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江(著名學者、經濟學家、南華工商學院院長)

易江(著名學者、經濟學家、南華工商學院院長)

易江,男,湖南醴陵人,著名學者、經濟學家、現任南華工商學院院長、廣東省總工會幹部學校校長、廣東省立法委員會顧問、廣東高職院校高級職稱評審委員庫成員、廣東省企業文化協會副會長。曾應邀出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受邀在麻省理工學院東京大學牛津大學等多所著名學府講學,並受到廣泛好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易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醴陵
  • 出生日期:1955年3月
  • 職業:學者、教授、經濟學家
  • 畢業院校:武漢大學
  • 主要成就:中國第一位行動理論研究者
    提出博雅教育理念
  • 代表作品:《行動理論中的說明問題》《人的行動之謎 》
基本情況,主要學術創新,學術價值,主要論文、論著,代表性論文,主要論著,主要講授的課程,社會影響,

基本情況

易江,男,1955年3月生,中共黨員,湖南醴陵人,著名經濟學家、教授、香港亞洲商學院佛山教學中心特邀教授,南華工商學院院長、廣東省總工會幹部學校校長。
著名經濟學家、南華工商學院院長易江教授著名經濟學家、南華工商學院院長易江教授
1985—1987於中國人民大學攻讀邏輯學研究生;1987—1990於武漢大學攻讀西方哲學,獲博士學位;1995年至今擔任南華工商學院院長。1985年被評為湖南省優秀教師;1999年被評為南粵優秀教師;廣東高職院校高級職稱評審委員庫成員;廣東省企業文化協會副會長。
易江教授是中國第一位行動理論研究者,為行為經濟學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持。對行為經濟學有開創性的研究。並從事職工非穩定性意向研究以及第一線職工勞動狀況研究。對職工穩定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有獨到的研究。在自然辯證法研究98年第7期的論文:亨普爾的“行動歸入”說明理論述評;日本《勞動經濟情報》02年秋季版的《中國勞動組合的使命》論文;在廣西大學學院學報1998年第5期論文:行動理論的哲學傳統;在南方經濟02年第6期論文:平等、公平、效率及其他。對行為經濟學的研究產生影響。曾出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並受邀在麻省理工學院東京大學牛津大學講學,受到好評。同時為廣州市政府撰寫94、95年度廣州市企業評價報告。並帶領企業家到國外觀摩和講評。長期從事《經濟運行與發展》、《經濟行為分析》的教學和研究,深受同學們的歡迎。

主要學術創新

易江教授的理論創新是:
1、 針對2010年大學生就業環境變化,從經濟學角度提出就業方略:大學畢業生要有就業的對沖意識,一是人才流向對沖——轉戰二線城市;二是經濟領域對沖——儲備金融類人才;三是需求對沖——外向型轉向內需型。
2、以全新的學術思維解讀金融危機,認為一是宰制性制度的原因;二是結構性原因; 三是流通性原因;四是“化”性思維。認為經濟分為實體經濟、符號經濟和信仰經濟三大塊,合理的結構應為:實體經濟占GDP的60%左右,符號經濟占GDP的25%左右,信仰經濟占GDP的15%左右。而美國實體經濟由於全球化分工的影響導致產業空心化,35歲以下的工人不願意從事製造業,使熟練工人後繼乏人,符號經濟比重過大,高報酬使大量的人才進入金融、證券、期貨、股票行業,據統計已超過GDP的50%以上,信仰經濟的社會保障體系儲存的資金盲目地進入股票證券市場受到拖累,導致危機。
3、根據數據和現實分析,提出了戰爭性思維和執政黨思維的五個差別,其“善待洪水”的新觀念,展示了和諧社會建設的生態觀,論證了執政黨思維下的執政能力選擇效應。對公平、平等、效率的概念進行了分析,理清了公平和平等的差異。
4、提出中國文化影響下的“門縫行為”概念。對中國人行為特徵的刻畫受到關注,被廣為引用。
5、提出“平地心理”概念,為建立保障體系提供理論基礎。
6、系統的對西歐、美國、日本企業特徵進行了分析以及和中國企業對比,對中國企業生存與發展很有啟發。
7、用行為理論建立工人非穩定性意向指數模型,對預防危機和解決衝突提供理論支持。
8、提出高等院校的博雅教育理論,強調大學教育不僅僅要重視科學知識,而且要加強人文教育。
9、參與人的成長“六六模型”課題研究,從一個新的視角對一個人的成長提出自已的看法。

學術價值

易江教授的學術價值表現為:
1、結合實際問題,從實證和數據出發,通過理論分析,得出的結論和對策可信度高,具有可操作性。如從經濟學角度提出就業方略,得到各界高度重視。
2、學術的影響表現為:該著作的研究受到政府和相關組織、利益群體的關注。經常參加廣東省委和省政府相關部門(如省、市宣傳部等)、廣東省學術講壇、廣州市學術論壇和大中型企業主辦的種類大型的學術報告會,並特邀親臨報告,反響強烈。
3、其研究成果成為政府和相關組織決策的參考,如“對沖就業”、“善待洪水”概念、“工人非穩定意向模型”、“平地心理”、“公平理念”、“六六模型”、“博雅教育”等。

主要論文、論著

代表性論文

1、《行動理論中的說明問題》 刊於《哲學動態》 1991年第5期 CN11-1141
2、《企業軟管理6M要素初探》 刊於《工會理論與實踐》 1993年3月 9096
3、《建立企業內部平等協商機制應注意兩個關係》 刊於《工會理論與實踐》 1997年4月
4、《W.德雷的行動合理說明理論評價》 刊於《華南師範大學學報 》1998年第3期
5、《行動說明理論的哲學傳統” 》 刊於《廣西大學學報》1998年第5期
6、《目標體系、深層結構與工會組織形式》 刊於《工會理論與實踐》 1998年4月 BM4009
7、《亨普爾的〈行動歸入說明理論評述〉》 刊於《自然辯證法研究》1998年7月
8、《強勢文化對勞動關係調整的影響及工會責任》 刊於《工會理論與實踐》2000年4月 BM4009
9、《論高等院校的博雅教育》 刊於《高教探索》 2001年第4期 CN44-1109.C4
10、《打開人生的“六六模型》 刊於《羊城晚報》 2004年1月17日
11、《中國工會的使命》 刊於日本《勞動經濟情報》 2002年第18卷
12、《平等、公平、效率及其他》 刊《“南方經濟》 2002年第6期 CN44-10681F
13、《中國加工離創造有多遠》 刊於《羊城晚報 》 2004年1月17日
14、《在生命斜坡上求共識共進》 刊於《工會理論與實踐》 2004年1月 BM4009
15、《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勞工標準與勞動法研究》 年4月
選收論文:《中國勞動進入國際市場後勞動者利益訴求與工會目標》
16、《國家類型與學習型社會的思考》 刊於《遼東學院學報》 2005年第4期
17、《工人非穩定性意向研究》 刊於《遼東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主要論著

1、《人的行動之謎 》 同濟大學出版社 1992年;
2、《一得之見》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1998年;
3、《市場經濟國家解決勞資衝突的對策》(譯著) 易江校 中國方正出版社 2000年;
4、《博雅人生》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2年
5、《英譯中漫談》 中央編譯局出版社 2003年
6、《在生命斜坡上》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05年
7、《扭力中的思考》中山大學出版社 2008年
8、《經濟現象分析講演錄》中山大學出版社 2009年

主要講授的課程

1、《經濟類型及行為對策》
2、《管理新視野》
3、《知識經濟的挑戰》
4、《經濟行為分析》
5、《企業家的領袖智慧》
6、《實體經濟與符號經濟研究》

社會影響

易江教授是我國第一位行動理論研究者。其研究的“行動理論”為行為經濟學提供了理論和實踐支持,對行為經濟學有獨到的研究。並從事職工非穩定性意向研究以及第一線職工勞動狀況研究,對職工穩定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有獨到的研究。在《自然辯證法研究》1998年第7期的“亨普爾的行動歸入說明理論述評”的論文;在日本《勞動經濟情報》2002年秋季版的“中國勞動組合的使命”論文;在《廣西大學學院學報》1998年第5期的“行動理論的哲學傳統”的論文;在《南方經濟》2002年第6期的“平等、公平、效率及其他”的論文,對行為經濟學的研究產生廣泛的影響。曾出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丹麥、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並受邀在麻省理工學院、東京大學、牛津大學講學,受到好評;同時為廣州市政府撰寫94、95年度廣州市企業經濟評價報告;並作為團長,帶領廣東省領企業家到日本、美國、歐洲各大企業交流訪問,積累了豐富的國內外企業經濟管理的經驗。
長期從事經濟一線調查研究,在掌握大量資料的基礎上,結合社會、經濟、文化、生態的現狀,結合群團組織的發展狀況,結合不同利益群體的權利與權益的生存狀態。以其行動理論研究的心得為基礎,以行為經濟學的理論為解剖刀來進行經濟分析,並提出相應對策,主要有:
1、從社會熱點的思考入手,針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最大化與均衡調整原則下的制度安排、政治全球化的衝擊、公平和平等的認識方面的表層問題進行分析。
2、探討文化對企業經濟的影響,重點是對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分析。以國際的視野對比了西歐企業、美國企業、日本企業的和中國企業的異同,深入文化層次進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應對之策。
3、探討強勢文化對中國決策的影響,以及這種影響對利益群體分化、不同利益群體存在與訴求的現實,如就業、維權、民主制度的現實。
4、提出了沒有經過教育和培訓的勞動是勞動力的損耗,只有經過教育和培訓的勞動才是勞動力增值的理念,著重談到高素質的人才的舉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