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旋律(散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春天的旋律》是高爾基的一篇獨特的散文。1901年3月,高爾基參加彼得堡學生的遊行示威活動,目睹沙皇軍警鎮壓革命的血腥暴行,當即寫出了這篇作品。這是一篇帶有象徵意義的短篇小說“幻想曲”《春天的旋律》(也有人譯為《迎春曲》)。其中《海燕之歌》是它的結尾部分。高爾基以象徵的手法,形象地表現了俄國革命的春天來臨前的情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春天的旋律
  • 作者高爾基
  • 類屬:散文
  • 時間:1901年3月
原文,思想內容,藝術特色,作者簡介,寫作背景,寫作時間,作品影響,

原文

高爾基作品:《春天的旋律》全文
在我房間窗外面的花園裡,一群麻雀在洋槐和白樺的光禿的樹枝上跳來跳去和熱烈地交談著,而在鄰家房頂的馬頭形木雕上,蹲著一隻令人尊敬的烏鴉,她一面傾聽這些灰塗塗的小鳥兒的談話,一面妄自尊大地搖晃著頭。充滿陽光的和暖的空氣,把每一種聲音都送進我的房間:我聽見溪水急急的潺潺的奔流聲,我聽見樹枝輕輕的簌簌聲,我能聽懂,那對鴿子在我的窗檐上正在咕咕地絮語著什麼,於是隨著空氣的振盪,春天的音樂就流進我的心房。
“唧一唧唧!”一隻老麻雀在對他的同伴們說。“我難道不是嗎?唧唧一唧唧!”
“烏哇一是事實,烏哇一是事實!”烏鴉優雅地伸長脖子,表示了意見。
我很熟悉這個持重的鳥兒:她講話一向簡短扼要,而且都不外是肯定的意思。她象大多數烏鴉一樣,天生愚蠢,而又膽小得很。然而,她在社會上占有一個美好的地位,每年冬天她都要為那些可憐的寒鴉和老鴿子舉行某些“慈善”活動。
我也熟悉麻雀,--雖然就外表來說,他好像是輕浮的,甚至是個自由主義者,但在本質上,他卻是種頗為精明的鳥兒。他在烏鴉旁邊跳來跳去,裝出尊敬的樣子,但在內心的深處,他很知道烏鴉的身價,並且在任何時候都免不了要講上兩三段關於她的不大體面的歷史。
這時,窗檐上的一隻年輕的愛打扮的公鴿,正熱情地說服那隻靦腆的母鴿:
“假如你不和我分享我的愛情,那我就要因為絕望而苦苦地死一死掉,苦苦地死一死掉……” “您知道嗎,夫人,金翅雀們飛來啦!”麻雀稟報說。
“嗚哇一是事實!”烏鴉回答道。
“他們飛來啦,吵吵嚷嚷,飛來飛去,唧唧喳喳……這是一群怎樣也不能安靜下來的鳥兒!山雀們也跟著他們一齊來啦……正象往常一樣……嘿一嘿一嘿!昨天,您曉得,我開玩笑地問過其中一隻金翅雀:‘怎么,親愛的,你們飛出來啦?,他毫無禮貌地作了回答……這些鳥兒,對交談者完全不尊敬他的官銜、稱號和社會地位……我呢,不過是一隻七品文官麻雀……”
就在這時候,從房頂的煙囪後面,突然出現了一隻年輕的大公鴉,他壓低嗓門報告說:
“我本著職分所在,細聽棲息於空中、水裡和地下的一切生物的談話,並且嚴密注意他們的行動,我榮幸地報告諸位,即上述金翅雀們,正在大聲地談論春天,而且他們膽敢希望整個大自然似乎很快就要甦醒。”
“唧--唧唧!”麻雀叫了一聲,忐忑不安地望著這個告密者。而烏鴉善意地搖了搖頭。
“春天已經來過,而且來過不只一次……”老麻雀說。“至於講到整個大自然的甦醒,這……當然,是件令人高興的事……假如這能得到那些負責主管部門的許可的話……”
“烏哇一是事實!”烏鴉說道,用賞識的眼光瞟了對方一眼。
“對於以上所述,必須補充的是,”大公鴉又繼續說,“上述那些金翅雀,對他們要飲水止渴的溪流,據說--有些混濁,因而表示不滿,其中有幾個甚至膽敢夢想自由……”
“啊,他們一向如此!”老麻雀叫喊道。“這是由於他們年輕無知,這一點也不危險!我也有過年輕的時代,也曾經夢想過……它……”
“夢想過--什麼?”
“夢想過憲……憲一憲一憲一憲……”
“憲法?”
“只是夢想過!只不過是夢想而已,先生!不用說,曾經有所夢想過……但是後來,這一切都過去了,出現了另外一個‘它’、更為現實的‘它’……嘿一嘿一嘿!您知道,對不起,對麻雀說來,這是更合適的、更為必要的……嘿一嘿……”
“哼!”突然響起了一陣有威力的哼叫聲。在菩提樹的樹枝上,出現了一隻四品文官灰雀,他體諒下情地向鳥兒們點頭行了個禮,就吱吱喳喳地叫道:
“哎,先生們,你們沒--沒有注--意到,空氣里有股氣味嗎,哎……?”
“是春天的空氣,大人閣下!”麻雀說。烏鴉卻鬱悶不樂地把頭一歪,用溫柔的聲音嘎地叫了一聲,好像綿羊在咩叫:
“烏哇一是事實!”
“嗯,是的……昨天在打牌的時候,一隻世襲的可敬的鴟梟也對我講過同樣的話……他說:‘哎,好像有股什麼氣味……,我就回答說:‘讓我們看一看,聞一聞,弄個明白!’有道理吧,啊?”
“對,大人閣下!完全有道理!”老麻雀畢恭畢敬地表示同意。“大人閣下,任何時候都必須等一等……持重的鳥兒都是在等待……”
這時,一隻雲雀從天空飛下來,落在花園裡溶雪的地面上,他憂心忡忡地在地上跑來跑去,喃喃地說道:
“曙光用溫柔的微笑,把夜空的星星熄掉,…黑夜發白了,黑夜顫抖了,於是沉重的夜幕,如同陽光下的冰塊,漸漸消失。充滿希望的心兒,跳動得多么輕快,多么甜美,迎著朝陽,迎著清晨,迎著光明和自由!……”
“這一這是一隻什麼鳥兒?”灰雀眯縫起眼睛問道。
“是雲雀,大人閣下!”大公鴉從煙囪後面嚴峻地說。
“是詩人,大人閣下!”麻雀又寬容地補充道。
灰雀斜眼看了看這位詩人,吱吱喳喳地叫道:
“唔……是一隻多么灰色的……下流貨!他在那兒好像胡講了一通什麼太陽、自由吧? 啊?”
“對,大人閣下!”大公鴉肯定了一句。“他是想在年輕的小鳥兒們的心中喚起那些毫無根據的希望,大人閣下!”
“既可恥,復又……愚蠢!”“完全對,大人閣下,”老麻雀應和著。“愚蠢之極!自由,大人閣下,是某種不明確的,應該說,是種不可捉摸的東西……”“可是,假如我沒有記錯的話,好像,你自己也曾經……號召大家嚮往過它?”
“嗚哇--是事實!”烏鴉突然叫道。
麻雀感到有些狼狽不堪。
“是的,大人閣下,我確實有一次號召過……但那是在可以使罪名減輕的情況之下……”
“啊……那是怎么回事?”
“那是在吃了中飯以後,大人閣下!那是在葡萄酒熱氣的影響……也就是說,在它的壓力之下……而且是有限制地號召的,大人閣下!”
“那是怎么說的?”
“輕輕地說的:‘自由萬歲!’然後立即大聲地補充了一句。‘在法律限制的範圍以內!’” 灰雀看了烏鴉一眼。
“對,大人閣下!”烏鴉回答道。
“我,大人閣下,作為一隻七品文官老麻雀,決不能允許自己對自由的問題採取認真的態度,因為這個問題,並沒有列入我榮幸任職的那個部門的研究範圍之內。”
“烏哇--是事實!”烏鴉又叫了一聲。
要知道,不管肯定什麼,對她反正都是一樣。
這時,一條條溪水正沿著街道在滾流,它們輕聲唱著關於大河的歌曲,說它們在不遠的將來,在旅程的終點,將合流到大河裡去:
“浩瀚的、奔騰的波浪會迎接我們,擁抱我們,把我們帶進大海里去,也許,太陽的炎熱的光線,又會把我們重新送上天空,而從天空里,我們又會重新在夜裡化成寒冷的露水,變成片片的雪花或者是傾盆大雨落到地上……”
太陽啊,春天燦爛的、溫暖的太陽,在明亮的天空里,用充滿愛的和熾燃著創造熱情的上帝的微笑,在微笑著。
在花園的角落裡,在老菩提樹的樹枝上,坐著一群金翅雀,其中有一隻帶有鼓舞力地、正向同伴們唱著他從什麼地方聽來的一首關於海燕的歌。
海燕之歌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衝向烏雲,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雲聽出了歡樂。
在這叫喊聲里,充滿著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里,烏雲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
海鴨也在呻吟著,--它們這些海鴨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戰鬥的歡樂:轟隆隆的雷聲就把它們嚇壞了。
蠢笨的企鵝,膽怯地把肥胖的身體躲藏在懸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飛翔!
烏雲越來越暗,越來越低,向海面直壓下來,而波浪一邊歌唱,一邊沖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
雷聲轟響。波浪在憤怒的飛沫中呼叫,跟狂風爭鳴。看吧,狂風緊緊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將它們甩到懸崖上,把這些大塊的翡翠摔成塵霧和碎沫。
海燕在叫喊著,飛翔著,象黑色的閃電,箭一般地穿過烏雲,翅膀掠起波浪的飛沫。
看吧,它飛舞著,像個精靈,--高傲的、黑色的暴風雨的精靈,--它在大笑,它又在號叫……它笑那些烏雲,它因為歡樂而號叫!
這個敏感的精靈,--它從雷聲的震怒里,--早就聽出了睏乏,它深信,烏雲遮不住太陽,--是的,遮不住的!
狂風吼叫……雷聲轟響……
一堆堆烏雲,象青色的火焰,在無底的大海上燃燒。大海抓住閃電的箭光,把它們熄滅在自己的深淵裡。這些閃電的影子,活象一條條火蛇,在大海里蜿蜒遊動,一晃就消失了。
——“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
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地飛翔;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思想內容


(1)《春天的旋律》逐一批判了各種保守和反動的階層。如 “麻雀 ”的自由派的嘴臉; “烏鴉 ”的保守派的圓滑;“公鴿母鴿 ”的自由派的自私自利;“大公鴉 ”為虎作倀的行徑; “灰雀”的官僚階層的徹底反動等。在一片圓滑、膽怯、自私、妄自尊大、森然戒備的絮煩鼓譟聲中,作家鮮明的突出了金翅雀企盼革命的蓬勃朝氣,而金翅雀唱出的海燕之歌更是直接歡呼革命風暴的戰歌。
(2)高爾基用象徵的方法強烈地表現出革命到來前夕對保守實力、反動勢力、小市民、小資產階級的輕蔑。《春天的旋律》中的各種鳥類,事實上已不再是鳥類,不過是一個婉轉的代名詞,讀者很容易找到他們所指代的社會階層。這些保守派、反動派的“鳥類 ”,集中地構成了防範春天、鎮壓革命的灰色背景。

藝術特色

《春天的旋律》 (1)擬人化和諷刺手法的運用。詩中挖苦、嘲諷的筆調錶現了對群鳥的極度輕蔑,又把鳥類叫聲和這種挖苦諷刺巧妙地結合起來,鮮明地刻畫了保守勢力、反動勢力的群像。(2)象徵、曲筆的運用。作家一方面含沙射影,窗前說鳥,另一方面鋒芒畢露,直擊現實。

作者簡介

瑪克西姆·高爾基(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英譯Maksim Gorky, 1868.3.28~1936.6.18),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ещков)。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列寧稱他為“無產階級藝術最傑出的代表”。代表作品,《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高爾基是俄國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人。他的理論和創作實踐為無產階級文學的發展開闢了道路。他將自己的作品和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聯繫在一起,十月革命以後,積極為蘇維埃政權工作,為蘇聯文化建設做出巨大貢獻。 《春天的旋律》是高爾基創作的一篇獨特的散文,用象徵手法表現革命到來之前的俄國社會形勢。
春天的旋律(散文)

寫作背景

高爾基寫這篇文章時是在以列寧為主的布爾什為克推翻沙皇的統治的前夕寫的,以用來鼓勵革命戰士的戰鬥熱情。
正當俄國革命運動不斷高漲的時刻,高爾基在1901年2月19日從尼日尼—諾夫戈羅德(現名高爾基城)到了彼得堡,參加俄國作家協會為了紀念農奴解放40周年而舉行的特別會議,發表了抨擊沙皇政府的尖銳演說。接著3月4日他又參加了在彼得堡喀山大教堂附近舉行的學生示威遊行,親自目睹了沙皇憲警對學生的血腥鎮壓。他還在一些作家和社會活動家聯名寫的抗議沙皇政府暴行的公開信上籤了名。3月12日,他回到尼日尼—諾夫戈羅德之後,就根據自己在彼得堡的經歷,結合當時的革命鬥爭形勢,寫成了一篇帶有象徵意義的短篇小說“幻想曲”《春天的旋律》(也有人譯為《迎春曲》),它的結尾部分,就是著名的《海燕》。估計這篇作品的寫作時間,不會早於3月14日和晚於3月24日。

寫作時間

《春天的旋律》作於1901年3月。由於19世紀歐洲爆發的工業危機很快就蔓延到了俄國,在1900年到1903年的危機年代裡,俄國倒閉了3000多家大小企業,被開除的工人達10萬多人。工業危機和失業痛苦並沒有能迫使工人運動停止,也沒有把它減弱,相反,工人開始從經濟罷工轉到政治罷工,轉到遊行示威,提出關於民主自由的政治要求,提出“打倒沙皇專制”的政治口號,使得工人鬥爭更加帶有革命性質。工人革命鬥爭的發展,對農民運動發生了影響,學生的反政府運動也更為強烈。列寧在1901年12月寫的《示威遊行開始了》一文中這樣說:“現在我們已經看到示威運動正由於種種原因而在下新城、在莫斯科、在哈科夫再次高漲起來。民憤到處都是增長,把這種憤懣匯合成為一道衝擊到處橫行霸道、肆虐逞凶的專制制度的洪流,愈來愈必要了。……當人民的憤懣和公開的鬥爭到處開始迸發火星的時候,首先和主要的是供給大量的新鮮空氣,使這些星星之火能夠燃燒成熊熊的烈火!”

作品影響

《春天的旋律》被《信使報》禁止發表:
春天的旋律中有很多的革命成分,抵制當時統治的沙皇派,《信使報》為了不引火上身,所以不發表,不過後來另一家報社,發表了《春天的旋律》結尾,結果報社被解散,高爾基被流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