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家橋社區

易家橋社區位於江蘇省南通市繁華的老城區東南部,東鄰工農路,北接青年東路,占地約0.8平方公里,是一個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初的老小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易家橋社區
  • 行政區類別:社區
  • 地理位置:江蘇省南通市繁華的老城區東南部
  • 面積:0.8平方公里
  • 人口:4000人
基本概況,經濟狀況,特色產業,人口衛生,社區管理,

基本概況

社區現有住宅樓45幢,居民1325戶,居住人口4000人。社區於2006年10月組建黨委,下設五個支部,共有黨員202名。社區內各類資源豐富,環境優美,綠化覆蓋率達68%,社區內有南通市五大市場之一—易家橋市場、港閘區文化館、文峰綜合大樓、文峰醫院等多家便民服務單位,是一個環境優美,文人氣息濃郁,民風淳樸的現代文明社區。自2001年9月成立社區居委會以來,易家橋社區著立於“以人為本、貼心為民”的工作理念,做好上級政府部門的助手和社區居民的當家人,從社區實際出發,切實圍繞“民族團結”和“科普為民”,大力打造富有亮點的特色型社區。社區先後被評為“南通市文明社區”、“江蘇省科普工作示範社區”、“江蘇省民族工作先進社區”等光榮稱號。

經濟狀況

易家橋社區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04.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8萬元,占總收入的27.8%;畜牧業收入128萬元,占總收入的21.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0頭,肉牛22頭,肉羊100頭);林業收入66萬元,占總收入的11%;第二、三產業收入26.1萬元,占總收入的4.3%;工資性收入30萬元,占總收入的5%。農民人均純收入169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社區外出務工收入3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41人(占勞動力的23.3%),在省內務工106人,到省外務工335人。

特色產業

易家橋社區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10年花椒主產業全社區銷售總收入50萬元,占社區經濟總收入11.9%。該社區目前正在發展蠶桑、花椒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蠶桑、花椒畜牧產業。

人口衛生

截至2010年底,易家橋社區有農戶47戶,鄉村人口112人,其中男65人,女47人。農業人口總數為112人,勞動力總數5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口39人,外出務工人數20人。
易家橋社區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112人。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及衛生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改善,農村居民也積極參與社會保障,有更多的農戶開始加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及農村合作醫療。至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47戶,總計105人,參合率94%,享受低保6人,村民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室和鄉衛生院。

社區管理

隨著新小區交付使用,適時成立和調整社區規劃布局,新成立城興、天城、春城社區居委會,使街道社區居委會達到15個。易家橋社區通過夯實社區建設基礎、促進居民自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重點,社區建設呈現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推進社區“一站式”服務平台建設。擴大實行“敞開式辦公、零距離服務”工作覆蓋面,汪董、飛虹、鳳凰等3個社區完成“一站式”服務大廳建設。全街道社區100%實行了“一站式”服務。2009年東城、興裕、金馨、宋詔橋獲評市級和諧示範社區。至此,街道共有3個社區被評為省級和諧示範社區,11個社區被評為市級和諧示範社區。城區建設有序推進,打造環境幽雅、宜居宜業的“品質新城”。狠抓企業“退二進三”地塊“推倒重來”的難得機遇,鼓勵重建項目出精品、求特色。一年來,累計完成盛世天城等新建工程建築面積128000平方米,完成區目標任務200%。實行“整體化”“退二進三”,積極回響區委關於中心城區工業企業“退二進三”戰略,召開動員會,組織轄區內有條件企業實施“退二進三”,對占地面積較小的工業企業建議走聯合開發建設的路子。一年來,共有隆興集團等地塊共120餘畝土地成功掛牌、摘牌,用於商業、居住等項目開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