江蘇省徐州)。宋代詩人。神宗政和三年(1113年)以承事郎為大晟府協律而卒。其詞多詠物、頌諛之作,常與晁補之唱和,風格近周邦彥,氣魄較周豪放,而不及周工致。在創製新調方面有一定貢獻。著有《閒適集》已佚,今傳《閒齋琴趣外篇》。
晁端中(1051~1100)
宇元升,鉅野(今山東巨野)人。晁佺玄孫,晁迪曾孫,宗簡之孫,仲偃之子。十歲能為古詩,草聖奇異 。哲宗元祜六年(1091)進士。調趙州平棘尉,遷雄州防禦推官。元符三年,知潁州沈邱縣,將行而卒,年五十。事見《雞肋集》卷六八《雄州防禦拾官晁君墓志銘》。
晁補之(1053-1110)
字無咎,字無咎。宋濟州鉅野人。晁迪玄孫,宗簡曾孫,端友之子。元豐二年進士,元佑初為大學正,後以禮部郎中出知和中府,自號歸來子。善做文章,才氣飄逸,好學且不知疲倦,擅長於書畫,他的字型深得當時的人的好評。與秦觀、黃庭堅、張來等人稱為蘇門四學士,為蘇軾所稱道。大觀四年逝世,終年57歲。有部分著作傳世。
晁詠之(1055-1106)
字之道。宋濟州鉅野人。晁迪玄孫,宗簡曾孫,端彥之子,說之之兄,晁補之之從弟。約生於宋仁宗至和中,約卒於徽宗崇寧末,年五十二歲。以蔭入官。調揚州司法參軍,未上。時蘇軾守揚州,補之悴州事,以其詩文獻軾。軾嘆為奇才。復舉進士,又舉宏詞,為河中教授。元符末(公元一一oo年)應詔上書論事,罷官。後為京兆府司錄事。秩滿,提點崇福宮,卒。詠之著有文集五十卷,《宋史本傳》傳於世。
晁說之(1059—1129)
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馬光之為人,自號景迂生。晁迪玄孫,宗簡曾孫,端彥之子,詠之之弟,晁補之之從弟。宋代制墨名家,是一位不容忽視的經學家。他博通五經,尤精於《易》學,同時又是一位富有創作實績的作家、畫家,與蘇軾、黃庭堅等蘇門文人、江西詩派作家有著廣泛的師友關係。由於元符上書入黨籍,其仕途極其坎坷,長期沉淪下僚。他的一生經歷了仁宗、神宗、哲宗、徽宗、欽宗、高宗六朝,是難得的一位身入南宋的“元佑名士”。
晁沖之
字用叔,一字川道,宋濟州鉅野(今屬山東省)人。晁迥玄孫,晁宗愨曾孫,晁仲衍之孫,端方之子,晁補之從弟,晁公武之父。舉進士。其詞聰俊明媚,與其兄豪健之作相反。趙萬里輯其詞十六首為一卷,名《晁用叔詞》。
晁謙之(1090~1154)
字恭祖。其先澶州清豐人,居信州(今江西上饒)。晁迪玄孫,宗簡曾孫,端仁之子。高宗紹興九年(1139),為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右司員外郎、權屍部侍郎。十年,移工部侍郎。十一年,提舉江州太平觀。十五年,起知撫州,改知建康府。二十四年卒於信州。清乾隆《廣信府志》卷二二有傳。
晁公武
字子止。祖籍澶州清豐(今屬河南省)。出身書香世家。五世祖晁迥為著名學者,官至禮部尚書。高祖晁宗愨、曾祖晁仲衍,也是飽學之士。父沖之,字叔用,擅詩名,為江西詩派作家,族父晁補之,字無咎,從父說之,字以道,均為著名學者,以名節文章盛名於世。晁氏後遷居山東,故又稱為濟州鉅野(今山東省巨野)人。晁公武少承家學,浸耽群書。逢靖康兵災,攜家入蜀避難,寓居嘉定府(今四川省樂山)。故家藏書,在戰亂中損失殆盡。紹興二(1132年),登進士第,後為四川轉運副使井度屬官。紹興十七年知恭州(今重慶),後又知榮州(今四川省榮縣)、合州(今重慶市合川)、瀘州(今四川省瀘州)等地。隆興初,入朝為吏部郎中、監察御史。隆興二年(1164)兼樞密院檢詳文字,不久又為御史台右正言、殿中侍御史、侍御史。他對當時官冗恩濫的現象提出了一系列救弊之策。乾道四年(1168年),以敷文閣待制為四川安撫制置使。五年,除敷文閣直學士,在四川重建廣惠倉,賑濟饑民。七年,詔除臨安府少尹,擢吏部侍郎。致仕後,在四川嘉定府符文鄉度過了他的晚年。卒於南宋淳熙年間。晁公武是宋代著名的目錄學家,他自幼耽書嗜學,雖家藏書大多毀於兵火,但仍“心志不衰”。他為南陽井度屬官期間,曾幫助井度編書、刻書,結下了深厚友誼。井度罷官後,將藏書五十篋贈予晁氏。他以井度贈書為基礎,結合自己原來的收藏,“除其重複,得二萬四千五百卷有奇”。紹興二十一年,又在知榮州任上,利用“三榮僻左少事”的閒暇,“日夕躬以朱黃,讎校舛誤,終篇輒撮其大旨論之”。終於完成了《郡齋讀書志》初稿,並在去世前,不斷對初稿進行修訂和補充。
晁公溯
一作公遡,字子西。宋濟州鉅野人。公武弟。高宗紹興八年進士。史籍無傳,據本集詩文,知其舉進士後歷官梁山尉、洛州軍事判官、通判施州,紹興未知梁山軍。孝宗幹道初知眉州,後為提點潼川府路刑獄,累遷兵部員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於幹道四年,又有《抱經堂稿》等,已佚。
晁公諤(1105-1165)
其先澶州清豐人,居信州(今江西上饒)。晁謙之之子。其資性穎異,篤於孝友,學刲股以治母病。以其父謙之恩補將仕郎、新城縣主薄,沆州司法參軍。宦情素薄,監事守正不撓,為時所稱。
晁福寰(1942-——) ,女。原籍湖北省,出生於天津市。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專業技術少將,軍事醫學專家。1966年8月畢業於天津醫科大學醫學系,到軍事醫學科學院軍隊衛生研究所工作,1986年起任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副所長、所長。1993年5月任軍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因此,她得了兩項第一:醫科院43年歷史上的第一個擔任院領導職務的女性,當時任職的女將軍中最年輕的一位。多次榮獲科技獎,現為博士生導師。
就讀於天津醫科大學醫學系的晁福寰,原本想當一位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臨床醫生。畢業時,部隊到大學招生,時任學生幹部的她帶頭“服從分配”,使之成為4名“幸運生”之一。1966年8月,她正式到軍事醫學科學院軍隊衛生研究所報到,成為我軍一名女醫學科技工作者。幸運的晁福寰跨進研究所的大門,就遇到了幸運事――參加我軍第一代飲水細菌檢驗箱的研究試製。一絲不苟的科研態度,不怕苦累的工作精神,使得她進步很快。不久,領導又讓她參加飲水病毒消毒劑的試製工作。她和同行們研製這種消毒劑,後來配發到邊防部隊,為提高部隊後勤保障能力發揮了應有作用。
晁福寰主攻殺滅水中病毒的課題。這項研究通俗地講,就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用水中,僅僅滅殺水裡的細菌是不夠的,還需要殺滅水中的病毒。但是,水病毒的檢驗及所具備的條件要求高,一般的衛生學實驗室無法完成。因而,晁福寰的研究具有開創性,為水中病毒的檢測提供了簡便易行的方法,使一些實驗條件不高的實驗室,也能完成水病毒的檢測。這種方法已在軍內外飲水消毒研究中廣為套用,受到同行的稱讚。部隊拉練行軍野外駐訓,需要一種簡便的水檢測裝置。晁福寰決心從部隊實際出發,儘快研製出一種能在基層推廣使用的水質細菌學檢驗設備。經過努力,由檢驗箱和輕便培養箱組成的部隊基層水細菌檢驗裝備終於研製成功。兩個箱體的大小分別只有一般抽屜的1/2大小,不足10公斤,在野外使用,可獲得與實驗室條件下標準方法同樣的結果。水質細菌學檢驗箱為部隊基層水質細菌學檢驗提供了便利手段,解決了邊遠部隊水質細菌學檢查的難題,深受廣大指戰員的歡迎。
1986年底她被任命為副所長。任副所長不久的她,在一年多後就被任命為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是為適應部隊衛生防病工作的需要建立起來的。建所幾十年來,以軍隊衛生學為方向,以套用研究為主,針對平戰時部隊需要,研究相應的衛生保障措施。她決心在所長這個崗位上有所作為,為部隊的衛生學研究作出自己的貢獻。而軍隊醫學科學的發展,對於提高部隊戰鬥力,減少部隊非戰鬥減員,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幾年下來,晁福寰的工作實績和工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研究所的全面建設向前邁出了一大步。1993年,組織上任命晁福寰為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
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軍銜,1994年7月22日晉升為少將軍銜。
晁浩建
(1955年2月14日~):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旅居阿根廷的男高音歌唱家,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特聘教授。
晁恩祥
(1935年~):現任中日友好醫院中醫內科首席專家。全國第三、第四批老中醫繼承人工作指導教師,中央保健會診專家。全國中醫內科肺系學科帶頭人之一。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中國醫師學會理事;中華中醫藥學術會內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兼任秘書長,中華中醫藥學會急症學會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肺系病專業學術主任委員;北京市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肺系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擔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審評專家,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諮詢專家,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中華醫學會、北京醫學會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專家。《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急診分會主任委員,肺系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會長;應聘中國中醫科學院學委會委員,浙江名老中醫研究院研究員、學術委員,中華及北京醫學會醫療事故鑑定專家,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審評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科技諮詢委員會委員,首都中醫藥養生首席指導專家。《中醫雜誌》、《中醫急症雜誌》、《北京中醫》、《中藥新藥臨床藥理雜誌》等8種中醫藥雜誌的編委及主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