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君老

昔者君老

“君子曰”,整理者陳佩芬先生認為“君子”是指太子須遵守的國君老卒之禮的傳授者,也即太子的老師。其說甚是,因為從全文的實效來看,此文獻應是楚史官對太子老師教育太子了解國君老卒之禮時的一份記錄,後又被人傳抄流傳,故“君子”應是指太子的老師。當然,此文獻也可能是太子老師教育太子了解國君老卒之禮時所採用的教材,但我們從“君子曰:子眚(省)”一句來看,又不像教材所為。“子”是對人的一種尊稱,根據文意,當是指代太子,可譯為“您”;“眚”讀為“省”,可訓為“明白、清楚”,則“君子曰:子省”就是“君子說道:你要明白”,這是一種現場當面教育的語式。如若是教材,則不應稱“子省”,而應稱“太子省”。故我們認為這是一份楚國太子教育的實錄,對了解楚國太子教育的內容無疑具有重要作用。

基本介紹

  • 書名:昔者君老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時期:先秦
  • 收錄:《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
出處簡介,文章內容,文章分析,

出處簡介

《昔者君老》是先秦文章。是我國已出土的戰國楚竹書的一篇文章。收錄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中,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昔者君老》僅存四簡,共一百五十八字。

文章內容

君子曰:昔者君老。太子朝君,君之母弟是相。太子側聽,庶謁謁進。太子前之母弟;母弟遜退,前之太子;再三,然後並聽之。太子、母弟1能事其親。君子曰:子眚(省),蓋喜於內,不見於外;喜於外,不見於內;慍於外,不見於內。內言不以出,外言不以入。舉媺(美)廢惡3……至命於閤門,以告寺人,寺人入告於君,君曰:“召之。”太子入見,如祭祀之事……[各敬]2爾司,各恭爾事,廢命不赦。君卒。太子乃亡聞亡聽,不問不命,唯哀悲是思,唯邦之大甹(屏)是敬。4
(1,2,3,4分別代表為簡的序號)

文章分析

“昔者君老”,有學者認為“老”是對“死”的諱稱[2],有學者對此表示異議,進行了反駁,認為“老”是“告老傳家”[3]。《禮記·曲禮》載:“七十曰老而傳”;《左傳隱公三年》載:“桓公立,乃老”,杜預注曰:“老,致仕也。”可見,“老”訓為“告老傳家”甚是。
“君之母弟是相”,對於此句,學術界討論甚多。“是”,根據吳辛丑先生的意見,不是一個系詞,在此起賓語前置作用[4];而王三峽先生認為可以作判斷詞[5];其實,筆者認為“是”可以作為代詞,指代“太子”。“相”,整理者謂“‘相’,佑導,為太子入宮朝君的佑導者”,林素清先生贊同此說[6];彭浩先生卻認為“相”應是“襄助”之義[7],吳辛丑先生贊同之[8];吳安安先生認為“相”作“輔相”解[9];邴尚白先生則主張“相”應指百官之長[10]。對此諸說,我們認為“相”作為動詞,訓為“襄助、輔佐”有理,因為從語法角度的來說,“太子母弟”是一個名詞,“是”作為代詞,則二者必須要動詞來聯繫,才能組成一個完整的句子。彭浩先生認為是“君之母弟輔佐國君”[11];吳辛丑先生認為是“太子輔佐君之母弟”[12],理由是“君之母弟”為“相”的賓語,主語則承前一句為“太子朝君”之“太子”。按我們的理解則應是“君之母弟輔佐太子”,因為太子作為儲君,理所當然是國君“告老傳家”的唯一對象,如若太子年幼或柔弱,則需要人來輔佐。輔佐的人選,在血緣關係盛行的先秦時期,一般是國君的弟弟或宗室大臣,這在西周和楚國表現得特別明顯。如若是“君之母弟輔佐國君”,則應在“昔者君老”一句下,而不應在“太子朝君”句下,在“太子朝君”句下,說明“是”只能指代“太子”,而不能指代“君”;如若是“太子輔佐君之母弟”,則不僅與禮制不合,而且與歷史文化背景也不合。正是因為是“君之母弟輔佐太子”,才有下文“君之母弟”與“太子”一同去朝見國君,相互之間再三謙讓而並立聽君面諭之事。
“太子側聽,庶謁謁進”,“聽”由“聖”轉讀,整理者所釋為是。“側”,原文作“昃”,整理者認為不能讀為“側”,理由是“側聽”非禮,並釋“昃聽”為“太子朝君而君未能臨朝,太子自早朝待命至日西時”。彭浩先生贊成“側聽”為非禮說,但認為“昃聽”是指朝夕兩次朝君中的夕朝[13]。林素清先生認為“昃聽”可讀為“側聽”,是專注、恭敬的樣子[14]。筆者贊同林先生之說,因為此時太子尚在外廷,還沒有獲準進去,不存在側聽非禮的可能;其次,太子朝君,不可能專指夕朝,也存在朝朝的可能,故此,“昃聽”可以讀為“側聽”,指太子在宮門前的恭敬態度。“謁”,整理者提供了兩種意見,或讀“叩”,或讀“謁”,但主要讀“叩”,學者多從之;林素清先生認為讀“謁”[15],筆者從之,然其認為上“謁”是謁者之省稱,下“謁”為“通報”之意,卻可商榷。“庶謁謁進”應為“多次通報、獲準進去”之意,上“謁”訓為“通報”,下“謁”訓為“通報獲準”,而非“眾多謁者層層通報進去”。
關於“太子前之母弟;母弟遜退,前之太子;再三,然後並聽之”一句的斷句,學術界眾說紛紜。整理者斷為“太子前之母弟,母弟送,退,前之,太子再三,然後並聽之。” 季旭升先生斷為“太子前,之母弟。母弟送,退。(母弟)前之太子,再三,然後並聽之。”[16]林素清先生斷為“太子前之母弟;母弟遜退,前之太子;再三,然後並聽之。”[17]對此諸說,筆者認為林先生所斷最為合理 ,順序清楚,文意明白,充分表現了二人的相互謙讓,其句大意為“太子請君之母弟上前;君之母弟謙遜退讓,請太子上前;二人相互之間再三謙讓,然後一同聽受國君面諭。”
“遜”,整理者釋為“送”,然李銳先生等認為應釋為“遜”[18],從禮節簡文文意看,也以釋為“遜”為佳。太子禮讓君之母弟,是因為君之母弟是自己的叔父,應以孝行,執以父輩之禮,《禮記·曲禮》曰:“見父之執,不謂之進不敢進,不謂之退不敢退,不問不敢對”;君之母弟禮讓太子,是因為太子是自己未來的君主,即將理政,應以忠行,《禮記·祭統》曰:“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親,其本一也。”正是由於太子與君之母弟的互相禮讓,故而“能事其親”。
關於簡3,整理者認為簡文前後皆無可承接,然筆者認為,可與簡1直接連讀為“太子、母弟能事其親”,意為“太子、母弟能使親族和睦,不會產生爭權奪位的殘殺”,原因就在於太子與君之母弟之間互相謙讓,以禮行事,懂得長幼、君臣之道。文意相連,故可聯綴。此也為全篇的第一段落,講述的是太子在君老時與叔父去朝見國君所應遵守的禮節。“太子、母弟”,有學者認為是“太子母弟”,即“太子的弟弟”,顯然不妥,並認為此簡與其它三簡的敘事方式不同,認為可能不屬同一篇[19],然我們從簡的形制、編繩的位置以及字型的風格來看,應是同一篇書,雖然採取的是說理的形式來敘述,但卻是對“太子”入宮(實為太子代替國君理政)後所應注意事項的教誨,因為前文記述了“太子”入宮的經過,順理成章,後文就應教導“太子”在宮中的行為規範及理政措施。
“君子曰:子眚(省)”,整理者讀“眚”為“省”,甚是。有學者釋“子眚”為“子姓”,指後生、晚輩[20]。然其於先秦對人稱呼的習慣不相符,已有學者指出之[21]。此句當為太子老師在對太子進行君老卒時所應遵循的禮儀教育時的直接提示,叫太子要明白內外有別。根據此句中直接稱“太子”為“子”,我們判斷此篇為楚史官對太子老師教育太子的記錄,《禮記·玉藻》曰:“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楚有左史倚相其人,《左傳·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趨過,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可見,楚國有記錄歷史的傳統,將教育太子的內容記錄下來是完全可能的。
“蓋喜於內,不見於外;喜於外,不見於內;慍於外,不見於內。內言不以出,外言不以入。”“蓋”,原文為“割”,整理者釋“割”為“蓋”,甚是。有學者認為“蓋”當為“覆蓋”之“蓋”,斷在上句,為“子省蓋”[22]。按,“蓋”應斷為下句,作發語詞用。根據互文的句法,此句應缺“慍於內,不見於外”,完整的句子應為“蓋喜於內,不見於外;喜於外,不見於內;慍於內,不見於外;慍於外,不見於內。內言不以出,外言不以入。”此句的主要意思是強調要內外有別,宮外的喜慍之事不要帶入宮內,宮內的喜慍之事不要帶出宮外。
簡2由於上下皆殘,餘28字,與簡3、簡4不能直接連線,用省略號表示之。然從餘下的文字來看,主要記述的是“太子”入內宮覲見國君的過程,而簡4記述的是國君去世後“太子”所守的禮節,故可知簡2當在簡4前,況且簡4又有結語的墨勾。
“至命於閤門”,“閤門”,簡文原從門、從會,右下有合文符號,整理者釋為“閤門”,並引《爾雅·釋宮》:“宮中之門謂之闈,其小者謂之閨,小閨謂之閤。”有學者認為該讀為“閽”,是“閽人”的省稱[23],並引《周禮·閽人》:“閽人,掌守王宮之中門之禁。”對此二說,筆者認為是為“閤門”較為有理,因為後文有“寺人”,並沒有省稱為“寺”,可見,“閽”是“閽人”的省稱不甚合理。
“如祭祀之事”,整理者認為似為太子見君之前有某種祭祀儀式,學者們已指出其不對,認為應是“太子見君時所應持的恭謹態度,就如進行祭祀時的那樣。”其說甚是,筆者從之。
簡4為完簡,文末有結束的墨勾,是此篇最後一簡。簡文記述的是國君去世後,“太子”所應守的禮節。從“各恭爾事”來看,“爾司”可補“各敬”二字。整理者認為“爾”指“太子”,然從“各”來看,似乎不是指“太子”一人,像是對群臣所言,故有學者認為是國君臨終對群臣的遺命[24],也有學者認為是太子對群臣的訓誡[25]。由於前文缺失,究竟如何不可得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